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际护士节,当“第一个护士”遇上“第一个战地记者”|草地·说人解史

徐江善 新华每日电讯 2020-10-26

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护士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

习近平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广大护士义无反顾、逆行出征,白衣执甲、不负重托,英勇无畏冲向国内国外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为打赢中国疫情防控阻击战、保障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出重要贡献,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

习近平强调,护理工作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爱护广大护士,把加强护士队伍建设作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完善激励机制,宣传先进典型,支持优秀护士长期从事护理工作。全社会都要理解和支持护士。希望广大护士秉承优良传统,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再接再厉,真情奉献,为健康中国建设、维护世界公共卫生安全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首发:5月8日《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作者:徐江善


庚子之春,全国4万多医护人员奔赴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世界数百万护理卫士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他们薪火相传,为国际现代护理事业描绘了一幅可歌可泣的壮美画卷。

 

“5·12”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人们缅怀护理事业创始人和现代护理教育奠基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赞颂抗疫一线的当代“南丁格尔”。但很少有人知道,南丁格尔是受世界上第一位战地记者威廉·霍华德·拉塞尔报道感召,走上战场做出巨大贡献,使昔日地位低微的护士成为救死扶伤的崇高象征。

 

让我们穿越重重历史烟云,回到170年前的欧罗巴,认识世界上第一位战地记者拉塞尔和第一位真正的女护士南丁格尔。


2月24日在英国伦敦南丁格尔博物馆拍摄的南丁格尔半身像。新华社记者韩岩摄


“第一个战地记者”


拉塞尔的墓志铭别具一格:“最早同时也是最伟大的战地记者”,这个评价恰如其分。这位世界上第一个在前线专门报道战争情况的新闻工作者的传奇故事,还要从维多利亚时代伦敦的一个傍晚说起。


1854年2月某个傍晚,一场影响世界格局的战争引发了《泰晤士报》主编约翰·德莱恩的极大关注——土耳其、英法联军与俄国在克里米亚半岛爆发战争。德莱恩把拉塞尔叫到办公室,任务简单明了:跟随英国远征军到前线去,报道“一切事情的真相”。

 

拉塞尔欣然接受任务。别看只有30多岁,他20多岁时就加盟《泰晤士报》,去过丹麦前线,还负过伤,在战火纷飞的前线有着丰富的采访经验。

 

那个年代,从伦敦去往克里米亚交通不便。尽管行前拉塞尔与当时的英国陆军总司令哈丁勋爵套上近乎,得到了他的同意,但拉塞尔还是从伦敦到马耳他,再辗转到保加利亚,在那里乘运输船登上克里米亚半岛。

 

一路艰辛自不必说,远征军并不欢迎记者的到来。拉塞尔得不到粮食,也没有行李和住处,甚至当他设法弄到一顶帐篷时,还被军官扔了出去……

 

然而,恶劣的采访条件并没有阻挡拉塞尔履行职责。他开动脑筋,设法取得联军两名指挥官之一的拉格伦勋爵的信任,弄到一张通行证,得以深入前线。


摄影记者罗杰·芬顿拍摄的拉塞尔。


古往今来,著名的战役不计其数,克里米亚战争是拿破仑之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最大的一次国际战争,在世界战争史上具有特殊意义,在战争形态、通信、战场护理等方面,都开启了现代战争的序幕。它不仅是拿破仑式作战与现代战争的分水岭,还首次出现了军用无线电通信、撞击式步枪等科技,特别是血腥残酷的战争场景首次被战地记者目击并写成通讯


拉塞尔是新闻史上的幸运儿,他参与并报道了克里米亚战争中最惨烈的巴拉克拉瓦战役。他的笔下有驾着矫健战马、身穿华丽制服、手握锋利长剑和标枪的轻骑兵,有英勇的士兵冲锋陷阵取得的一个个胜利,有战士们舍生忘死、不畏艰险、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他不只用生动感人的描写报道盟军的胜利,更将笔触客观真实地对准激烈战争的残酷和阴暗面。

 

“拥挤不堪的小巷,散发着恶臭的棚屋,医疗条件极差……”

 

