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18年上榜“年度全球最受关注食品原料配方”:看姜黄和姜黄素的崛起
点击上方FBIF食品饮料创新,置顶公众号
2016年,Google发布的全球饮食趋势报告显示,姜黄在过去5年搜索量增长了300%。
2017年,姜黄再度成为外媒追捧的“十大超级食品”之一,并成功进军饮料界,一时风头无两。
2017年,星巴克此前在英国推出了一款姜黄拿铁。只需要将牛奶、姜黄和香料结合之后一同倒进浓咖啡,姜黄拿铁就制作而成,其口感香滑清新。据说,这款姜黄拿铁还有助于燃脂减肥。
2018年,姜黄的发展势头依然强劲,轻易上榜“年度全球最受关注食品原料配方”。
很少有一种原料能够受到不同国家的欢迎和追捧,但是姜黄就是其中的少数派。
据美国植物药理事会(ABC)去年在HerbalGram发布的年度市场报告显示,2016年草药膳食补充剂的美国零售总额超过70亿美元,与上一年相比增长7.7%。现代人以自然生活为重点,推崇草本植物,所以也逐渐熟悉了像姜黄这样的草药成分。人们食用姜黄,作为香料的它能使咖喱呈金黄色,在几千年的时间里人们已习惯了它的味道和它所带来的健康益处。负责姜黄的药用特性的姜黄素,是一种主要的活性成分,受到越来越多人的热捧。
姜黄及姜黄素有多热门?
如今,对姜黄素补充剂和含有姜黄的功能性营养产品的需求超过了更广泛的营养市场。
在过去几年里,姜黄素的销售经历了急剧增长,它广泛应用于包括膳食补充剂、饮料、化妆品和功能性食品等多样化领域。Sabinsa全球总裁Shaheen Majeed表示,“从咖啡店的拿铁咖啡到宠物补充剂中的活性成分随处可见。我们预计这种高需求将持续下去。”
关于姜黄素健康益处的更多研究和临床证明成为这种原料受欢迎的重要因素,根据全球姜黄素协会执行主任LennheitLen Monheit的说法:“事实上,最近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项研究表明,姜黄素对记忆力和情绪产生积极影响,而且这篇文章被全球各大媒体上广泛采用。其他的就是姜黄素对炎症,细胞健康影响等大量的研究。”
全球姜黄素协会执行主任Monheit说。“我们现在使用现代科学和技术,从阿育吠陀(印度草医学),中医和其他民族植物学领域来更好地了解传统植物药 。与任何成分一样,消费者的认知是至关重要的,姜黄素已经达到了这点。”
根据PubMed的数据,仅在过去的五年里,就有近6,000篇关于姜黄素及其健康益处的科学论文发表。超过10,000项研究和120项临床试验评估了姜黄和姜黄素及其对健康的益处。
据美国应用食品科学公司成分协调员John Kathrein称,姜黄素的知晓度在美国和欧洲都有所增加。“虽然这种阿育吠陀香料出现在印度和亚洲的每一个家庭,并且这些文化因其众多健康益处而广为人知,但许多西方消费者仍然不知道这一点。但是,今天,消费者可以拿起他们的手机或设备,发现任何东西。随着技术缩小世界,购物者越来越意识到这些古老的药草和香料,这种好奇心正在开拓新的市场。”
除了注重健康的消费者之外,姜黄素的健康益处让它热度不减。根据Pharmako Biotechnologies联合创始人Eric Meppem的说法,“姜黄素的抗炎,抗细菌和抗氧化等特性使其非常适合功能性食品和医疗应用。”
在过去的10年中,已发表的关于姜黄素及其对健康的积极影响的研究数量几乎翻了两番; 2008年有400个已发表的研究,2017年发展到近1,400个研究,Eric Meppem补充道。
02
抗炎、抗氧化甚至改善记忆力,姜黄素研究不断深入
姜黄素作为抗炎和抗氧化剂发挥功能,显示出它的巨大市场潜力。
全球姜黄素协会执行主任Monheit先生说,许多研究还调查了姜黄素的抗氧化活性,发现它可以增强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等酶的活性)。“这项活动将提供肝保护作用,并建议解毒性能。”
Sabinsa的Majeed先生指出,研究人员推断得出炎症与人类许多慢性疾病有关。“NF-κB是慢性炎症的主要调节者,已被发现在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自身免疫疾病等慢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已知姜黄素是NF-κB的关键抑制剂。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姜黄素可有效促进健康的炎症反应,从而缓解几种慢性退行性疾病的发作或进展。”
高级健康科学家Michael A. Smith医学博士表示,姜黄素的“全身益处”正在推动市场。“消费者喜欢香料作为医药的想法。随着消费者对姜黄/姜黄素吸收受到限制的认知,他们更容易购买姜黄素补充剂。”
尽管姜黄素以其作为抗炎和强效抗氧化剂的益处而闻名,但应用食品科学公司的Kathrein先生指出:“姜黄素也是一种生物活性调节素,在分子水平上起作用,帮助身体调节压力并恢复平衡稳态”。
最近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结果并在1月19日在线发表在 美国老年精神病学杂志上,表明日常饮用某些形式的姜黄素可改善轻度,上年纪的人记忆力和情绪相关的记忆丧失。
03
面临的质量问题:与掺假产品作斗争
当姜黄素等成分如此迅速流行时,不幸的是,负责任的饮食补充剂公司往往需要与低质量的掺假产品竞争。
一些行业投机人抓住了这个机会,以合成材料渗透市场,或者被误以为“天然来源”,或者是使用合成版的天然原料。“
Sabinsa是引进和供应天然、高纯度的姜黄素市场的先驱,它严格控制来源,采用良好的农业实践(GAP)之后,从合同农民伙伴培育的姜黄根茎中得到每一批姜黄素。在市场上发现合成姜黄素后,Sabinsa采用了碳14分析,一种敏感的测试,以确定样品是天然的还是合成的,或者是否有合成掺假的痕迹。通过使用这种技术,Sabinsa在与掺假的斗争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全球姜黄素协会正在测试随机成分和成品,将它列为工作计划的一部分。协会执行主任Monheit建议产品开发人员确保使用的是正确的质量材料,使用熟悉USP方法的实验室进行第三方检测,并且,理想情况下,使用能够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方法的实验室定期检查是否存在人工掺假。
Indena的Palumbo先生说,制造商期望今天的供应商有更高的透明度和合规性。“市场的特点是更严格的法律和监管框架以及越来越多的质量控制。”
04
下一步:如何提高姜黄素的吸收和利用率?
