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解读全球航天市场,中国所占份额竟是……
首先,有必要了解下商业航天市场有多大
这是1957年至今人类每年发射的航天器数量趋势图,注意里面红色和蓝色的代表军事用途航天器数量,黄色和绿色代表民用和商业航天器数量。
我们把图分开来看
有没有觉得毛子们在人类航天史前几年落后以后,发射的航天器数量简直无情啊,远远超过美国。但无奈质量都很一般,比起美国小而精的成果让人惋惜。是不是感觉到苏联解体后,瞬间俄罗斯的军用航天器发射事业就崩溃了?比解体稍微滞后几年是由于航天器项目周期的缘故,而苏联解体后,美国失去了竞争对手,也大大降低了对于军事航天器的使用。那么民用的呢?
比起军事用途航天器的衰落,民用航天器在新世纪前后简直到了井喷的状态。到了12年以后,直接就坐标轴都放不下了,2013年214颗,2014年285颗,2015年200+,2016年400+甚至到500,这个发展速度简直不要太恐怖!
但军事用途卫星毕竟只产生战略价值,极少产生商业价值,真正的航天市场,无论是航天器发射/航天器制造/航天产品销售,都集中在商业航天器的领域。这个市场占比在近几年不断攀升,基本上80%的航天市场就是商业航天。
美国政府和其他政府资助的主要不会是商业任务,但尽管如此,美国一国的政府航天预算都超过了世界所有其他国家政府的总和,比军费的优势都要大很多很多!
目前全世界有约8000颗在轨卫星,俄罗斯政府拥有约47.5%,美国政府拥有约25%,商业公司拥有约10%,欧洲拥有约4.9%,中国拥有约3.1%,日本拥有约2.2。其他国家和学校教学用卫星就不说了,我所在的系里都发了三颗卫星,但比起这些大国都是打酱油。所以目前的大致情况是:俄罗斯和美国的卫星工程能力和技术和积累,都超过我们许多,中国和欧洲是标准的第二梯队。俄罗斯退步的厉害,咱们极有可能近些年超越他们成为第二,欧盟内部纷争不断,基本也失去了航天市场竞争力。
目前我们的地球看起来是这个样子的.....
所以中国航天的商业化份额在世界上极小,而且这个比例还会不断受到挑战,主要原因如下:
1. 美国的强大竞争力。再怎么作为一只爱国的航天汪,都必须得承认美国目前的航天实力,尤其是商业航天实力对咱们是压倒性优势(不要喷我,我支持打倒美日韩菲,抵制肯德基!)。这个没办法,咱们之前国力和经济落后那么多,总是有些作业要补交上去的。在航天市场上主流的商业卫星/商业火箭基本都是美国生产制造的,这个是不争的事实。
2. 俄罗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航天飞机时代末期/spaceX崛起之前,俄罗斯/乌克兰简直垄断了世界航天发射市场,这边航天飞机一退役,俄罗斯的飞船发射价格立即涨一倍,你懂的。俄罗斯和乌克兰拥有苏联留下来的强大航天重工业,光洲际导弹改装的火箭都够发好多年的,在世界航天市场,他俩的名声是失败率高(毕竟军用转过来的),但价格便宜啊,想想当年乌克兰是怎么卖AK/直升机/航母的,现在人家恨不得按斤卖火箭。所以商业航天的逐利性质决定了航天发射市场俄罗斯和乌克兰简直一霸,美国在扶植起Space-X之前都要看脸色。
3. 世界民营航天的崛起。必须承认,Space-X,Blue Origin这一类民营航天公司的崛起已经是大势所趋,他们是标准的以商业目的建立起的公司。优势自然不用说,NASA大量的技术输血和订单投食使得他们在世界范围内根本找不到对手,轻松碾压并牢牢占据未来的世界航天市场。
4. 美国对其他国家的打压。说白了就只是打压中国而已,逻辑很简单:当你在一条街上开了一家肯德基(打倒肯德基!),你会允许街角再开一家?美国的逻辑也是如此。原来中国长城工业(中国的商业火箭发射公司),弄了相当多的国际发射任务,现在呢?2011年美国出了沃尔夫法案,简而言之:美国卫星不允许中国发,连使用了美国任何一个零件的卫星都不允许中国发。那么问题来了,国外的卫星能找到不带美国零件的么?所以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妥妥的失去了一大片市场啊,偶尔带着非洲大叔,拉美兄弟,南亚老表做几个卫星折腾下,剩下的只能盯着国内的发射了,但咱们的任务数量在世界范围内也只是很小一部分。对于一个想吃肉的兔子,这点怎么能够?而且限制还体现在中美航天科技交流上,航天背景申请美国签证分分钟check你毙你,在欧洲开个会碰到NASA的人,人都不带跟你说话的,要不被举报都违反《美国公民应享有言论自由的大法》了你知道么?
