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帆课堂】张庆辉·吃完瓜后看看远方 ——这个时代还需要诗心与诗意吗(五)
张庆辉
新诗旧诗血脉通
吃完瓜后看看远方
——这个时代还需要诗心与诗意吗
五、新诗旧诗血脉通
前面举了许多例子,绝大部分都是旧体诗,这是因为自己主要写旧体诗,当然了,更年轻的时候,新诗也写了不少,但最后终于如同闻一多先生1925年所言“勒马回缰作旧诗”了不。
百年来,新诗旧诗互相攻讦、互相瞧不起的事太多了,一般而言,新诗作者会讥讽旧诗作者腐朽没落、不与时俱进;旧诗作者会指责新诗作者数典忘祖,大白话,口水文字。但事实上,两种体裁本身并无原罪,互相指责的,其实与文体无关,都是攻击各自体裁中写得不好的那一部分。旧诗中,前边所讲的老干体、泥古体、穷愁体,可不就是腐朽没落、不与时俱进吗?新诗中,前边所举的梨花体、羊羔体、乌青体,可不就是数典忘祖,大白话,口水文字吗?
其实,从形式逻辑上看,新诗有新诗的特长,旧诗有旧诗的优势。这个要系统讲的话,又是一个单独的讲座系列,今天只简单提及一下。
一般而言,新诗自由、灵动,不太具备形式上的外部审美特征,主要靠内容取胜;旧诗凝炼、齐整,更具形式上的审美价值,可以做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旧诗规范多,技术上的门槛更高;新诗貌似无门槛,但写好不容易;可说新诗更难,因为无形式美感支撑,全凭内容,著名学者石鹏飞教授说过“格律诗这个审美规范,歪瓜裂枣放进去,都还像那么回事”;也可说旧诗更难,在表情达意的时候,必须“戴着镣铐跳舞”,必须接受形式上的约束。
不管新诗旧诗,是不是好诗,最后的、终极的评判标准是一样的,那就是要有诗味。不管新诗旧诗,捕捉诗意和诗味,做到耐人寻味,都是一件难事。
前段时间,我们做了一次实验,四位旧诗诗人,把一位新诗诗人刘年的一百首短诗,逆译成旧体诗,一般只是听说把旧诗顺译成新诗,新诗逆译为旧诗比较少见,我们先欣赏几组后接着讲。
第一组
例诗第四十七首:刘年先生原诗《汪家庄的白杨》
起风了
水柳在摇,椿树在摇,棣棠在摇,板栗树也在摇
有鸟窝的白杨,摇动幅度最小。
例诗第四十八首:程皎女士译诗《汪家庄的白杨》
短柳高棠共一摇,风前万物俱萧萧。
缘何只有杨枝定?好为新雏护小巢。
此组特点:注重截取意象
第二组
例诗第四十九首:刘年先生原诗《土豆丝》
儿子抱着篮球进来,说饿了
妻子抱怨他没有换拖鞋
在这间小出租屋里,她制定了很多法律
阳光刚好落在砧板上
我像个手艺精湛的金匠,锻打着细细的金条
那一刻,真想宽恕这个世界
例诗第五十首:程皎女士译诗《清平乐 土豆丝》
一家三个,何惧茅庐破。喜看孩儿新下课,进屋连声呼饿。
娇妻接下书包,泥鞋又惹唠叨。我自笑切土豆,丝丝炸作金条。
此组特点:注重截取意象
第三组
例诗第五十一首:刘年先生原诗《小夜曲》
深夜,陈旧的事物会发光
邻家的女人走上台阶
边掏钥匙,边跺脚
——看来,雪也深了
愿深夜赶路的人,都能看到一扇桔黄的窗子
例诗第五十二首:唐章勇先生译诗《天净沙 雪夜》
深夜大雪幽光,邻家女人还乡,跺脚开门声响,将灯点亮,好照他人还乡。
此组特点:注重营造意境
第四组
例诗第五十三首:刘年先生原诗《万年堡》
黄豆喝饱水后,比姐姐还肥
石磨只听母亲的话,小孩子怎么推也不动
端着热气腾腾的豆腐脑
送给劈柴的父亲
雪,准确地洒进搪瓷碗
人间像豆腐一样善良
天地像清理过后的石磨一样安静
例诗第五十四首:唐章勇先生译诗《万年堡》
古堡飞雪漫天舞,全家上阵做豆腐。
老汉劈柴娘推磨,弟笑家姐肥如鼓。
此组特点:注重营造意境
第五组
例诗第五十五首:刘年先生原诗《河西走廊》
小麦收完之后,陇上的天空,高了三尺
例诗第五十六首:胡荣华先生译诗《河西走廊》
骄阳照河西,祁连比天低。
一夜麦割净,陇云高三尺。
此组特点:注重捕捉共感
第六组
例诗第五十七首:刘年先生原诗《西溪村的黄昏》
胭脂花准时开了
七只白鹅,从河里上来,整齐地向杨家走去
板栗树下,老人们各自回家吃饭
26岁的胡三宝还站那里,含着手指,卑怯地微笑着
他的对面,青山含着夕阳
每个美丽的村庄
都有一条小河、一棵老树、一个胡三宝一样的痴人
他们都是大地上的神
例诗第五十八首:胡荣华先生译诗《西溪村的黄昏》
白鹅摇摆胭脂开,谁咬手指人笑呆。
