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身边辞职的公务员朋友,有些又后悔了

2018-03-18 办公室的秘密 新华每日电讯

来源:办公室的秘密(ID:bgsdmm)



公务员,作为近2000类职业细分的一种,个别人员有出有进,能上能下是一种正常现象。近几年来,随着我工作年龄的增长,周围递交辞呈,彻底转换职业身份的人感觉多了起来。


当个体现象变成一个群体印象,当故事的主角从别人嘴里的某某人到真真切切存在在你电话通讯录里熟悉的名字,就不由得引发思考。


在单位、在办公室内,大家大多都心照不宣的不在公开场合议论或者发表评论。但在私底下,我能感受到一些同事对这种关注暗流涌动,某种思绪蠢蠢欲动。


记得在《我是演说家》节目中,一位男选手在谈到社会对于公务员的偏见,对于公务员辞职的一些曲解。他表示,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理解和体谅,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云淡风轻岁月,千锤百炼真金,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以下就是近几年我周围辞职的公务员朋友在迈出体制这个门槛后的部分情况,欢迎由此及彼,但最好不要对号入座。


 

男A  保险公司高管


原来在政府某大局的人事处、规划处工作,40多岁,文笔好口才强,辞职去了某保险公司高层,年薪60万,现在做的风生水起,新单位的口碑也不错。


但是,工作职责和领域较为狭窄,不同以往区域宏观战略制定者的角色,在谈吐间还是能体会出对过往职业和生活的怀念。


职业转换挫折度:★

 

男B  银行办公室副主任


原来在市一级政府从事文秘工作,近40岁,工作能力强、人脉范围广、领导同事评价高,后来辞职到某国有大型银行的地方分行从事办公室工作。


转行后,在新岗位解决了不少难题和陈年旧账,打开了工作局面。


目前,正在拼命学习业务知识,为下一步转换去更高的业务平台做准备。年薪70万。


职业转换挫折度:★

 

女C 大型民营企业团队主管


原来是区政府某局的主任科员,35岁,业务骨干,在多个单位有挂职经历,适应能力强。


辞职去了该地区的明星级大型民营企业,组建团队、带领团队开拓市场、发展业务,工作饱满、满世界出差,经常有应酬。


但因为孩子尚小,需要母亲亲力亲为照顾的时间比较多,人显得比较疲惫,丈夫有些抱怨,该同志正在努力尽力的的平衡家庭和工作。目前上升势头良好,职业发展潜力较大。


职业转换挫折度:★★

 

男D 某金融机构高管


原先是某市领导的秘书,人比较灵活,社会资源较多,辞职去了全国性的证券理财机构。


刚开始做综合性行政工作比较好驾驭,但之后转去业务部门,工作较为吃力。


在新部门的职场关系经营的一般,开始接洽其他单位,有了新的跳槽想法。


职业转换挫折度:★★


 

男E 律所高级合伙人


原先在市中院工作,独当一面,业务熟练,但是家中老人身体状况不好,家庭经济压力较大。


前年辞职去律所做了高级合伙人。现在依然忙碌,收入可观,业务上熟门熟路,家庭收入压力得到极大缓解。


职业转换挫折度:★

 

男F 创业公司老总


原先在市政府某二级局从事文字工作,不顾家人阻拦,毅然决然辞职,并且从事之前完全没有涉猎的科技领域。


创业热情高,前期投入较大,但是家庭关系较为紧张。


目前只能顽强打拼,身体状态也不是很好,默默祝福吧。


职业转换挫折度:★★


 

这是身边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个朋友,可以说,他们有人前所谓的光鲜,但是也有外人看不到的背后的努力,无论辞职后的职业生涯是否顺利,他们都个个都像小学生一样从新学习,而且其中大部分的家人还是给予了巨大的宽容与支持。


通过观察,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1、没有金刚钻不要揽瓷器活。


从体制内走向体制外,你是否有生存的能力和技巧?你的知识结构和经验储备是否符合当今时代的需要?你是否已经有可以对接的目标?总之,一定深思熟虑,千万不要盲目辞职。体制内是个高高的围城,进门难,出门易;


2、要有一定的风险保障金。


辞职的公务员朋友中,男性较多,作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如果一定要辞职,建议先购置合适的保险理财产品;


3、要有强大的心里承受能力和前期的心理建设。


公务员工作虽然繁忙,但很多都是阶段性的,跟部分企业的工作强度和超高压力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尤其是在企业中有任务指标的人,任务直接与工资有关,即使有休息时间,他们也舍不得休息。


记得一个公务员朋友辞职后在微信群里转发了一句话:


因为我没有抗住,离开了这个环境,现在,我才真正的理解这个职业,那些抗住了的兄弟姐妹有多么的不容易。


不论你现在身在何处,只求无愧于心。


延伸阅读

乡村现代化不是城市化,乡村振兴呼唤乡村规划

一不做,二不休,三不猴,四不为,五不亲

“二流大学”感到迷茫?过来人的大实话…

父亲决定孩子飞多高,母亲决定孩子飞多远

贾平凹:人过50,最好的活法是什么?

为什么那么多年轻人不肯好好吃早餐?


监制:易艳刚 | 责编:张书旗 | 校对:赵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