栋梁特等奖学金 | 用化学为青春成像,他在南大追逐科研报国的理想
化心所向,赴金陵、登南雍
不向光阴惰寸功
励学则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敦行则深耕科研,热心公益
相遇源于梦想,未来始于选择
他在南京大学攀登化学研究的重重山峰
追逐梦想的决心能否真的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2020级化学化工学院本科生
王俣博
告诉你答案
王俣博,毕业于辽宁省锦州市锦州中学,化学化工学院2020级本科生。曾获2023年栋梁特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宝钢优秀学生奖、孙祥祯奖学金、南京大学基础学科专项奖学金特等奖等奖学金及江苏省三好学生、南京大学优秀学生、南京大学优秀共青团干部、南京大学优秀共青团员、南京大学优秀新生朋辈导师、南京大学优秀志愿者、南星梦想计划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全国银奖,发表高质量SCI二作论文一篇。担任化学化工学院2020级本科生1班团支部书记、2020级本科生团支部组织委员。
追风赶月至南雍:
与化学强基的天作之合
于王俣博而言,"南大+化学+强基"的组合完美契合了他的所有要求。
“诚朴雄伟,励学敦行。”气质低调沉稳、博大精深的南京大学是他理想的学府。作为强基学子,早在高考之前,王俣博便填报了南京大学的强基计划。而他与南大的初次邂逅是高三时招生组在锦州中学的一次宣讲,从那时起,南大悠久的历史、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浓厚的学术氛围便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指引了他最终的填报。在他看来,南大的“气质”是吸引他的最根本原因。早有扎根基础学科想法的他理想中的大学是有研究气质的,而南大基础学科实力的强劲和不急不躁的氛围是他所看重的,“我觉得这是一个能够去静心做学习和研究的地方。”王俣博这样总结他的选择理由。
“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物质与精神的交响。”解释自然奥秘的化学学科是他梦想的专业。高中时代的学习为他推开厚重的大门,窥见化学的学科魅力。在他看来,化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我们的生活。而吸引他不断探索的,正是化学的无处不在和生机勃勃。
“扎根基础,科研报国。”填报强基计划,是他融合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的选择。王俣博的高中时代,正是中国面临严重“卡脖子”挑战的时期。2019年美国商务部针对华为等企业发布技术和产品的出售禁令,2020年又有二次禁令变本加厉。王俣博说,正是在中国芯片制造业遭遇危机的大背景下,他产生了“科研报国”的想法。了解到强基计划培育科研人才的导向后,他找到了与个人志向非常契合的道路。
热爱化学、忠实研究、希望为国家基础科学发展做出贡献的王俣博与南京大学化学强基的天作之合表现在每一个方面,如此幸运的相遇,是他大学学习生活的活力来源,也是成就自我的重要基础。
“2023我与南大强基的故事”宣传片
深耕科研长求索:
永无止境的逐梦之路
对化学学科的热爱,驱动着王俣博在本科生涯中挥洒取之不尽的活力。面对自己的科研理想,他深知“百尺高台,起于垒土”,夯实基础是追求梦想的开始。为了不让科学研究变成空中楼阁,他在基础知识学习上不急不躁、稳扎稳打。“为将来的科研工作打一个好的基础是调动我主观能动性的动力。”他这样解释自己专注刻苦的日常学习。拥有如此踏实的态度,让本就有坚实学科基础的他连续三年稳居专业排名第一,获得国家奖学金等多项荣誉。
打好基础的同时,他也更进一步尝试探索化学科研的前沿方向。大二的时候,他在仪器分析的课程上了解到南大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王伟老师课题组的研究动态。面对自己喜爱的老师和感兴趣的化学成像研究方向,他尝试向老师发去邮件,申请成为课题组的一员,也最终如愿得到了这一机会。课题组的经历对王俣博的大学生活意义非凡,也为他后续的研究与比赛打牢基础、提供方向。
今年,他参加了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课题组的探索成为团队项目的起点。在紧张的准备时间里,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通力合作,项目最后在大赛产业赛道获得江苏省一等奖,国赛银奖的好成绩。无论是获奖的成果,还是备赛过程中团队协作的友好氛围,以及反复求索带来的成就感,都令王俣博记忆深刻。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团队成员与陆延青校长合影(右一为王俣博)
王俣博创新的科研态度和扎实的科研能力,还体现在他发表于分析化学领域知名期刊的学术论文上。论文关注单个细菌活性情况的测量,但与传统方式不同,得到课题组启发的王俣博运用了光学成像的研究方法。谈及发表论文的过程,他提到,不同于平时课业学习的已知内容,科学研究是探索未知的摸索。有时会“此路不通”,不得不反复尝试,但是成功的喜悦也是难以比拟的。科研注定不是一条简单易行的阳关道,但他人的帮助和自身的坚定是他的两条“登山杖”,支撑着他翻山越岭,不断攀登。