“死者毫无遮掩地被扔在那里,紧挨着活人躺着……”

 

“我所看到的一切是因为这些人没有得到丝毫抢救就死去了。似乎是病人在照料病人,生命垂危的人在照料生命垂危的人……”


电影《轻骑兵冲锋》(The Charge of the Light Brigade)剧照。

 

拉塞尔的一篇篇报道发回伦敦,《泰晤士报》顿时洛阳纸贵,从上流社会到市井贩卒争相传阅。

 

早在报道巴拉克拉瓦战役前,拉塞尔就向英国国内发回了一些真实的战地报道,他写道:“我们的兵员每天都在减少,部队的3.5万名基干人员中,能够适应战斗的不超过16500名……”

 

一系列来自战场的批评性报道,像一枚枚巨石投进湖水中,在伦敦社会掀起巨大波澜。伦敦官方和军界的不满,令《泰晤士报》面临巨大压力。主编德莱恩不慌不忙,他从多个渠道了解战争真相后,对拉塞尔报道的真实性没有丝毫怀疑。他一面在伦敦上层社会游说,一面向拉塞尔下达了又一个简短而有魄力的指示:“继续这样干!”

 

毫无疑问,拉塞尔受到了鼓舞。他用手中的笔,记录了皇家骑兵的英勇无畏和联军指挥官的失职无能。

 

“他们披着霞光,在壮烈的战斗气氛中豪迈地向前冲锋……”

 

“在布满血污的阵地上留下的只有死者和垂死者,除此以外再没有一个英国士兵了……我们的损失,即在今天两点钟时所能查清的伤亡者和失踪者的情况是:607人参战,198人撤回,损失409人。”


电影《轻骑兵冲锋》(The Charge of the Light Brigade)剧照。

 

随着冬天的降临,战争愈加严酷。“士兵们既没有保暖的服装,也没有防水的装备,他们陷入冬季战役不可避免的苦难之中,似乎没有人关心他们的冷暖和生命。”

 

拉塞尔的报道陆续刊发,德莱恩不断撰写社论予以配合,《泰晤士报》向英国政府发出警告:海外的英国军队正在战场上濒临死亡……

 

舆论的强大威力引发民众的不满,大众的呼声终于惊动了英国高层,很快英国议会下院通过议案成立特别委员会调查远征军状况。不久,前线指挥官被撤换,代表旧势力的英国政府被迫辞职。前线部队的装备和战斗力得到增强,英国最终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后人尊称拉塞尔为“第一位职业战地记者”。在他之前,战地新闻一般靠军队来提供,不仅报喜不报忧,时效和可读性都很差,读者往往难以全面客观真实地了解战况。拉塞尔首次把战争和士兵待遇等情况公之于众,由于他的报道,英国国内发起了一场拯救英国远征军队的运动。人们对他的行为给予了极高评价:“他唤醒了英国人的良心,使他们同情英国部队所受的苦难,从而拯救了送往前线的伟大部队。”

 

拉塞尔回国后受到英雄凯旋般的欢迎,英国首相邀请他共进晚餐。他还作为特派记者奔赴美国报道南北战争,林肯总统接见了他,也对他高度赞扬。

 

拉塞尔的战地新闻报道,不仅留下真实客观的史实,在其后的100多年中,吸引着无数作家和艺术家创作出举世闻名的作品,英国1968年摄制的宽银幕电影《轻骑兵冲锋》,几乎成为克里米亚战争的代名词。


电影《轻骑兵冲锋》(The Charge of the Light Brigade)剧照。

 

拉塞尔用实际行动为战地记者确立了基本行为准则并树立了楷模,那就是要全面、真实、客观地报道自己的所见所闻。100多年来,他的事迹薪火相传,鼓舞着一代又一代战地记者,冒着炮火前进!

