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市场规模如何估算,低温酸奶市场才不会少算250亿

FORC未来吃货 FBIF食品饮料创新 2019-05-19

点击上方FBIF食品饮料创新,置顶公众号


这篇文章不会讨论商业模式和技术创新,今天老中医想分享给你的,分为两部分:


  1. 市场规模是如何算出来的?为什么我们要对低温酸奶的市场规模数据做修正?

  2. 我们算出来的低温酸奶市场规模是什么?我们如何估算增长率?增长背后的驱动因素是多少?

01

市场规模怎么算


这半年老中医把用来写文章的时间,花在了对食品行业下各个细分行业以及相关科技行业的系统研究,既然是行业研究,首先需要知道行业的盘子有多大,而分析市场规模(Mkt Sizing)必然是绕不开的一环。


在乙方做咨询时,市场规模要么是第一轮面试时,诸如“中国人一年喝掉了多少瓶酸奶”的问题,或者是研报开头,用来暖场的“低温酸奶市场规模约为 250 亿”的背景数据而已。


但作为甲方开始决策时,发现算清楚市场规模实在太重要了,反之算不清楚市场规模真要命,对市场规模的预期,相当程度决定了企业对应的资源投入:


如果一个市场有非常明显的天花板,如果不断追加资源,不符合投入产出比;

如果一个市场被严重低估,如果没有投入,企业白白放过了市场机遇。


但算清楚市场规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宠物食品的市场规模为例,老中医曾经被搞蒙过:券商 A 告诉我:市场规模 350 亿;投资人 B 告诉我:市场规模 700 亿;品牌商 C 告诉我:狗粮加猫粮才 160 亿。


    ABC 的数据完全不一样,那究竟相信谁?检验数据有效性,核心靠问这两个问题:


    看数据是谁算的?

    看数据是怎么算的?


    关于第一个问题“谁算的”,老中医用一句话说清大意:“内部比公开的靠谱,买方比卖方靠谱,颜值高的比看起来野鸡的靠谱,做得长的比做的短的靠谱,业内有恶名的不靠谱”。


    如果你想获得实操指南,老中医有一张自用表单,标注了各家买方基金、咨询公司、券商、市场研究的靠谱程度/擅长领域/有坑的地方,你在公众号回复“靠谱研究机构”,获得文档链接


    关于第二个问题“怎么算的”,如果有篇文章告诉你“千亿级植物蛋白饮料市场”,但没有告诉你数据是怎么算出来的,你可以先对文章的数据有效性留一个问号。


    检验研究是否靠谱的一个试金石:结论有数据支持,数据可被拆解,数据源是可被追溯和证伪。


    只要不是拍脑子,你看到的市场规模,通常用这 3 种方法算出来的:


    从上至下估算(Top - down);

    业内企业销量加总(Peers);

    底层数据累积(Bottom - up)。


    Top - down 应用最为广泛,市场规模被拆解成公式,并对公式里的每一个假设估值。


    最典型的估算方式是:市场规模 = 总人数 * 目标人群比率 * 转化率 * 购买频次 * 客单价


    举个例子,券商研报认为 2016 年宠物市场规模为 1223 亿元,它的计算逻辑为:


    市场规模=∑各地区单只宠物年均消费支出×(各地区总人口×人均宠物拥有量)* 单只宠物年均消费支出


    券商把各地区单只宠物年均消费支出拆开了算,在业内算非常严谨的方法了


    相信你看完这套计算逻辑以后,会发现有两个要素会极大影响最终结果,一个是逻辑拆解是否严谨,一个是假设值估算是否准确。


    这套逻辑是严密的,但即使如此,老中医仍然认为以下几个数据的假设是存疑的:


    人均持有量和年均支出的数据,是如何算出来的?(人均持有数据是从狗民网的在线调研获得,样本忽视了养猫/养乌龟/鱼/鸟的,以及年纪大、缺乏上网条件的用户)


    人均 GDP 和 支出占人均GDP 的比重是否符合真实情况?(2017年北京年平均工资为9719*12=117492元,又拖大家后腿了?)