初心不改担责任:
热心公益奉献青春力量
除了学习科研生活,王俣博还热心于公益活动,志愿服务时长超过200个小时。参与公益项目的过程中,他做到了始终坚持、不忘初心。作为强基计划的学子,他深感社会对强基的了解还不够清晰和全面,于是他积极参与强基计划招生宣传15场,覆盖六万余人。他直言,在宣传的过程中,很多家长或同学会表达对强基未来发展的担忧。但在他看来,任何一个学科门类都会有其困难所在,都需要个体自身的努力将其学好做好。他认为自己进入强基是非常正确的选择,因此也想把强基的全貌展现给大家。因而他能够坚持长期参与强基宣传,这15场宣讲带来的每一份改观都使得他的付出拥有价值。
为厦门双十中学学生做经验分享
除此之外,王俣博还有一段从高中开始持续至今的公益经历。高中时,为响应精准扶贫的号召,父母带他到锦州市下辖的侯家岭村探望当地学生。第一次访问是在2018年,那时候村子还没有脱贫,条件很艰苦。从那之后,王俣博一直坚持以自己的力量帮助当地的孩子们。上了大学之后,虽然村子已经脱贫,但学生们的学习条件依旧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于是,从大一到大三,他连续三年前往当地,用自己的奖学金为他们购买学习生活用品。他总是考虑得十分周到,一切都从孩子们的实际需求出发。比如在疫情期间,考虑到学生们在学校分餐吃饭需要,王俣博为他们购买了饭盒和水杯,这些贴心的帮助给当地学生带去了很多温暖和便利。除却物质上的资助,他认为精神上的鼓励也十分重要。每次探访,他都会与同学们深入交流,了解他们最近的学习情况,鼓励他们好好学习。看到当初的小学生们陆续升入初中和高中,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他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
与头道河镇中心小学师生、家长
(后排左四为王俣博)
鸿新社爱心书屋值班
不囿一隅求发展:
“六边形战士”的成长过程
三年成绩第一、发表期刊、大赛获奖;担任团支部书记、组织委员,获得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学生等荣誉,年级第一批中共党员;多项公益、志愿活动组织者、参与者......看到这份履历的人总会惊讶于这些丰富的成就属于同一个人,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下,王俣博是怎样成长为“六边形战士”的?
在他看来,学会调节是他保持优秀的主要方式。首先,活动与学习并不被他看作互相掣肘、不断消磨个人精力的“负担”。用他的话来说,“它们并不割裂。”相反,它们其实是“相辅相成”的。从劳逸结合的角度来说,我们不能总是学习,当需要调节心情的时候,不妨把这些活动看作一种放松方式;其次,活动也可以为学习提供帮助。比如王俣博参加的入党转正大会与化院退休教师党支部的共建活动,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他带来了很多启发。年轻的同学们有幸与许多可敬的退休老师们同路前往溧水区红色李巷参加活动。在路上,老师们和他们分享自己过去的经历。在远不如当下的科研条件中,科研工作者克服种种困难,不断探索和推进已知与未知的边界。他们的经历和鼓励给王俣博带来了很深感触,激励他用好当下的平台,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成长过程中,他人的帮助也是王俣博成功的重要倚仗。在被问到荣获栋梁奖学金的感想时,他表示与自己获奖的喜悦相比,更想要感谢身边的人。他想起准备奖学金答辩的过程中,化院很多老师都为他提供了宝贵建议。在对他大学生活影响巨大的课题组经历中,是老师和组里的师兄师姐把他“领进门”,帮助他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精。“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的过程也是他攫取灵感的机会,提到强基班亲近融洽的氛围,他为成为这个集体中的一员深感幸运。
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庆祝大会
莫道君行早,合抱之木生毫末。心怀梦想,他沉心向学,万里科研之路,始于南雍山下。励学敦行,深耕科研;使命在肩,责任在心。理想信念呼唤科研报国,热心公益贡献青春力量。到今天,在我们眼中,王俣博已经走到了平芜尽处。但于学长自己而言,春山之外更有天地茫茫,他将继续深耕科研,永无止境。
对追风赶月的学弟学妹们,王俣博这样表达自己的祝愿:
鲲鹏展翅九万里,长空无涯任搏击。愿学弟学妹们能够拥有丰富多样的大学生活,在学业、学生工作、课余活动方方面面的每一份付出都有所收获,在实现自己梦想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 推荐阅读 —
栋梁特等奖学金 | 与计算机为伴,探索智能决策技术,他在南大追寻科技自强梦!
栋梁特等奖学金|从南大出发,她立志在世界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
栋梁特等奖学金 |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芯片,他在南大践行自己的青春诺言!
采访丨翟苑琳
组稿丨翟苑琳
美编丨彭诗钰
封面丨蔡梓妍
责编丨邵镕 谢清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