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湖大,不会忘记!

向先烈致敬的 湖南大学 2022-06-03


他们是中国革命征程中永恒的楷模

是千年学府历史中永远的丰碑

他们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

是湖南大学的鲜亮底色和红色基因


浩荡百年祭先烈

筚路先驱怀楚材

清明时节

让我们重温湖大记忆

重读先烈情怀  缅怀英雄功勋

湖南大学不会忘记!

人民不会忘记!


湖南大学旧影


蔡和森


“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





大陆龙蛇起,乾坤一少年。

乡国骚扰尽,风雨送征船。

世乱吾自治,为学志转坚。

从师万里外,访友人文渊。

匡复有吾在,与人撑巨艰。

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

虽无鲁阳戈,庶几挽狂澜。

凭舟衡国变,意志鼓黎元。

潭州蔚人望,洞庭证源泉。


——蔡和森《少年行》





蔡和森(1895-1931),谱名泽膺,字润寰,号龢仙,湖南双峰人。“中国共产党”名称提出第一人,我党早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毛主席曾称赞他:“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和森同志都做到了。”


1913年,蔡和森考入湖南第一师范。1914年春,毛泽东就读的第四师范并入第一师范,毛蔡结交并成为挚友。1915年秋,蔡和森考进湖南大学的重要前身——湖南高等师范学校,被编入文史专科乙班,与邓中夏、周方等人同学。


在高师读书期间,蔡和森十分勤奋,手不释卷。高师图书馆收藏了从岳麓书院、时务学堂和湖南高等学堂传承而来的历代图书,成了他常去的地方。1915年9月,《新青年》正式出版后,杂志社每期寄给高师教授杨昌济一份,高师的进步学生纷纷向他借阅,进而有学生直接汇款向北京订阅,蔡和森就是《新青年》最热心的读者之一。


蔡和森还十分景仰屈原,经常到屈子祠游览凭吊;清晨早起,他常站在桃李坪高声诵读屈原诗作,对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其悲惨遭遇充满敬仰和愤激之情。面对虎狼当道、人民困苦的现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诗句激励着他不屈不挠地进行斗争,找出一条为天下兴利除害的道路。


在高师的两年,是蔡和森潜心求学、探索真理的两年,也是他用新思想解释社会现象,寻求今后斗争方向的两年。两年的时间虽然不算长,但他在学识方面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以后进行更广泛的探索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1917年6月30日,蔡和森以优异成绩在高师毕业。他把母亲、姐姐、妹妹和外甥女接来长沙,租住在天马山下的饮马塘,以便继续向居住于此的杨昌济请益。


蔡和森在湖南高师的毕业证书


此时,湖南高师已经停办,省政府采纳杨昌济等人的建议,设立湖南大学筹备处,划定岳麓书院高师校址及文庙一带为湖大校具保管处,委派高师毕业生甘融、刘之定等保管校具。


蔡和森“常于星期日或风晨月夕,向杨师问学质疑。此时高师校址改为湖南大学筹备处,保管员系高师同学,和森同志就借各种参考资料,经杨师启示指点,研读更深。”9月间,他的父亲也来到长沙,举家又迁居位于溁湾镇的沩痴寄庐。毛泽东、罗学瓒、张昆弟等也经常到此聚会,畅谈理想,探讨人生,筹备建立革命团体。


1918年4月14日,新民学会在沩痴寄庐成立,这是五四运动前成立最早的革命团体之一。同年6月,毛泽东从一师毕业,邀集蔡和森、罗学瓒、张昆弟等寄居在湖南大学筹备处,筹组“工读同志会”从事半耕半读。


不久,因会友陆续离开长沙,毛泽东、蔡和森亦相继北上,事无成议。但是,改造社会,建设一个平等和睦、互助友爱的“新村”,已经成为他们共同的梦想。


1918年6月23日,蔡和森受新民学会委托,乘船从长沙启程赴北京,筹办赴法勤工俭学事宜。舟过洞庭,风雨大作,他即兴作《少年行》五古诗一首,激昂慷慨,气势磅礴,可以说是他初出湖南,走上革命征途的明志篇,也是五四时期以新民学会为代表的湖南革命青年群像的生动写照。