    你会发现,如果有这么多变量,而且每个变量都是估算的数字,最终估算出来的值只能精确到量级。


    即使是逻辑严密的 Top - down 也只能解答你是 “百亿级,还是十亿级”的问题,但解答不了是“ 250 亿、 350 亿、450亿?”,更没法给你打包票 “是250亿,而不是273亿?”。


    Peers 说穿了就是把行业里各个企业的销售额加总起来,显然易见,精确性比 Top - down 高一个档次,但 Peers 也不是没有问题的,他的核心缺陷有 2 点:


    Peers 适合数行业集中度高的行业;

    Peers 需要企业动态的真实数据。


    先说第一个问题,Peers 非常适合用来数寡头垄断的行业,但如果碰到中小型企业数量众多的行业,市场规模就很难符合实际,谁知道这些长尾加起来是多少呢。


    比如老中医曾经想靠这个方法,把整个乳制品的大盘子拼起来,但发现公司实在太多(比如我看到三色鸽,欧亚等一批地方乳企心里是懵的)。


    拿到这些公司的销售额还不够,如果你要算清低温酸奶的盘子,大部分公司的业务还不止低温酸奶,你还需要拿到每一个公司的低温酸奶销售额,这又是巨大的工程量。


    第二个问题,这块数据主要由初级员工通过公开信息了解企业营收,如果企业没有公开披露营收,则这里就缺了一块数。


    即使能够查到公开数据,也往往只能拿到静态数据,时效性不好,比如 2017 年该行业的实际市场规模,显然不是 A 企业 16 年的营收,加上 BCDEF 企业 15 年甚至 14 年的营收。


    最隐蔽但最要命的问题是,企业营收的真实性和统计口径得不到保证,比如公开披露的营收并非终端销售额,而把压给经销商的货也算进去了。


    而这在快速消费品领域广泛存在,由于底层数据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反映到最终的市场规模是不精确的  。


    Bottom - up 的本质是通过技术手段(如扫码机),把销售数据一单一单的累积起来,由于基础设施建设非常烧钱,以至于单个企业根本负担不起这样的成本,但由于这是逻辑上最严谨的一种方法,所以变成第三方研究机构的杀手锏。


    但其实即使是这样的逻辑,也不是没有破绽的:


    没有足够的实力在所有渠道布设基础设施,所以只能覆盖部分渠道,而部分渠道的数据是不能反映整个市场的情况。


    如果使用方不能拿到原始数据,不能自己验证数据来源,切分维度,最终数据有效性存疑。


    关于第一个问题,举个例子,老中医经常需要计算一个细分行业的线上/线下占比,线上可以获得淘宝/天猫的各种数据,但拿不到其他第三方平台(如京东、每日优鲜)的精确数据,只能依靠经验去估算大概值(评论 - 购买的比值)。


    拿着淘宝精确的数和一大堆估算的数,推导一个精确的线上销售额只能说“有比没有强”。


    市面上对低温酸奶 250 亿的市场规模估算的原始数据来源于此


    关于第二个问题,就是写这篇文章的发心,老中医在看近期研报引用低温酸奶市场规模时,写的都是 250 亿,而我们发现数据源是一篇 2015 年的券商研报,而券商研报对 250 亿的规模估算引自市场研究公司的估算,但没有给出具体报告和计算方式。


    由于之前合作过,现代渠道占其数据源比例的 95 %,这意味着它的数据无法有效覆盖线上 / 传统渠道 / 特渠 / 宅配,也不能覆盖广泛的三四线城市。


    对于决策来说,缺这么大一块是近乎致命的,这意味我们对低温酸奶的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天花板,渠道比例等关键假设要全盘推翻。


