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为爱豆要这样修炼!浙师高颜值教师传授“独门秘笈”,就这俩字!|浙师防疫在行动

居家抗疫  线上教学  宅家学习

变身主播的老师 变身老铁的同学们

是师生也是网友 也是很有爱了



今天,应部分粉丝要求

一波爱豆老师们现身送福利了!

大学英语、数学、法学……

高颜值高人气高学历

你也想成为这样的爱豆吗?

独门秘笈就是这俩字

学  习

前方高能,小板凳准备好了吗?


首先,让我们请出最不走寻常路的沁姐

好一个papi酱既视感的小短片



看完才明白

什么叫“不会讲相声的歌手不是好英语老师”

能用这样的方式传授大家宅家学好英语的方法

女神也是太拼了!



果然是颇受同学们欢迎的可爱老师

看看同学们都是怎么说的

像邻家大姐姐一样的老师,很有趣,上的时候更像是和朋友交流学习。”


“抓旷课的同学一抓一个准,但这种‘必杀技’基本上无‘用武之地’,我印象中只出现过一次。因为大家都不会旷她的课,她很受同学欢迎,大家都抢着上她的课。”






杨沁  


外国语学院讲师

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

这回,有了他们的学习建议

你的学习也能高颜值了

不信来看




温荣 博士 法政学院教师


“他帮学生推开一扇窗,告诉大家,走出象牙塔,看看外面的世界。他是学生的领路人。”


”很多同学对温老师又敬又怕,他读书太多太犀利太清醒,我也有点怕,但是知道温老师对学生很好很好,所以也还好。”


“我现在做的线上普法活动,老师基本上每一期都会来听一下,给点意见。真的很幸运,能遇上真么好的老师。一直在助力学生的人生。”





如法所能


疫情的不可抗力呼啸而至,大家难免手足无措。但法律提供的豁免条款,不等于授权回避。法律更多是trial(考验),而非law(定律)。学习法律,就要学习面对考验。


现在,“法律”要求我们继续学习法律,接受新的考验。老师们当主播的经验很不够,但意思表示真实。愿你们网络还通,手机或电脑的内存还够,但最好屏幕分辨率低。这样,大家都有朦胧美。


法律的技艺一板一眼,没有太多的禅机可授。我只能希望大家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保重身体,并把它当作优先的法定义务,尽管《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六十九条尚未生效,尽管保卫头发的任务还很艰巨。


2.陪伴家人。往往在特殊时期,《婚姻法》第四条的意义才显得弥足珍贵。请履行好自己的义务,加固身边的小世界。


3.提高法律敏感度。法治的标志是,即便是紧急状态,也不能忘却法律的存在。没有什么是比法律还硬核的。我们要能敏锐地感知和发现身边或远方正在发生的法律问题,然后所有背过(或忘记)的法条,所有艰涩的术语词汇,会顿时生动起来。疫区划定、中考加分、物资征用、租金减免、病情隐瞒,从宪法到行政法,从民法到刑法,素材如山,正等待我们去抽丝剥茧,尽管我们从不希望有这些素材。法学是社会医学,病痛越少越好。


4.学习法律检索大法。素材丰富,资料短缺,恰恰是运用法律检索进行自我学习的大好机会。如果你不会法律检索,那就请检索“法律检索”。


5.训练法律研究和应用能力。不瞒大家说,目前法律界出的一些疫情相关法律操作指引,部分内容就出自你们的学长学姐之手。大家无需妄自菲薄。梳理热点问题的法律资料,写写居家法律观察笔记,都算是上乘的课程作业。身边亲友如有难题,与师友讨论之后,亦可提供咨询帮助。法律是成年人的事业。要长大了,该长大了。


最后,蹭几个流行词:


庆余年,想见你。分居时间长了,有法律效果的。






马俊江  人文学院副教授


很温和、博学的老师,走在路上看到的草木、餐桌上的食物,什么事都能谈出学问来。


“上课不用多媒体,就是背着一包书来,捧着一册书读一段,点评一段。”


“很爱读书,有种人格魅力,看他站在那里就不由自主地想读书。”






中文系的人,学什么都是读书


考研究生的话,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是一个专业,但通常来讲,在大学本科的教学中,现代和当代分开来上,是两门课。有些学校,比如北大,分成两个教研室,不管是学术思路还是上课方式,两个教研室的老师都有很大差异。我们学校现当代文学的老师在同一个学科,老师没分,但上课还是分开,我主要讲现代,所以谈的是现代这一段文学史的学习。


这门课的全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不能压缩成“现代文学”,必须有“史”。我们先从“史”这个字说一下“基础”的学习:


