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应该受到教诲?——《画杨桃》漫谈
昨天,在针对后知联盟讲师进行的逐课教研中,讨论到了一篇经典课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画杨桃》。
这是一个以寓言为主的单元,《画杨桃》也是通过一件事,要告诉读者一个道理。故事讲了一节图画课,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讲桌上让大家画,“我”因为位置的原因,如实画出来的杨桃是个像五角星一样的东西,而不是平时印象中的样子。
于是,班里几个同学看见了,哈哈大笑。
老师发现了,就到“我”的座位上,看了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跟全班同学展开了一场讨论。并且,让觉得好笑的几位同学,轮流坐到我的位置上,看一看杨桃的样子。然后和颜悦色地说:
“大家发现了吗?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
文章结尾这样写道:
“老师的教诲让我终生难忘。”
那么问题来了:老师在“教诲”谁?谁应该受到教诲呢?
一
从文本的逻辑上讲,文章中的这件事包含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又由两个部分组成,可以当成四个部分:
1. 事件:“我”画了一张像五角星的杨桃;
2. 反应:班里几个同学看到了“我”的画,嘲笑了“我”;
3. 澄清:老师对“我”画得像不像,是否好笑通过轮流体验进行了澄清;
4. 总结:老师由此总结出了一个道理,讲给了大家。
这样,结尾就有点突兀,那几位同学通过老师的谆谆教导,明白了一个道理。他们才是老师的教导,而不是“我”。为什么结尾不写他们终生难忘,而是“我”?至少可以这样结尾:
“刚才还在笑我的几位同学,悄悄地低下了头。”
或者再退让一步,至少加一个“们”:
“老师的教诲,让我们终生难忘。”
你可能觉得这是吹毛求疵。老师的确是教导那些嘲笑“我”的同学,但是,老师说的道理,难道没有让“我”受到教育吗?哪怕不是针对“我”,这也算是福利好吧老魏?
咳,文章有文章的理路,别人犯错“我”吃药,哪怕药很健身,也不带这么乱来的。
二
其实文章还可以重新写。
因为在这个故事逻辑中,“我”事实上不是主角,只是个线索人物,是个由头,主角是嘲笑“我”的“同学们”,所以变化的也是他们,受教诲的也是他们。
但哪怕改了结尾,明明“我”不是主角,还要从“我”的角度去写,从叙事角度上讲,多浪费多别扭呀。稍微改一下,就顺畅多了。
例如,可以写有一次上图画课,老师让同学们画杨桃,有一位同学画的一个五角形的东西,我们看到了,都笑了起来。
这样一来,从叙事的角度,可以充分表明我们的心理活动,因为写画杨桃的人的心理活动,在这篇文章中,是没有价值的。以画杨桃的人作为叙事主人公,是一种叙事上的浪费。
这样写,文章就更生动了。因为可以补充好几处细节描写。比如,我们看到五角星样的杨桃时的心情,以及我们坐到这位同学的位置时的心情,还有最后听了老师说的话以后的心情以及反应。
我的意思是说,课文的叙事是拧巴的。
三
当然,我一开始就知道这是改编过的,我要表达的中心意思,也是改编要慎重。
以前课文(也不知道是不是原文),开端和结尾分别是这样的:
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父亲开始教我画画。他对我要求很严,经常叮嘱我:“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
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颜悦色地说:“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的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这位老师的话同我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也就是说,在原文那里,首尾是一致的。老师和父亲的教诲是相同的,重心并没有落在“看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事物就不同”这一点上,而是落到了“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这样的话,文章的重点就清楚了。主人公是“我”,帮助者是“父亲”(曾经)和“老师”,他们给我一生爱用的教诲是一样的:不要管别人怎么看,怎么说,相信自己的眼睛,相信自己的判断,坚持自己的原则。
四
然而,原作,就对么?
假如原作的重点,是“我”,那么,文章的主体部分,“我”就不能缺席,重点应该是我在受到嘲笑后的反应。比如沮丧、怀疑、试图改弦更张……这时候,老师及时介入,在澄清了真相后,教诲的重点应该是“我”:
“小干呀,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同学们笑你固然不对,但你要明白,他们站的角度也和你不一样。他们要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你也不能因为别人的嘲笑就轻易动摇,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
但是,作者在写的时候,的确没有叙事角度与重心的这种自觉。
不过,文本破裂的地方,或许是智慧之光可以照进来的地方。如果把这些作为课程资源,不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么?
当然,放在二年级,太难为孩子们了。他们还小,满心想着杨桃好吃不好吃呢。
毕竟在北方,杨桃是不大见得到的。
(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