    和日常经验比,线上和传统渠道的量级远远小于我们的预期


    所以我们决定自己算一版数,非常感谢一位专家,为我们提供了众多关键预设,不过以下的部分,与其说是我们对乳业市场规模的论断,不如说是一个如履薄冰的假设。


    本质上老中医期望带你复盘,在各种商业童话的背后,全历程的看创业公司在模糊环境下,如何完成决策。


    需要强调一点,由于中国地面数据质量不好,大量数据是假设,但老中医会说清楚,这些数据是怎么得出来的,以及这些数字背后,我们思考可能有哪些潜在的市场机会。


    由于是假设,而假设是可以证伪的,这意味你发现任何数据和你知道的、更接近真实的数据不一样,你可以在微信后台留言告诉我,我根据你的发现调整假设,然后把新的数发给你。

    02

    如何估出这个市场规模 


    通过 bottom - up加和各渠道销售额,认为低温酸奶市场规模约为480亿元,其中分布:


    线上 8.28 亿元

    现代渠道 314 亿元

    宅配120亿元

    夫妻店38.3亿元


    线上数据是老中医团队的强项,数据颗粒度可以细到各个品牌的日动销,对各个低温酸奶线上销售额进行加和:


    天猫 2.93亿;

    淘宝 0.95亿;

    其他第三方平台 1.61亿。


    我们认为低温酸奶市场规模约为480亿,你会发现低温酸奶的线上渗透率约为1.8%,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


    在现代渠道,尼尔森的数据是基本可信,我们基于专家的数据库比例分布估算:


    大卖场 113 亿(占比 36%);

    超市 103 亿(占比 33%);

    小超市 66 亿(占比 21%);

    便利店 31 亿(占比10%)。


    120亿的宅配市场的规模,老中医一开始时,其实很难相信,但对标三元和光明以后,理解基本逻辑是成立的,基于三元在北京一天80 万的出货,均价 3.8 元反推,则年销售额为 800000*3.8*365 = 11.09 亿元。


    因为市场完全没数,所以传统渠道的市场规模基于:


    市场规模 = 夫妻店数量 * 售卖低温酸奶的比例 * 单价 * 日动销 * 365 天


    如果我们以京东给出的 680 万家店及分布比例估算,则各级城市的夫妻店数量为:


    一线城市(7%,47万家);

    二线城市(16%,108万家);

    三线城市(25%,170万家);

    县城(21%,142万家);

    乡镇农村(30%,204万家)。


    基于老中医的实际经验,我们假设低温酸奶一线城市铺了 100%,二线城市铺了 50%,三线城市铺了 25%,县城铺了 15%,乡村铺了 5%。


    具备售卖低温酸奶能力的夫妻店有:47+108*0.5+170*0.25+142*0.15+204*0.05 = 175万家


    不同品牌的价格策略差异明显

    数据源:公开数据挖掘


    而夫妻店的低温酸奶价格带在 1.5 - 3 元间浮动,如果以一瓶 2 元的均值,3 杯 / 天日动销,则单店的年平均动销为 2 * 3 * 365 = 2190 元


    基于公式“市场规模=夫妻店数量*售卖低温酸奶的比例 * 单价 * 日动销 * 365 天”,我们会算出175 万家 * 2元/杯 * 3 杯/天* 365 天 = 38.3 亿


    由于没有有效的数据源,没有计入特渠(如餐饮、学生奶、自动贩卖机等)和直营门店的市场规模,但基于业务实际,我们发现这是有一定潜力的市场,在下一章我们会详细论述。

    03

    增长率我们是怎么估计的?