第一,“史”是线索,掌握了这个线索,学习起来也容易得多。现代文学史很短,只有三十年左右的时间。现代文学教学中,影响最大的教材就叫做《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大出版社,钱理群、温儒敏和吴福辉三位老师编写)。三十年的文学史又分成三个阶段,基本是十年一段,各有自己的名称:五四文学,起止时间是1917-1927;左翼文学,1927—1937;抗战时期的文学,1937-1949。一般的教材,每个十年的主要内容分成五大块:先讲文学思潮,再按小说、诗歌、戏剧和散文来来讲创作。就“基础”学习来讲,大家了解了每个阶段不同的文学思潮后,重点阅读每个阶段的重点文学作品就好了。


第二,“史”是意识。学习文学史,就应该有“文学史意识”。就是学会把文学作品放回到它产生的历史语境里去,努力体味那个年代读者的审美标准,而不是今天我们的标准。在学术上讲,这叫“历史的同情”。鲁迅的《狂人日记》第一句话是:“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今天的读者不以为意,但1918年的读者看来会是石破天惊:小说可以这样写吗?因为中国文学史中不曾有过这样写的小说。蒋光慈的《少年漂泊者》,今天的读者读来可能感受不到文艺的“美”,但它是三十年代青年的“青春圣经”,那么多读者带着这本书离开家乡,要去做“少年漂泊者”。文学的美,也是有时代性的,我们不能自以为是,不能认为我们体味不到美的作品就真的不美。王羲之《兰亭集序》里讲:“后之视今,犹如今之视昔”。我们今天怎样看待历史留下来的作品,也决定了未来的人们怎么看待我们,因为我们也在历史中。文学史学习,不仅要学文学,还要学历史,培养历史意识。一部文学作品,读完了,说句“好感动”“好美”“我不喜欢”之类,就是没有文学史意识。没学过文学史的人可以那样说,但学了文学史,不应该这样。


以上说的“基础”的学习,但大学的学习,和中小学不一样,怎么不一样?蔡元培先生讲“大学非贩卖知识之机关也”。大学,不以知识学习为主,以什么为主呢?还是蔡元培先生的话:“大学,研究高深学问之所也”。所以,大学,除了基础的学习,还应该有深入地学习,也可以叫学术地学习。基础学好只是基础,真要学好一门课——一种学问,还需要更大的“学术视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之内学习“中国现代文学史”,是难以看见它的“真面目”的。简单一句话,学习“中国现代文学史”,不能只看见“文学”、不能只看见“现代”,也不能只看见“中国”。


最后再说一点,就是要养成读学术文章和学术著作的习惯。要不然,就会不断地说“我看不懂”。“看不懂”,就应该多请教老师,老师当然可以是给我们上课的老师,但大学的课堂不仅在教室,大学的老师也不仅是教室里的老师,课堂也在学术文章与著作里,老师也是学术文章和著作的作者。你读了什么作品,还可以听听,还可以找找相关的学术研究,听听别人的说法。大家搜索能力那么强,应该会找到很多相关研究,让自己一个人读一篇或一部作品变成众声喧哗,不也是一件有趣的事吗。而且,不读学术文章,我们会连学年论文、毕业论文都不会写。道理简单,文学理论家弗莱说,小说只能从小说中产生,诗歌只能从诗歌中产生。那么,论文,也只能从论文中产生。


中文系的人,学什么都是读书,读各种各样的书。学现代文学也是一样,读各种各样的书而已,而不仅是小说诗歌和散文。而读书是最简单的事,在哪里都可以读,祝大家读书快乐。





汪静一  音乐学院副院长、教授


“每个学期我都会选择汪老师的课,每次上课我都会抢前排。”


多才多艺,你以为她只会说,没想到她还会唱着来,你以为她只会写,没想到舞得也很棒。”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特殊时期对于“宅”在家的音乐学子来说,其实是一次“逆袭”的机会,千万不要让被窝、手机占据了你的大部分时间,希望同学们好好把握住机会,跳出“舒适圈”,让自己的专业更进一层、更上一步!


1. 停课不停学,把握好“线上”这一契机。好好抓住线上教学这一机会,尤其是未来要当老师的音乐学子们,从我们的“十八线主播”身上汲取点营养,或许未来有一天,你也用得上!我坚信,线上授课决不是在疫情防控期间的紧急应对之策,而是适应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转变教学和学习思路、对课程的教学和学习方法做长远规划是必要也是必须的。此外,除了紧跟校内安排的音乐专业课学习,还要积极参与公共课、通识课、体育课的线上互动,勤做笔记、磨练身心,形成积极、踏实、自律的学习模式。


