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顺势而为是宇宙的根本大道:朴门永续Permaculture

郑轶 近似于透明的深蓝
2024-08-30

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

---Mahatma Gandhi (甘地) 


一切从你我开始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当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不符合我们善良的想象,当现代文明物质社会消费主义侵蚀着我们的纯真,我们是抱怨,是抵抗,还是逃避?我们不能坐等这个世界改变,而是从自身做起,一点点让自己和身边的环境往哪个成为你希望看到的方向发展。


万事万物都是息息相关的一个整体,而我们所有的人都紧密相连,每个人都有让我们的地球家园变得更美好的力量,只要从任何一件善良美好的小事开始做起去躬行,去实践去Practice,这就是“修行”的原意,它说的是就是由身体力行而获得的体验。

正如村上春树所说的那样“希望来自我们相信自己和他人灵魂的无可替代性,并将其温煦地聚拢在一起”。

去年春天的时候,我写了《这将是一场全球化觉醒的开始》写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来到美国北达科他州立石保护区(Standing Rock)保护这块印第安部落圣土和水源的故事。正如Neil Young为这场运动写的歌里唱“Who's gonna stand up and save the earth? Who's gonna say that she's had enough? This all starts with you and me”谁将站起来保护地球,谁将站出来说“她已经够了” ,一切从你我开始


当时我写道:它和《阿凡达》所示图传递给我们的启示如出一辙,人性的贪婪和堕落必将导致毁灭,除非我们灵魂的温度能够再次唤醒良知。当我们失去了和大自然、失去了和我们的灵的连结的时候,那一天,就真正是末日来临的时候,地球是不会末日的,末日的只有我们人类。我们必须觉醒,并且这是一场全球化觉醒的开始。

然而意识的觉醒并不意味着自我边缘化,把自己孤立于主流世界之外,像很多嬉皮那样过着所谓的alternative life style逃避面对现实,空谈“爱与和平”,享受自己创建一方天地里的小世界。

那些真正有勇气去改变这个不美好世界的人,是停止空谈和抱怨,敢于投入洪流,用自己力量去真正做些什么Building a new world的斗士们。We're not just talking "Love and Peace", we fight for it.


他们也许默默无闻地几十年认真做着一件事情,坚定而平和,近乎于信仰。从第一天起,“我们不需要再去谈论那些我们不喜欢认为不正确事情,而是身体力行地去做那些我们认为是正确的事情”。

就像我今天要写的Permaculture,朴门永续设计。有着那么一群人,用着这样的方式,守护着我们的地球的绿色。

“Think about the generations and say that we wanna make it a better place for our children and our children's children,so that they know it's a better world for them.We think, think make a better place.

一代一代的人都在说我想要为我们的孩子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建立一个美好的家园。让他们明了,他们活在一个较过去更加美好的世界,从而让他们坚信,他们也可以营造一个愈加美好的世界。


Heal the world Make it a better place

拯救这世界 让它变得美好

Save it for our children

为了子孙后代

For you and for me and the entire human race

为你 为我 为了全人类

看着这颗孤独的蓝色星球,我们唯一的家园,绿色正在一点点减少。


Permaculture 朴门永续设计是什么


Permaculture这个词是永久持续性(permanent)与农耕(agriculture)、文化(culture)这几个词的结合所创造出来的一个概念。

最初起源于澳洲生态学家Bill Mollison与David Holmgren在70年代创立的一种应用生态学,是一套应用与整合各门学科的设计学和规划学。发展至今,它不仅仅只是农艺有机种植的设计方法论,而是一整套基于人与自然关系生态与社会学原则的系统设计

它有着各种各样的分支,包括了生态设计(ecological design), 生态工程学(ecological engineering),环境设计( environmental design), 以及施工(construction),水资源综合管理(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可持续发展建筑(sustainable architecture), 以及再生和自我维持的居住(regenerative and self-maintained habitat )、模拟自然生态的农业系统(agricultural systems modelled from natural ecosystems).

