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师大校长郑孟状云端开课:心怀希望,在战“疫”中成长!
“从教33年,我第一次以网络隔空的方式和同学们见面,第一次以线上直播的形式给同学们上课。倘若时间倒流,我们是万万不会想到以这样一种方式迎接新学期的……”
3月2日,是浙江师范大学“在线开学”的日子。1日下午,该校3万8千余名师生相聚云端,隔着屏幕一同聆听校长郑孟状教授的“战‘疫’成长课”。
这是一堂特殊的思政课。近40分钟的课堂上,郑孟状讲述了战“疫”中的动人故事,分享了战“疫”背后对国家、生命、社会、未来的思考,他勉励同学们做使命的“担当者”、做时间的“经营者”、做心态的“主导者”、做生活的“守望者”,沉下心来审视自我、坚定信念、收获成长,找到人生的新出口。
这些“校长金句”,
你记下来了吗?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想要详细了解内容详情?
那就让我们一起往下看吧!
↓↓↓
疫情为我们上了
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2020年,有一种温暖的叫法是‘爱你爱你’!只是它开启的方式,让人彷徨。”郑孟状说,始料未及的疫情,让我们更加珍惜逆行者的勇气,更加珍视周围人的友善,这些无比珍贵的时刻,更会引发我们对个体生命的意义、对社会文明的尺度的思索。
眼前正在发生的现实、每天刷屏的新闻、跳动的数字及其背后的人与家庭、热议的公共话题,都是我们思考家国命运的鲜活教材。郑孟状以口罩生产为例,讲述了中国社会的动员能力和中国制造的生产潜力,他援引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的评论“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用这样的速度动员各种资源和人力”,阐释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是西方国家无论在政治上还是技术上,都无法想象的。
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面对疫情,党中央坚强领导,发挥制度优势,全国一盘棋,展示着抗击疫情的中国力量;全社会众志成城,弘扬爱国主义,汇聚正能量,展示着抗击疫情的中国精神;各条线全速应战,发扬斗争精神,两战都要赢,展示着抗击疫情的中国速度。
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浙师也全力以赴为校园的安全稳定和全体师生的生命健康而战: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时间实施“五个一律”最严校园管控,第一时间建立“校院系班寝”五级防控体系……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浙师目前确诊和疑似病例“零数据”,校园安全稳定、秩序井然。
浙师的家人们也奋战在疫情最严重的“战疫”一线。生化学院2019届毕业生秦朋和,与同事们奋战在检测病毒样本的第一线,每天测量4000多份病毒样本,与时间赛跑;地环学院柳月的爸爸柳玉峰作为甘肃省金昌市首批援助医疗队的队长,在武汉一线战疫已有一个多月,临危受命,他想的更多的是医生的责任和义务;国际学院卢桂慧的姐姐卢碧霞是湖南省第五批援助医疗队的队员,她目前在武汉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室里护理患者,口罩遮挡了病毒和笑容,却挡不住她救死扶伤的信念……
郑孟状说,疫情是一场灾难,更是一场大考。在这场大考中,中国向世界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虽然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短板,但也为下一步制度改进指明了方向,刀刃向内、自我革新,这正是我们不断战胜困难的底气所在。
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
做足准备才能应对未来
延续对疫情教育意义的思考,郑孟状接着阐述了疫情作为一堂生命教育课、社会教育课、发展教育课,带给大家的启示。
——疫情,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命教育课。疫情让我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需要敬畏生命、敬畏自然,不断认识规律、把握规律、尊重规律,充分提高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自觉。也让我们重新思考生命个体的意义,“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养成健康习惯、保持和谐心态,对于涵养生命的光泽意义重大。生而为人,我们必须不为流言无端恐慌自扰,在未来的生活中不断发现、领略生命的美好,并不断创造新的美好,从而实现“我之为我”的生命价值。