2.停课不停技,把握好“持续”这一关键。音乐是时间的艺术,无论乐器还是乐理的学习都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在线上课程上课的同时,同学们也要合理规划好自主训练时间,争取效率不减退,技艺有提高。声乐专业的同学可以利用早晨的时间练习基本功,在保护喉咙的同时进行以往练习过的曲目的歌唱。练习时间依个人素质和实际空余时间而定,时间不用特别长但要保证练习效率。钢琴和器乐专业同学在聆听线上课程的同时,要把重点放在较难把握的小节、新学习的技巧等。建议练习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需要劳逸结合,保护好身体,适当运动。


3.停课不停实践,把握好“专业”这一优势。音乐具有互通性。疫情期间,我们学院涌现出了非常多用自己专业所学为战“疫”加油打气的同学。有通过原创歌曲抒发对医务人员的敬意,有利用舞蹈诠释生命的力量以及战胜病毒的决心。


通过原创歌曲抒情的例子也再一次提醒同学们需要注重自弹自唱的训练,作为音乐师范生必备的基本功,自弹自唱不但是未来音乐教育中需要掌握的必备技能,还可以提高同学们对音乐的兴趣,加深对和声、乐理知识的理解。在初期练习时同学们可以按照一些专业音乐公众号的建议,先进行和弦连接的训练。当练习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利用中小学音乐书本进行弹唱、进行一些小乐曲的编创,还可以对课堂上弹过的曲目分析回顾。在假期中,希望同学们提升对自弹自唱的重视度,切实有效地落实练习方法,将这一技能有所提高。


另外我还建议舞蹈学的同学在家练习基本功的时候需要注意练习场地的安全性,练习时需着专业舞鞋和舒适衣物,在肌肉拉伸时注意尺度。


我们鼓励更多的同学也能够利用自己的艺术所学在各种平台展现我们浙师音院人的抗疫决心。






余韬  文传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韬哥是个学识渊博,直率,很有幽默感的人。课堂节奏很舒适,就算中午没睡觉,上一下午他的课也不会睡着。”


“他会带你感受这个专业的迷人之处,观点犀利的同时鼓励我们自己去判断,尊重我们的见解,只要我们说得有理有据就好。”


‘连这部片你们都没看过’,他自己都说这是他最常用的嘲讽我们的话。[再见][再见]”





艺术源于生活体验


作为从事戏剧与影视学科教学的老师,如果让我推荐特殊时期同学们在家的学习方式,我想说下面几点:


欣赏艺术,从事艺术活动就是要拥有更多的生活体验。当然没有人希望当下这类事情的发生,但身处其中,对于我们而言我们却是独特的生命体验。我们从自己和形形色色的人身上看到混乱、怀疑、恐惧,也看到热情、奉献与情怀。这些超越日常的情感冲击必然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情绪记忆,如何处理和应对它,就是专业的事儿了。


如果要落实到学习层面,我希望大家可以在观察记录现实表象的同时,多一些理解、思考和判断。这当然是需要阅读和学习才能习得的思维。观察、思考,之后才是表达。从具体的方法层面,坚持阅读始终是学习的不二法门,贾雷德·戴蒙德的《枪炮、病菌与钢铁》(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是非常适合当下阅读的著作;如果希望更多的理解身边人的行为,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人民出版社,2015)值得好好品读;如果想探索怎么把观察和思考付诸创作,可以翻翻《为了银幕的人间观察》(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


如果找不到书,那就做拉片吧。每个星期以拉片的方式“精读”一部电影,对专业提高帮助很大。


学校的线上教学也已经陆续开展了,跟着老师们的课程安排,适应新的教学模式。认真阅读老师们留的课程资料,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袁琳 博士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教师 

“特别有趣的事想不太出来,因为老师一直都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上课特别风趣幽默,也很关照同学,还有一口流利清晰的英语也很令人佩服。”





心中永远要有一个“为什么”


当下疫情期间,老师和同学们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开通了各类学习渠道用以替代传统的线下面授式学习。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替代方式无法完全替代面授学习,对于数学学习尤是如此。关于同学们如何才能更好地开展数学学习,无论专业数学还是公共数学,我有如下建议:


1.  充分利用任课老师构建的学习社区(QQ群、钉钉群或各大学习平台)

数学是高度严谨的学科,性质和定理需要严格的逻辑推理。面授时,老师们通过板书方式循序渐进地给予过程推导。但线上授课,受制于客观条件,大多老师无法呈现这样的过程。如此需要同学们将老师提前上传到学习社区的资料包括电子教材,视频资料,课程学习系统等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这样尽管线上课老师采用ppt模式授课,但因有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对定理性质推导过程中的理解会更加顺畅。


2.  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类网络资源(中国大学慕课,超星网,网易公开课等)