    老中医并不是老先知,算不出来未来 5 年的低温酸奶增长率具体是百分之几点几,但在这里我想给你分享两点供你思考:


    你看到的增长率数据,是如何被估算出来的;

    我们思考可能会带来低温酸奶增长的驱动因素。


    关于第一点,研报里的增长率预估一般有三种模式:


    建立一个穷举各种变量的公式,最后推算增长率;

    依据过往的增长率,延伸到未来,就相当于画一根延长线;

    基于对行业的判断赋值,增长不错的估 15%,特别好的估 20%,一般的估 5%。


    第一种非常少见,仅在贝恩见过一个容纳了近 200 个变量的建材市场增长率估算模型,由于过于复杂,市面使用的是方法二和方法三。


    这下你就知道报告里的增长率为什么总是在 15.7%-15.8% 来回浮动了,这样估算增长率明显有问题:


    线性增长不能准确预测长线数据(和炒股非常像),尤其不能排除黑天鹅事件;

    如果市场规模数据就有问题,那基于市场规模数据推算的数也会有问题。


    这就是为什么老中医没有给出市场增长率的原因,但老中医乐于和你分享我们对低温酸奶增长驱动因素的思考。


    我们可以简化成需求端和供应端间的交互影响,关于需求端,我们可以拆解为三个变量因素:


    乳企对低温乳制品提升利润水平的需求;

    消费者对低温产品的需求;

    零售终端增长率。


    第一点显而易见,针对第二点,去年老中医的团队启动了长线用户调研,除了价格/包装/口味等常规因素外,我们发现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潜在用户(尤其在华南)放弃购买,核心原因是“因为酸奶是寒凉的”。


    作为一个老中医想跳出来,牛奶在中医里的确是寒凉的,即使加热也还是寒凉的,但酸奶是牛奶变性而成,并不是寒凉的食物。


    所以对于这批潜在用户来说,真正的痛点是酸奶太冷了,解决方案就是放温,具体路径是把酸奶拿出来放到和室温一样,或者更加简单粗暴,把酸奶泡在热水里。


    但我们在访谈中发现,99%的用户在听到“把酸奶泡在热水里”时,反应是“竟然还有这种操作!”。


    而你立马可以做的就是,把这个解决方案变成落地,也许能切入更加广阔的早餐场景及潜在用户群:


    方案1:在各个内容分发渠道教育用户,低温酸奶是可以泡在热水里加热的,而且加热后菌群的活性会上升,对身体更好;

    方案2:基于煮蛋器的原理,做一个可以快速把酸奶提升到试饮温度的家用设备,同时保证酸奶里外受热均匀。


    针对第三点,我们可以回到对市场规模的分析,老中医在做快速消费品时,有一句话恨不得会贴在脑子上“中国是一个梯级市场,北上广深并不代表全中国”。


    在现代渠道,尽管便利店被炒得很热,但被唱衰好多年的大卖场和超市仍然把控了绝对优势的存量份额,就像现在北上广深的空巢青年越来越多,但我们不可否认家庭购买仍然是主力。


    在创业公司已经切入新兴渠道,并且需要进一步核算在该渠道的投入产出比时,对这些销售额一直在降低的存量渠道采用什么的策略,对初创公司的增长来说至关重要。


    本质上,这是在单店动销(PSD )不会产生质变的前提下期望提升销量,依靠渠道下沉的两个子问题:


    究竟有多少零售终端能够支持低温产品售卖?

    优先在有冷链体系的城市铺的更深?还是铺到没有冷链体系的城市?


    便利店真正的机会来自于对传统夫妻便利店的升级,大批的夫妻店被标准化,冷链化以后,才能控制投入产出比,对低温乳制品才具有真正渠道下沉的意义。


    不过对渠道商老中医始终保持着警惕,相信你现在去逛 7 -11 时,你看到越来越多的渠道自营品牌,现在主要是在零食领域,但如果你对标过英国的超市 Tesco 时,你会发现一个渠道有能力做,且做好低温乳制品。


