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被后人有意抹黑,但真实的他在乱世中恪守情义,完美诠释“男人的友谊”| 关山远

2017-12-01 关山远 新华每日电讯


首发:12月1日《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作者:关山远(新华每日电讯专栏作者)


修复版的《英雄本色》前不久上映了,空气中都是怀旧的味道:风衣、牙签、钞票点烟……想想也真是感慨:这部电影在1986年首映,3个男主角,如今周润发只见零星露面,狄龙则消失久矣,而张国荣,永别这个世界,已有14年了。



无论当年是城市孩子还是小镇青年,都曾被《英雄本色》中展现的男人之间的情义深深打动,电影里,他们历经磨难,却从不放弃对兄弟情义的追求。


重温这部电影,突然想起历史上的一个人物来,他被后人有意抹黑,形象长存误解,但真实的他,于乱世之中恪守情义,在朝三暮四的年代,做一心一意的兄弟,近乎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作“男人的友谊”。


梁朝伟在《赤壁》中扮演的周瑜


他叫周瑜,字公瑾。


01


安徽寿县,一个英俊少年下马,叩响了门环。大门打开,又一位英俊少年出现。


这是周瑜与孙策的第一次见面,时在公元190年,两人都是15岁,周瑜比孙策小一个月。正是现在初三升高一的年龄,但15岁的孙策,已经是一个名气颇响的社会活动家了。


当时他的父亲孙坚正率兵与黄巾军作战,把家眷安置在寿县,孙策小小年纪,就开始在寿县四处结交名士,名气越来越大。周瑜是舒县人,慕名前来拜访。今天从舒县到寿县,高速公路开车也得两个多小时,可见周瑜的心很诚。


影视作品中的周瑜和孙策


“投缘”,是男人友谊的基础。两人一见如故,顺便贡献了一个成语:“总角之好”,意思是指小时候很要好的朋友。


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孙策、周瑜都是虎虎有生气之人,而且都是帅哥,《三国志》上这么写孙策:“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这么写周瑜:“长壮有姿貌”,两个如此优秀的人,能够成为朋友,很难得。


比如孙策和刘备就成不了朋友,14岁时,他去拜见大军阀袁术,听说刘备来了,孙策要走,袁术问:“刘备来和你有什么关系?”孙策回答说:“不然,英雄互相妒忌。”说完就走,刘备只看到他一个背影。但孙策与周瑜就这么成了朋友,而且终生不渝,原因可以很多,也可以就两个字:投缘。


寿县离战场比较近,周瑜就劝孙策带母亲弟弟移居舒县,孙策同意了,于是搬家南下到舒县,周瑜让出路南的大宅院供孙家居住。两个好朋友,就这么住一起了。但朝夕相处的时间并不长,翌年,孙坚战死的消息传来。


孙坚中箭而亡


孙策堪称东汉末年的杰青,作为孙策父亲的孙坚,也是一代杰出人物,能力与品格,均为世人称道,他当时是讨伐董卓联盟的主力,把董卓打得团团转,董卓手下的超级战将吕布,也败在孙坚马下。遗憾的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竞起,谁也不服谁,谁都想吃掉谁,军阀之间的主流,是投靠与出卖、利用与抛弃,一身正气的孙坚,注定是悲壮收场。他在一场战斗中遭刘表部将埋伏,中暗箭而死,他的部下,被大军阀袁术吞并了。这一年,孙策17岁。


他把家从舒县搬到扬州,然后去找袁术索要父亲的旧部,但军阀个个拥兵自重,怎肯割肉?袁术忽悠孙策自己先去募兵。当时各地都为大大小小的军阀所割据,今天与这个结盟,明天遇那个袭击,经历很大一番波折,孙策组建了一支数百人的队伍去见袁术,后者这才将孙坚旧部数千人中的一千多人交还给孙策统领。


影视剧中的袁术(左)


名义上,孙策归袁术统管,袁术也很欣赏他,但袁术此人反复无常,言而无信,孙策对他越来越失望,想自立门户,请求渡过长江去招募兵马,袁术知道他走了肯定不会再回来,但小算盘一打:孙策要去的地方,全是些狠角色在盘踞着,他去了也没什么作为,于是同意了。这样,孙策开始了自己辉煌的创业史。