1919年12月25日,蔡和森从上海赴法勤工俭学。留法期间,他研读马克思主义著作,探究俄国十月革命经验,逐渐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1920年7月,新民学会留法会员在蒙达尼举行会议,会上,蔡和森提出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学会的方针,得到大家的赞成。


8月13日,蔡和森在致毛泽东的信中提出:“我以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因为他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以中国现在的情形看,须先组织他,然后工团、合作社,才能发生有力的组织。革命运动,劳动运动,才有神经中枢。”


9月16日,蔡和森再次致信毛泽东,提出“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12月1日,毛泽东复信蔡和森,对于他的建党主张“表示深切的赞同”。1921年1月21日,毛泽东致信蔡和森再次指出:“你这一封信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


蔡和森主编的党的第一份机关刊物《向导》


1921年10月,蔡和森回国,同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当选为第二、三、四届中央委员,第五、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并担任中共中央代理秘书长、中央宣传部部长、北方局书记、两广省委书记等职务,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份机关刊物《向导》首任主编。


1931年,蔡和森在组织广州地下工人运动时,遭叛徒出卖被捕牺牲,终年36岁。



邓中夏


“丈夫意气尚坚决,创造乾坤有何难”





莽莽洞庭湖,五日两飞渡。

秋水含落晖,彩霞如赤炷。

问将为何世,共产均贫富。

惨淡经营之,我行适我素。


——邓中夏《过洞庭》






一个人不怕短命而死,只怕死的不是时候,不是地方。中国人很重视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为个人升官发财而活,那是苟且偷生的活,也可以叫做虽生犹死,真比鸿毛还轻,一个人能为了最多数中国民众的利益,为了勤劳大众的利益而死,这是虽死犹生,比泰山还重。人只有一生一死,要生得有意义,死得有价值。


——邓中夏《狱中遗言》





邓中夏(1894-1933),谱名隆渤,字仲澥,湖南宜章人。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


湖南大学重要前身之一的湖南高等师范学校,创办于1907年,原名湖南官立优级师范学堂。辛亥革命后,由岳麓书院和时务学堂改制而来的湖南高等学堂停办,都督谭延闿“拟就岳麓创办湖南大学”,“当时所计划者,规模扩大,开办经费拟定为八十万元。适二次革命军兴,戎马仓皇,各种款项悉行移作军饷,创设大学之计划,遂无形停止”。于是“改迁优级师范学堂于岳麓,易名为高等师范学校”。


1915年,高师设立文史专修科,培养文史专才。高师教授杨昌济认为,这是湖南“学界进步之征兆”。消息传到郴州,正在郴郡六城联立中学读书的邓中夏借了哥哥邓隆泮的中学毕业证书,改名邓康,考取了湖南高师,分在文科乙班,文史科同学共有一百六七十人,年纪大的有五十岁,小的只十六、七岁。


邓中夏的父亲邓典谟,1897年曾考入岳麓书院,师从大儒王先谦,与杨昌济、杨毓麟等人同学。1902年,中光绪壬寅科乡试举人。一家两代,与千年学府结下深厚渊源。


邓中夏父亲乡试硃卷


当时的高师文史专修科汇聚了杨昌济、黄兆枚、吴獬、刘人熙、刘宗向、朱剑凡、杨树达、易培基等一大批名师,正如毛主席所说:“皆一时名宿”。名山胜景,师友济济,邓中夏一面努力学习国故,一面努力寻求新知。他的成绩很好,尤其是国文,深得教师吴獬赏识,常作为范文在校内张榜公示。课余,他常邀约同学或饮酒赋诗,探讨国家大事,或登高揽胜,描绘无限风光。


