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友记 | 石家华:一个年轻干部的初心
# 校友名片 #
石家华,男,苗族,中共党员,湖南湘西人。2014年进入中国农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就读,2018年获中国农业大学工学学士学位,2020年获中国农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现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交通运输局选调生,目前于梧州市龙圩区新地镇富回村担任村支书助理。
月明星稀,蛙声清朗,笼罩在黑夜下的桂东山村,才除却了那种令人烦躁的热意。一个清秀瘦削的年轻驻村干部,结束了在农户之间的调研,整理了案头上的工作,起身抻了抻脖颈,又到一户人家去了。这家的户主在外打工不在家,只见这个年轻的村干部轻轻推开门,轻车熟路地坐到孩子的书桌旁,翻开课本,熟练地给孩子辅导功课。当倦意袭上来孩子的眉头,他也知道时间不早了,叮嘱孩子说:“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去问我,我就在村委会。”结束了一天的忙碌,他才回到自己靠近村委会的住所,简单洗漱,准备迎接下一天的忙碌。
这个年轻的驻村干部,说话总是有板有眼,做事老是有条不紊,给人一种很斯文的印象。虽然他戴着眼镜,但是你可以透过镜片看到他坚定的眼神,给人一种踏实、可以依赖的感觉。他就是梧州市交通运输局选调生,本硕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石家华,现在在梧州市龙圩区新地镇富回村担任村支书助理。
Vol.1
“我是大山的孩子”
石家华出生在湘西山区的农村,故乡的山水抚育了他,同时也让他知道故乡给他的恩情。他知道农村群众的生活疾苦,了解这群可爱的父老乡亲们对于幸福生活的强烈渴望。同样,不只是自己的家乡,其他地方的人民应该也是这样想的。
“这个地方山清水秀,有鸟语也有花香,民风淳朴自然,本就不应该被贫困侵扰。”他说道,“我不应该只想到我的家乡,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没有什么‘你那边’‘我那边’,只有‘我们这边’。我不能只把眼光放在一个地方,要着眼到咱们国家的所有乡村。我是大山的孩子,是一定要做点什么回馈给大山的。”
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后,他怀着这样的一份初心,报名了广西自治区的选调生工作,决定下到基层去,在桂东的山林里面,他选择用亲身的奉献去践行自己作为“大山的孩子”的初心。
Vol.2
“我要感谢农大”
红砖黑瓦,高树苍苍,是这校园淳朴的环境。“解民生之多艰”,是这学校对她的学生的期望和感召。从湘西的山村出来,石家华在北京求学了六年。在农大的六年,石家华不仅取得了在学业上的发展和进步,更重要的,则是他在笃定初心之路上的步履坚毅。
“农大带给我的教育并不是走出农村,而是让我重新回到农村,以一个奉献者的姿态回到农村。”他这样回忆说道,“从繁华的北京到偏僻的梧州乡村,这种落差感是肯定存在的,但是我并不以此为烦恼,我不希望做事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前途。”
问起石家华的大学印象,他说最让他难忘的是农大的老师们,他敬佩农大教师“把论文写在乡村大地上”的情怀。谈及老师,石家华提到了他的硕士生导师蒋秀根教授,他的导师在他人生道路的选择上给予了许多建议,也影响了他的品格性格养成,并鼓励他坚持自己的初心,到田野上挥洒汗水,用自己的青春为笔书写农大学子的篇章。
“农大让我看到了大城市的广阔,有幸认识这些高尚的老师们,也指引着我的初心,告诉我该在哪里丈量我的青春。我是要感谢农大的。”说着,他嘴角挂上了微笑。
Vol.3
“村里来了个大学生”
石家华初到富回村(图/由受访者提供)
尽管在来到农村工作之前,石家华已经做好了要吃苦、受累、受委屈的心理准备。
“你是我们村里来的第一个大学生村官。”村支书黄小文拉着他的手说。石家华来到富回村报道的时候,村民们对他的到来非常期待。石家华非常感激,但是心头上又感觉到丝丝压力,他知道他不能辜负这些来迎接他的村民们。
村路曲曲折折难以行走,村民的白话也难以理解,这些都是问题。山路不好走,他就在工作之余多走几遍,掌握上坡下坡的要领。村民的口音难以辨识,他就多去村民家里面串门,耐心地听取村民独特的发音习惯,不放过每一字。富回村的工作不比教科书上的知识简单,而且要更为用心,群众的事无小事,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到村民的心坎里。
但是基层的工作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什么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石家华知道,最开始村民的配合或许是出于礼貌,真正要搏得他们的认可,还是要靠硬本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富回村是个人口大村,村情比较复杂,各种检查工作接踵而来,这都让他体会到基层工作的不易。对于一个初出校园的年轻干部而言,部分村民的不理解、基层工作执行的复杂性,有时确实是泼在青年人心上的一记冷水。他想要动摇的时候,就这样叩问自己的初心——“你来这里是为什么?”
