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心中有爱 眼里有光 | 毕业生代表周文洁在复旦大学2018届研究生毕业典礼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毕业生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周文洁。在刚才的毕业大片中,有同学说,研究生阶段的深刻记忆是深夜在实验室与老鼠“共处一室”,有同学说,完成工作后本北高速尽头全家的灯光是温暖的导航。相信大家都很有共鸣,这些都是属于我们毕业生珍贵难忘的回忆。当然,与之相伴的可能还有我们因为冥思苦想而不断推高的发际线、因为长期伏案而渐渐凸起的小肚腩,这些也都是我们研究生阶段艰苦奋斗的“战利品”。今天,我们要毕业了。


实验结束后某个深夜的随手一拍


去年我在这里参加了奖学金颁奖典礼。在纪念片的拍摄过程中,采访的同学问我,为什么能投入做科研?我回答说:“做实验就像生孩子,阵痛之后迎来新生,所以有些人生完一胎还会想要二胎。”


记得5年前刚进研究所时,我对各种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天天想着要大干一场。有天跟着师兄实验到凌晨1点,他突然说:“你的这股新鲜劲要能一直保持到毕业就好了,做科研不容易,你看看研究所里哪个没因为实验偷偷哭过”。果不其然,我独立做实验的第二个月,就因为花了好些经费却没有任何结果而自责大哭了一场。


课题组合照


后来偶然和组里一位十项全能的学霸级师姐交流实验心得,她轻描淡写地说起某个冬夜里,自己实验结束后打不到车也等不来公交夜宵线,最后独自在风雪里步行回宿舍。我惊讶又释然,没有在深夜痛哭过,没有一个人走过夜路,都不算真正做过科研。


但在座很多的研究生可能和我一样,当文章接收的那一刻,所有自责矛盾的泪和精疲力竭的苦都会化作云淡风轻的一笑,原来我也可以。这就是科研的凤凰涅槃和浴火重生。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让我们发现了求索、创造、突破是一件充满魅力的事情。这是自我在复旦的“新生”。感谢复旦给予我们这样的知识、能力和信心。现在我们站在一个新的临界点,要共同去探索未来的世界。


赴德国参加欧洲生殖免疫大会壁报交流


未来是一个宽广的概念,“新生”的道路也很长。我常常问自己,医生做科研的目的是什么?我曾在门诊遇到一位年近50的失独母亲,为了再要一个孩子尝试了11次试管婴儿。药物的副作用令她较同龄人更显沧桑与衰弱,11次失败后,这一次她终获成功,我记得这位母亲先是微笑然后嚎啕大哭,那一刻我特别感谢科研创新一次次为辅助生殖技术带来颠覆性突破,帮助这个失独家庭圆了一个孩子梦,这就是科研创新的社会意义,这种巨大的力量使我震撼。


我的导师李大金教授常常教诲我:“在医学界,做研究一定要依托于临床,做科研归根结底还是要为患者看好病”。在复旦的五年里,我的基础实验有了一系列原创科研成果,也申请了制备保胎药物的相关专利,我衷心希望这些成果可以由实验室走向临床,造福更多患者。医学不是象牙塔,是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科研成果的推陈出新是我们与时间的赛跑,是让单选题变成多选题的变革,本质都是将“新生”的希望带给更多人。


激光共聚焦实验


医学是一个日新月异不断进步的行业。但无论如何发展,目前人类在疾病面前还是弱势群体。医院又是一个见证生死与人性的地方。临床上,不是每一位少女都可以健康度过她们的花季时光,面对数次流产的伤害我们除了劝说能做的很有限;不是每一位拿着病历来咨询女性能否生育的都是她的亲妈,我们每句诊断性的话语都可能影响一个家庭的分与合;也不是每一对夫妻都直到死亡才被分开,爱情在疾病面前有时不堪一击。


研一时参加义诊


即便如此,那一声嘹亮的婴儿啼哭,那一抹病痛解除后的患者微笑,那两对相互交握的双手,那一个满怀期待的眼神,那一句真诚的“医生,您辛苦了”,每次都能强劲地击中我心中最柔软的一处。在医学界,很多学科是在挽救生命,而妇产科是在迎接生命。我想对得起那些选择我的患者,不仅治疗疾病,也治疗内心。


未来是什么样的呢?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背起行囊,即将出发远行,怀揣各自理想,奔赴世界各地。无论身处何时何地,从事何种职业,我想只要我们心中有爱,眼里就会有光,脚下就有力量,让我们一起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


谢谢大家!

摄影:许嘉妮 骆陶陶 刘小琳 唐燕飞 高嘉玲



猜你想看:

毕业倒计时1天 | 剧透:明天,我们在正大体育馆见!

优秀毕业生 | 胡馗:坚持对生命的思索,坚持对自己的真实

优秀毕业生 | 向晨:在国际舞台发出自己的光

毕业前,和课题组再拍一张全家福吧!

毕业倒计时7天 | 历史中的复旦大学研究生毕业典礼

基层挂职 | 赵北星:去基层,去锻炼,你会有别样发现

拥抱新时代,奋斗在基层 | 申宸:从一个“虹桥”到另一个“虹桥”

期末你好丨又到期末季,去哪自习比较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