它从permanent agriculture(可持续性农业)开始,成为了permanent culture(永恒的、普世的文化),构筑在“生态、经济、伦理”三重底线之上。这与Perennial Philosophy (常青哲学)有异曲同工之妙--之所以被称为是“常青”(perennial意思是普遍的、永恒的),是因为它出现在几乎所有文明的源头,涵盖了所有的地域。而permanent culture所提出的这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甚至是人与自我之间的文化,也是一种超越了所有地域、文化、语言种种差异,放之四海皆准的普世伦理观。

它与我们精神性的源头相连,呼应着我们最根本的一种与外物和谐相处的内心诉求,它是一种打破了界限的、属于世界公民的价值观与文化。

它不只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美学艺术,一种价值观与哲学。它的目的在于通过设计开发可持续的生态系统(Ecosystems),是以自然美学而非人类美学去设计环境。

Permaculture让人们了解一套核心的设计原则,参与设计自己的环境,并建立起能够自我维持的人类群落,减少人们对于工业化生产和分配系统的结构性依赖。它的三大核心法则是:照顾地球(Care for the earth),照顾人(Care for the people)以及分享多余(Setting limits to population and consumption)


人类社会结构与生态环境关系


在具体阐述朴门农业的方法论之前,先让我们来看看人类社会结构与生态关系之间的讨论,我用擅长的人类学方式来阐述我所理解的permanent culture。


人类从原始采集社会进入到Agriculture Civilization(农耕文明),这同时也带来了一场意识变革,我们也从与大自然的共生关系转变为了定居的社群文化。我们砍伐森林,耕种稻田,驯养动物,开辟村庄和城市,划出了人造社会与自然的界限,人口迅速繁殖,逐渐构筑了人类在地球上主导者的位置,建立了“人类中心主义”。宗教信仰也一步步取代了原始的萨满信仰,补充说明了人类主宰者的合理性。

而工业革命带来的科技发展又是一场意识革命,让大批量生产成为可能,从而带来了消费主义与全球经济一体化,也让人口剧增寿命延长。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都导致了人类的ego剧烈膨胀,狂妄自大,道德沦丧,失去了对任何事物的敬畏之心。我们前所未有地如此丧心病狂地破坏大自然与生态环境,过度消耗资源,人口剧烈膨胀...已经到了让这个世界失控的边缘。

今天我们所面对的种种,无论是量子物理开始颠覆我们固有认知,还是人工智能让“算法中心主义”威胁到我们“人类中心主义”,还是我们的步伐从地球开始迈向了星辰宇宙面对广阔的未知,又或者是看到我们地球的生态环境濒临崩溃,很多人开始警醒,我们又无可避免地面对着一场新的意识革命。


而Permaculture在这里提出了一种重新看待我们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的思路,它试图解决的,是重新定位从农耕文明开始建立的“人类中心主义”在重新链接地球生态系统之中何去何从的问题。

农业的发展本身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生存需求,然而任何一个物种都不可避免地以自我为中心趋利避害地去考虑生存问题的本能。我们首先需要尊重这种本能,然而却没有一个物种可以摆脱神圣的自然,单独地生存、发展。对大自然毫无底线的破坏最终是人类生命的自我格式化。

“所谓生命,是宇宙森罗万象、大自然本身的合成品。对于它的意义(过去)与意志(未来)人们虽毫无了解,却站在了自然的对立面上,试图以自己的手,利用自然生产维持生命的粮食和食物,以此生存下去。由此,人类走上了一条反叛、破坏大地母亲的邪路。”

福冈正信在《一根稻草的革命》中如此写道。“起源于刀耕火种的农业的发展史、满足人类欲求的农作法的变迁史以及文明进步的历史,其本身就是一部对自然破坏的历史。”

7000年的农业史让地球伤痕累累,地球沙漠化日趋严重,它产生于人类的自负,也同时在佐证人类自身点燃的火正在焚烧着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倘若我们只是忧虑它所造成的结果,只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呼吁人民制定一些保护绿色的对策,那么地球上的绿色是难以从根本上恢复。”

Permaculture说的并不是回到最初位置我们建立农耕文明社会的时候的“农耕”方式,它是基于满足人类需求的“农耕”之上,建立了与之相关联一整套生态环境系统,让它们互相之间找到一种有机organic的平衡,彼此呼应,自然生长。

如果说最初的人类农耕文明有着“对抗自然”战胜大自然的企图,那么朴门的方式是观察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合作,地球上的任何人、任何气候带、任何规模都可以应用这些原理,过上一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一门关于“道法自然”顺势而为的艺术


如果说前者是人类受到认知局限的时候,试图“改造”环境,那么Permaculture所说的农业就是“改善”。而“善”这个词语其实就是“善意”,带着compassion,慈悲心,或者说,爱。

而“人类中心主义”其实是Ego一个被逐渐放大的过程,因为我们试图去“控制”。而控制就意味着“力”的介入,太过用力的时候,我们就往往打破了一种自然的平衡,能量的流动就不再畅通。这个“能量的流动”在中国古代被翻译成“势”,也就是说,当欲望和不安驱使下我们试图对事物进行控制和改造的时候,我们就忘记了顺势而为的大道。