夕照青山小河淌,胡家三宝爽歪歪。
此组特点:注重捕捉共感
第七组
例诗第五十九首:刘年先生原诗《农事》
小满是幺妹,乳房刚刚发育,还赖在床上
谷雨是懂事的大姐,早早到了田里
每一个小猪,都有一个活泼的尾巴
每一个插秧的女人,都有一个美丽的屁股
给春耕的牛吃煮黄豆,是天经地义的事
天色暗下去的时候,路边的油菜花,灯光一样亮了起来
第六十首:张庆辉先生译诗《农事》
赖床小满惹谁怜?谷雨催耕姐下田。
几垄秧苗弯秀女,满坡猪仔爱春天。
风吹四野花初放,月到中庭磨尚旋。
豆喂黄牛盼肥壮,一年农事正绵延。
此组特点:注重交融诗画
第八组
例诗第六十一首:刘年先生原诗《黄河颂》
源头的庙里,只有一个喇嘛
每次捡牛粪,都会搂起袈裟,赤脚蹚过黄河
低头饮水的牦牛
角,一致指向巴颜喀拉雪山
星宿海的藏女,有时,会舀起鱼,有时,会舀起一些星星
鱼倒回水里,星星装进木桶,背回帐篷
例诗第六十二首:张庆辉先生译诗《农事》
喇嘛赤脚过黄河,崖畔牦牛角似戈。
卓玛水担星宿海,一瓢清冽舀星多。
此组特点:注重交融诗画
你看,刘年的这些新诗,从外部审美特征上看,与旧诗毫无关系,但是从它的内质上看,与诗经楚辞、唐诗宋词是一脉相承的,四个特点——注重截取意象、注重营造意境、注重捕捉通感、注重交融诗画。而这些全是中国旧体诗的经典内涵和创作手法。因此,结论是,好的新诗旧诗,血脉一定是相通的,一定是从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的文化河流中传承而来的,从最本土、最中国的文化沃土中生长出来的。
好诗首首相似,坏诗各各不同。无论新诗旧诗,不管它们形式上的差别有多大,在我们这个古老的诗国,可以统一地称之为国诗。
国诗的三大基本功能:缘情、言志、美刺,历经多少年,都不会变化,无论新诗旧诗,只要是好诗,一定是在这三个向度上有杰出的表现。这是从功能上讲。
从把诗写好的方法上讲,前边讲的对旧诗适用的“抒真情、铸新魂、得意境、启通感”,对新诗同样适用!所以说,新诗旧诗不必在文体上打嘴仗,而应该各自按创作规律把诗写好,因为在读者面前,在时间的长河里,对你是新诗或旧诗,是不太在乎的,但对你是好诗或坏诗,将十分在乎!
新诗旧诗一脉通,这是目前诗歌界两个重要的、基本的品种。
我们前面说了,要放宽自己的审美口味,事实上,大体上具备诗的形式(无论是旧诗的形式或者新诗的形式),具有诗意诗味的文字组合,我们都可以将它纳入广义的诗的范畴。这里着重说说国诗的两个亚品种,作为我们这一部分的补充内容。
第一个亚品种,格律体新诗。其形式介于新诗和旧诗之间,又名“新格律诗”和“现代格律诗”,在形式上,对新诗旧诗各有扬弃,有旧诗的整齐美,但没有那么严格的格律要求,有新诗的自由度,但又增添了一定的韵律之美。
这一支流从五四时期起就一直没有断过流,早期的包括郭沫若、刘半农等,后来的何其芳、卞之琳、臧克家,再后来的公木、张志明等等,今天的万龙生、王端诚等人,他们都是格律体新诗的倡导者和实践者。1993年,还成立了专门的学会——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但格律体新诗一直是支流,未能成为主流。我个人认为,发展得不算太成功,主要是没有特别出色的作品。这一品种的发展历程,就不展开讲了。
第二个亚品种,歌词。许多文化保守主义者、文化狭隘主义者看不起歌词,其实宋词、元曲都是当年的歌词,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从艺术的角度上看,并无高下之分,你说台阁体与竹枝词,哪个好?还真不能按体裁分高下,许多诗的诗味儿还不及写得好的歌词,这个经验我估计大家都有。所以,我特别主张把歌词也划入广义的诗的范畴。当然,写得不好的歌词也比比皆是,特别是大量的晚会歌,为了正能量,完全丧失艺术节操,如果有时间写一本《中国晚会歌批判》,一定能成为文化热点。这当然不是正能量的错,当年《红梅赞》《我的祖国》《长城长》也是所谓正能量,但写得多好。现在好像就写不出来了,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首《大中国》,有一句“还有珠穆朗玛峰儿是最高山坡”,既然前面说是山峰了,怎么马上又变成山坡了呢?留下主谓宾,就成了“山峰是山坡”,实在是荒唐!
