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艺“老戏骨”李滨忆焦菊隐先生,“细微处见真章”
【导读】你不一定知道焦菊隐是谁,但爱好文艺的你一定熟悉《龙须沟》《虎符》《茶馆》《蔡文姬》《武则天》等直到今天都被誉为人艺的“传统大戏”,这些戏都是在焦菊隐先生的指导下制作的。中国戏剧界向有“北焦南黄”的说法,“北焦”是焦菊隐,“南黄”指黄佐临,他们被誉为“中国现代剧场艺术的开拓者”。
扮戏也是做人 细节决定成败
“老戏骨”李滨忆北京人艺前总导演焦菊隐先生的艺术创作
首发:5月19日《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强晓玲、实习生徐晓惠
“没有焦菊隐先生就没有今天的人艺。”88岁的李滨一再强调。5月13日一早,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那个能容纳200名观众的小剧场里,座无虚席。
为纪念人艺建院65周年,北京人艺博物馆日前推出系列艺术讲座,旨在让观众在老一辈艺术家的讲述下一起重温人艺往事。
李滨在讲座现场。摄影:实习生徐晓惠
作为北京人艺上世纪50年代的著名演员,李滨曾出演话剧《龙须沟》《骆驼祥子》等作品。但真正为观众熟悉,是离休后参演的系列影视作品,其中包括《甲方乙方》《我的父亲母亲》《建国大业》《梅兰芳》等电影作品,塑造的不少鲜活人物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著名表演艺术家、人艺“老戏骨”李滨来到观众中间,以一名见证者的视角回忆了北京人艺的前总导演焦菊隐先生艺术创作中的点滴,以及对自己在舞台艺术上的深远影响,与观众分享了戏剧大家“于细微处见真章”的精神。
焦菊隐先生
大师的细微体验
中国戏剧界向有“北焦南黄”的说法,“北焦”是焦菊隐,“南黄”指黄佐临,他们被誉为“中国现代剧场艺术的开拓者”。
“焦先生学贯中西,精通英法两国语言,是中国戏剧界大师级的人物。”提及当年与焦菊隐先生一起排戏的往事,李滨一脸沉静。焦菊隐认为继承、发展、创造三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这才形成了以他为代表的话剧民族化的导演学派。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作为北京人艺首任总导演,焦菊隐指导制作出《龙须沟》《虎符》《茶馆》《蔡文姬》《武则天》等直到今天都被誉为人艺的“传统大戏”。
“创新中,他不仅善于把中国戏曲艺术的美学观点和艺术手法,融入到话剧舞台当中,更是基于他广博的学识以及细心的观察,用自己的判断和生活中的各种积累‘于细微处见真章’。”李滨说。
焦菊隐的写字台上常常同时摆放着不同种类已经翻阅一半的书籍,创作累了,随手拿起一本外文建筑学,翻翻看看,既是调剂也是思考。尽管家里有保姆,有时也会“闷头给孩子洗褯子(尿布),或是捡煤核”,“这更是一种生活体验”。
李滨说到开心的时候会哈哈大笑,浓郁的京腔京韵以及影视作品里那个常常倔强有理的老太太样儿,把大家逗乐了。
从窝头片到馒头片再到槽子糕片
“你们觉得现在电视剧里的演员都是怎么吃饭的?”现场,李滨很会调动大家的情绪。“对对,很多演员只见在盘里扒拉,就是不吃。即便吃,也是鸡叼米,一粒一粒的。”观众又是一阵发笑,老太太神情却变得严肃起来。
“现在剧组的道具饭太难吃,不能怪演员演的太假。”为什么难吃?“钱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提起如今电视剧中演员表演做作不真实,李滨说,除了个别演员太在意形象,或是演技的问题,“更多原因是一些‘大腕’‘小鲜肉’拿走了整部戏制作费80%的片酬,其他的支出只能压缩再压缩。因此,一些影视作品粗制滥造,制作方已没法在乎演员的表演了。”
