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前,单霁翔与李嘉诚的那场保护古迹的暗战……
来源:地道风物(ID:didaofengwu)
福州的魂在哪儿?
前奏
2005年,两个看似不相干的人,在福州出现了交集。
以三坊七巷为原点,向南在南门兜,单霁翔,进。向北在衣锦坊,李嘉诚,退。
其时,单霁翔是国家文物局局长,距离他作为故宫的网红看门人为人所熟知,还有7年。
单霁翔籍贯江苏江宁,出生于辽宁沈阳,出生后三个月,父亲工作调动,举家迁居北京。
▲ 走在巷子内,无意间的抬头仰望,皆是风景。图/图虫·创意
在四合院里,单霁翔长大、成人、结婚、生子,对街头巷尾的生活,感情极深。
出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前,单霁翔在北京市担任规划委主任。期间,他主持了“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北京皇城保护规划”等项目。
三坊七巷光环背后的危机
▲ 三坊七巷的元宵花灯,人头攒动。摄影/黄果
2004年,国家文物局收到联名信,署名是福建的62名专家、教授。联名信语态紧急,呼吁拯救福州历史文化古迹。
1986年冬,国务院评选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州名列其中。三坊七巷是福州最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之一。
▲ 被称为“国伞”的福州油纸伞,经得起风吹雨打。在三坊七巷里,福州油纸伞常年放置在文儒坊中,经烈日暴雨而不发泡、不爆裂、不脱骨、不漏水。图/视觉中国
三坊七巷起于晋,完善于唐五代,至明清鼎盛,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之三坊,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之七巷,被称为“明清建筑博物馆”。
以三坊七巷为中心,向周边辐射的“三山两塔”,乌山、于山、屏山,乌塔、白塔,均是重要历史古迹。
其时的福州,三坊七巷正腹背齐面威胁。
什么威胁着三坊七巷?
联名信指向了三坊七巷南侧的威胁,南门兜冠亚广场。
2003年,冠亚集团拍下乌山广场地块,并于2004年6月底正式破土动工。
按规划,冠亚广场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旅游、居住六位一体,将成为福州首座全生活购物中心。
▲ 乌塔。图/图虫·创意
联名信认为,这将破坏乌塔一带原有风貌,对乌塔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
2005年,国家文物局督察组现场考察了冠亚广场项目,认定这是一起严重的违法事件。
岌岌可危的三坊七巷
2003年,联名信前一年,另一家名为闽长置业的公司,正在三坊七巷北侧大兴土木。衣锦坊以北,大片老宅被拆除,“衣锦华庭”楼盘拔地而起。
闽长置业隶属于长江实业集团,老板正是李嘉诚。
▲ 衣锦坊,水榭戏台所在的主体建筑前后两进之间的风雨廊通道。图/图虫·创意
1993年,李嘉诚被评为香港风云人物,这一年,他在福州拿下了三坊七巷的开发与保护工程。
但是,此轮的保护规划,更像是一次房地产开发。高层住宅、商贸坊等,写入了三坊七巷规划方案。“衣锦华庭”作为一期工程,落成了4幢高层住宅。
三坊七巷岌岌可危。
福州从何而来?
福建省多山,境内地势自西北向东南渐趋平缓。闽江切开群山,慢慢堆积出了福州平原,虽散落着不少低山丘陵,平原的肥沃与平坦依然为福州城的诞生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 福州,闽江穿城而过。图/视觉中国
福州历史悠久,筑城史可以上溯至公元前202年的闽越国东冶城,而奠定今日福州基本格局的则是晋朝。
正是在晋朝,衣冠南渡,林、黄、陈、郑、詹、邱、何、胡八姓入闽,福州地区因人口大量增加,得到快速发展。
至唐代,闽王王审知建罗城,福州城的规模又一次扩大,“三坊七巷”全部纳入福州城内,以后街为轴的对称式里坊格局业已形成,并保存至今日。
▲ 南后街作为中轴,贯穿三坊七巷。制图/Paprika
坊巷生活的文化之于福州,正如四合院之于北京,造就了福州人的性格,不骄不躁,有静气,有勇气,够真实。
扎堆的名人故居
今天的三坊七巷,以南后街为中轴,格局紧凑,不大的一片街区,分布着众多大大小小的名人故居。其中,以八姓入闽中的林氏最多。
▲ 南后街。摄影/罗泓
“民族英雄”林则徐,自不必说。
而与坊巷里摩肩接踵的民居不同,最北端一间古屋显得有些孤独,这里就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的故居。
林氏一家祖居于此,家底殷实,然而清末风起云涌,打破了惯有的宁静。林觉民与彼时的热血青年一样,投身反帝反封建大潮,留下一封《与妻诀别书》,从此再未回到这间祖屋。
▲ 林觉民故居同时展示了1911年广州起义前,林觉民写给父亲的诀别信《禀父书》:“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图/视觉中国
林觉民的哥哥是林长民,林长民之女是著名才女林徽因。
▲ 林徽因。来源/wikipedia
林徽因的丈夫是著名的建筑教育家梁思成。林徽因去世后,梁思成与林洙再婚。林洙同样是福州人。
梁思成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吴良镛是最有力的协助者。2003年至2008年,单霁翔考入清华大学,师从吴良镛,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亦深受梁思成学术思想的影响。
职责所在、生活经历、师承关系,无论从哪一点所论,对于三坊七巷面临的遭遇,单霁翔都不会坐视不管。
拯救三坊七巷
至2005年底时,由单霁翔任局长的国家文物局,已经向国务院打了报告,南门兜的冠亚广场建设破坏了文物景观,准备通报批评福州市,责成冠亚广场停建。
时任福州市长郑松岩,甫一上任,就为此事赶到北京,去向国家文物局作检讨,并请教如何保护三坊七巷。