——疫情,为我们上了一堂社会教育课。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同学们虽然各自居家,但决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要通过多种渠道,关心身边的人,关心学校的变化,关心战“疫”一线的英雄,关心我们的国家与世界。
美术学院抗“疫”倡议活动发起人
潘江龙教授作品 《空间之二·呼吸》
郑孟状说,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让我们的距离变得更近,让年轻的你们快速成长。浙师的老师们做出了积极表率,他们依托专业优势,发起抗“疫”义卖,筹集善款近80万;全国首发“新冠病毒疫情下野生动物养殖业及从业人员安全防护指导方法”;编写《大中学生防疫心理调适手册》,发表各类疫情防控工作研究文章……浙师学子参与防疫志愿服务,投身公益事业的案例更是数不胜数,他们都是我们身边的榜样。
——疫情,为我们上了一堂发展教育课。立足当下观未来,郑孟状从浙江“健康码”的诞生,谈大数据赋能精密智控,社会运转效率得到大大提升;从智能机器人、云服务、算法、算力的飞速发展,谈新经济业态崭露头角,成为助推经济社会大发展的重要力量;从浙师响应“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号召,开发多门线上课程,谈在线教育异军突起,催生未来教育、学习方式的变革……郑孟状劝勉未来教师们,要“化危为机”适时调整心态,积极学习掌握新的网络技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施有效的网络教育,为未来做好充足的准备。
同学们认真观摩学习
心怀希望,拥抱生活
在实践的历练中成长
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不能长时间停摆,我们的学习生活也是这样。虽然大家暂时还不能回到校园、走进教室,但求知、求进的脚步决不能停顿。郑孟状希望同学们,“坚持防疫不放松,保持学习不止步,继续坚持与国家同频、与浙师共振、与身边人一同成长,以用心学习网络课程的方式,真正做到‘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
郑孟状寄语大家,要自信自强,做使命的“担当者”。从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来看,“听指挥、少出门”是这场战斗对大家最基本的要求;“宅在家中、专心上课”更是同学们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抗疫一战,胜利在望,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这段时间里勤思考、多实践,让责任感、使命感在战疫的过程中得到淬炼,也让自己在这次实战的历练中成长。
要自觉自律,做时间的“经营者”。线上课堂不同于传统课堂,它在解放时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考验着大家的自律能力和对时间的掌控能力,保质保量上好每一堂课,可能就是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希望同学们尽快适应网络课堂,珍惜时光,科学制定学习计划,合理规划时间,不断提升自我。
要自立自警,做心态的“主导者”。心态决定了投入生活的精神状态,只有保持稳定良好的心态才能更好展现奋斗的姿态。希望同学们找到适合自己舒缓心情、调节心境的方法,不做谣言的传播者,也不当社会焦虑的发酵机,以积极、平和的心态渡过疫情难关。
要自省自明,做生活的“守望者”。当前,全国范围内的疫情防控取得了积极进展,形势越是向好我们越不能掉以轻心。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现阶段,大家要做的就是健康生活,保持学习状态,反省自我、发现自我,以更加清晰的思路精研学业,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拥抱生活,学校、老师始终都在你们身边,与你们同守望、共成长。
同学们认真观摩学习
“就像‘云约会’中你们看到的那样,大花坛静静矗立,玉兰花交互掩映,北山坡繁花绚烂,‘书东坡’和‘芳草地’绿草成茵,初阳湖里的黑天鹅正孵育着宝宝,成群的金鱼依旧欢快地游倘……浙师一片生机盎然却唯独多了分静谧。”课堂的最后,郑孟状为同学们描绘了思念已久的浙师春景,他请同学们放心,浙师满园的春色有老师们守护,“前路需奋进,也需多保重,待阴霾散尽、海晏河清,我们校园再见!”
校党委副书记朱坚在主持战“疫”成长课时指出,郑校长的课,既深情款款又干货满满,既增进知识又陶冶情操,既深入浅出又有滋有味,是一堂有高度、有深度、更有温度的思政课,让我们深受教育、启发和鼓舞。朱坚希望同学们牢记郑校长的嘱托和期待,科学防控不放松,学懂弄通不耽误,成长成才不等待,在战疫的特殊时期,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将点点微光汇聚成照亮前路的炬火!“让我们一起守候,祈愿山河无恙,祈盼温暖相逢!”