后来成为著名语言文字学家的朱芳圃曾回忆:“和森沉默寡言,终日伏案用功;中夏性情豪爽,喜交游,好谈论,温和中带刚毅之气。”他还与蔡和森等人常到饮马塘杨昌济的寓所请益,结识了毛泽东、张昆弟等人,很快成为挚友。


在邓中夏的存世诗作中,以描绘岳麓山的数量最多。他在诗中以岳麓山为奋斗征程的起点,既表达了自己勇往直前、“创造乾坤”的豪情,又激励学友披荆斩棘、“登高”“达巅”。在他的诗中,岳麓山已经成为象征革命意向的精神力量。


1917年6月,邓中夏从高师毕业,随后考入北京大学,在李大钊的引导下开始研究马列主义,并积极投身反帝爱国斗争,成为五四运动中著名的学生领袖。


1920年10月,他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1922年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1925年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秘书长、宣传部长,是第二届、第五届中央委员,第三届中央候补委员。1927年6月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在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后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广东省委代书记。


1928年5月赴莫斯科参加党的六大,并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中华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1930年7月回国,受中央派遣赴湘鄂西根据地,历任中共湘鄂西特委书记、红二军团政委、前敌委员会书记。1932年到上海,任全国赤色互济会总会主任兼党团书记。


1933年5月,邓中夏在上海被捕,9月21日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时年39岁。


毛主席签发给邓中夏家属的《光荣纪念证》



周炳文


“寄语党中诸巨子,鉴已往宜慎将来”





肉躯壳无足轻重,但求身后有灵魂,死一时实生千古;鬼伎俩何等凶险,寄语党中诸巨子,鉴已往宜慎将来。


——周炳文 自挽联






我为劳苦大众谋幸福而死,死得光荣,死得其所,将来革命史上,有我周炳文的一页,这是我最大的幸福。你不要为我悲,而要为我乐。你是革命者的家属,将来革命成功,你也有最大的光荣和最大的幸福。我的儿女你要好好抚养,这并不是说他们是我的儿女,而是社会上的人,你应该为社会尽此责。

                            

 ——周炳文 《给妻子的绝命信》





周炳文(1892-1931),又名传焕,字乖平,湖南望城人。幼年过继给安源煤矿当职员的伯父周祜生为嗣。14岁时随伯父到安源,进入安源中学读书。1915年毕业后,在安源路矿工人子弟学校任教。当时的安源路矿由德、日等帝国主义控制,眼见工人悲惨的生活,他立志学工,以图实业报国。


1917年,周炳文考入湖南大学重要前身之一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机械第五班。在校期间,适逢五四运动爆发,他积极投身学生运动,结识了毛泽东等人,接受了革命熏陶。同时,他勤奋学习专业知识,并通晓德、英、法等国外语。


湖南工业专门学校校门


1921年,周炳文从工专毕业,回到安源矿局任矿师(即工程师)兼翻译,月薪近300块大洋,在工人中传为美谈,连一些洋人职员也对他刮目相看。德国资方人士曾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周炳文能干,要用一个德国人把他交换到德国去工作。


1921年12月,毛泽东、李立三等人到安源考察,组织工人开展革命运动。周炳文看清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和未来,毅然舍弃体面优渥的生活,走上了革命道路。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的斗争。1924年受组织派遣回到长沙,在铜官以教书做掩护,从事党的工作。


1927年“马日事变”后,周炳文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兼秘密机关负责人,坚持开展斗争。1929年调往武汉,主持省委机关秘书处工作,并兼任宣传委员会主任。同年10月,随省委机关迁至湘阴,化名周植生,开设周鸿记商号,从事地下工作。1930年8月,随省委机关迁回望城。同月下旬,任湖南省苏维埃政府宣传部负责人,组织指挥长沙附近各县的工农赤卫队配合红一方面军攻打长沙。