5. 国内市场目前还是不给力啊。中国刚刚从中国制造走出来,除了政府能举全国之力做一些高端的航天任务,比如探月工程/空间站/载人航天,哪有功夫搞这些商业航天的事情,其他的也带不动啊。看看现在的顶级企业,要么是房地产起家,要么是互联网起家,要么是国资垄断的资源和金融行业,哪个像是能搞出商业航天的影子?市场本来就小甚至都没有,有人搞个“商业航天”还被人喷个没完,看看知乎上壹零科技被喷成啥了,一顿冷嘲热讽的,看得都心寒。闲着没事,还不如领个横幅,去打倒肯德基好了,喷啥喷,你行你上啊。
1. 政府决策占主导。比如北斗导航系统,绝对利国利民,也是世界范围内近期唯一能挑战美国GPS系统的了。虽然推广的代价和成本高很多,但政府的强力推行和大力支持,使得它的建设速度超出了很多人想象。但这也是把双刃剑,可能有风险:政府支持的,不行也行;政府不支持的,行也不行。目前中国航天在交作业,商业这一块看看别人做了什么自己就有思路了,但到未来一着不慎,大家都要自己做题,审题都审错了咋办?当年苏联航天在与美国PK过程中掉到了多少坑里?别人挖得不要紧,关键在于自己硬着头皮跳进去了后悔才知道啊。但总体看来,在国际商业航天环境恶劣的今天,政府还是要好好推一推的。
2. 中国的航天工业潜力无限。现在中国不光是经济发展速度世界第一,航天技术进步也是妥妥的世界第一,这一方面是存量小的原因,另外一方面也是中国目前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工业和制造业体系,也拥有极其强大的军工和国防和航天工业体系。商业这一块,目前各个航天院所都在企业化转型,看看沪深两市上的航天上市公司数量就知道了。外面市场有限,那就把国内充分的市场化,等到哪一天小兔子都学会吐骨头了,咱也出去觅食去。
3. 中国的市场前景和人才储备非常可观。中国目前这些主流公司,虽然与航天还相距太远,但都是在默默的积攒能量,无论是商业能力,还是技术储备/制造业能力,未来风口一打开,分分钟变成猪都能飞到天上去。这些年的航天热,也带动了大学和科研单位航天专业的热门,储备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你每次看直播瞅一瞅现在的总师副总师主任啥的平均年龄就知道了。更何况,还有我们这种底层的航天汪呢,喂点狗粮就能咬人,厉害得紧。
所以目前的情况就是:
来源:知乎
作者:太空精酿
推荐阅读|《卫星与网络》热门专题
融入人民生活,推动文明进步——谈“航天+”的理念与实践设想:
《航天技术民用的新发展、新机遇》《新的社会形态将如何发生?》《浅结合、深结合与融合》《新常态下的“航天+”》《鼓励创新,也包容失败》《中国航天产业突围正逢时》
商业航天与航天商业化:
《商业航天倒逼航天商业化》《浅谈航天商业化与商业航天的概念》《中国航天商业化与商业航天的忧心》《中国航天商业化与商业航天的前景》
大航天时代:
《迎接大航天时代的到来(上)》《迎接大航天时代的到来(下)》
北斗白皮书的产业化解读:
《独家: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白皮书的产业化解读:北斗的未来在世界》
社评文章:
分享最前瞻性话题,
传递最正能量声音。
卫星应用领域第一刊
卫星与网络
内容、营销合作请联系:
微信号:nongyan258766
投稿邮箱:
Emil:tougao@yinhexi.la
杂志订阅请联系:
Emil:dingyue@yinh
诚聘英才请联系:
Emil:satnet.zhaopin@yinhexi.la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