栋梁特等奖学金|从南大出发,她立志在世界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
专业过硬 兼学博文
她是跨专业保研的多学科战士
中流击水 厚积薄发
她在演讲中磨练自我 收获一路繁花
以行为知 心若赤子
她一腔热情探寻世界的尺度
她就是——
2022年栋梁特等奖学金获得者
外国语学院2019级本科生周若瑶
周若瑶,外国语学院2019级英语系本科生。中共预备党员。毕业于南京外国语学校。现任校学生国际组织发展协会主席团、外国语学院2019级年级长、英语系班长。获2022年栋梁特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郑钢人文社科奖学金、国际组织人才奖学金等荣誉,获评南京大学优秀学生、南京大学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称号。曾获21世纪杯英语演讲比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外研社杯英语演讲比赛网络赛全国一等奖、五次省级口笔译赛事一等奖等竞赛奖项。曾入选卓越计划,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参加学期交换。获复旦大学和上海荣昶公益基金会联合授予的“荣昶学者”称号,入选长三角地区国际组织人才库。
孜孜以求,拓展可能性的边界
周若瑶就读于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在南大三三制培养方案的助力下,她从大一起辅修国际政治,同时选修多门法学课程,如今已跨专业保研至清华大学攻读法律硕士。如何在众多选择中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跨学科学习是怎样的体验?面对这些问题,周若瑶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经验与心路历程。
在一次国际组织实习中,她接触了些许国际私法相关领域的业务,对法学的兴趣由此萌发。此后,在一个海外短期交换项目中深入学习了相关理论知识。后来在宾大交换的一学期里,她系统地修读了国际公法、美国法导论等课程,回国后也选修了多门南大法学院的课程,开拓法学视野。在丰富的学习经历的浸润下,在综合学习的体悟与和教授、同学们的交流中,周若瑶感觉法律是一个与她的兴趣相契合的方向。同时,在拥有扎实的中国法知识储备的基础上,从事涉外法治领域的研究,也能够最大化利用自己的外语能力与专长。这些学习经历就像一个个闪烁的光点,连缀起的光谱照亮了她脚下的路。经过慎重地考量,周若瑶最终在人生的小转折点上选择向法律这个所爱与所长相对平衡的领域发展。
周若瑶生活照
在她看来,无论是选择继续在本专业从事更加深入的研究、还是“从头出发”进行跨专业的发展,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不仅需要“热爱”,也需要一份持之以恒的勇气。当谈及大学生的专业选择这一“人生大事”,周若瑶给出了这样的思考:
“精”与“泛”的博弈尚未存在最优解的定论,所以无需盲目跟风选择眼下的“大热”趋势,对于每个人来说何者更适合自己未来的发展,需要结合自身经历来慢慢探索。
”她也分享了与一位英语系老师交流获得的启发:对于我们人文社科类的学生,首先是要学会将所学的truism和theory与眼前的中国实际相结合,脚踏实地化所学为所用;再者无论是否从事跨学科研究,拓宽思路与视野都很重要。而这正是南大为其学子所提供的宝贵机会,个性培养,多元发展,在这里从来都有无数可能性等待我们探索。
周若瑶生活照
正是秉持着这样的态度,周若瑶在“泛”的多元融合之外,更致力于“精”的极致境界。在过去的三年中,她专业扎实,成绩名列前茅。更以全国第一名的考核成绩跨专业保研到清华法律硕士,利用自己“外语+国政+法学”的学术背景,做全国首批国际仲裁专业人才,投身国家涉外法治建设。她这样总结提炼自己的学习态度:
多“蹲苗”,不给自己设限,敢于“试错”,勤于复盘。
”周若瑶坦言,有一个清晰的自我规划、并不断一步步向其靠近固然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是像她一样在初入大学时没有明确的目标也很正常,这也正是本科通识教育的意义所在。她在大一大二以兴趣为驱动进行了很多尝试——选择不同专业的课、参加演讲比赛与辩论赛、参加各类社团与活动等等。对待探索期间所经历的失败与自我怀疑,周若瑶告诉自己,当下的每一次努力不一定都会有即时的成果与回报,但是每一份付出或多或少都会以不同形式回馈于未来。同时她也贴心地建议学弟学妹们要注意时间与精力的良好规划。一条心之所向的道路会在各种经历和不断的探索与修正中慢慢变得清晰,进而向既定的目标全力以赴。“有风自南,翼彼新苗”,耐心又勤恳地“蹲苗”,终会迎来丰硕的收割。
培云图南,做中国故事的讲述者
周若瑶在大一就获得了外研社杯英语演讲大赛全国一等奖,2022年10月又代表南大、代表江苏省获得21世纪杯英语演讲比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此等成绩的背后,是从三年来坚持不懈的沉淀与打磨。