如果我们能够消除这种在源头上焦虑与不安,充分对自己对他人予以信任,不那么用力地去试图控制而是顺其自然,让一切顺应自己的节奏自然发生,这就是道家的智慧。如果说最初农耕文明开始的地方,朝不保夕脆弱的原始人类对于生存有着本能的不安所驱使的迫切控制欲,那么到了今天,是时候让我们重新审视自我了。

“Organic 有机的"这个词语说的就是“顺势而为”的艺术,我们通常理解“有机食品”是天然无化学污染的食品,因此对我们身心健康有益。

然而它之所以是健康的,是因为它每一个细胞里都带着“顺势而为”自然生长的基因,它不曾受到人为干扰、外力控制而扭曲在成长过程中的能量。

我们摄入食物,不是为了填充胃部所谓“果腹”让我们头脑产生“饱”的安全感,而是为了补充能量。这个能量包括了维持日常活动所需要的物理层面上的热量卡路里,也包含了保持身心健康平衡的能量,因此古人用“精气神”来描述这种抽象的存在。

所谓“吸取天地之精华”,并不是神话中修道的吸风饮露,而是在一饭一蔬之间的顺应天地大道,那些在结实的大地里顺应自然规则而茁壮生长的植物为我们补充了所需要的能量。

朴门永续“Permaculture”讲述的就是一门关于“顺势而为”的生态文化。它立足于“农业”,却不止步于农业。它将我们的目光和视野牵引回到人类农耕发展史也是对原始生态破坏史之前,提出了一种在满足我们人类生存需求的农耕开发的同时,也保持了与环境共生的可持续设计方法论。

在大面积农业文明之前的地球被森林所覆盖,朴门永续农业将“森林”与“农田”两种生态结合到一起,让农夫也同时成为森林的守护者。

福冈正信将其称之为“自然农法”,有的时候也被称之为“懒人农法”。这个“懒”其实说的就是“无为而治”,它与中国传统的道家哲学是一致的,说的都是“道法自然”。

无为说的并非是不作为,不是“do nothing",而是顺势而为,放下控制,因此是“go with the flow"。而这个“放下控制”的过程,也是我们一点一点放下小我ego的过程。

因此整个“朴门永续”设计是建立在“自然美学”而非“人类美学”的基础上的,它帮助我们从根本上放下“人类中心主义”的注意力,从而把焦点移动到与大自然的平衡与连结上来,重拾我们对于宇宙万物的敬畏之心,再次定位我们所身处的位置。


在实践中体验宇宙大道


尽管我采访的朴门永续“Permaculture”的实践者们不愿意太多提及“灵性”层面,可是在我看来,这就是一场真正的灵修践行。他们只是不去空谈,而是身体力行地靠实践一点一点完成这个“放下小我”的自我意识转换的过程。

而从古至今所有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的修行法门都是如出一辙殊途同归的,就是关于如何放下这个小我ego。在"ego"这个名词概念被发明之前,我们有着各种各样的解释方法,道家说“无为”,中国传统儒家的“修身”何尝不是如此--如今回过头去看王阳明的“心学”里面对于“程朱理学”的论述,恍然大悟那一句“存天理,灭人欲”翻译过来不就是“Connect with universe and drop off human's ego" (放下小我,连结天地与高我意识)。

任何一门最朴素的技艺背后都通向着宇宙大道,在日复一日的枯燥循环的实践中越来越能体验到那些微妙之处,这是一个一点点接近自我的过程。正如日本文化中有着各种各样的“道”,茶道花道剑道等等,他们的传统是在一门技艺的反复练习之中悟道--如同《庄子》里“庖丁解牛”的故事里最终领悟的“顺势而为”的境界。

所以,朴门大师福冈正信说 “把一根稻草这样的小事做彻底,最大的世界就会向你敞开。”

Sam,十多年来他将朴门永续的理念传播到了各种不同气候环境的国家和文化之中。


我采访的来自英国的朴门永续实践者Sam谈到他的心路历程的时候说,他在这个现代物质文明和消费主义世界里感觉迷失,觉得内心某一处无法被填补。他少年时代在“锐舞运动”中试图从嬉皮community与Psytrance文化(点击查看我所写的《萨满复兴与电子乐时代的后嬉皮文化Psytrance》)中寻找到慰籍,后来又长时间在全世界旅行试图寻找答案,直到机缘巧合遇到了“朴门永续Permaculture”,让他找到了一种契合自身的方式去为建立一个美好的“新世界”而真正付出努力和个人价值,于是放下一切积极投入到实践中去。

