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送完免费“杂志”送“评书机”,谁在忽悠老人买药?| 新京报快评

羽木 新京报评论
2024-10-31

无论是这类药品推销,还是一般的电诈,都离不开对老年人个人信息的窃取。
资料图。报道中提及的免费“杂志”和“评书机”,可能向老人传递错误的医学理念。图/IC photo

文 | 羽木

据北京日报报道,近日,有市民反映自家老人总是莫名收到免费医药“杂志”和“评书机”,在种种怂恿下,购买了所推销的药物。据受访者反映,评书机打开就是各种卖药广告,时长都是一两个小时。记者调查发现,这些“杂志”无刊号、无出版单位,而所谓“专家”、机构组织和“红头”文件都是虚构。


又是送“杂志”,又是送“评书机”,有网友感叹,如今连药品推销行业都这么卷了?实际上,对这类现象背后的真相,媒体早就有过曝光:看似免费赠送的背后,实际是对老人展开的线下信息轰炸,暗藏着的往往是天价药骗局。


这些“定期”寄送过来的免费“杂志”和“评书机”,稍微对出版物有些认知的人都不难发现问题。比如,“杂志”不仅本身没有发行刊号、发行单位、期数以及定价等相关信息,而且所推销的药品,也多是夸大其词,号称“治百病”,并杜撰各种高大上的专家名号;至于“评书机”也同样是“一眼假”:打开就是各种卖药广告,时长都是一两个小时,话术高度雷同……


但是,不能低估这类看似“低劣”的新型营销对于一些老人的蛊惑力。要知道,其背后的商家之所以采取这种方式,瞄准的正是老年群体的“信息差”和“认知差”。


像一些老人由于年龄增加,又有一些基础性疾病,这时候的安全感本身就很脆弱,很容易陷入“病急乱投医”的慌乱之中,被“送上门”的药品广告所打动。更重要的是,相对于互联网传播介质,一些老人对于纸质“杂志”、传统“评书机”,有着天然的信任感。这一点,正好被一些不法商家所利用。


从报道来看,这些免费“杂志”和“评书机”,不仅存在“杜撰的专家、夸张的疗效、离谱的价格”等多宗罪,还可能向老人传递错误的医学理念。比如,有的老人按照“杂志里说的‘吃推销的药就行’,结果直接停掉了医院开的药,一下子血糖没控制住,住院了……”。


因此,对于家里老人收到这类“赠送品”,子女绝不能忽视。及时加强与老人的沟通,避免“上钩”,很有必要。


同时,这类直接“送上门”的营销模式,其能得逞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精准掌握了一些老人的个人信息,包括家庭住址、个人联系方式、疾病信息等。这也再次提醒,在老年群体中强化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普及的必要性。


事实上,近年来一些针对老人的诈骗活动比较突出。无论是这类药品推销,还是一般的电诈,抑或是冒充亲友实施诈骗,都离不开对老年人个人信息的窃取。


而老年人在平时的购物、参与营销等活动中,又往往忽视随意提供个人信息带来的风险。再叠加老年人法律意识、防范诈骗意识普遍不强的特点,很容易成为诈骗的重点对象。


因此,有效提升老年人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和防骗意识,越来越成为当前老年人权益保护的重点工作之一。这方面,家属和社区等都应该加以重视。


当然,对于一些典型的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活动,监管部门也应该“按图索骥”,主动加强打击治理。比如,2022年7月,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就成功打掉了一个通过免费赠送评书机,向老年人高价推销保健品的诈骗团伙。该案中,被骗的老人有2900余名,涉及全国多地。


鉴于这类案件往往有着跨地域的特征,相关部门也有必要加强跨区域线索信息共享和联合执法力度。总之,不能让专盯老人的“割韭菜”镰刀随意舞动了。


撰稿 / 羽木(媒体人)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李立军


推荐阅读:潘展乐解散粉丝群:抵制饭圈文化,运动员态度很重要 | 新京报快评
伊朗对以色列的报复之战,影响将远不止于中东 | 京酿馆
未成年人网络游戏充值,如何走出“迷局” | 新京报评论
38元一个中药冰淇淋,到底能养什么生?| 新京报快评
加快全面绿色转型,重在能源需求侧改革 | 新京报社论
欢迎投稿: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xjbpl2009@sina.com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精彩观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新京报评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