除了质量问题之外,产品开发商和品牌所有者必须意识到姜黄素对吸收和生物利用度的挑战。
Sabinsa的Majeed说,众所周知,姜黄素在未加工的状态下很难被人体吸收。“这可能部分是由于溶解度差,加上快速代谢和快速全身消除,最终阻碍其生物利用度。过去,尽管开发了几种方法来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和吸收率,但一些方法在提高生物利用度方面比其他方法更成功。“他继续说,Sabinsa发现的成功方法是将姜黄素与天然生物利用度增强剂(如胡椒碱,一种来自黑胡椒的主要化学成分))结合起来。
Indena公司的Palumbo先生表示,该公司的目标是“优化生物吸收”通过应用“自然作为测量的仿生学原理”,即“受自然启发的创新”,设计基于天然植物体提取物的活性成分。
“事实上,为了促进姜黄素的吸收,姜黄主要在油性基质和MERIVA中消耗,姜黄素与磷脂一起运输。根据Phytosome,这是不依靠任何药物佐剂或合成成分,只是利用与膳食成分[磷脂酰胆碱]的相互作用。由Indena率先开发并在20多年前开发的食品添加剂领域的Phytosome递送系统是天然的,并且含有天然存在于人体细胞中的磷脂。它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声称100%食品级组合物的植物衍生物的递送体系。”
OmniActive的Appell先生介绍,公司利用其UltraSOL输送系统开发高生物可利用性和水分散性姜黄素CurcuWIN姜黄提取物粉末(20%姜黄素),来提高那些吸收不良营养素的生物利用度,并增加脂溶性成分的水分散性。
Pharmako Biotechnologies的Meppem先生说:“消费者必须了解为什么姜黄素吸收很重要,因为它会影响成分的功效。姜黄素生物利用度不高,或者吸收不好,因为它是疏水性的(不喜欢水),而人的胃肠道是水性环境。姜黄素的生物利用度是帮助实现其全部优势并释放姜黄素全部潜力的关键。”
通过Gencor提供的HydroCurc专门设计用于利用称为LipiSperse的新型冷水分散技术来增加姜黄素颗粒的吸收。LipiSperse是一种新型体系,专门用于增强结晶亲脂试剂在水性环境如胃中的分散。Meppem先生说:“当将姜黄素加入水中或肠内时会产生团聚,导致生物利用度较差。“LipiSperse使姜黄素具有完美的分散性,可增加比表面积,从而增强成分的吸收。这种创新的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惊人的特点是HydroCurc提供了近86%的活性可吸收姜黄素,只有约10%的赋形剂。”
应用食品科学公司使用提取溶剂的提取工艺,并允许公司从姜黄中分离姜黄素。Kathrein先生说:“这不仅有助于生物利用度/吸收率,而且更容易配制。通过我们的PurCL,产品开发人员可以在成品上获得最佳和一致的感官特征,并获得完全的溶解性,并具有更精确的功能属性。”
根据Life Extension公司的史密斯博士的说法,总体来说,姜黄素的配方有所提高,科学分析和理解度提高。“例如,BCM-95姜黄素几年前就已经上市,相比传统提取物的吸收性高达七倍。Life Extension在其零售产品中专门使用BCM-95。我们还发现,当您添加姜和turmerones(来自姜黄油)时,抗炎效果会增强。”
来源:北美原料网
作者:Sean Moloughney
提示:
* 本文经北美原料网(ID:bmylzxw)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出处。
* 投稿与商务合作,联系Wilbur(微信:aotokuer)
/ 更多文章 /
让专业的人聚在一起
长按识别二维码,后台回复“2”加入全球最大食品微信群(3万+食品人已加入)!微信群包括:CEO、食品综合、创业、乳品、饮料、咖啡、酸奶、茶饮料、啤酒、零食、新零售、特医食品、调味品、餐饮、代工、营销、研发、包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