大一刚开学,凭借着自己参加演讲比赛的经历,抱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心态,周若瑶主动报名了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的官方网络赛道海选,她自言是误打误撞入围了后面的轮次,由此很幸运地和高年级参赛的同学一起,开启了在英语系训练演讲的“生涯”。在跟着英语系老师们训练的过程中,她很快就发现了自己在思维、阅历、表达、反应等各方面存在的不足,便下定决心继续打磨自己的英语演讲能力,一直跟着老师们训练。英语系一直以来有着每年举办一次“竞赛之夜”活动的传统,在系里公开征集报名、选拔代表学校参加权威英语演讲赛事的选手,并由老师组织每周一到两次的演讲训练。她连续参加了两次“竞赛之夜”,分别取得了第二名和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代表学校参加21世纪杯英语演讲比赛的资格,最终摘得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回望自己的演讲之路,周若瑶坚定地说,“参加英语系的演讲训练活动是我本科期间坚持过最值得的一件事情。”她的言语间充满了热烈又深沉的情感,仿佛那已不仅仅是一段经历,更是一位严师、一位益友,在它的陪伴下,她不断挑战自己,精益求精,在讲好中国故事的追梦路上争做最好的讲述者。
英语系“竞赛之夜”演讲比赛
这简单的几句话背后,是周若瑶日拱一卒的坚持和臻于至善的追求。一场演讲比赛主要分为已备演讲、即兴演讲与即兴问答。已备演讲靠的是充分的准备,而即兴演讲与问答靠的则是日复一日的能力积累。
一篇已备演讲稿的准备过程可能需要长达两三个月的时间——构思推敲,“初稿-修改-再稿”往复打磨,对于可能被质询的问题的设想与应对准备。从中国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故事,到对于零和博弈与双赢局面的辩证理解,再到作为中国留学生在海外为国正言的经历,在英语系陈星老师的指导、点拨下,周若瑶在一次次备稿中思考如何打破思维定式,思考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思考如何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智慧。
而即兴演讲与问答则是最有挑战性与区分度的环节,问题会涉及文学艺术、时事热点、社会经济等方方面面,只能靠不断地积累与练习来逐步提升。从每周四中午院楼会议室的“车轮战”,到每周六晚上与指导老师微信语音头脑风暴,跟着系里、跟着陈星老师训练演讲的这三年,周若瑶尝试探索、学习了众多领域的前沿议题、学理与实践,在一次次与老师的总结交流中也极大提升了她的思维能力与视野。
演讲比赛
正如她所说的,“演讲对于我来说的意义早已远超于名次和荣誉这些可视化成就,而更多的是对于我的思维与认知上带来的终生受益的锻炼。”不过分关注结果,而是在过程中最大化地享受成长的一呼一吸,真正沉下心来做好一件事,我们便能在不知不觉中收获成长的奥义。
勤学笃行,课堂之外更有天地
周若瑶的海外交流学习经历十分丰富。对她来说,参加交换项目是跳出思维局限、打破日复一日的生活路线的机会,一边趁青春年华行万里路,一边通过置身于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中、接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学科内容来更加了解自己,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么、适合什么。同时,也可以趁这个宝贵的机会去认识一些来自不同学科背景、文化背景的朋友、师长,通过与大家交流谈心来拓展视野。
在她看来,学校国际处给大家提供了非常丰富的项目选择余地,无论是长期、短期,本专业还是跨专业,都会有契合的项目可以参加,每一次参与交换项目都是一次对于自身能力的锻炼。同时周若瑶也强调,在海外交换的过程中,我们既是学生,也是国家的“代言人”,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同时也有义务向世界澄清偏见。
周若瑶在宾大学习
除了对外交流学习,周若瑶也积极投身国际组织,她曾三次赴国际组织实习。周若瑶对于国际组织的向往在高中时就已种下。来到南大后,借助南大国际组织协会提供的平台,从国际组织调研与参访,到相关能力建设课程与训练营的学习,再到在不同类型的国际组织中实习工作,周若瑶一步步向国际组织靠近。
此外,她自己也报名参加了国内外高校、组织主办的训练营,同时成为了长三角“荣昶学者”国际组织人才库的一员,在各类学习实践活动中,通过与志同道合的伙伴的交流,她也获得了许多启发。
海外参访
在成长道路上,周若瑶十分注重自己的全球胜任力培养,并将自身所学回馈带动校内国际组织能力建设,作为学生国际组织发展协会组织主席团,组织校内培训,辐射南大学生千余人,向世界输送更多中国血液、南大血液。
NAIO菁英班
回首来路,收获满满。展望前方,未来可期。周若瑶将继续怀揣理想、磨练本领、坚守担当,立足中国大地,在世界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
周若瑶亦对学弟学妹们表达了真挚的期许与祝愿:
希望学弟学妹们都能够怀揣理想与热忱,在南大所提供的广阔平台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花路!
”- 推荐阅读 -
栋梁特等奖学金 | 参与天格计划科学数据分析处理,他在南大谱写星空梦与科技强国梦!
栋梁特等奖学金 | 从江苏综评到《大学物理》,他在南大探究物质科学的奥秘!
南大年度人物 | 投身西部教育,他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无愧于时代的事
采访|谢清扬
组稿|周若瑶 谢清扬
美编丨彭诗钰
责编丨滕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