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城读 │1843年之前的上海是什么样的?小渔村抑或千年古港?

2017-04-07 Linda Johnson 城读

125


1843年之前的上海是什么样的?小渔村抑或千年古港?



《上海:从市镇到口岸城市,1074-1858》批驳上海在1843年之前不过是一个小渔村的迷思,叙述上海如何从宋朝的市镇转变为明朝的棉布生产中心、清朝的港口城市,强调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延续性。最近的考古发现表明,上海的确是个千年古港。


Linda Cooke Johnson, 1995. Shanghai: from market town to treaty port, 1074-1858,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对上海城市历史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近代以来,即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之后的口岸城市历史,学者们有多种不同解释,大致上可以划分为外部与内部或者西方与中国两种对立观点。最常见的一个观点,在1843年上海被迫作为口岸城市向西方开放之前,上海不过是一个小渔村。或者借用1860年代的导游手册的说法,在英国人到来之前,上海顶多是个“不太重要的中国三线城市”。

 

历史学家Linda Cooke Johnson在《上海:从市镇到口岸城市,1074-1858》一书中批驳了这一“渔村迷思“,在中国历史脉络下叙述在1843年西方人涉足上海之前,上海作为镇和城市的发展历史过程。她从唐朝上海还是不起眼的渔村说起,到上海成为市镇,继而发展成为地方港口、县衙所在地、棉布生产中心、一直到作为口岸城市向西方开放。全书重点集中于外国影响之前的历史。

 

1843年外国人第一次涉足上海前夜,上海是一个真正的中国市镇,是当时中国第20大城市,绝非小渔村。上海简称“沪“,由”沪渎“而来,对“沪渎“最早最可靠的记录来自唐朝。不过在唐朝时,上海的确是一个小渔村。沪渎村是松江(吴淞江古名)沿岸的渔村,位于当时的出海口,被视为今天上海的前身。沪渎名字的由来为当时的渔民普遍使用一种叫做“沪“的捕鱼工具,“沪”遍布于“渎”(河道 ),因此名曰沪渎。南朝梁简文帝的《吴郡石像碑记》记载:“松江之下,号曰沪渎”。

 

到宋朝时,上海不再只是个小渔村,而成为了重要的商业港口。元朝上海继续蓬勃发展,成为县衙所在地,这一历史足够驳斥“渔村迷思“。当时上海东边冲积沙土不适合种植水稻,却非常适宜种植棉花,于是棉花取代水稻成为东边主要农作物,通过贸易换取西边种植的大米。棉花纺线织布的手工业开始在上海兴起,地方经济逐渐多样化、商业化,并且棉布不限于地方销售,通过掮客与商人,棉布销往各地,形成全国市场。

元朝的上海镇


明朝,上海成为服务于全国的主要棉布生产中心。


明万历年间的上海 


明朝上海县人口 

清朝,上海成为长江下游流域非常重要的商业港口城市。康熙年间,上海不仅是棉布生产中心,还恢复了原来海港城市地位。上海作为苏州的港口,苏州制造的丝绸、棉布、纸张和其他手工艺品在此转运。整个18世纪,上海不仅服务于中国国内贸易,同时也服务于国际贸易。清朝鼎盛时期,上海港口进出的商品种类繁多,包括皮草、草帽、鞋在内的各种服饰、茶叶、烟酒、大豆、大米、蔗糖、牛肉、火腿、各类菌子、海产、淡水鱼、蔬菜、未加工棉花、纱线、不同等级重量的各类棉布、各类丝绸、各种纸张、蜡烛、食用油、煤油、皮革制品、木材、竹子、竹制品、金属、珠宝玉石、骨制品、皮毛、各类药物、煤炭、肥料等。进口商品包括日本纸、日本刀、外国纱线、燕窝等课以高关税。19世纪伊始,在外国人踏上上海土地之前,上海已经成为中国第20大城市。 


清朝上海县及市镇

 

不过,在将近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里,在中华帝国官僚体制下,上海行政级别最高不过县级。上海行政地位一直不高,不如长三角的苏州、杭州、南京等城市,但是上海始终是一流的商业城市。


上海的商业行会,1858 


明清时期的海运路线

 

1843年前上海的商贸规模,根据Rhoads Murphey估计,1832-34年间上海呈报的贸易量已使该市跻身于世界上第一流的港口,其货运量等于或者超过了同期的伦敦。

 

长三角的地质地理条件与上海城镇发展

 