    登陆 Tesco网站 你可以看到完整的产品线


    前几年凡是互联网创业,创业者都会被问到“如果 BAT 抄你的怎么办?”,也许过两年,食品领域的创业者甚至是品牌商都会被问到“如果大型零售渠道抄你的怎么办?”。


    对于品牌商而言,把控自营渠道是类似根据地一样的存在,如果对渠道依赖特别重,就会像李自成兵败山海关后,因为没有根据地,虽然有百万大军,最后只能像流寇一样。


    正如老中医在《趋势|风口都到养蛙了,何时才轮到你?》提及的:当前流量成本越来越高,在主流平台上投放,不能获得最高的投入产出比,从去年老中医的核心课题之一,就是放下偶像包袱,通过社交电商等非主流渠道去切入爆发性的增长。


    在前文提到,由于缺乏统计数据,没有计入特渠(如餐饮、学生奶、自动贩卖机等)和直营门店的市场规模,但我们认为这些市场是有机会的。


    特渠的核心优势是封闭购买场景,虽然利润水平有限,但由于出货量足够大,在获得足够曝光度的同时,能够利用规模效应降低成本,最后通过剪刀差提升利润水平。


    自动贩卖机可能是特渠里最大的风口,由于低温乳制品的天然特性,必须放在具备制冷功能的自动贩卖机里销售,老中医去年在看无人货架时心生遗憾:酸奶作为低温产品,相比其他常温产品分发能力弱,前期固定成本投资过高。


    但年初发现,开放式无人货架最终因为货损无法成立,最终大家都要回到贩卖机这条路子上,这意味着无人货架那种低投入、粗放式的快速打法,会转变成通过精细化运营,提升单点 PSD ,这对乳业品牌商来说是能力圈以内的事情。


    我们认为在未来一年,流量红利来自于线下,只有自有门店才能创造足够好的体验和用户沟通,建构足够高的品牌势能。


    但这并不意味着门店就是一个赔本赚吆喝的生意,年末老中医对标江浙沪的一鸣鲜奶吧,算下来直营门店盈利的两个关键是:店面小、员工费用低。



    当前老中医私人投的一家烘焙企业,已经开始做这个实验,在一鸣的基础上,把小型门店作为一个开城工具:


    建立区域市场的品牌认知度(低线城市尤其相信线下背书);

    小型门店实现 O2O的同时,作为前置仓,在一个新城市做到物流最小起订量,以摊薄物流成本,提升配送效率。


    从供应端看,冷链的增长背后,实质上一个费用问题:


    仓储物流成本 = 包装费用 + 仓储费用 + 干线物流费用 + 支线物流费用


    蒙牛伊利 To B 的仓储物流成本占比为 8-10%,如果我们进一步拆解问题,就变成未来 3- 5 年,是否这些变量有进一步降低的空间:


    包装物、仓储费、干线物流费用会因为供求关系的变化(如生鲜电商的崛起)以及效率提升(数据化提升库存周转率),产生对品牌商更有利的趋势,但预期不会产生质变,我们认为可能会重构行业的变量因素是:包装产生的费用、支线物流费用降低。


    包装产生的费用是有机会的:之所以产生人工包装费,是因为批量不够大,或者是对于机器来说太复杂,举个例子,对机器来说,把纸壳扣上有非常多的动作,而且需要精确的控制受力(否则可能直接捏碎)。


    Rethink Robotics 的 Sawyer 不需要编程,仅需要通过挪动机器人的手臂就可以完成培训


    但协作机器人的出现,意味 2.2 万美元的成本,能够替代包装和装卸班组,对零食产业尤其如此,零食创业公司最大的盈利瓶颈在于早期手工灌装/封装带来的人工成本,显著高于量产时的费用。


    由于手工费的急剧降低,预期未来几年你可能会看到一大批零食创业公司的出现,他们的产品可能相当差异化(非标),同时他们的产品线可以实现一两个月上下市的快速迭代,不断的切入小众市场。