而在这样一节特殊的战“疫”成长课上,
浙师大的同学们
在认真观摩学习的同时,
也积极表达了自己的收获:
校团委“爱学会议室”成员在线学习战“疫”成长课并做交流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断了我在学校撰写毕业论文的节奏。学校与人文学院领导与老师的关怀,却让我化危为“机”。图书馆网络资源、桂二食堂、启明公寓都一如平时。学院第一时间建立了“留校小分队”微信群,每天打卡报平安;学院李书记、莫书记两次来启明公寓看望大家,并带来口罩、水果等。我的导师张法老师的鼓励与指导,让我充满信心也有了更明确的写作思路。正如郑校长在战“疫”成长课中所说,疫情造成了困难,也让我们收获了特殊的成长,从多方面展示了祖国的强大与力量。
——张志君 人文学院2017级文艺学博士生
听了郑孟状校长的战“疫”成长课,一句“浙师一切安好”平复了全校学生的牵挂。疫情无情,人有情!对于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浙师人,他们逆行的勇气和志愿服务的辛勤,都鼓舞着每一位同学。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作为浙师青年,我们应该相信党和政府,相信浙师,人人防护,攻坚克难,争做有担当、保安康的“守护者”和宅其身、抱学行的“修行者”,做好疫情防范、关注疫情动态、深刻认识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工学院研究生会主席、
第十九期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刘倩
特殊的时期里,一堂特殊的战“疫”成长课,表明我们开学了!虽然疫情阻挡了前去浙师的脚步,但是阻挡不了我们学习的脚步。在战争年代,就有许多前辈先贤艺术家们的身影。那时候他们年龄或都与我们相仿,但是他们在前线和敌后,用画笔和刻刀为抗敌的武器,用艺术丹青鼓舞人民的斗志,为民族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诞生贡献了力量。如今,许多浙师人都奋战在抗疫的一线,我们也在以我们的方式支持这次没有硝烟的战争,或身体力行,或卖画捐款,对标“四做”要求,不负郑校长的殷切期盼,以自己的专业特长激励广大浙师学子坚定必胜信念,满怀信心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在战“疫”中成长成才。
——美术学院 2019级研究生 黄哲浩
“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在“宅并学习着”的居家生活里,最想念的还是浙师。突如其来的疫情好像一场大考,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答卷人。正如郑校长所说:“每一个青年都应担当着一份使命。”作为最有生气的青年力量,我们大学生更应给出无愧于自己、无愧于时代的答卷。作为人文学院的师范生,我立志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扎实学习文化知识、切实提升人文素养;作为学生干部,我更要铭记学字为先、干字当头,“与国家同频、与浙师共振、与身边人一同成长”。我们心怀希望,在努力前行中成长。
——校学生会主席 人文学院17级 刘涵
我在线上参加了校长郑孟状教授的战“疫”成长课,深受感动和鼓舞。作为一名浙师学子,一名学生干部,我觉得我有责任和义务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肩负起“大疫面前不缺位”的责任与担当,与同学们一同经历、一同感受、一同成长。于是我在家乡江西省贵溪市,发起招募了一批返乡大学生志愿者,成立了市疫情防控青年预备队,在家乡的社区乡村留下了“浙师红”的身影。在正月里,我们就近开展防疫志愿活动,截止到今天,志愿服务队已经招募到100余位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在家乡的发挥着青年力量。
冬将尽,春可期,全国上下同心同力,携手共进,战“疫”必将胜利!
——音乐学院17级 刘歌
作为身在湖北的浙师人,对这场防疫课程感触颇多,如同郑校长所说,2020寓意本是爱你爱你,只不过它开启的方式让人有些彷徨,但是,美好的人生总是需要经历一些苦难才显得难能可贵。自发生疫情以来,湖北的朋友们都深感自责,但国家从没让我们失望,今天校长的课上更是提到了我们的同学、老师也在为防疫做着努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从来都不是空谈。
感谢大家挂念,我们很坚强!保持学习,保持健康,我们浙师见!
——国际学院 高梦蝶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
让我们一起守候
坚定信念、收获成长
找到人生的新出口
期待温暖相逢的那天!
记者 | 朱慧
摄影 | 方以琮
制图 | 陆雨寒
今日编辑 | 陈婉盈
责任编辑 | 朱慧 赵菡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