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化寻根:是寻找文化传统的内在活力,而不是诈尸表演! | 社会科学报

2018-03-01 高小康 社会科学报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脊梁和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本报早在20多年前就发起了在全国影响深远的“中国经济寻根”的大讨论,旨在探寻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本土化问题。当初就有学者指出,这场经济的大寻根讨论最终必将走向“中国文化寻根”。


文化寻根聚焦学界的目光。本版特开辟“中国文化寻根”专栏,旨在让精神还乡,让文化薪火相传。欢迎各位方家不吝赐稿。

原文:《构建鲜活的集体记忆》

作者:南京大学 高小康


传统文化保护的意义和价值在今天已成为政府和国民的共识,所谓文化寻根就是对文化传统的重新发现和活化的努力。



输12


对于什么是我们的文化之根似乎没有争议——华夏文明、黄帝子孙、上下五千年等等表述都已成为关于中华传统文明的标签。但在具体谈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时,往往会发现这个问题在具体的场景中未必真正形成了社会共识。比如不久前曾轰动一时的一位“女德讲师”的演讲中所鼓吹的“丑妇家中宝”、“女子最好的嫁妆是贞操”之类与人类文明发展的普遍理想和价值相悖的奇葩言论亦被奉为“优秀传统”。这种僵尸复活般的旧文化观念传播与当代文明发展所需要的文化传承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简单地说,文化寻根的目的是寻找文化传统的内在活力而不是诈尸表演。

  

20世纪早期的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的《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中有一句引起过许多争议的名言“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人们常常就这种历史观与传统的“实录”史观和历史的客观性之间的冲突进行争论。但克罗齐的意思是在强调客观史料和真实编年本身并不能成为真正有意义的历史,所谓“真历史”是指史料和编年叙述深层的文化内涵,即“具有某种意义而不是一种空洞的回声”的历史。他打过一个比方:编年史就好比一个人的生活札记,而史料就如同首饰盒中保存着的一枝枯萎的玫瑰。这两件东西对于别人来说可能完全无法找到其中的关联线索和意义,但玫瑰的主人如果能够从札记中找到当初保存这枝玫瑰的时间地点,并且由此而回忆起与玫瑰相关的事件过程,就可能在心灵中重新唤醒当时的情境意象和情感经历——这时才产生了有心灵意义的历史。从历史中寻根不是翻故纸堆或从地摊捡漏来装点书斋和古董架,而是寻找心灵——把编年、叙述、遗迹、古董、习俗等历史文化遗产联系起来,从中寻找一个族群、一种文化乃至文明内在精神的生成过程和活的传承。文化寻根真正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重新发现和激活传统文化的活力。

 

 

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文化寻根意识看上去已成为当下人们的普遍共识,但实际上却在发生着种种奇奇怪怪甚至不可理喻的关于文化传承的理解和行为,原因在于对于“活的历史”观念的不同理解。按照19世纪的历史主义和进化论观念,过去的东西就是被历史进程所淘汰、死亡的东西,“活的历史”是个悖论,历史记忆不过是成年人关于童年时代天真幼稚的回顾和赏玩而已;另一种与进化论相反的人类学观念是浪漫主义,或者如人类学家埃文斯-普理查德所说的“退化论”历史观,即认为上古时代是人类的黄金时代,现代文明是人类走向堕落的过程,历史是在不断“死去”的过程中。无论进化论还是退化论,都不承认存在着“活的历史”或历史的活态传承。

 

 

要理解当代文化中历史的活态传承,法国学者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是个有用的概念。按照他的《论集体记忆》中提出的现在中心理论,历史的保存和对历史意义的理解,是当代人以现在为中心对过去的社会建构。换句话说,历史是适应当代需要所构建的集体记忆。

  

这种历史建构论常常会被客观主义或实在论史学视为历史虚无主义,似乎历史因为不断重新建构而当真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建构并非文学虚构,而是从历史资源中寻找能够在当下获得理解、体验和认同价值的“真历史”。历史之所以成为人的历史,就在于它是活的——是当代人基于现实的生活和精神需要从记忆中发掘和建构起来的意象、意义和情感内涵。哈布瓦赫在对基督教历史的研究中区分出“成规的传统”和“鲜活的记忆”两种不同的记忆——前者是教义主义对仪式成规和教义字句的株守,而后者则是神秘主义通过自由体验所领悟的精神意义。后者之所以被称为“鲜活的记忆”而不是任意的曲解,是因为在哈布瓦赫看来,宗教精神不仅是存在于社会中的传统,而且是存在于一代代人内心的渴望。这种存在于内心的渴望或者说集体的心灵需要是传统文化的活的精神,通过传承而成为“鲜活的记忆”。因为这种直指心灵的鲜活记忆,传统文化才会如克罗齐所说成为“具有某种意义而不是一种空洞的回声”的历史。

  


进入21世纪后在全球化和反全球化的冲突中,当代世界关于人类文化和文明发展的认识有了一些重要的演变。对保护文化多样性的认识从直观的文化形态保护意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的传播,意味着对传统文化意义内涵与价值认识的重要发展——历史留给后代的遗产不仅仅是物化的产品、文字记载的叙述和留存在空间的遗迹,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集体记忆的构建而激活的心灵需要。这种对历史的活态传承不仅是在促进本土文化的传承与繁荣,同时也是在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和世界文明的繁荣与可持续发展。这是自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对全球化进程的反思而形成的世界文化精英的一种共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发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提出作为活态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在2005年颁布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中又强调各种文化传统的多样性“创造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它使人类有了更多的选择,得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形成价值观,并因此成为各社区、各民族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一股主要推动力……在民主、宽容、社会公正以及各民族和各文化间相互尊重的环境中繁荣发展起来的文化多样性对于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的和平与安全是不可或缺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这一系列文件中的表述正是我们今天谈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的文化内涵——寻根既是在寻找自己的心灵历史,同时也是在寻求人类文明相互理解、沟通和分享的精神根据。文化寻根是在为当代人构建鲜活的集体记忆,也是为人类构建可理解、可分享和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未来。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597期第8版,转载请注明出处,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大家都在看-

趣谈 | 鼓浪屿申遗成功了,关于它你知道多少呢?

魅力中国:用世界文化遗产传递来自东方的声音 | 社会科学报

观点 |  田兆元:保护文化遗产,留住的不只是文明

长按二维码关注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社会科学报


微信号:shehuikexuebao

社会科学报官网:http://www.shekebao.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