他的部队作战勇猛,而且纪律严明,老百姓都很欢迎,关键的是,他的总角之好周瑜也带兵过来支持他了,史载,“策大喜曰:‘吾得卿,谐也。’”


孙军四处征战,两人配合默契,公元199年,孙策周瑜攻破皖城,所获甚丰,其中有两个美丽的女俘虏,乔公的女儿大乔与小乔,皆国色天姿,孙策自纳大乔,周瑜纳小乔。孙策还对周瑜说:“乔公之女,虽经战乱流离之苦,但得我们二人做女婿,也足可庆幸了。”


果然是好朋友。


影视作品中的二乔


02


但是纳大乔四个月后,孙策就让她做了寡妇。


孙策特别自信,他战斗力爆棚,好勇斗狠,有“小霸王”之称,喜欢单骑打猎,不带卫士,别人劝他,他不听。公元200年,他到丹徒山中打猎,骑一匹快马,把扈从骑兵甩在后面,此时3个刺客出现了,要为被孙策杀死的主人报仇。


孙策先开弓射死一个刺客,旋即面颊中箭,这时护卫赶上来,杀死另外两个刺客。但孙策中箭后,痛得厉害,知道自己命在旦夕,临终前命孙权接替其位,当夜去世,年仅26岁——跟父亲一样的悲剧命运,都死于暗箭。


周瑜没有见到孙策最后一面。他从外地带兵回来奔丧,悲恸欲绝,祭奠完毕孙策,接下来拜见孙权,他的举动让所有人都惊呆了——-他对孙权用了君臣之礼。


影视作品中的孙权


这是孙权获得的最坚定的支持。当时他的情形很不妙:


一方面是外患,兄长孙策刚刚统一江东不久,偏远之处尚未全附,即使在有效控制范围之内,地方士民及宾旅寄寓之士仍存异心;


另一方面是内忧,有人公开反叛,有人暗中通敌,伺机作乱的更大有人在,毕竟,孙权的影响力远不如孙策,而且,他继承兄长基业时,虚岁不过19岁,很多属下都不把他放在眼里,而仇家正在磨刀霍霍,要把孙家连根拔掉。


周瑜对孙策都未行过君臣之礼,他俩关系,更类似于一起创业打天下的兄弟,用孙策的话来说,“公瑾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周瑜在众目睽睽之下,视孙权为君,自己退而为臣(《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是时权位为将军,诸将宾客为礼尚简,而瑜独先尽敬,便执臣节),非常明确地释放了这样的信号:我把对孙策的忠诚,已经全部转移给孙权了。


还有什么比“忠诚”更能巩固男人之间的友谊?尤其在东汉末年这个视“忠诚”为弃履的年代,想想“三姓家奴”吕布,想想“宁可我负天下人”的曹操,想想诱降叛军却当众虐杀的董卓,就知道人心不古、世道不堪。周瑜有影响力号召力也有足够实力,但在一个谁都想当老大的年代,他选择了忠诚。 


孙权母亲都很感动,她曾对孙权说:“公瑾比你哥哥只小一个月,我一向把他当儿子对待,你该把他当成兄长才是。”


周瑜精通音律,《三国志》上说,他即使酒后也能听出弹奏者的差错,马上扭头去看是谁出错了。据说当年歌伎为了让周瑜多看自己,故意弹错。因此,他不仅仅是政治家、军事家,还是音乐家,当然,还是美男子。


但更重要的,他首先是一个忠诚靠谱的人。


很长一段时间,周瑜是东吴二号人物,老二并不好当,孙权跟哥哥孙策不是一样的人,但周瑜无怨无悔。15岁的时候,他第一次见到孙策,就结下了终身友谊,他对友谊忠贞不贰,他那么能干,谁不想招纳他?实力超强的袁术诱惑他,不从;一手遮天的曹操诱惑他,不从。因为他已经有一个叫孙策的朋友了。


孙策不在了,友谊仍在。


影视作品中的周瑜和孙策


03


靠谱比能力重要,忠诚比聪明重要。但周瑜这个人,既忠诚靠谱,又聪明能干,对于他的朋友来说,这是多么珍贵;对于他的敌人来说,又是多么可怕!


