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分钟系列之——自行车王国的变迁:单车以共享形式回归
这些天,中国华北地区遭遇了入秋以来最严重的空气污染,23个城市启动红色预警。五天的雾霾笼罩,再次唤起了人们对绿色出行的关注,也让近两年中国异常火爆的共享单车成为海内外网友探讨的热门话题。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358q7te8c&width=500&height=375&auto=0
自行车对于中国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在六七十年代,每个家庭都梦想拥有一台自行车,有了它,就觉得是过上了“小康”的幸福生活。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行车成为了大众日常生活的必备品和陪伴几代人的最重要交通工具。
9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繁荣发展,汽车保有量大大增加,自行车逐渐被取代。直到今天,许多中国人依旧把汽车作为财富的象征。
现在,自行车以一种“共享经济”的新形态再度回归公众视野。
其实很多国家,特别是欧洲,都有成熟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大多由政府主导,市民通过投币或办卡,到指定停车位租用和停靠自行车。但中国的共享单车有所不同。以目前规模最大的“摩拜单车”和“ofo共享单车”为例,人们通过智能手机就可以快速租用和归还一台单车,扫描车上的二维码即可解锁车辆,且没有固定停车位,人们可以自由停靠,每台单车上都装有GPS追踪器,打开app就可以随时查看附近可租用车辆,进行预约。
可以说,中国的共享单车行业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在智能化和便利性方面都领先了一步,也使得它在城市间获得了飞速普及和发展。2015年,中国的共享单车数量超过了其他国家的总和。
虽然这一模式的未来发展仍有待观察,但可以肯定的是,共享单车的出现会带动自行车相关产业再度兴起,更为重要的是,它正在引领人们出行观念的二次转变。这一共享形态也是中国对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追求和环保理念的凸显。
网点少、规模小、骑行体验较差,便民的公共自行车自然要遭冷落。传统出租车的困局与网约车的命运,公共自行车的尴尬与“网约自行车”的诞生——它们之间的爱恨情仇,也许是同一个逻辑:公共服务市场化,行政手就不要伸得太长;而市场自治能解决的问题,也许远超过公权的想象力。
——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邓海建
共享单车面临的法治问题,最核心、最棘手的还不是来自政府部门的管理,也不是存在的合法性问题,而是使用者的守法意识和守法行为。因为,有效监管的经济成本过高,信用惩戒过于严厉且不符合适当性原则,所以,共享单车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依赖使用者自身的道德法律素养。摩拜单车创始人就表示,最终能否盈利要看国民素质,失败了就当做公益。
——评论员 刘勋
公共自行车的初衷在于缓解交通拥堵、倡导绿色出行,解决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毫无疑问具有一定的公共性。然而,其一,解决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并非只有自行车一种方案;其二,自行车属于完全市场商品,公共自行车大量投入必然影响私人购买自行车的意愿;其三,自行车一样会竞争路权,所以,公共自行车在本质上不应该作为纯公共品进行供给。
——评论员 郭文婧
离开法治 共享单车将寸步难行
公共自行车为何骑成了“鸡肋”
让公共自行车走得更好更远
原创文章,版权归中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期编辑:李兆彧
本期校对:张安
投稿邮箱:misd-zhiban@qq.com
中国网期待你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