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终究,我们真的成为了故乡的“旁观者”?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今年回故乡,在客观上多了一个参照的视角,那就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如此辽阔的农村区域面积,如此庞大的农村人口,如此复杂的村情民情,如何能够实现振兴呢?我在心里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但是在家乡所经历的一些事件则让我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这或许也是农村社会力量自身推动乡村振兴的良好注释。
原文:《不要成为故乡的旁观者》
作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邢成举
乡村微公益持续发展
自2015年10月,玉帝庙沟自然村在几位青年人倡导下成立“公益红包群”以来,我们已经连续三年给村庄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了春节的慰问。
2018年2月10日上午十点,玉帝庙沟村“微信公益红包群”2018年的老人慰问活动正式开始。活动还邀请了石庙镇扶贫办主任参加,其他的参与者都是公益群的成员,年龄最大的是68岁,其既是公益群的成员,也是我们慰问的对象,亦是曾经工作多年的村民组长;年龄最小的只有七八岁;参与慰问老人的共有30余人,其中既有身体健全者,也有残疾人。为了强化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在公益活动的宣传墙面前,公益群的负责人给大家讲述了3年来“微信红包群”的工作和发展,也再次强调了活动的初衷——言传身教,让孝道与尊老敬老的文化与风气能够在一代代人的传承与实践中深入人心,让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将村中老一辈人之间相亲相爱的传统发扬下去。在讲解过程中,通过情感的调动,通过故事的渲染,在场的好几位人都听得流泪了,我也是其中之一。
通过前期的工作,微信群成员共甄选出25位年龄在65周岁以上的老人,每到一位老人的家里,我们都派出代表送上新年的祝福,同时也与老人进行合影留念。尽管每位老人只是获得了200元左右的食用油和大米,但是他们却都感觉很幸福,也很欣慰。“公益红包群”从最初只有4人发展到现在的105人,将村内的年轻人都囊括在内了。公益红包群,没有强制,都是自愿。原本纯粹带有娱乐性质的微信红包被改造成为了方便汲取和积累公益力量的工具,并见证了一群普通的外出打工青年如何将朴素的情感转化为公益理念并持续坚持,见证着我们的孝道文化,我们的优秀家风能够走得更久更远。
乡村已经多年没有公共性的活动了,而自从微信红包群策划春节老年人慰问活动以来,这项活动成为了村内最受关注的事件,一些远在他乡的村民都会在活动正式开始前赶回村庄,以希望能够参与活动。
团体拜年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纷纷感慨过春节没有什么意思,春节当中原有的礼俗也都不见了。以家庭为核心单位的理性意识的扩展使得“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似乎成为了一种常见的行动准则。由此带来的是人情的相对冷漠以及村庄公共精神的衰落和集体行动的瓦解。在“微信红包群”原有老年人慰问活动的基础上,我们从2017年春节开始发起了集体拜年活动。以我家所在的片区为例,我们在大年三十的晚上由年龄较大的青年代表带领着我们十余人走家串户,分别到各家去向长辈送上祝福。青年人团体给长辈拜年,我不知道以前在村中有没有,但是现在我们是做到了,也坚持了两年,这个事情虽很小,但是却在打破理性泛滥带来的社会交往困境,也让原本已经变得陌生的熟人社会变得真正熟悉。与慰问老年人一致,团体拜年活动也体现出了传统尊老敬老的文化价值,更让老年人获得了精神慰藉。
团体拜年是集体行动的一种典型形式,其相关的集体行动共同消除了家户之间的隔阂,也消化了家庭之间可能潜在的冲突与不愉快,村庄的和美风气已然形成。
集体公益劳动
在“微信公益红包群”的倡导下,2017年村内还有不少值得盘点的事情。一是在群成员的集体动员下,群成员人均最低出资100元,共筹集资金20000余元,对进村的硬化道路进行了加固并在道路上设置了几处车辆交汇点。2017年下半年,我们正式启动了道路修缮工作。当时,只要家中有劳动力的基本上都参与了,仅仅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完成了路基砌建设、路面重铺和护栏安装等工作。这次集体行动再次体现出了村庄的内部团结与凝聚力,也体现出新时期农村居民高昂的精神风貌。二是道路除雪。虽然年关将至,但是外出务工的主要劳动力都还没有回来,在家的主要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为了尽快清扫积雪,在县城务工的青年人在微信群里发出了集体扫雪的倡导,很快几个年轻人就表示积极参与。当天上午,扫雪活动开始时,已经有30余人参与活动,而其中大部分人都是年龄在60岁以上的人,其中不少人就是公益红包群所慰问的老年人。扫雪的人当中,年龄最大的有80多岁,最小的只有10岁。
正是因为亲身参与或是看到了以上的事件,我才发现,乡村振兴充满希望,而其关键则在于如何充分地激发乡村居民的主体性和积极性。乡村既是国家的乡村,更是乡村人的乡村,没有乡村居民对乡村振兴的积极参与和贡献,乡村振兴也许会成为美好的“单相思”,最终可能难以取得好结果。
故乡曾经承载了个体的诸多过去,还承载着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历程,同时也影响着个体、国家、社会的未来。作为个体,我们即使已经走出村庄定居城市,我们与乡村的联系仍旧难以割断,我们的食物,我们的乡情,我们的儿时记忆等,都留有浓厚的乡村味道。故此,每个人都应当行动起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自己的家乡作一些贡献和努力。也许,我们无法改变村庄减少的命运,我们却可以让乡村转型的过程少一些阵痛,让乡村居民在生活中多一份温暖。不做时代的旁观者,不做故乡的旁观者,新时代,我们期待自己的新作为。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599期第1版,转载请注明出处,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大家都在看-
长按二维码关注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社会科学报
微信号:shehuikexuebao
社会科学报官网:http://www.sheke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