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石化、百果园卖菜,来伊份无接触配送……食品行业未来零售之路怎么走?

FBIF FBIF食品饮料创新 2022-04-25

点击上方FBIF食品饮料创新,关注公众号


作者:Yanyan (Freya)
编辑:Bobo

“黑天鹅”事件发生时,食品零售行业发生了哪些变化?


我们先来看几个数据:

107.17%:今年春节期间生鲜类APP的平均日活同比增幅;[1]

80%以上:美团外卖采用”无接触配送“订单占整体单量的百分比;[2]

700%:春节期间天猫方便速食整体销量同比增速。[3]


特殊时期,“场“发生了变化,餐饮业开辟“半成品外卖”新路子,中石化、百果园跨界生鲜电商,零售巨头加码“到家”业务,新的零售业态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那么,疫情后,食品零售行业会迎来拐点吗?食品行业未来零售之路怎么走?

01

时势造英雄,新零售和方便速食的春天来了


1、年前“摇摇欲坠”的生鲜电商,疫情下重获新生


2016-2019年,至少超过22家生鲜电商平台没有活过“寒冬”[4],然而,因为一场疫情,生鲜电商又迎来了转机。


每日优鲜在除夕至大年初四交易额较去年同期增长321%,同样是生鲜电商头部平台的京东到家销售额同比增长470%,叮咚买菜日均订单增长3-4倍。[5]


销售额的增长,一方面来源于市场渗透力的显著提升。《供应链模式创新:线上线下融合之路》报告中显示,生鲜电商行业的痛点在于市场的渗透率低,仅为1%[6],比起7万亿的生鲜市场规模,实在是微不足道。而这次疫情为生鲜市场渗透率的提升按下了加速键。据每日优鲜CFO王珺透露,疫情将生鲜电商行业的渗透率提升到了2年后。


另一方面,是一站式购物带来的客单价上涨疫情前,生鲜电商并非刚需,消费者的选择更加多样化,商超、生鲜店、菜场都可供选择,而疫情发生后,用户开始通过一站式购物沉淀在生鲜电商,增加了购买行为。


2、新兴方便速食“逆袭”与加速的中餐“速食化”


据360大数据显示,疫情期间,方便速食品关注度从整体食品行业的1.2倍暴涨至3.3倍[7]。除了依然最受到偏爱的传统速食方便面,新兴速食品也在分一杯羹。“香菇炖鸡面留守”成为“梗”的背后,隐藏着一个事实:消费者的选择更多了。螺蛳粉、自热火锅、火鸡面……这些方便速食新势力的成功得益于社交媒体上的广泛传播,场景化营销增加了曝光度,美食界KOL的种草驱动消费者尝鲜。


螺蛳粉万万没想到,自己被催上了热搜。不得已之下,螺蛳粉品牌们向热情的网友打下了“欠条”,通过预售才能订到。


图片来源:话题截图


自热火锅也是线上线下一“锅”难求。自嗨锅创始人蔡红亮说:“包括京东超市、天猫超市等在内的线上自嗨锅订单量增加了200%-300%。


此外,疫情对“新餐饮”模式的发展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早在2018年,盒马鲜生就曾提出过“新餐饮”的概念,要与100家餐饮品牌共创共建“新餐饮”,推动他们研发新产品,把中央厨房的产品放在线下门店和线上去卖,销售到消费者家里去。[8]很多餐饮企业在疫情前已经进行了实践,但收效甚微。疫情发生后,一些反应迅速的线下餐饮企业、酒店,都开始在线上售卖预制菜和半成品菜,比如大董、大龙焱、小龙坎等品牌在美团上线的“美味到家”服务中开卖,回家加热3-5分钟即可食用,转嫁了一部分由于取消堂食带来的经营风险。



图片来源:美团截图


近日,火锅巨头海底捞也正式推出“方便菜肴”,做起了半成品生意。


图片来源:海底捞官微


可以预见,餐饮和预制食品融合将成为速食品的下一个“增量市场”

02

共享员工、无接触外卖……“黑天鹅”下的灵活应变


“黑天鹅”事件就像一场突击大考,同一份卷子,每个企业有不同的答法,疫情考验的是食品零售企业的综合能力。机会藏在危机里,抓住了才叫机遇,抓不住便是挑战。食品零售行业是如何快速适应变化,迎接挑战的?