除了利用学习社区的资料外,还要学会充分利用现下丰富的网络资源。国内数学专业课视频资源相对贫瘠,标题中三个平台分别有一些国内专业课资源,浙江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网上也有一些。其实大家还可以搜索国外知名大学的教学视频,他们的教学体系与我们不十分一致,但恰是这种不一致可以激发对知识更深刻的理解。网易公开课中有很多国外知名大学的课程视频,如麻省理工大学的微积分和线性代数的公共课等。大家可以从各大国际高校的公共课资源网站获取更多的课程视频。对于学习大学数学的非数学专业学生,大家还可以去可汗学院(KhanAcademy)获取学习资源。各类各级课程中对每个知识点都做了十分详尽的阐述,十分值得一看。


除了视频资源,网上还有许多电子教材资源可以拿来一用。如果不知道如何获取电子资源,可以向任课老师寻求帮助。大多老师们手中具备一定的电子资源或知道一些获取资源的渠道。


3.  正确开展“预习—听讲—复习”三个环节

预习:预习不是一句句,一行行,从头到尾的理解和记忆。其实我们可以先根据已有知识及新章节的名称预想其内容和结构。看定义,性质,定理的时候,可按照自己的理解定义一下,设想一下,证明一下。见到例题,用自己的方法求解一下。每部分预想后将书本翻开进行比较,思考。这样的预习对知识的掌握和思维的训练都是有益的。


听讲:课上一方面要紧跟老师节奏,另一方面也不要放弃独立思考。老师是这么讲的,那么是不是还有其他的方法?心中永远要有一个“为什么”。数学中从来就没有“没有为什么”的东西,要勇于主动思考为什么,勇于质疑老师,勇于向老师发问。不断的思想冲撞会加速对问题的理解,提高个人的智力素质。


有的老师利用各大平台上已有的课程进行教学,即前期观看平台教学视频进行自学,老师定期开直播课讲授重难点,或者进行翻转课堂。这样的模式更是对同学们学习能力的巨大考验,更需要同学们做到课前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课上充分独立思考。


复习:复习第一件事是,在做作业前对课上学习的东西用回忆的方式,借助思维导图进行梳理,然后通过做作业练习应用,从而巩固培养能力,同时也能查漏补缺;最后再进行综合性复习,学会写小结。要注意的是,不要每次课后先利用资料进行复习,这样无法有效地发现自己没有掌握的问题,不利于查漏补缺。


每次课学习到的只能称为点知识,通过复习,可以将这些点串成一条线,整个课程内容学完了就形成了高维的面,这样系统也就形成了。同学们要学会站在系统的高度处理各类知识。真正好的学习会在脑海留下一副非常清晰的脉络,随便拿出一个知识点就可以知道它与其他部分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它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只有这样才算是学到了。


最后要说的是,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境地,永远要学会find goods from bads。无法线下学习的当下恰是提高自学能力的契机。紧跟老师指导,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刻内化学习意识,加强自主学习能力。春暖花开之时,便是果实采撷之日。Moreeffort,moreprosperity。加油吧,同学们!






张依婷  工学院讲师




“很温柔,上课时很轻松,是师生但更像朋友,我们私下里都叫她婷姐。


“婷姐是我‘偶像’,无论上课时还是生活中,她都有一种无形的气质吸引着我,我也想成为老师那样的人。”



每天积累一小步


疫情期间长期居家已经为大家屏蔽了很多学习上的干扰性因素,但如果没有严格的时间管理概念,很容易浑浑噩噩的度过一天,首先要明确时间管理概念,早睡早起能帮助我们高效的学习。


对于工科生来说,实践的重要性并不亚于理论学习,在自媒体时代,同学们可以自主选择网课进行各类画图、建模软件的学习,再穿插实践性任务进行巩固;同时,学校的图书馆均已开放线上权限,里面有很多书籍和论文供我们学习阅读,同学们可以在家学习机器编程,像Pascal、Python等,还可以制作一些有趣的机械联动结构。交叉性的学科,不像纯工科的课,在人机工程学里会有一些计算,同时会牵涉到心理学,人体生理学和生物力等学,一个问题会涉及很多繁杂且零碎的知识点,大家要将其串起来。


教书育人,育人育己,还记得在准备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过程中自己收获特别多,也再一次将不放弃和挑战自我的精神贯彻到底,只有身体力行,才能给学生做好表率。


最后我想说,每天积累一小步,将目标由长到短,由粗到细去完成,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你会发现大不一样的自己!




什么?

没看到你心中的爱豆老师?

评论区等你!

你一句我一句

喜欢的老师官微见

等你们的“线索”呦


封面制图|国佳佳

今日编辑丨刘杉杉 葛真

责任编辑丨姜旭晨


浙师防疫在行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