为了给观众讲解当年人艺剧务在道具准备上的细微之处,李滨除了从家里特意带来了小碗、小茶杯。早晨,在赶往人艺讲座现场的路上,她还提前一站下了车。“我跑到灯市口的稻香村去买槽子糕(鸡蛋糕)去了,为什么,当年在人艺舞台上那可都是真吃啊。”
李滨记得很清楚,为了表演的真实性,仅一个吃烤窝头片的细节,道具就一改再改。1951年,人艺排原创大戏《龙须沟》,舞台上,焦菊隐先生要求演员边吃边拌嘴。一次次的试戏,于是窝头片变成馒头片,直到最后变成槽子糕片,“窝头片太硬,拉嗓子,一边说话一边吃窝头片容易卡着。馒头片颜色太白,舞台效果不真实,哎,只有这槽子糕片颜色在灯光下正好,还入口即化,真是太好了。”李滨一边解释一边从随身的包里取出刚买的槽子糕给大家演示,掰成两半的点心在明亮的灯光下还原了当年的舞台效果。
经常也会受邀参演一些电视剧的李滨,说自己总是和剧组的道具师关系最好,更喜欢跟他们开玩笑。“哪怕是嗑瓜子,我也会问,这瓜子几天了,时间长了就不能吃了,哈喇了,麻烦。”引得满场哈哈大笑。
真实的细节是必修课
“演员自己要多做功课,表演要做到心里有谱。”在回忆焦菊隐先生在编剧上的严谨态度时,李滨觉得,如今一些大型历史题材的电影电视剧仍存在对史料准确度把握不够,甚至剧情粗制滥造的现象。
在电影《建国大业》中扮演何香凝的李滨回忆排戏的过程时说道:“我记得很清楚,其中有一场大戏是毛主席在西郊机场的阅兵活动,当时我接到剧组通告要到现场。”为了演好何香凝,李滨的前期功课已经非常认真。“我一想,不对呀,何香凝当时还在香港,不可能去西郊,再查史料果然如此。阅兵是在1949年3月进行的,何香凝1949年4月才从香港到北京。”
对细节格外挑剔的李滨,更是指出在《建国大业》中一些服装道具与史料有很大的出入。她说,电影中,宋美龄跟着蒋介石走下中山陵的一个镜头中,宋美龄旗袍下露出的浅肉色丝袜与时代不符。“那是1948年,宋美龄应该穿浅咖啡色的玻璃丝袜,美国舶来品。何香凝脚上的丝袜则应该换成白色线袜。”
李滨觉得影视创作者应该多学习,多反思,开机前做足“功课”,“否则会贻笑大方”。
“焦先生对舞台戏剧服装的要求是以剧中人物的塑造刻划为最终目标。”李滨说,这就要求服装设计者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中不同的人物,研究吃透剧中人物,寻找出典型的可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以及性格可视的外在特征,创造出艺术化的人物造型。
李滨回忆道,那个年代尽管物质匮乏,但服装师总能想尽办法将服装在舞台上既经济又实惠地完美呈现。讲到人艺当年排前苏联话剧《带枪的人》时,为了说明苏联红军特有的长及脚踝的“军大氅”,李滨特意走到一边的白板前,给观众画出示意图来解释,“当时服装师试了很多材料都没有那种质感,不真实,怎么办?试来试去最后用麻袋片做出了那种效果,不仅成本降低了,而且在灯光下很真实,太完美了。”
导演张艺谋在拍摄《金陵十三钗》时曾找李滨帮忙,“去教教年轻演员如何穿旗袍。”李滨笑着说,到了现场才发现,“那旗袍没法教啊。”原来剧组做的旗袍是简易旗袍,拉链套头式,而且叉开得很高。李滨摆着手说道,“秦淮歌女的旗袍不是那个样子。”
李滨慢慢走到白板前边画边讲,从过去妇女的穿着打扮到生活细节,为现场观众解释了旗袍的正确穿着。“现在的旗袍做法是不对的,把女性的身体变成了花瓶。”李滨说,“影视作品的服饰都是生活方式的一种反映,细节很重要,不能糊弄事,更不能糊弄观众。”
李滨说,演戏不是简单的宣讲,扮戏也是做人,细节决定成败。©
延伸阅读
监制:易艳刚 | 责编:张慧 | 校对:赵岑
再次证明:细节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