男人的友谊,需要漫长时间的检验,也需要突发事件的考验,许多酒肉朋友,热热闹闹,信誓旦旦,一到关键时刻,就露出了本来面目。


周瑜与孙策,是小弟对兄长的友谊,言听计从,誓死追随,虽然他只比他小一个月;周瑜对孙权,则是兄长对小弟的友谊,挺身而出,真知灼见,虽然他对他执君臣之礼。


影视作品中的曹操


公元202年,孙权掌权第三年,曹操在官渡之战打败袁绍,取得关键胜利,俨然老大,给孙权写了一封信,命令他:把你儿子送到我这里来当人质!完全是霸王条款。


孙权很苦恼:送吧,从此受制于人。不送吧,曹操会起疑心,哪惹得起他这个大魔头?于是召部下商议,大家众说纷纭,不能决断。说错了话,或者误导了主公,都是麻烦事,另外,反正送的不是我的儿子……


怎么办?孙权不再开冗长而没有结果的座谈会了,他去见母亲,就带着周瑜一个人。周瑜给这对母子分析:


当年楚君刚被封到荆山的边上时,地方不够百里。他的后辈贤能,扩张土地,开拓疆域,子孙相传,延续九百多年。


现在将军您继承父兄的余威旧业,统御六郡,兵精粮足,战士们士气旺盛,老百姓人心安定,有这么好的实力,为什么要送质于人呢?


人质一到曹操手下,我们就必然受制于曹氏。那时,我们所能得到的最大的利益,也不过就是一方侯印、十几个仆人、几辆车、几匹马罢了,哪能跟我们自己创建功业、称孤道寡相提并论呢?


为今之计,最好是不送人质,先静观曹操的动向和变化。如果曹操能遵守道义,拯救天下,那时我们再归附也不晚;如果曹操骄纵,图谋生乱玩火必自焚,将军您只要静待天命即可,为何要送质于人呢?


这番话,说到孙权母子的心坎里,孙权决定:不屈服于曹操,不送人质。他从此要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


关键时刻,朋友能够“担当”,就能帮助彼此,掌握自己的命运。


曹操没有得到人质,自然恼火,6年后,占荆州,水陆20万大军铺天盖地而来。是降是战是逃?东吴群臣仍然莫衷一是,还是周瑜,分析形势,让孙权坚定联合刘备、拼死一战的决心,他甚至拔剑砍掉桌角,让主张投降的下属闭嘴。


赤壁之战


于是有了赤壁之战,从此天下三分。跟《三国演义》不同的是,周瑜才是赤壁之战的主角。许多年后,苏轼歌颂“周郎赤壁”:“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不是逞口舌之快,也不是光说不练。既能清晰判断,又能知行合一。这才是真正的“担当”。


04


在《三国演义》里,周瑜是个有些才干但心胸狭窄、性格暴躁、嫉妒心超强的江东大都督,整天想算计政治、军事才能远超过自己的诸葛亮,却总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最后被诸葛亮连气三回,在马上大叫一声,箭疮复裂,坠于马下,临死前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


影视作品中的诸葛亮


但这并非真实的周瑜。在并非演义的正史中,周瑜文武双全,更为人称道的,是他的人品。他不是一个小气不能容人的人物,他与诸葛亮,谈不上莫逆之交,但彼此惺惺相惜。


孙权麾下,有个叫程普的老将,倚老卖老,不把周瑜放在眼里,一次又一次当众羞辱他,但周瑜始终都是宽厚相待,从不计较,以德服人,程普后来真服了,对周瑜亲热得不得了,史载:程普“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与一个人交往,如饮美酒,不知不觉就醉了——做人如此,是何等境界!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被另一个人活活气死?