他的这段历程其实很有具有典型性,就像另外一位我们因为Psytrance而相识的朴门实践者朋友柿子也聊起过:最初自我意识觉醒,对物质世界和消费主义全球化的价值观不认同,开始逃避到灵性以及嬉皮群体里,又或者到处旅行,在自己的天地屏蔽外部世界的不美好。逐渐开始觉得我们需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从自己做起,慢慢影响身边越来越多的人,让世界朝着一个美好的方向发展。


而我这几年的蜕变,也越来越意识到我不能独善其身,需要用自己的力量和影响力去分享正面积极的能量,去唤醒越来越的人站起来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正因为我们是如此地热爱着这个世界,所以我们强烈地意识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 我们不能把这个美好的世界拱手相让于邪恶自私傲慢与黑暗。


一门科学的生态环境设计方法论


Sam特别交代说,尽管你想深入挖掘文化与价值观,可是说到底,朴门永续设计是一个非常科学的系统,它不是虚无缥缈的空谈理想主义乌托邦哲学,它是一个在实际应用层面上的方法论。

之前说到“顺势而为”是“Go with the Flow",这个“Flow"的流动关系就是朴门思想的立足点。朴门思想认为“世界就像是众多不同流动的合流点。大自然(风、水、土等),人类(社会、资源、交通等),及无形结构(政治、经济、资讯等)之间的互动都会创造出不同流动模式,而世界就是以各式各样的流动模式建立而成的。”它所教授的模式语言与应用就是基于对这些流动模式的观察与认知上。


70年代,Bill Mollison在研究澳洲的热带雨林与沙漠生态系统数十年之后,观察到各种植物自然聚集成为互助群落的现象,他利用这观念发产出特殊的农业策略与社区规划方法:把适当的组成元素组合在一起,让他们相辅相成永续存在

菲律宾传统把辣椒和香蕉种在一起,希腊人认为玫瑰是葡萄的医生,甚至在金庸的小说里,情花边上长着断肠草--任何毒物附近必然自然生着解药。万物相生相克,大自然之中蕴藏着无穷智慧。

于是,“道法自然”就成为了朴门的核心精神。朴门通过观察自然从而发掘它的流动运作模式,从中找寻各种可仿效的生态关系。再模仿这些关系,整合了技术(有机农业、生态社区、环保建筑等)、元素((果园、水系统、农夫、牛耕等)和策略(微气候、相对位置等)成为一套生态与生活的设计方法论,建构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平衡点,形成一个满足在这个生态系统之内各种生命形式的系统,让该系统能自行供应所需,并不断循环利用自身的废弃物。



朴门永续设计原则基于“万物都是紧密相连的(Everything is connected)”,像中医一样把人的身体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一样来看待环境。

它倚重生态学理论来分析系统内部各元素的特性潜在关联,并将它转为实际的应用。每个设计中的元素,都从需求、产出、特性等方面进行仔细分析,建立系统内的互相链接。让它们能相互协同运作的同时,减少废弃物和风险,并降低对人体劳力的需求或者外部能源物质输入,让生产系统获得最大产出。

它借鉴了很多来自传统原住民的知识洞见与土地管理模式。原住民(indigenous people)信奉的“万物皆有灵”的朴素原始的哲学,其实上是一种如何处理与环境与大自然共生的经验

它在传统之上相辅相成以现代科技手段,透过完善的规划系统,如使用扇型分析,区位划分和其他的技术和工具来创造有弹性的再生关系,也因为再生关系的复杂性、完整性和弹性,才能够完善构成能灵活回应变化的、以能够适应各种环境的永续设计结构。

它尝试提供给地球的生命以一种可持续的安全的发展方式,使农业生态系统拥有丰富的物种、较强的自然适应能力,并保持生态稳定,满足人类的食物、能源、住所等各种物质非物质的需求。

我们来看看朴门设计的十二大核心原则:

1.观察与互动:花大量时间与大自然接触,设计出符合每种不同情况的解决方案。

2.能源储备:通过开发在高峰时收集资源的系统,为需要而做准备。

3.获得利益:确保你得到真正有用的回报,作为你正在做的工作的一部分。

4.自我调节与接受反馈:阻止不适当的活动,以确保系统能够继续正常运行。

5.利用和珍惜可再生资源与服务: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消费行为和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

