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少了大型国际活动,“世界城市”就缺了一块……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马拉松与城市管理
近年来,城市马拉松运动蓬勃发展,已成为“健康中国”战略的一大助力。最近,部分马拉松比赛中发生的递国旗、拍照等事件,更让公众的讨论聚焦到马拉松运动规则和城市管理的话题上来。马拉松赛事可以成为一个城市提升公共管理和服务能力的有效抓手,对它的关注和讨论,也应该包含我们对国际大都市发展的深切思考。
原文 :《大型国际活动促进世界城市建设》
作者 | 上海大学体育学院 秦文宏
图片 | 网络
何谓世界城市?
世界城市“是人类生活的最大集中,是世界的最完全的缩影。这里比任何别的地方更能代表和体现人类”(詹姆斯)。世界城市“错综复杂,文化包罗万象,体现了整个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化,……不知不觉地为人类准备着更广泛的联系和统一”(芒福德)。通俗来说,世界城市是指有全球影响力的顶级城市,这种影响力主要体现为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金融、商贸、人才、信息等各方面都在全球大城市中出类拔萃。考察世界城市,一般更看重它的全球影响力,看重它对各国人民的巨大吸引力,看重它全球独一无二的城市品质及其文化品格。
城市与人的关系
“城市的主要功能是化力为形,化权能为文化。……人类凭借城市发展这一阶梯步步提高自己,丰富自己”(芒福德),可以说,城市再造了市民;另一方面,城市在每一个普通民众的参与、互动、建设和创造等行动历史中茁壮成长——从古代城邦到现代城市,从普通城市到国际化城市,从区域城市到世界城市。换言之,城市发展与民众行动相辅相成、同构共进。这里的民众,主要包括:普通市民、在城市内工作、学习、生活、旅游的八方来宾、以及城市之外关注本城市发展和事件发生的一般行动者。
上海的城市地位
上海作为全球目前正在演进着的国际化大都市群体中的佼佼者,作为立于勃勃复兴中的新时代中国的潮头城市,却仍然在各种有形无形的力量要素(政治、经济、金融、文化等)方面与世界顶级城市存在差距。诚然,“海纳百川、追求卓越”是上海的城市气质,“上海长期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开放、创新、包容已成为上海最鲜明的品格”(习近平),也是上海之于国内其它大城市的优势和特色。如果回到全球视野,上海要想成为世界城市,则仍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仍需其城市空间内外的广大民众的共同行动和持续不断努力。
以民众性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促进上海世界城市建设
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成果一旦达到规模化、观念化、规范化、客观化程度,就意味着突创为一种文化现象了。像世博会、二十国集团会议等大型政治、经济活动,已呈现出一定的文化效应;而像奥运会、足球世界杯等大型体育赛事活动,其举办规模、传播力和影响力甚至超过了世博会和二十国集团会议,其文化效应更为显著。殊不知,这种文化效应正是在城市内外广大民众的参与、行动和创造中实现的,也是在广大民众的关注中、感受中以及在各种媒体的传播中呈现的。这些大型活动如果在上海举办,对上海的世界城市建设无疑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而有些大型活动,即使是国际性的,由于民众参与率低或关注度小,其传播力和影响力相对不足,其文化效应相对较低或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如上海国际旅游节、F1巡回赛等),对上海世界城市建设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小。因此,上海的世界城市建设需要多举办些民众性大型国际活动。
上海缺少了像奥运会、足球世界杯这样的有世界影响力、民众广泛参与的体育赛事,但尚有举办多年且运营日臻成熟的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上马”作为一种大型体育赛事活动,通过现代传媒技术的不断强化和放大,近年来,民众参与率呈指数式上升,民众关注度快速提高,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赛事的文化效应不言而喻,为上海城市的国际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举办马拉松赛事过程中,民众可通过“跑马”过程博眼球、蹭热度、健身体、创成绩;城市则通过长年举办规模化、规范化的多国民众参与的国际马拉松等活动,产生独特体育赛事文化;而上海则通过以“上马”为代表的体育赛事文化,与其他特有文化一道,共同建构上海城市品质及其文化品格,共同建设上海世界城市。
上海建设世界城市,要着力举办民众性大型国际活动,丰富城市气质,彰显城市品格。换言之,上海建设世界城市,需要F1巡回赛、网球大师杯,需要国际旅游节、国际电影节,更需要广大普通民众参与的奥运会、足球世界杯以及国际马拉松赛。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637期第4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相关文章
社会科学报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官网
http://www.sheke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