郑松岩表态,福州不会任由三坊七巷受到破坏,已下决心拨出二三十亿资金用于全面修复、保护三坊七巷。
▲ 安民巷。图/视觉中国
国家文物局自是大力支持。由单霁翔带领郑松岩一行去什刹海、鼓楼、王爷府等地参观考察。
单霁翔当时对郑松岩说,现在北京城里根本找不到一块像三坊七巷这么大面积的、保留这么完好、骨架这么完整的历史街区。
从北京回来后,福州市政府按要求将冠亚广场的高度降了两层,后来又主动再降两层。
在三坊七巷以北,2005年,福州市政府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谈判,中止了“三坊七巷”保护改造项目,收回“三坊七巷”土地使用权。这份至2043年到期的50年合同在实施了12年之后宣告终止。
▲ 黄巷,小黄楼西花厅。摄影/严孙锦
2006年开始,福州市政府确定了三坊七巷保护规划,并按照郑松岩承诺,筹措资金对三坊七巷进行保护开发。至此,三坊七巷南北两侧的危机,得以妥善解决。
保住福州的个性
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曾经表示,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就是保护城市的“根”和“魂”。
保护三坊七巷,保护它的生活故事,就是保住福州人自己的个性。
▲ 郎官巷,天后宫。摄影/李勖晟
2008年,三坊七巷管委会成立,三坊七巷得以在保护与开发之间寻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目前,已经有15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坊七巷充满了文化的气息,又不乏生活的烟火气。
▲ 一位老师傅正在手工制作福州地方特色小吃鱼丸。位于塔巷和南后街交界处的永和鱼丸最为著名。图/视觉中国
位于郎官巷西段北侧20号的房子,是严复晚年的居所。
林觉民牺牲后,林家将祖屋卖给了举人谢銮恩。年逾七旬的谢銮恩带着一家人搬进大屋,其中,就有他11岁的孙女谢婉莹,即作家冰心。
▲ 郎官巷,琴南书院。这里同时也是林纾故居,与严复故居一墙之隔。琴南书院天井上的《茶花女遗事》,是林纾翻译外国文学的第一部作品。图/视觉中国
冰心日后回忆故乡时写道:“我们这所房子,有好几个院子,但它不像北方的‘四合院’的院子,只是在一排或一进屋子的前面,有一个长方形的‘天井’,每个‘天井’里都有一口井,这几乎是福州房子的特点。”
▲ 光禄坊,光禄吟台的隐泉水井。隐泉水井的井身为砖构,井栏用整块花岗石凿为圈状,口径约42厘米,外壁阴刻:“隐泉。辛巳苍书。”正文行草,旁款篆书。图/视觉中国
郁达夫旅居福州时曾租住律师刘崇佑的房子。刘崇佑的祖父正是林则徐的大女婿刘齐衔。郁达夫这一次,可算是住到了“钟鸣鼎食之家”里。
穿梭其间,这些故事如同穿越时空,仍然停留在高高的白墙下的青石板路上。
数字福州,智慧景区
近年来,数字福州建设如火如荼,福州力争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示范城市、数字中国建设福建样本的排头兵。
三坊七巷也在探索智慧街区的建设。在过去的10多年里,三坊七巷的资源、商铺、客流等,大部分依靠人工和传统的方法进行统计、规划和保护。
三坊七巷已经连续4年接待游客数量超过1000万,落后的方法显然已经不利于文物的保护和商业的开发。
▲ 入夜时分的三坊七巷。图/视觉中国
今年,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有100多年历史的三坊七巷沉浸在充满未来感的数字科技场景中。大数据、人脸识别、区块链、IoT、AI等数字科技手段,将古老的三坊七巷打造成了数字景区。
▲ 在三坊七巷,你甚至可以看到福建各地传统文化的展演。图为福建三明地区非遗项目,永安二十八宿灯的展演活动。图/视觉中国
福州,有灵魂的城市
100多年来,三坊七巷经历了许多大风大浪。距离2005年的再一次化险为夷,又是14年过去了。
▲ 夕阳下的三坊七巷。图/图虫·创意
14年里,单霁翔离开国家文物局,转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历时7年成为最吸睛的故宫看门人,期满退休。
▲ 大手一挥,见证故宫一个时代的落幕。图/视觉中国
李嘉诚也淡出公众视野,几乎只在汕头大学的毕业典礼上露面,为毕业生授业解惑。
就像清晨里早早醒来的三坊七巷,白墙斑驳,青苔黑瓦,红灯笼摇曳,马鞍墙高耸。铅华洗尽,静气十足,更为真实。
▲ 三坊七巷一隅。图/视觉中国
都说福州人好像没有存在感,其实他们一直都在。
街巷,是一个城市的灵魂。福州是一个有灵魂的城市。
📖
参考资料
《三坊七巷志》
《我亲历的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新时代·新福建,郑松岩口述
《福州“三坊七巷”历史街区保护历程的分析及其启示》,陈力、李静楠、关瑞明
《保护千年乌塔,冠亚广场要不要彻底停工?》,海峡财经导报
往期文章
声明:“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欢迎致电010-63076340,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也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我们将按国家相关规定支付稿酬。
声明:“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欢迎致电010-63076340,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也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我们将按国家相关规定支付稿酬。
监制:易艳刚 | 责编:张慧 | 校对:赵岑
监制:易艳刚 | 责编:张慧 | 校对:赵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