6.禁止浪费:通过物尽其用的态度去珍惜我们所拥有的资源,做到没有任何浪费。

7.从模式到细节的设计:我们观察大自然与社会的运作模式,让它们成为我们设计的主干,在往后的工作中去补充细节。

8.整合而非分离对待:把正确的东西安置使用于正确的地方,让互相之间形成有机的互动,能够互相支持彼此的运作。

9.使用微小和缓慢的解决方案:小而慢的系统比大系统更容易维护,更好地利用本土资源并产生可持续的结果。

10.利用和珍惜多样性:多样性减少了来自各种威胁的脆弱性,并且能够利用所在环境的特殊性。

11.利用和珍惜临界效应:事物之间的交界处往往是发生最有意思效应的地方,这些通常是系统中最有价值、最多元和最高产的元素。

12.创造性地利用和应对变化:我们可以通过细微观察而对那些对不可避免的变化有着积极的影响,在适当的时机予以介入。

这张图是朴门的区域划分理论。它以人为本,0区是居住区;1区是人类经常活动的区域,如蔬菜与草本植物的种植区域,厨余堆肥区、城市里的花坛等等;2区是不需要频繁维护的区域,包括草丛、温室、果园、多年生的植物、蜂房等;3区是维护成本较低的农作物种植区,如大型植物和坚果类;4区是半野生种植区,用于牧草和野生食物的采集,以及建筑使用的薪柴木材的生产等;5区是荒野地区,除了对自然生态系统周期性的观察之外,人类足迹比较少干预。


一言以蔽之,朴门是一个结构性系统设计。它站在一个全局的视角上去探寻合理性与协调性。

它建立了一个系统的标准,规划出可行与不可行的界线。通过分析、观察、自然演绎、观点与决策、数据叠图法、自由组合、工作流程图以及区域与扇形分析等等方法步骤科学地设计。

知识技术和策略都是“”的部分,而朴门的重点是“整合”:在基础之上,和已存在系统合并、改善,甚至设计出更完善的自我发展的系统。它是一张巨大的网,巧妙整合土壤、植物、动物、微气候、能源、水、交通、经济等,将每一个元素完美结合在一起,包含了农艺、林业、农林混作、建筑、蓄水系统、轮牧、园艺、生态,甚至财务管理社区规划,朴门的概念已经从农业系统,扩展到全面的永续人类居住环境。

如今朴门的思想几乎已经传遍全球,并且扎根深化。它在南美洲的热带雨林被实践,也在非洲喀拉哈里沙漠、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的极地、更在遍布北美洲的许多社区被运用,纽约就有1100多座城市农场。

例如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农民利用永续栽培设计,不需借助重型机具,就把硬实密压的污染土地转化为树木茂盛的花果乐园。在加州的戴维斯市,有个社区利用洗澡水、洗衣水去冲马桶和浇灌花园。在加拿大多伦多,有建筑师团队替都市内的住宅创设一套系统,不需要依赖城市的供水管线或污水处理设施,而且每年的运作费用只需几百美元。


人人都可以成为地球的设计者


我们不仅仅有着环境生态,同时也包括着社会生态。朴门谈论人与环境的关系,同时也谈论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朴门永续设计注重社会关系、型态与伦理,这使得它从最初的颠覆性的农业革命,变成了一次跨越国界的土地利用运动,逐渐演变成为一场国际性的社会运动

一场关于从伊甸园叛逃了几千年的人类如何重返地球生态环境的运动,我们重新寻找到一条路,回到诸神的怀抱。就仿佛是我们擦除了那根我们曾经划出来把自己隔绝于大自然万物生灵的那个人工世界(artificial world)里的界限,把自己交还给天地之中,重新连结宇宙,连结自我

朴门永续设计的开创者Bill Mollison曾经说过“我认为不包含伦理在内的科学,是一种社会病态(sociopathology)。例如,“我会运用我所知的一切,而不管结果如何”,这种想法完全不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我不希望与那样的科学为伍。” 

所以“社会责任感”是朴门的精神。无论朴门设计方法是什么,这个“术”在技术性上有着如何的千变万化,它的“道”是万变不离其宗的。

照顾地球:地球是一切生命的起源(地球本身也是个生命体),是我们脆弱的家园。我们属于地球的一部份,不是独立于她之外。

照顾人:相互帮助与扶持,朝向不伤害人类自身与地球的生活方式而转变,并且创造健康的社会。

公平分享(或节制消费):确保地球上各种有限的资源,都以公平而明智的方式被使用。分享多余以满足他人的需求。不能过度开采不可再造资源如煤炭、石油等。

因此基于这三大原则的朴门永续设计不仅仅只是发生在农场里,可以从一个小阳台、一个社区、一个城市甚至整个国家进行实践,无论市井小民、建筑师、景观规划师、农民、商人还是学生都可以遵照它的精神和原则來设计自己的目标,人人都可以从自己身边环境做起,成为照顾地球的设计师