我也不觉得歌词中的“中国风”有多好,现在好像放一点古典诗词的佐料进歌词,就显得很有文化似的,你像什么《菊花台》中的句子——花已向晚,飘落了灿烂,凋谢的世道上,命运不堪,愁莫渡江,秋心拆两半,怕你上不了岸,一辈子摇晃。
似是而非,半通不通,都是些什么玩意?
当然,有些歌词非常好,可以完全不用怀疑地称之为好诗,我们欣赏两首——
例诗第六十五首:方文山先生的《东风破》
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
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
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
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
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
而如今琴声幽幽我的等候你没听过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
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
荒烟漫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
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
而如今琴声幽幽我的等候你没听过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
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
荒烟漫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
简评:有关于岁月、关于旧时、关于童年、关于故乡的通感。
第六十六首:罗大佑先生的《未来的主人翁》
你走过林立的高楼大厦
穿过那些拥挤的人
望着一个现代化的都市
泛起一片水银灯
突然想起了遥远的过去
未曾实现的梦
曾经一度人们告诉你说
你是未来的主人翁
在人潮汹涌的十字路口
每个人在痴痴的等
每个人的眼睛都望着那
象征命运的红绿灯
在红橙黄绿的世界里
你这未来的主人翁
在每一张陌生的面孔里
寻找儿时的光荣
每一个今天来到世界的婴孩
张大了眼睛摸索着一个
真心的关怀
每一个来到世界的生命在期待
因为我们改变的世界
将是他们的未来
别以为我们的孩子太小
他们什么都不懂
我听到无言的抗议
在他们悄悄的睡梦中
我们不要一个被科学游戏
污染的天空
我们不要被你们的发明
变成电脑儿童
孩子们会告诉他们的后代要守规矩
格言象玩具风筝在风里飘来飘去
当未来的世界充满了一些陌生的旋律
你或许会想起这首古老的歌曲
我们不要一个被科学游戏污染的天空
我们不要一个被现实生活超越的时空
我们不要一个越来越模糊的地平线
我们不要一个越来越沉默的春天
简评:有人文关怀,有超前忧患,有细节,有画面,好诗。
这是我讲的第五部分,新诗旧诗血脉通。
主讲人简介
张庆辉,男,1970年3月生,重庆云阳人,现定居昆明。曾任某都市报评论部主任,现自营传媒公司,云南省诗词学会理事,滇吟社社长。爱诗词,好交游,性旷达。
更多精彩专辑,参看如下链接:
【云帆课堂】张庆辉·吃完瓜后看看远方 ——这个时代还需要诗心与诗意吗(一)
【云帆课堂】张庆辉·吃完瓜后看看远方 ——这个时代还需要诗心与诗意吗(二)
关于投稿
1)格律诗、词、散曲、歌词、对联,不超过20首(诗:平水韵,词:词林正韵,新韵需注明);辞赋、作品评论、诗歌理论,一到数篇不等;新诗,不超过8首。文责自负。拒绝一稿多投。
2 ) 稿件以邮箱粘贴+Word文档发送。五号宋体,居左排列。并注明所投稿的栏目,如【云帆诗会】、【云帆诗家】、【云帆诗友】【云帆清音】等。
3)书法绘画作品:6到12幅供选用,要求图片清晰,剪裁完整。
4)附文请附120字以内个人简介,生活照片1-3张。(照片以原图格式发送)
5)投稿邮箱:
A、caochuyang_@126.com
B、673126620@qq.com
C、408170812@qq.com
关于打赏
1,打赏总额20元以内(含20元),归平台;
2,打赏总额20元以上,作者与平台各半;
3,打赏发放方式:作品发表7日后10日内,向作者提供打赏明细,并以微信红包发放打赏。
诗歌高地,心灵家园。荟萃天下诗友,弘扬传统文化。推介名家精品,展示新人新作。凭家国情怀,观千秋气象;以飞扬笔墨,写诗意生活。合众力,挂云帆,济沧海……
长按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并置顶云帆
感谢您抽出
欢迎留言与转发,云帆因你更精彩
本期编辑:豆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