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栋梁特等奖学金 | 走访十余市县,助力生态文明,她在南大打响“蓝天白云保卫战”!

南大招生小蓝鲸 南大招生小蓝鲸 2023-12-30


为践行建设美丽中国的使命

走访十余个市县开展调研

为追逐绿色梦想

她带领大创团队积极探索

奋楫笃行,臻于至善

她是生态文明理论的宣讲员

在时代波涛中踏浪前行

她就是南京大学栋梁特等奖学金获得者

2019级环境学院本科生 崔晓涵




崔晓涵,女,汉族,中共党员,来自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现为南京大学环境学院2019级本科生,曾任学院团委副书记、本科2019级团总支书记等职务。曾获2022年国家奖学金、2022年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2022年南京大学优秀共青团干部标兵、2021年南京大学优秀共青团员标兵、2021年南京大学社会实践优秀个人等奖项、国家级大创项目获优秀结题。志愿时长238.5小时,加入“绿色地球生态科普团”,深入小学、社区进行环保科普20余场,获新华网等媒体报道。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设置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规划与管理三个专业,经过大一一年的大类学习,崔晓涵选择分流到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在她看来,这一专业学科综合性强,所学内容涉及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等,非常具有挑战性。崔晓涵乐于迎接这一挑战,她在学习的过程中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汇总在一起,融会贯通。对于学习内容的选择,如何在庞大的知识体系中寻找自己需要深耕部分,崔晓涵表示一是看兴趣,二是看需求,要能够因时制宜地学习,搭建整体的学习框架,才能最大化学习效率。而她也依靠综合学习,斩获了学年第一的好成绩。


南大为学生自我探索提供了丰沃的土地,从大一大类到后来学院分流,崔晓涵有许多机会与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老师相遇,开辟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崔晓涵主动利用校园资源,常常在课后去找老师讨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她会发邮件向老师询问自己不懂的问题,有时也与老师约office hour直接进行对话。崔晓涵坦言自己大一时对学科内容还感到很陌生,但是她常常与老师交流课程内容,许多办公室都有她积极求学的身影。


“那时候我胆子特别大,敲开老师办公室的门,开场白就是老师,我对您的方向很感兴趣,您能给我介绍一下吗?老师们热情地倾囊相授,让初来乍到的我倍感温暖、备受鼓舞。”


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刘蓓蓓老师的环境政策分析令她收获颇多,课堂上分享英文文献的经历也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蓓蓓老师会让学生对所阅读的文献写反馈,找出文献中值得学习或仍有欠缺的地方,老师再对学生的思考进行评述,由此带来了思想上的碰撞与进步,这种有来有回的学习方式也拓宽了崔晓涵的思维方式。


此外,来自老师同学的鼓励帮助也对崔晓涵至关重要。崔晓涵曾经参加组织一场学院十分重视的微展示大赛。从10月份开始筹办,一直到12月底结束,整整三个月的时间里,崔晓涵都与自己的同伴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共同商讨活动细节、补全自己的策划,每天都有新状况,每天都需要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在忙碌的策划过程中,环院的辅导员郭文彤老师为崔晓涵的团队提供了许多帮助,成为团队重要的精神支柱。多方鼓励下,活动圆满完成,崔晓涵也在筹备过程中磨砺了自己的心态,学到了许多活动策划相关的事宜。


第一排左起第五为崔晓涵


自主学习、师生交流、同伴互助,在崔晓涵学习进步的道路上,方法永远不是唯一的


不啻微芒,造炬成阳


大二暑假,崔晓涵跟随项目团队前往巢湖进行了一次调研工作。在调研过程中,团队发现一些较不发达的农村与乡镇存在严重的固体污染,生活垃圾、餐厨垃圾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由于农村居民分散、基础设施弱,乡村中还存在许多污染严重的区域。崔晓涵所在的项目组就计划用黑水虻来处理生活垃圾,以解决人居环境差的问题。用餐厨垃圾喂养的黑水虻在体重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便可以制成虫干,成为昆虫蛋白的重要来源,这就间接地将厨余垃圾转变成了资源。养殖过程使用了转筒式设备,黑水虻可以在转筒中生长繁殖。这一设备具有许多优势,一是占地很小,可以通过旋转增加面积土地的利用效率;二是无异味,可以封闭处理,不造成二次污染。这种方式在农村这种住户比较分散、垃圾产生量不大的地方经济效益较高。作为该团队中的本科生,崔晓涵一直积极主动地参与项目工作,踔厉奋发,这一项目在“互联网+”全国大赛上一路披荆斩棘,最终收获金奖。