事实上,这几年“进式朴门永续设计”(rolling permaculture),指的就是在现有的架构上,逐步地运用朴门永续设计在城市进行改善:人们可以利用善用屋顶、阳台、畸零地将食物生产的系统重新带回城市,提升城市水源自主率,用零废弃概念创造新资源。

2005年,英国的朴门永续设计推动者罗勃·霍普金斯(Rob Hopkins)忧心人类面临产油顶峰期(peak oil)来临,以及气候变迁将引起骨牌效应的驱使下,以朴门永续设计的伦理与原则发想出一个“转型城镇运动”(Transition Town Movement)。他强调,即使人类即将面临重大的危机与崩解,但却可将此时此刻视为前所未有的转变契机。

于是,转型运动的推动者开始带领着各社区、城镇居民共同拟定“能源匮乏期行动方案”(Energy Descent Action Plan, EDAP),从教育、健康、经济等方面的跨领域整合,来因应低碳时代的生活转变。这个由下而上的行动方案,期待让人们能够透过“回归在地(relocalization)”或称“再地化”的草根行动, 来扭转世界的走向,是一个强调正面行动、庆祝式的全球化的运动。朴门永续设计成为了人类社会转型的重要工具

朴门生态人文社区


如今朴门社区遍布于世界各地120多个国家,这里简单地举例为大家介绍几处:

Jarlanbah Permaculture Hamlet 

位于朴门发源地澳洲,从70年代开始,艺术家与环保人士开始着手建立了这个按照朴门永续概念而设计的崇尚自由、和平与多元文化的净土。

规划之初就定了居民必须共同遵守的社区规约,而所有人在此买地的费用里包括两周朴门永续设计基础课程的学费以及大家都支付了相应的“租金”,用以推动原住民文化工作的基金。

某住户旁的水泥水塔上方,被利用成为休憩区

这里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基地的功能、分配与设计方面,尽可能与自然界的其他成员分享空间。区域划分为雨林复育区、有机种植区,以及永续林业区等用途。社区范围类的雨林复育区约占22%的土地,除了作为森林用地之外,也包括保育当地河川的原生物种,森林用地当然同时又扮演野生物栖息地与廊道的角色。

这里的居民有着特殊的“阳光日照权”,合理利用太阳能,设置雨水收集设施,社区内所有的中水与污水都经过现地进行处理与回收,而景观大多利用多年生的可食地景来取代传统景观美化。居民的活动核心区则位于基地中心,规划了社区育苗中心、儿童游戏场、游憩用广场空地与蓄水塘、社区公共器材的储藏空间。小径沿路种植果树、坚果、原生树种,让每个空间都具有生产力,也能增加人与自然互动的频率。

(参考文献作者:江慧仪)


以色列集体农庄Kibbutz Lotan 

在以色列沙漠之中的生态农庄Kibbutz Lotan从零开始,规划社区空间、教育会所、幼儿园、集体餐厅、宗教会所等等,硬件空间规划与农事工作同步进行,起初透过基本农事来养活社区居民及对外销售,以便争取额外收入。

除了生产面向的自给自足外,宗教生活和社区生活中居民各司其职,担任不同岗位,有人负责幼教工作、有人负责社工服务、有人负责建筑设计、有人负责社区规划、担任财务会计工作等。Lotan内部也设有居民委员会、调解委员会等协调社区事务的组织。

关于共同经济部分,各家庭提交工作所得,再由委员会(经由直接民主机制讨论选出,所有事务的规章亦同)将各项生活所需的物资分配给各家庭。

Bustan宿舍区的圆体建筑(是采用本地材料建成的环保自然建筑)

在Kibbutz Lotan有大面积的农事用地,种植的所有作物丰富多元,并且遵循朴门永续设计的几大原则进行管理与照护,并且把这个理念也延续到建筑空间规划上,这里随处可见太阳能锅设备、太阳能洗澡间、生态堆肥厕所、稻草泥砖炉、废弃轮胎做成的桌椅及锅炉。而参与式营造是这里空间特色之一,同时又诉求使用在地材料,大量使用沙漠地区的石块、沙土、砂石及稻草秆、椰枣叶做为建筑材料,使仰赖外部建筑资源量减到最少。