“一个选调生下到基层去,虽然你知道一定会从农村里调回去,但是这绝对不是可以灰心的借口。我可以敷衍了事,也可以兢兢业业,但是我的初心只能让我选择后者,不能在村子里面走个过场,只做表面工作。”
“我下到基层工作,真的想给梧州市富回村的老百姓做出一点微小的贡献。在基层工作,要心正,也要意诚。”他就这样给自己打气。
富回村通向村外面的一条公路,年久失修,村民外出都非常不方便。石家华冒着炎热天气,接连好几天来到要翻修的公路上检查,他自己向上级单位提交了相关报告,并且监督了富回村公路的翻修,以确保道路的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他细心地发现了两处安全隐患,保障了施工的安全进行。当平整的公路重新铺就在富回村的土地上,他开心地笑了。
石家华在修路工地(图/由被访者提供)
但是谈到自己的工作事迹,石家华总是集体挂在嘴上。他庆幸自己有一群支持自己工作的上级领导,凝聚力强的村领导集体。他说,没有全力支持自己的富回村委,没有村民的理解和信任,我什么工作都做不成。
Vol.4
“这个支书助理?行!”
在担任富回村支书助理的半年时间内,石家华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学到了基层工作的本领,这种经历让他知道“为人民服务”的意义,也做出了一些贡献。
富回村的村干部们原先不太会使用电脑。石家华就额外抽出自己的时间,耐心地教村干部们怎么使用电脑,让电子化的表格、文书取代了原先厚厚的纸质工作记录。还主动创立了 “美丽富回”公众号、“樟显富回”视频号,顺应了村务宣传电子化的新模式。
“我对我们村是有很深的感情的,尤其是我们村支书小文姐,我下村这么七个月,吃了她七个月的早饭晚饭。”在工作的时候,他没有半点“大学生村官”的傲气,总是积极听取这些基层村干部的建议,主动融入进这样一个村集体,凝聚其他基层干部的心。
从农村地区走出来的他,知道乡村留守儿童的困难。他走访了村里每一户有小孩的人家,清楚地了解村辖地里面的儿童基本情况。从实际情况出发,他挨家挨户宣传防溺水的基本知识。他知道教育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他成功劝阻了多起学生辍学事件,而且主动无偿辅导村内学龄儿童的功课。“看见了他们,我就知道富回的明天,是一定有希望的。”
“用脚做调研,用心办工作”——这是他的工作信条。从亲身劝导村民远离电信诈骗,再到生动宣讲党史;从服务村民开展自治组织工作的扎实态度,再到疫情防控处理的勤勤恳恳;从巩固脱贫成果的细致调研,再到乡村新型生态产业的总体布局……这些富回村的工作里面,都能看见石家华的忙碌身影,从不缺席。在建党百年之际,他还努力做好富回村的党建工作,紧跟时代潮流,夯实党员的信念意志,充当好党建引领的勤务员。在他和其他富回村干部、村民的集体努力之下,富回村党总支部荣获“梧州市龙圩区先进基层党组织”。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石家华是千千万万个扎根在基层的干部之一。他也年轻,正在成长。他这份为了群众的初心,是致力于农村发展的农大人的共同情怀,也是所有青年人都应当追随的时代音符。
往期回顾
2015年以来,校友办共计组织近200小队/学生志愿者,600余大学生,参与寻访校友活动,走访/云寻访600位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各行各业校友,以此为基础,分别于2019年、2021年出版了《中国农业大学校友风采录》丛书第一部和第二部,展现了在各个时期,农大人响应祖国号召,肩挑使命、砥砺前行的精神面貌。未来也将继续将优秀校友的故事收录成册,以飨师生校友,欢迎大家提供线索,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一起推荐身边优秀校友吧~
问卷将采用匿名调研的方式,欢迎大家参与~
采写:宋扬 公管202
编辑:吕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