 

我的案头常年放着《世界名记者丛书》《普利策新闻奖最佳作品集》《新华社烈士传》三本书。以《新华社烈士传》为例,在近90年的峥嵘岁月里,共有150多位新华人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是周以栗、瞿秋白、何云、邵云环……

 

“新华英烈”第一人周以栗,正是在“战地黄花分外香”的红都瑞金,当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同一天新华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诞生时,被毛泽东主席点将担任红中社负责人。 

 

这位新华社的奠基人,为真实客观报道红色苏维埃政权呕心沥血,在1934年11月红军万里长征转移时,不幸被敌人杀害。

 

新华社的战地记者戴煌先生是我尊敬的前辈。201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阅兵式前夕,国家为他颁发了奖章。当我前去他家中祝贺时,这位曾经出生入死的老战士回忆起那些牺牲的战友:1947年8月,在解放盐城战役中,他与战友胡捷一起冲锋,一排罪恶的子弹扫来,新华社记者胡捷倒在血泊中……讲起逝去的战友,戴煌无比伤感。

 

战地报道催生“提灯天使”

 

战地记者把客观真实的战争场景再现在读者面前,为历史留下档案,更唤醒了无数爱心和良知,从而推进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

 

1854年一个明朗的秋夜,一篇发自克里米亚战争前线的《泰晤士报》战地通讯深深打动了南丁格尔——

 

破衣烂衫的士兵在痛苦的呻吟中无人护理,绝望地告别人世;

 

伤兵们躺在污秽的营房,任由传染疾病蔓延,在生死线上可怜地挣扎着;

 

大量伤员从前线被运送到驻地,部队严重减员,但死亡却并非来自前线……

 

拉塞尔的一篇篇报道把年轻的南丁格尔带到硝烟弥漫的战场,带到痛苦不堪的伤病员面前。拉塞尔在报道中发问:“在我们中间难道就没有肯献身的妇女愿意站出来帮助那些有病痛的士兵吗?”

 

读到这里,南丁格尔热血沸腾,她毅然决定,到前线去救死扶伤!她开始向社会呼吁,在朋友中寻求帮助。南丁格尔给当时的作战部长海伯特的夫人写信,表示愿自费率领护士奔赴战场。


南丁格尔画像。新华社资料片


这年10月,南丁格尔终于带着38位护士来到克里米亚前线组建野战医院。她成为这所医院的护士长,夜以继日地将全部心力投入护理工作,使医院逐渐走上轨道。

 

她的管理和组织才能得到充分发挥。6个月后,战地医院发生了巨大变化,伤员死亡率从42%迅速下降至2%。奇迹般的护理效果震动了英国,改变了英国朝野对护士们的评价,并提高了妇女的地位,护理工作从此开始受到社会重视。

 

南丁格尔建立了护士巡视制度,每天往往工作20多小时。夜幕降临时,她提着一盏小小的油灯,沿着崎岖的小路,逐床查看伤病员。士兵们亲切地称她为“提灯女神”“克里米亚的天使”


2月24日在英国伦敦南丁格尔博物馆拍摄南丁格尔使用过的油灯。新华社记者韩岩摄

 

“尽力提高护理之标准,慎守病人家务及秘密。竭诚协助医生之诊治,务谋病者之福利……”南丁格尔在克里米亚的巨大成功和忘我的工作精神,博得各国公众的赞扬。如今,南丁格尔誓言已经成为医护人员共同遵守的准则。

 

战地记者拉塞尔以他“横扫千军如卷席”的笔力,记录了那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争。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沿着他笔下描绘的战争场景,走来了“提灯女神”南丁格尔,诞生了影响世界文明的现代医学护理制度。


这是2月24日在英国伦敦南丁格尔博物馆拍摄的南丁格尔使用过的小药箱。新华社记者韩岩摄

 

现代护理学的奠基人南丁格尔已经融入历史,许多城市、医护学校矗立着她的雕像。在英国,10英镑纸币(上世纪70年代发行)的背面印有这位女士的半身像,不仅英国人把她视为骄傲,全世界人民都以各种形式纪念这位把天使般爱心和仁慈带到人间的女神。

 

1912年,国际护士理事会倡议,世界各国医院和护士学校在每年5月12日南丁格尔诞辰日举行纪念活动,并将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以此缅怀和纪念这位伟大的女性、英国护理学先驱、人类护理事业的创始人。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南丁格尔精神在抗击新冠疫情的庚子之春,再次照亮神州大地,照亮世界每个角落。

 