    而在 To C 的物流成本结构里,支线物流(终端配送)占了一大块,同时品牌商需要承受因派送员素质参差不齐,而导致各类产品交付问题(货损、脱冷)。


    预期3- 5 年无人机的广泛使用,在实现用户交付质量标准化的同时,将配送员的工资砍掉,这会使得 To C 和 To B 的物流成本趋于一个量级。


    这可能会导致整个游戏规则的变化,一部分 To C 品牌不用依赖渠道商,在获得较高毛利的同时,能够完成产品的批量分发,最终获得渠道优势。


    在无人机配送技术还没有扩散时,过渡解决方案可能是一个冷链快递柜,类似蜂巢一样,可以集中配送低温乳品,而不需要上门,可以优化宅配业务里最重的配送员工资,去年已经有人开始做这件事,某家基地型乳企巨头期望通过这项技术,切入三元占绝对优势的北京宅配市场。


    增长率的背后是消费升级的下半场:消费升级不是让上海人去巴黎吃奶酪,而是让安徽安庆的人下个楼就能买到便宜的好酸奶。


    和其他品类已经铺完分销网络不同,他们只能通过提升复购率和客单价(所谓消费升级)获得增长,低温酸奶可以通过提升渗透率来赢得增长。


    所以说到底,这是供应链的下半场。

    04

    结语


    在这篇文章的开头,老中医为你分析市面上常见的三种测算市场规模的方式:


    从上至下估算(Top - down);

    业内企业销量加总(Peers);

    底层数据累积(Bottom - up)。


    基于当前低温酸奶统计口径缺乏线上、传统渠道 以及 低线城市的缺陷,我们基于我们的行业实践估算了一个市场规模,并且拆解了我们为什么会这么思考。


    在 3- 5 年增长的驱动因素中,老中医为你分享了需求端和供应端分别的增长因素:


    我们强调把控自有品牌以及和用户直接沟通的重要性,重视夫妻店便利店化可能带来的渗透率提升,并且重视社交电商、特渠、O2O门店等非主流渠道的增长潜力;

    我们认为终端数量及需求增长反推物流基础设施是可预期的,而技术降低手工包装和终端配送费用,可能使成本结构产生变化,最终带来新的商业模式。


    这是老中医写过的最不严谨的一篇文章,支持结论的数据不够坚实,但我们在充满了模糊信息的市场,而前方需要我们在模糊中快速做出决策。


    我们坦然面对数据的迷雾,所谓创业者的战略,并不是高大上的各种分析模型和言之凿凿的数据支持,从来没有一劳永逸,本来就是如履薄冰,一点点的试错,最终通向彼岸。


    来源:FORC未来吃货

    作者:老中医


    提示:

    文经FORC未来吃货(ID:FORCfoodie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出处。

    * 投稿与商务合作,联系Wilbur(微信:aotokuer)


    / 更多文章 /


    FBIF2018

    全球力量,领变未来——FBIF2018食品饮料创新论坛(点击查看)将于2018年4月18日-20日在上海举行。FBIF2018以“新品类崛起”为主题,FBIF2018论坛共三天,将包含全体大会、产品创新A(乳制品、饮料)、产品创新B(特医食品、零食)、营销创新和包装创新四个分论坛。往届FBIF吸引了包括可口可乐,百事,亿滋国际,中粮,康师傅,统一,菲仕兰,达能,星巴克,帝亚吉欧,蒙牛,伊利,利乐,雅培,农夫山泉,雀巢,嘉吉,三只松鼠,来伊份,良品铺子,东鹏特饮等企业参与,预计1800位食品业界人士将出席FBIF2018论坛。更多信息,请在后台回复“FBIF”。


    / FBIF食品微信群 /

    让专业的人聚在一起

    长按识别二维码,后台回复“2”加入全球最大食品微信群(3万+食品人已加入)!微信群包括:CEO、食品综合创业、乳品、饮料、酸奶、茶饮料、啤酒、零食、新零售、特医食品、调味品、餐饮、代工、营销研发、包装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