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唱片|从《小鸟》到《飞鸟》,汪峰新专辑的好与不好……
汪峰的新专辑《也许我可以无视死亡》,先从唱片封面说起。
不知道大家觉得这个封面如何?总之,我不是很喜欢。在我对于一张专辑封面的认知里,应该是某种字体、某种视觉,能够形成烙印刻在脑海里的,由此成为一种印象标注,甚至和音乐形成共同体。
但汪峰新专辑的这张封面并不是,倒并不是觉得这样的大头照不好,我感觉这个封面的问题,并非出现在照片选择的本身,而是背后的专辑中英名字体,汪峰这个名字的中英文字体,以及那道光影,完全没有层次、完全没有立体、完全没有设计感。就像原片直出后顺便加了点字体,然后就没了……
不得不说,比起汪峰这么多年坚持用李军做后期,近几年更是把母带交给老外相比,汪峰对于专辑封面真的不够重视。不说上一张专辑的“设计事故”,从《笑着哭》一路走来,汪峰的专辑真的缺少一个重量级的封面,也可以说封面和音乐品质严重不匹配。
像《怒放的生命》、《信仰在空中飘扬》、《生无所求》这几张封面,甚至在我的记忆里绕成一团,很难将它们彼此摘清。而我觉得汪峰专辑最好的封面,还是远古时期的《花火》和《爱是一颗幸福的子弹》。
其中《花火》指的是中国大陆地区版本而不是台湾地区版,因为这两个版本虽然用的是同一张照片物料,但台湾版没有设计而大陆版是有的。所以,这一次大陆版,胜!
说回《也许我可以无视死亡》这张唱片,我之前在微博已经赞过汪峰这么多年高产的持续输出,而这张专辑的创作,也基本保持了一个水准。虽然,它远非是汪峰最好的专辑,但也不至于像有的人简单粗暴的一句说的那样:汪峰不行了。
动不动就毫无来由一棍子说别人不行的,你才不行了!
在我看来,汪峰这张专辑,还是有好有坏的。
《也许我可以无视死亡》这张专辑在我看来,制作是最大的亮点,甚至制作层次的亮点,要高于创作的亮点。这个制作,除了编曲之外,还包括录音、混音和母带处理,确实做到了国内顶尖的水准。
汪峰最近几张专辑,在音乐团队上还是一定改变的。《果岭里29号》,汪峰自己重新开始主导编曲;上一张专辑《2020》,除了贾轶男回归之外,也出现了Nick、肖骏等新人,而这一次的《也许我可以无视死亡》,同样又出现了新的团队:以郭小峰为主,再加上周禹成、郑仕伟等音乐人。其中,主导的是郭小峰。
比较有意思的是,上张专辑和汪峰合作的肖骏,曾经参加过《一起乐队吧》这个节目,而这次专辑主要的制作人郭小峰,以及参与录音的郑仕伟所在的“左右”乐队,都“服务”于白举纲,而小白又是和汪峰一起参加了《一起乐队吧》这个节目,是节目的三组导师之一。所以,汪峰应该是借助这个节目,又拓展了他的音乐社交,从而有了更新的音乐人合作。
作为白举纲和“猴子军团”等歌手及乐队的制作人,郭小峰也是一个有着重型音乐基因的音乐人,他的这种重型特征,也呈现在了汪峰的这张新专辑里。开场的《如刀》和后面的《逃跑》,都是典型重型音乐的编曲,《如刀》密集的底鼓,更有种核的味道了。
看了一下幕后的Credit,发现整张专辑都没有鼓手,不知道是不是完全都是用鼓机做的节奏部分。看有人在郭小峰的微博下评论留言,也提到了这个问题,不过郭小峰本峰并没有回复。
虽然创作在线,但有一说一,这张《也许我可以无视死亡》和上张专辑《2020》有点类似,就是旋律的流行线,比起早年的汪峰作品,已经有所降低了。毕竟,从2000年的《花火》到2015年的《河流》,汪峰写歌实在写的太猛了,每张专辑都有出圈的传唱曲,有些专辑甚至可以达到五六首以上,真的是别的歌手很难做到的。
说说这张专辑我喜欢的几首歌。
专辑同名曲《也许我可以无视死亡》,算是和《晚安,北京》一个体系的作品,都是高度汪峰风格化的作品。作品的情绪很小,但又很大,你可以听到的是汪峰自我的絮叨,但这种絮叨又是和世界的某种交互和交流,然后你发现你的影子开始和汪峰的歌声重叠,于是有了触动。
有低吟浅唱、有纵情嘶吼,有典雅的钢琴,也有壮阔的弦乐,感性因此被唱出了澎湃和撞击力。这让整首歌曲也有了立体的诗意,这种诗意并不仅仅只是文字,还包括弦乐、合唱、鼓点,以及“死亡”这个主题,和情绪。
专辑最后一首《每个人都在失去》,妙就妙在“每个人都在失去”不断的循环,这很像是留白,也是一种开放式的创作,在“每个人都在失去”不断的吟唱中,可以让听者通过想象代入自己的失去。
《孤独无法治愈》这首歌曲很有意思,特别建议各位用好一点的耳机听这歌。这首歌曲最大的亮点,就是汪峰本人的和声,而且他是用了类似于Hip-Hop那种腔调去唱的和声,和音乐本身有一种反差萌,这可比《没有人在乎》有意思多了。
而说到Hip-Hop,这张专辑在上线时,还有一首《卑微灵魂的低语》挺有意思,是一首听起来有种民族跨界的Hip-Hop,听起来很特别,也是汪峰一首很有突破的作品,比《没有人在乎》形式主义的说唱好太多了。
但不知道什么原因,这首《卑微灵魂的低语》却并没有收录在实体唱片里,有些事情也不能问,问了也没人告诉你,只是希望以后如果有机会,这首歌还是能够以另外的方式收录到实体唱片里。
而《飞鸟》则是这次专辑唯一一首贾轶南编曲的作品,在我印象里,也是这张专辑最早上线的作品。从时间轴上,我怎么感觉这首歌曲更像是和《2020》制作周期重合的作品。
《飞鸟》这首歌曲对我来讲,就是属于那种只听作品前奏的钢琴,就觉得这是一首对的作品的作品。说起来有点玄乎,但我想那种一个小节甚至一个音打能瞬间打动人的感觉,很多人都会有体会。
这首歌是贾轶男编的,钢琴也是他弹的,而且,整首作品没用吉他。
从《小鸟》到《飞鸟》,时光转眼二十多年……
END
我是唱片|用实体倾听《倾•听》,顺便问下Tommy Wong是谁?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如果你希望转载,请联系后台开通白名单;如果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
文字排版:其修遠工作室Long-Term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