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网课 “全村总动员”,讲《庖丁解牛》学生答“想吃”|我的战“疫”(六十八)

魏董华 新华每日电讯 2020-09-13

在直播讲《庖丁解牛》时,提到“牛肉”“骨肉相连”时,学生们会在群里说“流口水”“想吃”,我真是哭笑不得。

首发:“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号(ID:xhmrdxwx)

口述:胡 永|32岁|教师|江西抚州

整理:魏董华|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偏远农村的孩子,为了上一堂网课费尽周折,老师授课又何尝不是呢?


接到学校网上授课通知时,我在江西抚州宜黄县农村老家。没电脑、没宽带、没教材,怎么给学生上课?


我是武汉一所高中的语文教师,学校离华南海鲜市场就几站地铁。1月21日离汉回乡后,马上被村里人当作“危险人物”。


现在,我很后悔当初回家这个决定,让家人和乡亲们无端陷入风险之中。每到晚上,我都长时间难以入睡,担心万一传染给父母,将无法原谅自己。


我也曾想折回武汉,还买了大年初一的火车票。终因车马不通,只能留在家中。


为了减少进出房间的次数,我一天只吃两顿饭,宁愿饿肚子也不与家人接触。


我甚至还想,不如自己干脆生了病,就可以名正言顺去医院隔离。哪怕在医院被感染了,心里感觉也要比现在这样好受些。


我所能做的就是坚决禁足,自我隔离,与父母隔离达到了“强迫症”的程度:几乎24小时待在房间。妈妈想我时,就在窗外看上几眼。


现在要给学生上课,不得不求助父母。


第一关就是“硬件关”。我委托家人帮忙去村里打听哪个乡亲家里有电脑。全村动员,最后是从外地打工回来的堂妹,把笔记本电脑借给了我。


接下来就是第二关装宽带。起初,我打电话联系运营商,主动告诉对方自己从武汉回来,已隔离满14天。但对方答复,“没有工作人员愿意上门来安装。”


吃了闭门羹,又尝试直接联系安装小哥。没想到小哥的回答,更让我哭笑不得:“看到武汉来电,手都发抖,哪还敢去你家啊!”


实在没辙了,不得不向村支书求助。老支书找人几番协调,安装网线的小哥听说我是一位老师,装网络是要给学生上课,才勉强松口答应了下来。


不过,他有一个条件:只负责将网线迁到院子外,不进门接线。


果然,在离我家10米开外的地方,他把装好的网线丢在那儿,就火急火燎地骑车走了。最后,还是我老爹出门把网线拉回来接上。


接下来的第三关“技术关”,可比想象中要难。我属于不太依赖互联网生活的“另类”年轻人,特别享受老家没有网络的世外桃源生活,连手机也不怎么看。


为了学生不落下课程,我这个“技术小白”只能恶补短板。每天花大量时间学习各类网课软件。因为网络不稳定,老师们直播上课“翻车”是常事。


有一位老师视频讲课,45分钟全程崩掉。学生在群里大吼大叫,“老师,听不到”。直播行不通,老师们只能改录播。我上网下载了录课软件,学习如何录课。


一开始以为录课很简单,拿着手机录就行,后来发现哪有想象中那么容易。课上要放PPT,要在电脑上使用录课软件,捕捉屏幕上的PPT。


各种直播软件、视频录制以及PPT制作等一系列复杂操作,忽然让我有种和时代脱节的“本领恐慌”。看着其他老师做的PPT,精致,有趣,有的还会在课件上加表情包。再看看我自己做的,粗糙简单,背景基本就是白板。


第一堂网课是讲古文,我已经讲过多次。但这次,我花了整整一个礼拜去备课,到了正式录课时,又前后录了不下十次。


胡永在农村老家录制网课。受访者供图


我教了8年语文,站在讲台上很自在,对着镜头却很紧张。第一个重大挑战就是面对“没有学生”的现场。


底下坐着学生,上课可以随机应变,及时交流,如今只能对着电脑干讲。加上现在是全年级500人一起听课,压力陡增。


另一个重大挑战就是要克服自己的“强迫症”。一旦录课中出现口误、表达不顺畅、话语可能会引起同学误解,或者对整体状态不满意,感染力不强,我就会从头录一遍。


有次录制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全程状态很好,情绪到位,几乎没口误。但到了第44分钟快结束的时候,我顺口说了一句,“同学们,要读懂这篇文章,可能需要类似的广阔人生经历。”


回头复听时,我觉得有些不妥。这是一篇祭文,有关生死,最后这句话可能会引起误解。尤其现在武汉正面临严峻考验,每天都有很多人要面对生离死别。由于不会剪辑视频,只能重新再录45分钟。


往往一堂课完整地录完,人像虚脱一样,浑身冒汗。以前,我讲课风格是激情四射,但录网课几次下来,精力竟然有些跟不上。


上课时,我需要用到一台电脑、两部手机。电脑放视频,借家人手机观看,自己的手机留意群里学生的议论。随时监控,就怕中途出现任何差错。


课讲得好不一定代表教学效果好,学生需要现场的互动,不然会感到疲倦。因为隔着屏幕,课堂氛围起了很大变化,学生特别放松。


在直播讲《庖丁解牛》时,提到“牛肉”“骨肉相连”时,学生们会在群里说“流口水”“想吃”,我真是哭笑不得。


签到也让人头疼。每天早上7点半签到,班上58个人,通常只有30人左右回复。不少学生表示,“我起床后不习惯用手机”。500名学生参与的大课,实际上入场率只有一半左右。


因为学生没有实名,老师对于自己班里的学生到底在不在,心里没有谱。小班答疑课参与度也很低。通常只有个别学生来提问,其他人不知道在干嘛。我最后只能改成直接讲试卷,一道题一道题地讲,以此来弥补答疑课的不足。


收作业也难。“我有更重要的作业要做”“家里没本子了”……理由千奇百怪。我担心上网课时间拖得太长,学生处于“放羊状态”,回到学校后,落下的学业很难补上去。(应受访者要求,胡永为化名)


我的战“疫”67“歌诗达赛琳娜号”,我就在这艘邮轮上

我的战“疫”66每天都来顶楼待一会儿,就想遇见一位熟人

我的战“疫”6595后单身的我,成了一个失陪宝宝的“临时妈妈”

我的战“疫”64“最美温州人”赖小东,终究没等到家里的新房盖起来

我的战“疫”63|我在隔离点里度蜜月,小生命来得竟如此“特别”

我的战“疫”62|28天后,我才在报纸上发现女儿早已到前线

我的战“疫”61好样的,武汉骑手兄弟!

我的战“疫”60|不小心掉下的几滴眼泪告诉我,这回“害怕”赢了

我的战“疫”59|疫情不敌爱情,线上相亲会男女比例罕见一比一

我的战“疫”58|因为我没得到及时收治,呼和浩特两家医院被通报批评


查看更多文章,请点公号底部菜单栏“抗疫报道”。


监制:刘荒 | 责编:刘婧宇 | 校对:赵岑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