(参考文献作者:陈婉宁)

生态堆肥厕所区绘制的人类饮食及排泄循环图

津巴布韦永续村落Chikukwa 

90年代初期的Chikukwa,山坡上光秃秃的,水土流失严重,当地人也因而收成不好、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

现在的Chikukwa,房屋的四周是果园,田里的香根草和翠绿的树林都在展示朴门设计带来的改变。

Chikukwa拥有众多的人口,但是很长时间以来受到森林毁坏和土壤侵蚀的折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Chikukwa发展出了一个成功的朴门项目,它囊括了当地的8000个农户,被称作“世界上最大的、却不为人知的朴门实践之一”。


Village Homes 

1973年,加州的建筑师Michael Corbett和他的生态学家妻子Judy决定建造一个绝无仅有,友善环境也友善人群的梦想社区。这个社区后来成为美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生态社区,它就是加州戴维斯市(Davis)的乡村之家(Village Homes)。


 泰国Panya Project 


Panya项目是一个致力于朴门永续设计的教育、授权的临时性社区。他们希望通过这个教育中心给予人们以灵感启发,让人们能够成为改变世界的使者--这不仅仅是在社会环境上的改变,同时也能够启发人们在身心灵、情感以及心智上产生变化。

他们致力于与世界的和谐相处,实现一种可持续的生活。他们充满激情地乐于分享他们的知识、灵感与想法,也渴望从每个人身上学习。

这场全球化运动的一部分而传递重要信息,他们定期举办朴门永续设计的课程,以难以置信的超低学费提供媲美于国际任何一个朴门教育中心水准的内容。跟随那些良师如 Geoff Lawton, Christian Shearer, Richard Perkins, Ethan Roland, Christopher Shanks以及John Champagne等等,他们已经有了超过1200名完成学习的朴门实践者。

三年前与三年后的生态环境对比

这片占地10英亩(四公顷)的土地位于泰国北部的丘陵地带。它包括了人类排泄物堆肥厕所系统,土楼和一个中等规模的集水系统,以及一个约500米的洼地的大水坝,生产农业园和多样化有着40多个品种的果树的森林。

官方网站:http://www.panyaproject.org


维岛自然农场

位于中国云南金沙江畔,有一座在瀑布之下,溪水环绕,传统的自然建筑农场。绿色的食物,透彻的空气,崭新的人际关系,全新的思维方式,有一群人在这里过着顺应自然的生活。

他们白天在溪水环绕的半岛共同学习与实践,晚上在星月下的篝火边打鼓唱歌分享自然理想。他们共同修建竹屋,把印第安Tippe作为教室。从一草一木开始,实践着朴门永续设计的精神。


农场占地两千五百平米,地势为三面环水背靠山麓的半岛结构,岩壁瀑布一道倾泻而下围绕整个半岛。自然能源与其原有的传统建筑融为一体。自然生态与当地山民的风俗依然保留完整。

这些图片都是他们一点一点动手建设这个生态农场的过程。



关于朴门永续设计课程(PDC)


PDC是国际公认的朴门永续设计认证课程。该课程主要介绍朴门永续创始人Bill Mollison(比尔·墨立森)提出的朴门永续设计理念。PDC为后续朴门永续设计工作和学习奠定基础,也是获得各国朴门永续设计协会和盖亚大学颁发文凭的一项必修课程。

它是朴门永续设计的国际通识课程,根基于永续的整体论上,并逐一说明食物、水、能源、建筑材料、遮蔽物、燃料、覆盖物、为生物、动物与社群营造等元素的应用。强调如何观察大自然的运作法则,学习以“顺天应人”的方式,透过巧妙的设计方法,应用在每个人实际生活中的不同层面。面对全球环境变迁及日趋严重的粮食、经济、水资源等相关危机,朴门永续设计课程的重要性就更显而易见。

这套课程在1980年代早期开发出来,吸取很多在地知识和实践经验至今,努力将人类共同的经验得到最好的发挥。并已建立起完整的知识系统。至今全球已有上百万人学习PDC课程。PDC的课程安排同等于一般大学一个学期的课程规划,主要着重于设计,思考与实践。

如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认可这项课程的学分。迄今为止,世界上无数的朴门永续设计师通过该课程的认证,并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一个由教育家、生态活动家、顾问、从业者组成的网络,他们影响着大企业、小公司以及各界人士,改变着我们对于景观设计、周围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有日常生活的看法,以此来推动我们居住的这颗星球所需要的改革。