1931年2月初,湖南省委书记宁迪卿赴武汉向长江局汇报工作时被捕,旋即叛变,湖南省委遭到严重破坏,敌人疯狂搜捕地下党员,白色恐怖极为严重。“清乡”司令部悬赏3000块银元捉拿周炳文,同志们劝他到浏阳、平江找红军队伍,免遭毒手,但他毫无畏惧,白天潜伏,夜间活动,坚持斗争。1931年4月7日,周炳文化装到湘阴联络同志,不幸被捕,被押解到长沙陆军监狱。


《申报》关于周炳文被俘及就义的报道


在狱中,周炳文抱定为革命事业必死的决心,面对敌人高官厚禄的利诱和严刑拷问,亳不动摇,视死如归,在狱中自设灵台,自挽自奠,并高唱《国际歌》激励难友。1931年5月11日,周炳文在长沙识字岭慷慨就义,时年39岁。



王如痴


“以身许国,别无他图”





我们是共产党员,为革命而死,毫无所怨,更无所惧……我们始终是党的正确路线的拥护者和执行者,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竭诚的信仰者……我们坚决相信在国际和中央列宁主义领导之下,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必能在不远的将来得到全部成功!


——方志敏、王如痴

《我们临死以前的话》





王如痴(1903-1935),原名濬欧,字定亚,湖南祁东人。1924年考入湖南工业专门学校预科。1926年2月,湖南工专、商专、法专合并成立湖南大学,王如痴升入本科,成为机械工程系一年级学生。


王如痴在岳麓山下求学的岁月,正是革命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在中共湘区委员会的领导下,当时在工专、法专、商专求学的一批有志青年如吕振羽、甘泗淇、刘士奇等,公开学习、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投身学生运动,思想异常活跃。


王如痴也积极探求革命真理,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洗礼,胸襟豁然开朗,在黑暗中找到了前进的航标。1926年秋,北伐军进入长沙后,他毅然投笔从戎,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十二师做宣传工作,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5月《湖南大学一览》中关于王如痴的记录


1927年1月,王如痴与甘泗淇、雷通鼎、段斌、杨道南、于均祥、谷家儒、程大森等8位同学由湖南大学选派,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同年秋,王如痴转入红军陆军大学学习军事。


1928年回国后,王如痴受党的派遣赴井冈山红四军工作,历任红五军第八大队党代表、红六军第二纵队政委、红三军第八师政委、红十三军政委、红一军团三十一师政委、红十一军政委、红十军军长兼政委、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皖赣红军独立师师长等职,成长为中国工农红军的高级指挥员。


王如痴(右)和方志敏(中)、刘畴西(左)在狱中


1934年11月,红十军团成立,王如痴任第十九师参谋长,参加北上抗日先遣队。同年12月中旬,部队受挫,师长寻淮洲牺牲,王如痴继任师长。1935年1月,部队在怀玉山区陷入敌军重围,1月25日,王如痴与闽浙赣省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红十军团司令刘畴西等相继被俘,随后被押送至南昌。


在监狱中,身患肋炎症、高烧达40度的王如痴饱受酷刑折磨,依然坚贞不屈,毫不动摇。在法庭上,他视死如归,正气凛然,对劝降者说到:“我无妻儿,无以为家,以身许国,别无他图,我既不爱爵位,也不爱金钱。你讲的那些,对我毫无用处。”他正告敌人:“你们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1935年8月6日,敌人将王如痴、方志敏、刘畴西等押往南昌百花洲刑场,他们踏着晨曦,大步向前,泰然自若,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打倒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在一阵排枪声中,王如痴走完了人生32个春秋的光辉旅程。


//////////


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铭记历史,自强不息

中华民族从来不缺脊梁

愿以吾辈之青春,守护这盛世之中华!


(只为致敬和缅怀,仅选取部分先烈的事迹,

疏漏之处,敬希谅察。)



来源 | 融媒体中心

组稿 | 张泽麟

编辑&排版 | 张星雨 张景行

责编 | 周丹


往期精彩




↓↓↓点击关注


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