上海城镇发展,与所在的长三角地区的地质地理条件密不可分。在长三角诸多城市里,上海是最晚近形成的城市。上海的兴起,得益于优越的地理区位、商业利益以及政府政策,但更重要的是,长江三角洲的生态特点:长江支流频繁地改变河道、港口形成与淤积的速度都很快、数千年以来长江三角洲不断向大海东扩。

 

过去两万多年,长江三角洲的形态随着海平面的升降不断变化,河流泥沙沉积不断向海扩展。青浦考古发现表明,大约4000年前,今日上海西部的某些地区为露出水面的陆地,可能是位于沼泽地里的岛屿。公元前2000年的商朝时,今天上海所在的地块当时极有可能仍然为水所覆盖。

 

过去两千多年里,由于泥沙在河口不断沉积,三角洲持续不断向东边延伸。今天上海所在陆地大约在过去1200-1500年里方才由向海扩张的三角洲堆积形成。

 

宋代海岸继续向东推进,公元713年,修建捍海塘保护陆地。到南宋,这条海塘历经百年已经损坏,于是在公元1172年修筑了里护塘。海塘的修建有助于固定土壤,防止海水倒灌。通过长江泥沙沉积的自然过程,辅以海塘修建、运河与水闸的修建,今天上海所在的陆地逐渐形成、扩张、加以保护和排水,逐渐适于农业耕作,为上海城市发展奠定了基础。

 

上海港的前生:青龙镇



青龙镇是上海地区最早设立的市镇,青龙镇位于上海西部,今天的青浦。天宝二年(743年),吴淞江下游南岸的一个小渔村,处于青龙河与松江的交汇处,凭借“据沪渎之口”的优越地理位置,开始兴旺起来,人们为了祈求出海平安在此动工兴建占地数十亩的报德寺(即青龙寺),继而又造起国清寺(即隆平寺)等。过了三年,这里形成了青龙镇。青龙镇东面水域辽阔,适宜停泊众多大型海舶;那巍然耸立的青龙塔,则兼具导航标志的作用,可引领海舶顺利进出。隋唐造船技术的进步使得远距离航运变得可能,既可以与内地水道通行,也可以作为海港航行远洋,长江三角洲的一个良港悄然崛起。

 

青龙镇的繁盛从唐朝持续到宋朝。唐宋时期青龙镇的商业繁荣,既充任太湖流域内河航运港口,又作为海港南下福建、广东,甚至远达日本,青龙镇成为上海地区最早的对外贸易港口。南宋时期,青龙镇还专设市舶务管理海外贸易。贸易发展促进了青龙镇的繁荣。北宋诗人梅尧臣曾记载青龙镇有三十六坊,烟火万家,一派繁荣景象。南宋初年,青龙镇进一步繁荣,时人誉为“富商巨贾、豪宗又姓之所会也,人称小杭州。”



2010~2016年,上海博物馆考古部对青龙镇遗址进行了长期的考古调查与发掘,发现了唐宋时期大量的遗迹和遗物,重要遗迹有隆平寺塔、房址、水井、手工业作坊、瓷器堆积等,出土遗物中贸易瓷器占有较大比重。青龙镇遗址是上海城市历史的重要发现,它是实证千年上海城镇发展的宝贵资料。

Source:

 

不过曾经创造了青龙港口的三角洲泥沙沉积,同样毁灭了它。尽管青龙港口不断挖沙,仍然无法阻止青龙河淤塞,海舶难以继续上溯青龙镇。松江改道,南宋时,商业航运逐渐转移到上海镇,青龙镇失去了河流、港口和商业,上海镇取而代之(原本位于黄浦江西岸的村庄,逐渐在宋朝发展为市镇,1074年正式设上海镇,元朝政府考虑到上海的重要性,1272年从华亭县中分出上海县,以上海镇为县衙所在地)。


城读相关阅读:

3.城读│农业与城市,孰先孰后?简·雅各布斯的“城市先于农业”模型与考古学事实

5.城读│为什么上海是理解现代中国的关键?

21.城读│1966年,一个红色资本家在上海

22.城读│“农业与城市,孰先孰后”的争辩当真可以休矣?

63.城读│大卫•哈维评《四方之极》

108.城读 │ 明清中国城墙:特征、规模分布及其对当代城市的影响

(点击文章标题,或进入公众号回复标题前的数字获取文章 )

城读 城市阅读的记录

 

微信公共订阅账号“城读”,每周推送城市阅读笔记

关注我们,请搜索账号 CityReads

或长按上方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