更多学习资源 

网站:

朴门永续全球资源,包括了世界各地的朴门农场和教师(英文)https://permacultureglobal.org/

朴门文化原则(英文)https://permacultureprinciples.com

有机会(中文)http://www.yogeev.com


纪录片:

《地球的园丁》1991年,ABC电台拍摄了一部有关朴门永续设计的纪录片“地球的园丁”(The Global Gardener)。本片由朴门永续设计运动创始人之一比尔·墨立森主讲,原片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讲述热带、温带、干旱和城市地区的朴门设计实践,运用大量案例向我们展示了朴门永续设计的魅力,需要翻墙在Youtube上能够看到。

《全新的我们》这部纪录片并不是专门讲述朴门永续的实践社区,而是精选了来自欧洲8个国家10个生态社区和生态村分别进行了介绍。这些生态村虽各有其独特之处,但究其本源,都是为人类和地球未来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书籍:

福冈正信 《一根稻草的革命》

Lisa M. Hamilton 《Farming to Create Heaven on Earth, Shumei Natural Agriculture》

蒋高明《以自然之力恢复自然》

Peter &江慧仪《向大自然学设计》

大地旅人《地球使用者的朴门设计手册》


最后是一个小小的广告。上文中提到的位于云南丽江石鼓镇维岛农场将在5月17日-5月31日联合国际朴门教育机构举办为期15天朴门永续PDC国际认证课程。旨在为学员提供灵感和知识,并为世界带来积极的改变。他们邀请了经验丰富实践教学多年的生态设计师、顾问及讲师Ben以及Sam,在教室及花园的课上内容将涵盖比尔·莫利森一书《朴门永续设计:设计师手册》的每一个主题。点击文章结尾的“阅读原文”可以看到课程的详细介绍以及具体报名方式。


我一直很想系统性地写一写朴门永续设计,因为内心对其价值观的强烈认同感,并且单纯出自于内心社会责任感的驱使。

本来希望在课程结束之后做一些参与者的采访,让他们讲述个人体验显得更为生动与真实。可是他们告诉我,因为国内对于朴门永续所知甚少,因为现在报名人数不足以开课,希望我能够帮助他们在这之前就能够一起参与到朴门文化本身的推广中。

于是我查阅了很多中英文资料,采访了一些朴门实践者,用了好多天,写完了这篇文章。在文章的最后,我希望能为他们的课程做一个介绍。他们是一群我敬佩的人,用一己之力为我们地球绿色家园而默默努力着。

也许作为一个文化的讲述者而不是朴门的亲身实践者,我对朴门永续设计的了解目前仅仅限制于知识。但是我写这篇文章一是为了深度挖掘朴门文化本身,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借此能够传递出一个信息,停止空谈哲学灵性或者逃避在乌托邦里,而是去做去实践,这也是我在旅行了那么多年看了那么多书满世界寻找答案之后所收获的东西。

正如Sam说的那样:“我们不需要再去谈论那些我们不喜欢认为不正确事情,而是身体力行地去做那些我们认为是正确的事情”。

我们都是各司其职地在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而努力着,无论是朴门的实践者们,还是像我这样的管道和信息的传播者们,还是standing rock事件里那些用血泪去保护大自然保护地球的战士们,以及这个平凡世界里成千上万默默无闻努力着的人们。

一切,从你我开始。



现在开通了评论功能,大家可以点击最后"写评论"随意发言:)

如需转载,请后台联系申请加入白名单。


郑轶

策展人,摄影师。嬉皮风格的旅行者.从事影像创作(摄影&Video)Audiovisual artsVisuals & DJ) 以及写作。曾游学欧洲多年,毕业于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艺术管理专业,曾在奥地利维也纳从事Audiovisual arts.

热衷于研究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以及跨文化跨学科研究,致力于研究基于人类学萨满文化与认知神经科学的艺术治愈理论的研究。在各种大学里把理工科文科艺术科以及经济管理都学了一遍,是个书呆子气十足的技术宅,立志当一个呆萌的学霸。

▲ 长按扫描上方二维码可关注 


打赏是对作者最好的支持,谢谢大家


▲ iphone手机打赏请长按以上二维码



公号未经允许请勿转载(朋友圈转发随意)
烦请留言获取授权


点击下角阅读原文图标,可以获得课程介绍以及详细信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近似于透明的深蓝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