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友故事 | 马再兴、张桂芬夫妇:执子之手 “田埂”上走

苏艺 中国农业大学校友会
2024-11-04


【校友名片】

马再兴, 1987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学士学位。农业推广硕士,农业经济师。2001年12月起,在甘肃省农牧厅从事财务资产管理工作, 2009年1月至今,任甘肃省农牧厅财务资产管理处处长,一级调研员。先后在《甘肃日报》《甘肃农业》等发表农业经济方面的论文十余篇。

张桂芬,1987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获学士学位。2005年6月获得甘肃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学位。多年来一直从事与蔬菜产业相关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科研成果获甘肃省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1988年,两人结为伉俪。


理解这对夫妇,要从他们走过的路开始。

1983年,还未相识的马再兴、张桂芬,不约而同踏进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的大门,开始农业专业的学习路,一个是农业经济专业,一个是蔬菜专业;大四寒假,北京延庆,冷风嗖嗖,两人都随学校“送知识下乡”到此实践,穿过山沟沟,走在田埂间;毕业后,两人相恋,结婚,并逐渐从祖国的东部奔到中西部,跨了近4000里,投身甘肃的农业建设,直到现在,路还在继续……

“其实我们没做太突出的贡献,很多师哥师姐的成就更好。”采访中,这对夫妇一再强调其他校友,对自己的付出却表现得很谦逊。然而,他们却在一份“不难与难”中胜出——毕业后,做专业对口的工作不难,难的是30多年热情未减;两个人从相识到相恋很多年,但对所爱的事业始终如一地“志同道合”,感情因此更牢固的却不多。

“我们俩都很热爱农业,打心里边都热心一个事,那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农民的知识水平、思维方式,为农业带来改观。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不打折扣。”说到这,张桂芬的语气坦然又坚定。



“我也应该站出来为贫困地区

做一些贡献。”

因有一份共同的改变农村的信念,两人相识并相知


时节如流。

倒转36年,回到1983年。那个暑假,涿县(现涿州)的大地传来一群群青年男女的笑声。

农场,两万亩。水稻黄灿灿,压弯了腰。苹果红澄澄,挂满了枝条。

大一暑假所有学生到农场进行收割实践——北京农业大学多年的传统。这一年,需要收割的稻子可真不少。一亩亩,一片片,老师分了,一人割一亩!

马再兴和张桂芬,果然都很卖力气。弯着腰,持着镰,一把一把咔嚓嚓……可是,同一片艳阳高照,同一个农场劳作,他俩却并不认识几亩外的彼此。只看着待收的稻子和手中的镰刀,这镰刀,是他们从小就熟悉的农活工具。

多年后,说起那场收割实践,两人的观点竟如此一致,“那场收割真是‘痛并快乐着’啊,痛是腰痛,可快乐是真的!我们俩的个性就是不怕苦,跟小时候吃的苦比,这些都不算什么。”

在家干了多年农活的他们,深知农民的苦,更知道要让农民改变生产生活状态,必须靠知识。

虽然选报志愿时,张桂芬顶着家人的不理解,但她有个信念,那就是用实际所学去告诉家人,告诉农民,“多年传下来的种植经验,已不足以改善农业生产力,要寻求新的发展局面,只有靠农业技术和科技知识”。

来到农大,上了专业课,原本只了解天津老家的张桂芬,瞬间感到“眼界被彻底打开了”——课堂上,老师展示了新疆的葡萄,德国、荷兰的花卉,她还品尝了不同的蔬菜,进而研究;实验田里,她充分利用实践机会,认真选种、培育,直到种好每一棵蔬菜。慢慢地,知识多了,实践多了,心里就有底了,“真刀真枪地干过,即使走向社会和工作岗位,也不怯了!”

另一边呢,学农业经济学的马再兴因为专业需要,正忙着跑村子、搞调研。村里的农业生产进展如何?村经济水平怎么样?农民兄弟的负担有多重?带着各种问题,马再兴和同学们没有把视线局限在北京,他们研究的脚步,伸向了西部地区。

本就是甘肃人的马再兴,恰逢团中央组织的赴甘肃进行乡村调查的活动。带着对家乡的爱,他走进老乡的家,穿过道道田垄,细致调查。最终,写成了富有学术及现实意义的调查报告。

兴许,这就是缘分。这报告,蔬菜专业的张桂芬竟看到了。

看着报告,她暗暗想,调查地真好。油生出“我也应该站出来为贫困地区做一些贡献”的想法,在她个人看来,“自己就是属于比较仗义那种。”

直到大四寒假,在北京延庆,参加“送知识下乡”实践的两人相识。这份调研报告将两人的话“牵”到一起,相谈甚欢中,发现彼此志同而道合……



“最希望的就是

能给农业带来实惠的变化。” 