1、餐饮业和生鲜电商的自救与自助


第一道难题,是用工短缺问题。一方面零售业订单暴增,且由于春节和宅家需要,很多员工无法及时返回工作岗位,另一方面餐饮业无法正常营业,服务人员工资等经营成本成为负担。西贝餐饮董事长对外表示,占据企业成本30%的人员开支是决定企业存亡的关键。因此,在盒马鲜生带动下,零售和餐饮业开创了”共享员工”的新模式,零售企业向餐饮企业“借”员工,以应对激增的大量订单。


图片来源:盒马


第二道难题,是供应链受到挑战。由于春节期间物流恢复较慢,生鲜电商、方便速食均出现缺货状态,还出现了居民下载好几个生鲜电商app定点抢菜的现象。因为对疫情发现及时,每日优鲜在大年初二就成立了守护行动中心,每天一调度,开展“三好行动”和“三个安心工程”。每日优鲜在大品牌商加强合作的同时,还与海底捞、眉州东坡等餐饮企业合作,利用富余产能进行补充供应,每天能保证供应1500吨蔬菜。


2、“无接触”下的温暖守护


随着疫情的爆发,人们自觉不出门不聚餐,但基本的生活仍需得到满足,如何减少人员接触是一大痛点,“无接触”模式应运而生。


(1) 无接触外卖


无法在家做饭的人群,大多还需依靠外卖。美团外卖1月26日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推出“无接触配送”,通过骑手和用户提前约定将商品放到指定位置,保证双方安全。针对人力短缺等问题,美团还上线了无人车,时速约20公里/小时,提高了服务效率。


从2月1日起,喜茶推出外卖“安心送”服务,外卖安心卡、封闭包装、“外卖交接处”的设置让喜茶从制作到配送都满足“无接触”的要求。


图片来源:喜茶


现在全国大多数外卖订单都采用了无接触配送的方式,最大程度上减少人员接触,防止疫情扩散,提升了消费者的信任感。


(2)到家服务和社区团购


随着各地小区封闭式管理,门店、商场客流量骤减,大型超市到家服务的优势被发挥出来。“沃尔玛到家”服务迅速升级迭代,在线上平台集中管理顾客订单,线下以社区为单位批量派单,大大提高了到家业务的效率;永辉超市也积极与物业合作,在重庆推出“社区保障计划”,每天根据顾客需求调整商品品类,在杭州滨江某小区启用生鲜智能快递柜,供消费者自提;作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全渠道零售平台,多点Dmall在疫情前就已经在很多城市渗透了,疫情期间,多点Dmall在全国范围内推出“无接触式”社区抗疫提货站,消费者下单后,按需安排生产加工,从大仓直接运输到社区站点。


农夫山泉、统一等品牌方也在积极开展社区便民服务。据农夫山泉介绍,推出无人售卖点5天后,5000多个站点,没有遗失和逃单。此举拉近了品牌与消费者的距离,有利于提高消费者黏性。面对乳品囤货不足、宝宝断粮的问题,伊利一线员工组建“伊利到家”微信群,通过微信群下单,蹬三轮、自驾、手提把牛奶免费送货到社区或村庄。


图片来源:农夫山泉


图片来源:伊利官微


2018年,休闲零食品牌来伊份就上线了到家服务,在疫情爆发期间,来伊份更是提出“一盏灯温暖一条街”的口号,线上线下联动,采用外卖到家、拼团、社群营销等方式,为宅在家的顾客提供送货到家服务。全国近2800家的来伊份专卖店,85%都在坚持营业。据来伊份称,由于外卖与到店自提需求量激增,疫情期间线上业务量比疫情发生前多了三倍。[9]


图片来源:来伊份官博截图


(3)无人零售


疫情下,无人零售备受关注。1月8日,瑞幸刚启动无人零售战略,就迎上了无接触的风口。2月12日,为了解决医护人员喝咖啡的需求,首台入驻医院的无人咖啡机“瑞即购”投入使用。“无人超市”又重回人们视线,2月2日,一家无人超市在医院正式营业,不配备收银员,顾客挑选完物品扫码结账,也不会产生小票,最大可能地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

03

疫情后,食品行业未来零售之路怎么走?


疫情过后,食品行业的新零售将迎来拐点,哪些食品零售企业会被“淘汰”,哪些将成为头部品牌?零售企业需要做哪些改进?


1、 特殊时期的短期优势能否延续?


疫情过后,方便速食、生鲜电商等短期爆发领域的需求回落将是必然


传统方便速食仍然有增长挑战。疫情后将迎来补偿性消费的餐饮业复苏,相应的,方便速食会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同时,餐饮业正在抢预制食品市场,餐饮和零售的联系将更加紧密,目前,电商平台上已经有大量预制菜品和半成品出售,在满足口味和健康需求的同时,价格适中,对传统方便速食行业构成潜在威胁。


生鲜电商是门好生意,但是不代表谁都能做好。标准化程度、品牌集中度和行业利润的“三低”问题依然困扰着“局内人”。强者恒强,疫情期间,头部生鲜电商品牌凭借优势迅速铺设,加强了用户黏性,盈利能力大大提高,同时优化供应链,在成本上获得控制,留给新入局者的机会并不多。


同时,巨头都往线上跑,数字化的红海将催生更多会跳舞的大象,比如中石化。近日,中石化推出的“一键到车”服务引起了行业震动,消费者通过“易捷加油”app下单后,不下车不开窗就能把菜送到后备箱。中石化网店覆盖的数量让任何一家生鲜电商望尘莫及,而且自带的客源使中石化避免了“烧钱”大战。


图片来源:中国石化


2、 疫情后,零售企业如何“修炼内功”?


