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3分钟系列之:上任4年,习近平为何三访拉美?

2016-11-25 中国3分钟 中国网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任4年,如今已是三访拉美。中拉如此走近,原因何在?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s03499e7l3n

分处辽阔太平洋两岸的中国和拉美,是世界经济中制造、资源两大板块的主要成员,现在面临着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乃至发展方式转型等重大挑战。因此,近年来各类全球重大多边政策对话和协调活动,都有中国和拉美的积极参与。从2014年巴西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再到今年APEC秘鲁峰会,甚至2018年阿根廷将成为G20峰会东道主等,这些都在客观上为中国最高领导人造访拉美提供了机缘。


除此之外,真正将中拉这两个发展中世界的代表不断拉近的,是他们对未来国际经济秩序相同的目标取向和利益诉求。


在经济全球化历史上,发达国家曾长期主导并且是主要获利者。但随着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特别是全球产业链的调整,发达国家的优势和红利开始缩水,他们引领全球自由贸易与投资的热情不再。在美国和欧洲,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去一体化声音不断兴盛,政策变数增多,这有可能使世界经济多边合作进程出现重大挫折。



在这个关键的转折时刻,中国需要同拉美和其他新兴经济市场加强政策沟通,继续高举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旗帜,反对将区域和全球合作推向排斥性、对立性和碎片化的倒行逆施,实现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发展议程上倡导能力和话语权的逆势上扬。


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中国有信心、有能力担当起面向全球开放的大国责任。习近平主席在此次APEC—拉美之行演讲中,用事实说话、以数字证明,中国能够“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广阔的市场、更充足的资本、更丰富的产品、更宝贵的合作契机”,赢得国际社会高度评价和热烈回应。这展示了中国的包容力和担当意识,也向包括拉美在内的新兴市场传递了信心,更进一步为未来提振中拉合作提供了动力。(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吴白乙



中拉整体合作与“一带一路”实质和内容相通。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一带一路”精神诠释着中国与拉美国家逐步升级的合作关系: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

——社科院《拉美黄皮书》


中拉关系的基础和动力在于彼此间经济的互补性。首先,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致使对石油的大量需求,有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进口原油同比增长8%,贸易量占世界贸易总量的近17%,仅次于美国;2015年石油消费5.43亿吨,对外依存度超过60%。如此巨大的石油市场正好与拉美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相契合。其次,中国的制造业较强,需要进口大量自然资源以满足制造业的需求,而拉美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中拉的合作既可以满足中国的制造业发展,又尽显拉美的资源优势。

——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章家正


中国同拉美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全方位的合作,拉美在中国的整个外交布局中地位是一直提升的。我们看到这么多的伙伴关系,尤其是战略伙伴关系,中国同拉美建立了九对,其中有七个都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而这次这三个国家都是这种高层次的合作,这就意味着未来中国同拉美之间的合作,包括同这三个国家之间的合作各有特色。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所 苏晓辉




习近平拉美之行诠释中国“顺风车”


习近平主席拉美之行展示出中国责任担当


习近平拉美行助推中拉关系开启历史新征程




原创文章,版权归中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期编辑:张安

本期校对:李兆彧


投稿邮箱:misd-zhiban@qq.com

中国网期待你的作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