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到底是谁的员工? | 案例快递650


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没有缴纳社保

第一个月的工资不是应聘的公司发放

……

外卖小哥小李在配送餐品时

发生交通事故受伤

然而

在小李进行工伤索赔时却产生了疑惑

“我到底是谁的员工?”

日前

江苏无锡梁溪法院依法审结

这起确认劳动关系案

为小李“找到了”用人单位

该案判决现已生效







2018年6月,小李进入甲公司设立的站点,成为一名送餐小哥,甲公司也为小李购买了雇主责任险。没曾想,一个月不到,小李就在一次配送的途中与大货车相撞,导致胫骨骨折。

事故发生后,小李以为甲公司会为他支付医疗费等,但甲公司却拒绝了,并给出了四点理由

  • 甲公司与案外人乙公司签订有《业务外包服务合同》,约定配送项目的操作工岗位外包给乙公司,小李是乙公司向甲公司劳务派遣的,其报酬是乙公司发的;
  • 小李的配送业务均来源于外卖平台APP,小李自己有权选择是否接单及每天的工作时长,薪酬也是根据送单量决定的,甲公司与小李之间不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 小李工资不固定,过程中自担风险、自负盈亏,与甲公司并未签订劳动合同,也无人身依附性,故双方之间不具有劳动关系;
  • 无法确认事发时小李配送的订单是否为甲公司所接。

遭到拒绝后,小李申请了劳动仲裁,要求确认事故发生时其与甲公司存在劳动关系,但因小李未能在规定时间内提供初步证据,仲裁委员会做出了不予受理通知书。随后,小李诉至法院。

面对这一不同于传统劳动关系表现的纠纷,法官敏锐的抓住了该案的关键证据——配送单!只有了解这份配送单在外卖APP后台所隐藏的具体信息,才能考量小李和甲公司之间的具体关系。法官向外卖APP的开发公司调查,该公司回复:甲公司系其代理商,合作模式是由其提供产品支持、管理协助、支付结算等服务,由甲公司在指定区域内负责配送服务。基本的送餐业务流程为甲公司使用外卖平台系统进行在线接单和给配送员派单,由配送员配送,配送员的工资结算及管理由甲公司负责,外卖平台的软件开发公司不直接参与配送员的管理及工资结算;涉案订单代理商为甲公司。





经过审理
法院认定小李与甲公司之间
存在劳动关系


法院观点


判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应结合劳动者是否在用人单位监督管理下提供劳动、劳动者的劳动是否为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以及用人单位是否向劳动者支付报酬等因素综合认定。从该案现有证据可以看出,甲公司作为外卖平台的代理商,使用外卖APP在线接单后再给配送员派单,由配送员进行配送,小李系根据甲公司的提示提供劳动,其工资虽是根据送单量计发,但工资的计发方式并不影响劳动关系的成立,甲公司也未提供证据证明小李与乙公司之间存在劳动关系,且甲公司称其招工是通过乙公司派遣,人员缺口较大时会通过网站自行发布招聘信息。综合上述理由,法院判决小李与甲公司在交通事故发生当天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法官提醒


虽然有《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为劳动者保驾护航,但劳动者取证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劳动者在入职时一定要及时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且明确约定好双方的权利义务,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收集和妥善留存考勤记录、工资支付凭据等,才能切实保护好自己的劳动权益。


END


供稿单位:梁溪法院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往期回顾




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公众号

▇ 扫码关注我们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