在民间故事中,始终津津乐道周瑜与诸葛亮的斗智,甚至还有这样的演义:周瑜诈死,诸葛亮前来吊唁,扶棺假哭时,顺手塞泥堵死了棺材上的气孔,活活憋死了里面的周瑜。


这完全是后人阴狠的想象了,正史记载,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在零陵一带活动,根本没有和周瑜见过面。周瑜死时,诸葛亮也未来得及送丧吊唁。


吊诡的是,周瑜也是死于箭伤,他与曹仁大战时,被飞箭射中右胁,伤势严重,但为了鼓舞士气,仍然奋身而起,激励将士杀敌,击败曹仁。公元210年,周瑜在准备出征的路上旧伤发作,最终卒于巴丘(今湖南岳阳),时年36岁。


影视作品中的孙权


孙权听闻哭泣道:“公瑾有王佐之资,然而寿命短促,我还能依赖什么呢?”亲自穿上丧服为周瑜举哀。若干年后,孙权称帝后,对公卿说:“如果没有公瑾,我是当不上皇帝的。”


周瑜是个有着鲜明汉代风骨的男子:崇文尚武,质朴纯粹,雅量高致,浑身洋溢着气节之美、慷慨之气、忠义之气,堪称中国古代男人楷模。


梁朝伟在《赤壁》中扮演的周瑜


梁朝伟在《赤壁》中扮演过周瑜,但其实应该由饰演过孔子的周润发在其盛年时来出演周瑜,历史记载,周瑜不仅帅,而且个子高大。


这么一个完美男人,却很遗憾地在后世蜀魏正统之争被抹黑了,后人帝蜀寇魏、尊刘贬曹,贬孙与贬曹是同时进行的,曹操固然成了白脸奸臣,作为孙权集团的周瑜,其形象自然也难逃打压,尤其是出于塑造诸葛亮英明神勇、高尚睿智形象之需要,周瑜被推到诸葛亮的对立面,便成了一个才智碌碌、妒贤嫉能的平庸之辈。


其实,历史之大,完全可以容下周瑜、诸葛亮两位皎皎如玉的好男人,只是后人心思狭隘了而已。


《刘继兴读史》一书中感慨地说:假如周瑜真地下有知,估计他会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三国演义》?”但周瑜真会如此长叹吗?以他的胸襟气度,不会如此,虽然英年早逝,但他对自己的一生,应该是满意的。


有人说,女人的友谊建立在隐私的共享上,那么,男人的友谊建立在共同的理想上。周瑜与孙策、孙权兄弟的友谊,基于乱世保境安民的理想,犹如一场波澜壮阔的创业史,历经劫难,却始终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所谓大丈夫,所谓英雄本色,莫过于此了。



05


对友谊的渴望,深镌于人类基因,代代传承,寄托着每个个体关于社会关系最美好的一个层级的渴求。在一次采访中,吴宇森在谈到拍《英雄本色》的初衷,是“拯救”当年的香港年轻人:叛逆,迷茫,人生缺乏目标,对长辈也缺少一份尊重,“我和徐克就想到不如拍一些身边的事情,展现一些美好的道德价值,比如说友情、亲情、重情重义,以此来提醒那些年轻人,不要忽略美好的东西,要把它找回来。”


最好的提醒,其实蕴藏在历史中,历史有诸多不堪,但历史同样有无数美好,比如周瑜这样重情重义之人,他与诸多先人和后辈,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人品高洁、情义无价的浩浩长河。


如果能用电影语言来表述,可以有这样的镜头:九泉之下,十年之后,孙策等来了周瑜,他会执手欢呼,热泪盈眶:“公瑾是个好兄弟!”


更多文章

关山远 | 孩子已被时间和历史亏欠太多,请好好爱他们
关山远 | 闺蜜,有一种叫“傻白甜”,有一种叫“狠白甜” 

关山远 | 毛泽东盛赞“西方有个黑格尔,东方有个王船山”

关山远 | 中共六大意义重大,为何在莫斯科召开? 

关山远 | 假如王昭君、慈禧也会“美颜自拍”

关山远 | 86年过去,那三个字仍是国人心头一根刺

关山远 | 苦恋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有多绝望?

关山远 | 你所不知的“小敦刻尔克”战役

关山远 | 中年男人的危机,岂止一个保温杯?! 

关山远 | 80年前的淞沪会战如何改变中国? 

关山远 | 抗战史上极其惨烈的衡阳保卫战


监制:易艳刚 | 责编:张慧 | 校对:刘新华 赵岑

“公瑾是个好兄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