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莫让披上“洋马甲”的国产水果迷惑消费者 | 新京报快评

迟道华 新京报评论
2024-10-30

换个“洋马甲”就能造出“进口水果”,这样的违法买卖不能做了。

▲在电商平台上,有的网店在没有取得品牌授权的情况下,大肆销售进口水果商标。图/央视视频截图

文 | 迟道华

葡萄贴上日本“阳光玫瑰”的标签,价格就能与国产葡萄相差近10倍!如今,进口水果越来越丰富,但当你品尝那些宣称来自异国他乡的水果时是否意识到,你买来的可能是穿着“洋马甲”的假货?


据央视新闻报道,一番包装之下,一款号称进口自日本的“阳光玫瑰”葡萄,就能卖出超高价。然而,日本目前予以准入我国水果的种类只有苹果和梨。


不仅葡萄如此,包装盒上印满日文的秋月梨实则来自山东,南非橘子替换标签后就变身澳柑……水果到底进口与否,原产地究竟是哪里,全凭用的哪家标签,装的什么盒子。贴了假商标的水果和真品摆在一起,有时连品牌商都难以辨认。


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商家这些以假乱真的不法行为,扰乱了正常市场经营秩序,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已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等犯罪行为,理当受到法律严惩。


对水果经销商而言,把从电商平台轻易买来的标签一贴,普通国产水果就变成了进口的、论斤卖的就变成了论个卖的,中间差价悬殊,利润着实诱人。普通消费者又难以辨别这些“洋马甲”,即使怀疑,也很难举证。


也因此,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物非所值的生意才得以畅行,成为水果市场“公开的秘密”。这其中,让消费者得以相信、商家得以仿冒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堂而皇之地标签造假。


我国商标法明确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但是,在电商平台上,一些网店在没有取得品牌授权的情况下,私自委托印制厂印刷假冒品牌的水果商标,并对外大肆销售。而出于利益,承印商标的印刷厂也对此采取了放任态度,并没有核验相关授权委托手续的动力。


制假渠道畅通,市场需求旺盛,利润回报丰厚,“进口水果”当然不难“造”出来。


由此可见,消费者买到假“进口水果”绝非偶然现象。其相应的包装生产已有成熟的操作模式,这种模式突破法律红线,罔顾消费者权益,既是商家一味牟利的选择,也是市场规则出现漏洞的表现。


对此,电商平台应承担起合规信息的审核主体责任,不能任由一些网店明目张胆地售卖假商标,让假冒“洋马甲”进入市场。除了对店家经营资质进行严格审核外,平台也需有针对性地完善对商家发布信息的监测,升级完善系统+人工的精准审核机制。


相应的市场监管也需及时发力。针对这种制售假商标、用假商标蒙骗消费者的行为,既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延伸监管触角,也要对违法违规者严惩严罚,保持常态化的严管态势。


绝大多数消费者都只能靠标签、商标来识别水果,商家看准这一点,用“洋马甲”来坑骗消费者,违背基本的市场经营准则,看似满足了部分市场需求,实则是在拿消费者利益挣快钱。


换个“洋马甲”就能造出“进口水果”,这样的违法买卖不能做了。


撰稿 / 新京报评论员 迟道华

编辑 / 何睿

校对 / 杨利


推荐阅读:“臭肉” 学校董事长,不该再有如此“臭态度”| 新京报快评
网络平台也需严防人贩子 | 新京报快评
“臭肉”事件反思:私立学校食堂不能“没人管” | 新京报社论
禁止“笔杆子”任务摊派给基层,谁来写也该更明确 | 新京报快评
涉嫌组织网络赌博,千万级网红千万别成“网黑” | 新京报快评

欢迎投稿: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xjbpl2009@sina.com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精彩观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新京报评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