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家长问3】孩子打架了,家长怎么办?
说明:凡是以“答家长问”为标签的文章,均来自家长的真实提问。我从提问中择取重要的问题写成文章或片断,同时隐去提问者信息以示尊重。欢迎通过留言区继续讨论。
打架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校园欺凌,这就比较严重了,需要老师和家长介入,以保护学生为出发点,严肃进行处理。一种是日常的冲突,往往也不严重,就是三言两语不合,或者有一些积怨,彼此看不惯对方,就动了手,通常也不会有什么肢体上的伤害,或者说伤害主要是心理层面的。
这里说的主要是后一种情况。
一、怎么定义孩子之间的肢体冲突
校园欺凌会给孩子的生命留下阴影,有时候可能是不可逆转的,这要特别注意。但一般的冲突,却是孩子发展的一部分。换句话说,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社会化学习”。从一个方面看,它是消极的,毕竟是问题,在一段时间内会影响到孩子的人际关系、心理状态甚至学业,但从另一个方面看,它是积极的,孩子正是通过这些冲突来理解周围的人,理解自身,以及理解彼此间的关系。孩子处理这些冲突的方式,尤其是对冲突本身的理解,将会对孩子以后走上社会产生潜在的但深远的意义。
(值得提醒的是,孩子往往对一般冲突会有强烈的反应,但是对欺凌却容易保持沉默)
一般冲突的起因,在成人看来往往都无关紧要。它可能源于:因物品所有权发生的冲突、不恰当的玩笑或语言中伤、小团队中因为亲疏远近引发的孤立、意外碰撞、求助受挫、未被关注导致的愤恨、嫉妒……
在小学高段和中学(尤其是初中),这种冲突会大量增加。这种冲突与自我发展有关,涉及到孩子或孩子之间潜在的权力之争、自我认同(自我同一性)、社交焦虑等问题。最核心的潜意识诉求,就是求权力、求关注、求意义。有时候,我们会把这些问题,称之为“青春期问题”。
一般的老师,面对这种不稳定状态,自然而然地会习惯于“维稳”。哪怕在小学,涉及到六年级的学生管理,也会自然而然地倾向于“稳定压倒一切”。一般的家长,或者倾向于维稳,觉得这没多大的事儿,要么就不分青红皂白地介入孩子之间的争执,甚至将这件事演变为家长之间的争斗。因为在丛林法则里,“不吃亏”是一条重要原则。大家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些冲突,不仅仅是麻烦,换个角度讲,正是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如果孩子径由这些资源而进行体验式学习,那么,对孩子未来解决问题,将产生多么大的价值啊。
二、冲突的一般过程
一般来讲,孩子打架了,双方往往都有责任。如果有一方完全没有任何责任,要么是很深的误会,要么就是典型的欺凌。
冲突总有一个起因,我们可以称之为第一推动力。假设两个男生在踢球的时候发生了肢体冲撞,从而导致了赛后的打架事件,那么,这个肢体冲撞,就打破了原先彼此关系的稳定状态。孩子们怎么处理这种不稳定状态,让它恢复平衡?就是一个关键问题。
在这里,孩子往往会经历从情感到认知的不断循环的反应链:
(球场上肢体冲撞)
1.情感-感觉很不舒服;
2.认知-对方一定是故意的;
3.情感-生气、愤怒;
4.认知-他必须向我道歉,或者我要让他知道我不是好惹的。
这只是表面上的反应链,潜意识里,则还有一个自我认同的问题。就是通过这件事,“他人如何看待自己”以及“我如何看待自己”的问题。我被人如此欺负,是表示我是个无足轻重的人吗?孩子原有的自我认知会失去平衡,他会以某种方式寻找平衡。
然而,冲突是双方的,每一个孩子的反应链,都在对冲突另一方的反应链相互纠缠。这种纠缠可能导致冲突平复,也可能导致冲突升级甚至形成蝴蝶效应,小事情演变成大冲突。
另一个孩子可能意识到在冲突中,自己是主动方,对方是被冲撞方,然后用道歉来解决问题,平息对方的愤怒。而道歉这种行为,平衡了对方的自我认知(“他是如何看待我的”),从而引向了和解。但也有可能,作为冲撞方,对方并没有采取道歉行为,反而进行了回击。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对方意识到自己是冲撞方,有责任,但对方不接受你的情绪,所以采取了对抗的方式,一旦对方采取对抗的方式,就会在认知层面转向自我辩护,例如:球场上怎么可能没有冲撞?你也有责任,因为……,等等。另一种情况,是对方并不觉得自己有错,因为两个人对冲撞的理解有非常大的差异。在对方看来,这只是“技术犯规”,而你的反应过激了,是蛮不讲理。于是,各执一词,冲突就可能相互叠加而加深。
对孩子来说(其实成人也是如此),情绪先于认知,总是先有情绪反应,再试图在认知层面证明情绪的合法性(这是自我同一性的需求),这往往让冲突成为死结,让和解变得不可能。
显然,这不是老师想要的结果(或许是有些家长想要的结果)。因为这归根到底变成了权力之争,权力之争总是“你输我赢”。然而,谁能保证你的孩子一直赢呢?而且,这也是一种缺乏安全感的“赢”。
三、老师和家长常犯的错误
老师和家长在处理孩子冲突问题时,容易犯哪些错误呢?
那么,先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作为成人,在介入孩子的冲突时,我们的角色究竟是什么?我们如何认识这些冲突的性质?请大家完成下列选择:
1.孩子之间的冲突,是麻烦,还是契机?
2.我们的角色,是警察,还是牧师?
3.孩子的错误应对,究竟是个态度问题,还是个能力问题?