疫情后,需求可能面临回落,但食品行业的大趋势不会变,要想获得增长依然需要“修炼内功”。


(1) 构造更完善的生态体系,提升运营能力


疫情过后,打通线上线下全渠道、增强上下游供应链协同的品牌将会留存下来。


对于包括生鲜电商、社区团购在内的新零售业态来说,提高运营效率、控制成本是重中之重。新零售的一个特征:烧钱,疫情前就有很多生鲜电商因烧不起钱黯然退场,疫情后,零售企业依然避免不了烧钱的问题。食品零售企业应该与其他企业进行更加密切的合作,完善供应链,加强对上游把控。


(2) 智慧零售,增强用户黏性


智慧零售,重在“智慧”二字。在嘉宾们的分享中,“大数据”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依托于大数据技术,零售商们能快速识别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行为,从需求侧倒推供给侧,重构“人货场”的逻辑,及时对产品做出优化和补充。简单来说,就是以大数据为工具,以满足人的需求为核心。


食品企业的用户黏性,除了基本的产品因素,更来源于信任感。目前,新零售并没有具备相对完善的评价体系,生鲜能否保证新鲜?无人售货机能保证食品安全吗?这些问题消费者很少有机会知道,保持着怀疑态度的消费者是很难去尝试的。疫情让用户对价格、质量、配送速度包容度更高,但随着疫情结束,餐饮、超市、菜场恢复正常运营,现有用户会大量流出到线下。郭琦先生指出,生鲜电商的排序应该是“快好省多”,应该通过优化供应链更快满足消费者对“鲜”的要求。


(3) 品类升级,抓住不变的健康化趋势


疫情是一场健康教育,疫情发生后,消费者对食品营养和新鲜程度要求更高,这也符合近年来食品消费趋势。999感冒灵和拉面说的跨界联名产品“暖心鸡汤礼盒”,就是抓住了不变的健康化趋势,建立品牌“健康、暖心“的形象认知。


图片来源:拉面说


本次疫情中,预包装菜品成为了“香饽饽”,也推动着传统方便速食品牌持续进行品类升级。随着加工、保鲜技术的提高,方便速食可以提供更新鲜、健康的食品,并且做到口味不比外卖差。

04

总结


其实,疫情是一个催化剂,无论是生鲜电商、到家服务的崛起,还是中餐“速食化”,都是对近年来消费者便利性需求的放大。


能把握住消费者变化趋势,具备良好应变能力的企业,在疫情时能快速应对供应链等环节带来的挑战。


同样的,疫情后“修炼内功”,积极完善供应链,提高技术和服务水平的企业才能走得更长远。


参考来源:
[1]   个推大数据
[2] 《无接触配送报告》,2020年2月12日,美团外卖
[3] 《疫情下“速食品”迎来春天,股价上涨订单翻倍》,2020年2月24日,电商在线
[4] 《盘点分析2019年生鲜电商名单》,2019年12月10日,Dolphin海豚智库
[5] 《疫情之下,生鲜电商持续发烧》,2020年2月17日,雨前顾问
[6] 《供应链模式创新:线上线下融合之路》,2020年1月14日,浦徐进、孙书省
[7]《关注度暴增至3.3倍,疫情下方便速食行业有哪些机遇?| FBIF直播·开局之战》,2020年2月28日,FBIF
[8]《侯毅首次解读“新餐饮”:这是我们看到的最大机会》,2018年5月18日,创投班
[9]《疫情期间来伊份线上业务量激增近三倍》,2020年2月17日,界面新闻

提示:
* 本文为FBIF原创首发,欢迎无条件转发朋友圈。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了解规则。
* FBIF投稿与商务合作,联系Bobo(微信:fbifmedia1)

/更多文章/


FBIF开局之战系列回放


/ FBIF食品微信群 /

让专业的人聚在一起

长按识别二维码,后台回复“1”加入全球最大食品微信群(8万+食品人已加入)!微信群包括:CEO、食品综合、乳品、饮料、巧克力、素食、酒、咖啡、酸奶、代餐、烘焙、茶饮料、啤酒、零食、方便面、新零售、功能性食品、特医食品、调味品、餐饮、代工、营销、研发、设计、包装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