在社会实践道路上


除了“互联网+”全国大赛,崔晓涵也在大创项目中投入了自己的力量。在大创项目中,崔晓涵与她的同伴将目光投向了特定环境中由于工业生产导致的臭氧污染问题。由于条件有限,很难使用空气监测器对空气中的臭氧浓度进行大范围精细化监测。通过对前人方法的学习与总结,崔晓涵与她的同伴决定使用低成本的传感器来进行初步的数据监测,再经由计算机系同学研究出的算法校正数据,最后做到相对准确地反映出精细空间内的臭氧污染问题。整个监测臭氧浓度的过程运用到了多门学科的技术和方法,是极具综合性的实践项目。


提及大创结果时,崔晓涵坦言,其实这一项目最后得出的数据并不十分理想,但她们的操作方法仍然具有启示意义,后续想要进行相关研究的同学可以借鉴学习他们的经验,少走一些弯路。“我们至少把坑都踩过了,把错都试过了。”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每一步脚印都值得纪念。


左起第三为崔晓涵


经历是一种收获。崔晓涵充分利用大学资源,体验了各种各样的活动与生活。这些经历不仅塑造出崔晓涵充实的大学生活,也为学术研究积累了经验。回首过去的大学三年,崔晓涵觉得自己的经历不枉青春,而在之后的校园生活里,她也将仍然不断地尝试新鲜事物。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崔晓涵在山东亲历了2013年严重的雾霾污染,对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深有同感。她认为,人类生活在环境之中,需要追求更有效率的生产,但更需要追求美好的环境与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也就需要环境学的学子投身其中。


为此,崔晓涵参与了环境学院发起的“绿色地球生态科普团”,主要活动是定期去小学、初中科普环境知识与绿色生活方式。有一次,崔晓涵到小学为三年级的小朋友宣讲关于电子垃圾的知识。然而,在宣讲的过程中,她惊讶地发现,现在的小朋友由于教材与课外读物的丰富,关于电子垃圾的知识量甚至不亚于自己。她也发现现在许多环保知识都是由小朋友先去学,然后再去教给家里的大人。这让崔晓涵坚定了对自己专业的信心,知识在环境学院开展的科普宣讲中不断传播,这样的工作像是播下了一颗环保的种子,虽然现在进行的工作可能微不足道,但通过十年乃至二十几年的积累,环保的种子也终将成长为参天大树。


在科普课堂上


此外,崔晓涵也在实践的过程中产生了课堂之外的思考。


“我们课上学的更多是高端的技术与前沿的科技方式,似乎离生活很远。但是在我给他们讲课的时候,我发现现实生活中的技术应用并没有想象中复杂,反而常常是通过一种简单、有效、低成本的方式实现。我们学的东西其实离生活真的非常近。”


受此启发,崔晓涵在实践中知行合一,走向社会,不断思考环境与人的关系问题,以期更好地着力解决痛点问题,做到研究项目的实际落地。路漫漫其修远兮,在接下来的研究生学习阶段中,崔晓涵还将继续投入专业学习,踵事增华,踔厉奋发。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崔晓涵身上热情洋溢,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她也将化热情为行动,为环境保护与管理贡献一份坚实的南大力量。


给母校学子的话:

我高中的时候很喜欢一句话:成功不必在我,功力必不唐捐。高三的时候大家压力都很大,很多撑不住的时候,我一直用这句话鼓励自己。只须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经历和经验是我最大的收获,至于最后的结果、成就、荣誉,都不是我在做事情的时候需要在意的。希望这句话也可以激励高中的学弟学妹们,鲲鹏展翅,乘风破浪,找到自己的热爱,成为终身的事业。




- 推荐阅读 -

栋梁特等奖学金 | 三年11本专业课笔记,他畅游学海,走进热爱的科学殿堂


栋梁特等奖学金|怀凌云志,抱济时心,这位南大人是“有温度”的医学生!


栋梁特等奖学金|从南大出发,她立志在世界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


采访 | 史婕

组稿 | 史婕

美编 | 牟桥艺

责编 | 马文静 滕亦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