4.我们最终的目标,是惩罚孩子以减少问题,还是鼓励孩子自己承担责任?
5.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主体是成人,还是孩子?
因为篇幅关系,这些问题不能一一讨论。
老师和家长在面对冲突时,第一反应,往往是试图判断“谁对谁错”(就是警察思维),事实当然需要澄清,真相当然需要探索,但是单一维度的“寻找肇事者”,会引发太多的问题。很多时候各执一词,讲不清楚,最终总有一方不满意,或双方都不满意。
伴随着“谁对谁错”而来的,是对犯错者的指责。这种指责会引发两种可能的反应:一种是内疚或自我谴责甚至自我贬低,一种是更强烈的对抗尤其是心理对抗,而以后一种更为觉。你让我道歉可以,写检讨书也可以,罚站也可以,但我心里就是不服。
警察思维,有时候还会将孩子之间的冲突,上升为家长之间的冲突。有些家长,深信丛林法则,总怕孩子吃亏,所以不遗余力地介入,充当孩子的保护伞。问题是,你能保护他一辈子吗?相反的,有些家长又觉得,多大点儿事,至于这么大动干戈吗?又教育孩子要宽容,宰相肚子能撑船,不要动不动就与别人冲突。但对孩子来讲,你认为的小事,可能是天大的事,稀泥抹光墙,但问题没有解决,只是被取消了。
最重要的是,我们试图解决孩子们之间的问题,而不是鼓励和协助他们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结果,孩子丧失了一次可能的深度学习机会。
四、孩子打架了,家长怎么办?
再次重申,这里不涉及到校园欺凌和严重冲突(例如产生了身体伤害,可能涉及到法律问题),指孩子之间的一般冲突。
孩子打架了,家长怎么办?
这里要讨论两个层面,一是观念层面,二是操作层面。
在观念层面,我们要形成一些共识:
孩子们之间的冲突有必然性,它既是麻烦,更是提升孩子社会化水平的契机,要利用它来让孩子经历深度学习;解决问题的主体应该是孩子而不是家长,家长扮演的是支持着的角色,包括心理支持与技术支持;家长的支持,应该既着眼于问题的解决,更着眼于孩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操作层面,以下建议仅供参考。
第一步:问孩子,你自己能解决吗?是否需要父母的协助?
如果孩子认为自己能够解决,家长就不要介入。哪怕孩子解决方案有诸多问题甚至是完全错误的,孩子也可能通过自然后果来反思,不要自作聪明地给孩子提非常细节的建议。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从他们自身内部生长出来。
然而,许多孩子不会告诉父母这些,他们倾向于自己解决问题,是因为告诉父母的结果,或者是大惊小怪,或者是倍受指责。这意味着与父母的信任关系没有建立起来,原有的模式存在问题。那么,父母可能需要长期做出调整,重新赢得孩子的敞开心扉。当然,这很难,因为中国有一批家长是焦虑型的,倾向于控制孩子。哪怕认识到了危害,也无法改变。
第二步:如果孩子告诉你发生了冲突,那么,首要的是尽可能获取更多的信息。
防止这些反应:立即责怪孩子;立即责怪老师或对方孩子(甚至包括对方家长)。因为人都是自我中心主义者,孩子对冲突的描述,一定是变形的,代表了他的一个心理故事,而在冲突的另外一方那里,这个故事一定是另一个版本。我们的目的,是尽可能地寻找或还原第三个版本(旁观者版本)。
在这里至关重要的,是防止情绪和评判,而通过提问,不断地修正故事。提问过程,也是帮孩子修正故事的过程。
第三步:在充分倾听后,与孩子讨论冲突。
对冲突的讨论,通常涉及到几个方面:
1.事实是什么或可能是什么?
我们可能忽略了什么?如果我们是冲突的另一方,我们对事实的理解可能会有什么差异?对方的理解合理吗?差异是怎么产生的?
2.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对方可能有什么样的感受?双方的感受来源于哪里,差异是怎么形成的?
3.我是如何认识这个问题的?对方是如何认识这个问题的?这个问题还可以怎样认识?
4.这个问题有多少种解决方法?这些解决方法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怎样的解决方案是最适合的?如何将短期后果与长远后果结合起来思考?
第四步:鼓励孩子制作解决方案并付诸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给予指导。
所有的方案都是一厢情愿的,因为你不知道对方的反应。所以,需要不断地理解对方的反应并进行调整。如果孩子觉得需要,可以不断地与孩子在过程中进行讨论。
对我来说,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训练过程,至于问题解决的程度,并不是最重要的。
第五步:如果孩子解决不了而问题又必须被解决,则家长介入。
这种介入,包括与老师以及对方家长的沟通。
五、写在最后
真实的生活当然并没有这么简单,但我们仍然可以逐渐地形成一个问题解决的框架。这种框架,或许是孩子一生成就的重要基石。
最后,还要补充说明几句。
有教养的家庭,会为孩子的言行树立底线(底线就是可以不断解释,但必须遵守的东西)。例如:
1.在任何情况下,不说脏话。
2.非暴力原则。即不用打架的方式解决问题,哪怕是对方犯错。这种原则有例外,就是可以正当防卫,以及在遭遇欺凌的情况下使用武力。
要注意一种情形,就是自己的孩子特别容易跟别人起冲突,而每次都认为是别人的错。那么,这往往跟孩子的认知模式有关,而且这种认知模式伴随着情感体验。严重的情形,会形成一种“眼镜蛇”类型(无贬义,仅指生命类型)。这则需要长期进行矫正。而能否矫正到可以接受的范围里,就跟成人与孩子的相处模式息息相关。
另外,对一所学校来讲,要将培养学生解决冲突的能力当成重要的能力来培养。这需要对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对家长和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
- END -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