关切民生、解民忧的理念深入农大人的内心

1988年,热闹的小屋,喜糖瓜子。

在亲朋的见证下,马再兴和张桂芬喜结连理,曾经的农大校友成了亲密夫妻。而因对农业的共同爱好与志向,逐渐,两人将奋斗的脚步向西跨越,到了甘肃省。

这是一片有魅力的土地。古属雍州,处黄河上游,是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地和黄金路段。它镶嵌在我国中部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之上,如一块瑰丽宝玉。

然而,它也有苦恼的地方。上世纪90年代,夫妇二人发现,这里的农业生产与北京、天津等地相比,确有薄弱。气候干燥,经济欠发达,农民农业知识匮乏等,都亟待解决,众多问题都急迫需要农业专业人士的扶持。

慢慢地,农民们看到,村子里,镇子上,多了一队走访调查的人。那是马再兴与同事们多实地调研,切实了解当地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各种问题。他们深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措施的制定。”

大家还看到,村里多了个城里来的姑娘。她普通话标准,农业种植知识丰富,关键是还带来从未接触过的好种子,聊天时总能交给大家伙怎么把菜种的省力又高产。这个能干的姑娘,就是张桂芬。

“那时候,发现这里的老乡不善使用除草剂,也有很多种菜技术都不懂,市场上卖的菜缺叶、细杆、不规则。我就想着应该给农民们说一说。”张桂芬说,她这一说,可了不得,街坊四邻都跑来打听种菜技术,有的老乡害羞,聊天时“拐着弯”地问问题。有老乡直接就对她说,“你这懂行的专家就应该下到我们农村去,农村特别需要你这样的!”

老乡的话,鼓舞了张桂芬,同时也鼓励了马再兴。两人奔波着,研究着,努力着,但乐在其中。“看到自己给农民带来丁点变化,就开心得不得了。”

如今,甘肃省的脱贫攻坚战已到最后的难啃阶段,但只要咬咬牙,就距离乡村振兴、村美民富的梦更近一点。

这段时间,马再兴早出晚归,每天回到家都已过了晚11点。“没办法,工作太忙了。”

但他忙得有干劲。为了对工作有帮助,更好地为农业办实事,他没有停止专业学习,并成功考取了基金经理人资格。这不,他瞄准了新的努力方向:当地的扶贫很重视农业供给侧改革,着重做“精品农业”。精品,意味着高端,也意味着更多的付出,需要更好的保障。为此,他想到了农业保险,争取为农民带来全面投保。

丈夫的忙碌与用心,张桂芬看在眼里。她深知,相比当年,他们看到了当地农业的长足发展、喜人变化,当然,也有新的挑战。三尺讲堂上,她为学生们一遍遍教授蔬菜栽培技术和园艺设施技术,“盼着学生学有所成,将所学反哺农业。”

看这对夫妇的所做,再回看中国农业大学的校训“解民生之多艰 育天下之英才”,还有校风“团结 朴实 求是  创新”,竟是如此的契合。

张桂芬说,“我和老马最希望的就是能给农业带来实惠的变化只要是给农民服务,我们从不觉得累。而且很多师兄弟们都如此,关切民生、解民忧的理念,已经深入我们的内心。”

*********

忙碌的夫妇俩,最近有个念想,寻思着校庆时回学校看看。

“母校做到了中国农业的前沿,更培养了一大批为农业奉献的人才。说到母校,我们总会很骄傲!”张桂芬说,甘肃的农大校友们关系很好,常聚常聊天。每每谁新近到了北京回了学校,总会给大家“秀”照片,引来一片歆羡。

“校园文化影响有多大,校友间亲密不亲密,校友会很关键。”近年来,中国农业大学校友办办了不少品牌活动,让张桂芬感觉找到了组织,有了家的温暖,她很感恩。

注:本文曾刊载于中国农业大学《校友通讯》2015——2019合辑

往期回顾

校友故事 | 邵根伙(88届硕、91届博):在祖国大地播撒农业兴旺的火种

校友故事 | 唐燕平(1992级本):27年,未曾离开

校友故事 | 梅旭荣(84届本):潜心科研 守望初心

校友故事 | “农民教授”朱有勇  “顶天”更“立地”


2015年以来,校友办共计组织近200小队/学生志愿者,600余大学生,参与寻访校友活动,走访/云寻访600位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各行各业校友,以此为基础,分别于2019年、2021年出版了《中国农业大学校友风采录》丛书第一部和第二部,展现了在各个时期,农大人响应祖国号召,肩挑使命、砥砺前行的精神面貌。未来也将继续将优秀校友的故事收录成册,以飨师生校友,欢迎大家提供线索,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一起推荐身边优秀校友吧~

问卷将采用匿名调研的方式,欢迎大家参与~



文:苏 艺

编辑:张丹妮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农业大学校友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