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言话里的“势”——有的土有的洋

2017-05-26 畸笔叟 畸笔叟



上海言话里,带有“势”字的词语不多,不过用途广泛,几乎人人侪讲,不讲难过的。

先声明一点,各地通用的带“势”字的词语不在本文讨论范围,随便伊优势劣势强势弱势装腔作势虚张声势国内形势国际形势,一概不论。只讲有上海特色的。



第一类是最最“正当正势”的:比如“头势”。

“哦唷,今朝一只头势瞎清爽嘛,哪能啊?吃喜酒去啊?”

其实,与人的身体有关的,还有“手势”、“眼势”。

手势一词,虽然各地也侪用的,不过老早上海人讲“手势”、“眼势”,多数用来表示“豁翎子”的意思。

比方讲,“侬看我‘手势’呀”,其实是指暗示。“眼势”现在不大讲了。老早也表暗示。现在讲,“我眼梢一奯么,侬就懂了呀。”

上海是城市,向来不是“熟人社会”,而是“陌生人社会”。为安全起见,不被别人动不动就揎两只大头耳光,样样言话只好讲半句,另外半句要猜的。所以看懂暗示邪气要紧。


“手势”还有一种意思,是指手艺。侬看,大菜司务,“手势”灵光,生活肯定也灵光。不过,上海言话的特点,用用意思就会得翻转来。啥人菜烧得弗灵光,结绒线结不来,高尔夫打得蹩脚,言话就出来了:“‘手势’倒蛮像腔嗰嘛。”变成“摆花架子”的意思了。


还有一句,用得蛮多的,叫做“落场势”。

“好唻,差不多么就算唻,侬迭能再硬撑下去,到辰光一眼‘落场势’也没了。”

见好就收,低调生活,也是在上海做人过日脚的要义。

据说,“落场势”一词出自梨园。唱戏人落场也要带一股气势。那么就有人要问了,有没有“上场势”呢?好像没听见过。不过,唱戏人上场一定也要有气势,叫“上场风”。带风而来,风头十足,气势也十足。一只亮相,台下就是一阵喝彩,这叫“碰头彩”。


接下来讲讲“吼势”。其实,上海人不大讲“吼”,声调也不对。我以为,写成“鲎势”或“齁势”比较合适。

天气不适意,有点闷,叫“鲎势”。



“鲎”是一种海洋生物,历史比恐龙还要长。其背壳拱起。所以讲一个人不挺刮,叫“鲎背”。另外,自古以来,雨后彩虹也一直被称为“鲎”。徐光启《农政全书》和李时珍《本草纲目》里都有提到。江南民谚也有“东鲎晴,西鲎雨”的说法。

现在普陀山的农家乐里可能还有鲎卖。我吃过,肉质不灵。不吃也罢。


另外一种“齁势”,是指人生气,闷气。这个随便啥汉语词典里都可以查到的。

现在叫“胸闷”。老底子,至少1980年代初之前,大家侪讲,“迭桩事体我老齁嗰”,“我齁煞了”。本地人还要讲成“齁去齁来”。

由此引出另外一个常用词“寻齁势”。“寻齁势”么就是找气生。当然被寻着的人也要生气,也要齁煞。


不管哪能,以上这些带“势”的上海言话还只好算土特产,下面几个带“势”的就侪是“洋泾浜”了。


比方讲,“坍招势”。翻译是翻译得狠道地,信达雅侪有了。不过,究其根本,原来是“退juice”。

juice”在英文里,有“油水、钱财”的意思。原来是指上海滩上各种霸头流氓斗不过人家,只好退还原本敲诈得来的油水(juice)。这样做,当然很没面子。后来在沪语中就引申为“没面子”的意思。


还有就是“腔势”,恐怕是用得最多的。“腔势浓”、“腔势足”、“混腔势”、“看腔势”、“拨腔势”,不一而足。

其实,“腔势”就是英文“chance”。最早来自于弹子房。斯诺克(snooker),上海人叫“打落袋”(“打落弹”似不确)。“打落袋”的地方叫弹子房。



据说最兴旺的辰光,淮海路从茂名路到瑞金路,短短几百米,就有四五家弹子房,而且全部朝南开。有案可稽的,一家在国泰楼上,一家在国泰隔壁弄堂里,一家在双子别墅花园里,还有一家和平弹子房在爱司公寓隔壁。



打落袋,最要紧就是不给对手留出任何机会,要做煞忒伊。所以,轮到自家打的辰光,先要“看腔势”,寻机会。如果对手上一枪打得不好,伊也会得讲,“喏,拨侬一只腔势,侬打得进弗啦。”

现在讲“看腔势”,与“看山水”、“格山水”的意思类似。

至于“混腔势”,则是后来的引申义,与“打落袋”好像没啥关系了。事关做人。上海言话讲法,混勒人堆里寻出头的机会呀。

在上海人心里,“混腔势”没啥“坍招势”。杜月笙杜先生没出道辰光,也不是在十六铺卖水果“混腔势”的嘛。

后来,“混腔势”渐渐被“淘浆糊”所替代。


最好玩的是“吞头势”。

“侬迭个人哪能迭副‘吞头势’嗰啦?”换句言话就是“啥腔调”。

其实,“吞头势”也是英文,“tendency”。

tendency”本来的意思是倾向,趋势。或者指一个人讲言话、写文章的旨趣、意向、性情、癖好。乃末要死,到了上海言话里全变了。

只有在某些场化还能寻到一点它的原意。

比方讲,“侬看伊迭副‘吞头势’呀。”

伊在打瞌充,那就倾向于睏着?伊在做坏事体,那就倾向于变坏人?伊空麻袋背着米了,那就倾向于要发财?


阿拉小老百姓就不去管吤许多了。为啥?未来五年十年的最大最要紧的“吞头势”,也没人弄得清爽。省省了吧。


我最近还写了:

塑料铅桶搪瓷痰盂汏脚面盆——侬晓得这些自相矛盾的上海言话吗?

投三投四投五投六投七投八

转眼一年了!那篇《梦回淮海路那个最后的街角》

沪语新山歌《叫侬一声阿六头》——上海言话无头不成言,句句侪有头

这段上海言话侬看得懂否啊?“沪普”故事:老清早外婆很忙

说说上海人的“腔”和“调”


这个二维码怎么用?据说是“长按”。谢谢。



欢迎关注本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