查看原文
其他

不花钱成功维权,用法治提升营商环境 | 新京报社论

社论 新京报评论 2024-05-02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营商环境的底色就是法治。

关注全国两会系列评论

2024年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图/新华社

新京报社论

进入全国两会时间,营商环境建设也成为了热点话题之一。


据报道,3月4日,在政协会议首场“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司法厅副厅长郑鈜分享了一个真实案例:一家中小企业成功中标了一个公共建设项目,但甲方在缺乏合理解释的情况下始终拒绝签订合同。后企业向司法行政部门投诉,通过法律服务加行政调解的方式,仅花半个月时间,甲方就同意补偿企业的相应损失,没有花一分钱,企业就实现了维权。


在郑鈜看来,“案子虽小,却印证了一个道理,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必须依靠法治!”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作出了全面部署。企业“不花一分钱”即成功维权,是近年来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不断推进的生动注脚。把这样的案例拿到全国两会上,置于当前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的大背景下,尤显其标志性意义。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营商环境的底色就是法治。因为,唯有法治,企业才能获得稳定的发展预期。

这种预期,不仅体现于企业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能否得到公平、有力的司法撑腰,也体现在唯有通过法治为政府与市场划定合理、清晰的边界,为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保障提供坚实后盾,企业与企业家才能有稳稳的安全感。


这种稳定的边界感与安全感,就是市场活力和信心最重要的来源。也正因此,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不断强调要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这方面,近期一个最受关注的进展是,聚焦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中小企业账款拖欠治理等企业核心关切的民营经济促进法,起草工作已正式启动。可以预期,出台该法,将为营商环境建设提供更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当然,不断完善立法只是实现法治化营商环境手段之一。就像这起案例所示,通过法律的公正执行和高效实施,让企业从法治中得到真实的“获得感”,也是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试金石。


应该看到,近年来,涉企案件在处理上的争议现象仍时有出现,企业“维权难”“周期长”等痛点并未完全消除。也就是说,依法维护好企业合法权益,让企业在每一个涉企案件的处理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依然大有潜力可挖。


没花一分钱,企业就成功维权的案例,应该更多些、更确定些。企业对于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具体感知与信任,正是在这样的现实案例中一步步强化的。由此强化和积累的,也是市场的活力与信心。


当前,各地都在大力推进营商环境建设,营商环境质量也成为地方招商引资的核心竞争力。但营商环境的法治化水平,无疑仍是重中之重。因为,相比各项优惠政策和承诺,法治才是企业最值得信赖的资源和依靠。


让企业在市场准入、公平竞争、产权保护等方方面面都感受到政府对法治的尊重、对法律的敬畏,才能真正让企业有踏实感和安全感。可以说,地方营商环境的比拼,在今天已越来越体现为对地方治理法治化水平的竞争。


要注意的是,在当前内外部发展环境变化之下,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还必须有国际化视野。这也是营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应有之义。


这是因为,在全球化时代,企业对营商环境的评判,不止局限于一国一域,而是在全球范围进行参考、比较。要真正打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就应在法治化建设上对标国际一流标准。如此,才能增强对全球企业的吸引力及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但抓住了法治,就是抓住了关键。


编辑 / 何睿

校对 / 杨许丽


推荐阅读:

“低彩礼可第一顺位择校”,缘何引发争议 | 新京报快评

考研初试借鉴高考统一命题模式,可行吗?| 新京报快评

起诉OpenAI和奥特曼,马斯克真“急眼了”?| 新京报快评

“不上早课睡到自然醒”,家长该不该怼老师?| 新京报快评

包小柏用AI“复活”女儿,善用技术可抚慰人心之痛 | 新京报专栏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精彩观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