凡是去过英国伦敦的游客,都会到滑铁卢广场逛一逛,在那里瞻仰克里米亚战争纪念碑,一睹纪念碑一侧南丁格尔雕像的风采。

 

这座雕像身着长裙,手提油灯,仿佛行走在巡查伤员的崎岖山路上,她的目光凝视着远方,透露出慈爱和怜悯。

 

在漫长的历史长廊中,拉塞尔、南丁格尔点燃的精神之火在人间传递。


这是2月24日在英国伦敦南丁格尔博物馆拍摄的南丁格尔撰写的《护理札记》。新华社记者韩岩摄

 

南丁格尔奖是国际护理界的最高荣誉。1912年,该奖项在华盛顿举行的第9届国际红十字大会上被批准设立。中国自1983年首次参加南丁格尔奖章评选以来,截至2019年已有80人获奖。

 

“提灯天使”的高大身影,在2020年的春天遍布全世界抗击疫情第一线。

 

中国护理人员最先投入抗疫前线,他们不论生死、不计报酬,用大爱温暖患者,有些人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牺牲烈士柳帆,生前是武汉市武昌医院梨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护师。她本已达到退休年龄,在疫情暴发的危急时刻,坚持返聘工作,战斗在抗疫一线。这个性格随和、爱说爱笑、工作认真,从未出过事故差错,护理技术非常过硬的好护士走了。

 

接过南丁格尔“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火炬的还有许多“80后”“90后”“00后”,这些年轻的医护在灾难来临之际,义无反顾地奋战在火线。厚重的口罩和防护服下,白衣天使们脸上被勒出深深的印痕,数亿网民为之感动,称赞她们是世界上最可爱最美丽的人!


这是2月6日拍摄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象湖院区隔离病房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脸上被护目镜和口罩压出的印痕(拼版照片)。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如果说在疫情阻击战中巾帼不让须眉,须眉中的那些“男”丁格尔同样令人敬佩。北京市属医院驰援武汉医疗队队员、北京天坛医院急诊科护士王博,就是这样一位男护士。  

 

“特护的第一位患者是一位大爷,看着他静静地躺在床上,我满脑子的想法就只剩下一个:我要帮助他尽快好起来。”王博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清理了呼吸机管路的积水,查看了监护数值,厚重的防护服里我的汗水早就顺着脸颊流了下来,护目镜上也积存了汗珠,视野有些模糊。”护理重症患者要动作迅速,技术过硬,还需要细心、耐心,认真观察细微之处。“重症护理工作的确累,但是如果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挽救一个生命、挽救一个家庭,这点累又算什么。”王博写道。

 

5月12日,是全世界护士的共同节日。世界各国的医护人员在抗疫一线,用救死扶伤的奉献仁爱之心纪念这一盛大节日。

 

大文豪萧伯纳有句名言:“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

 

拉塞尔和南丁格尔无惧枪林弹雨的献身精神鼓舞着一代代新闻记者和护理人员。大爱无疆,仁者无惧。历史的烟尘渐渐远去,披着战地硝烟的拉塞尔和南丁格尔却随着岁月流水的冲刷,形象日益清晰高大。他们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真诚的爱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火炬,在全世界生生不息地传递。



草地周刊|河南巩义发现5000多年前“河洛古国”,不排除是黄帝时代都邑所在

草地周刊|这座青藏高原的人文书店,为何能逆势崛起?

草地周刊|明史大家南炳文:冷坐“板凳”一甲子,为留“信史”在人间

草地周刊|世界读书日,9位作家各荐了一本书

神州风物|汉武帝赐名,李白诗赞,救援唐山大地震……“天马”再续传奇

神州风物|长城外边也是故乡:追寻红山文化足迹,探源中华文明

说人解史|70年前,海南全岛解放:木船是如何打败军舰的?

说人解史|五十载后犹巡天:揭秘“东方红一号”决策研发背后的故事

草地·访谈|南炳文:做功利上不讨好、学术上意义大的事

草地·访谈|贾樟柯:疫情冲击电影产业,创作上或将孕育新的浪潮


监制:姜锦铭 | 责编:刘小草、李牧鸣 | 校对:饶小阳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