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在北仑工作时最深刻的体会......
编者按:由北仑区委牵头编印、区委党史办编撰整理的《在鲜红的党旗下》汇编了曾在北仑建区初期工作过的老领导、老同志的口述资料。他们叙述在这块土地上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情景,可歌可泣却又催人奋进,谈及的许多人物都栩栩如生,在言语的表达中充满了对北仑发展远景的憧憬和希望。今天,北仑发布刊登曾经担任原滨海区(后改北仑区)区委副书记郑瑞法同志口述《求真务实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法宝》。
求真务实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法宝
郑瑞法/口述 熊尚品等/整理
2015年6月9日,我们来到位于宁波市孝闻街的市政府有关部门工作驻地,采访了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任上退下来的原滨海区(后改北仑区)区委副书记郑瑞法同志。他已近70岁了,但依然发挥余热,现任宁波市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每天工作繁忙,尽到一个老干部的职责。当我们说明来意,勾起了他对许多往事的回想,现根据他口述的录音整理如下:
改革开放之初设立的滨海区,就是把俞范、炼化、到城关,再包括小港、新碶的港口沿海一带的精华地段全部划归滨海区,这就是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滨海区。当时滨海区的行政区域决定了滨海在开展各项工作过程中,都离不开镇海县,工作过程中出现的矛盾比较多。后来市里决定划江而治,并经国务院批准,以甬江为界,甬江之北为镇海区,甬江之南为滨海区。记得1985年撤县建区时,市委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进驻到镇海,工作持续了四、五个月,一直到9月28日在镇海电影院召开撤县建区大会,从那天起,两个区从党务、政府、经济、行政、文化、事业都一分为二,各自按照行政区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当时经济的中心是在城关,一过江,经济就显得十分薄弱。我们被分到滨海区去的干部,没有办公的地方,用的房子是镇海区的,原来县各部门的办公室一分为二,一半是镇海区,一半是北仑区,关系好的时候还好,关系不好的时候会出现一些矛盾,比如付电费、水费,都是因为那时候条件差,苦于没有钱。小滨海开始建设的时候,在红联先建了一个招待所,作为小滨海区的办公室,滨海区四套班子是在1986年搬到那里办公的,其他区级机关单位还是在原来的地方。
我从滨海区委设立开始,一直到1991年9月调离北仑,担任区委党群书记工作达六年。现在回想起来,当年在北仑工作时最深刻的体会就是:求真务实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法宝。
扎扎实实开展整党工作
在滨海区委,我作为党群书记,从党的建设角度,当时是做了几件大事,最难忘的是开展整党工作。
1986年上半年,撤县建区以后,恰逢全国开展整党工作,当时胡耀邦同志任总书记,他提出的十六字整党方针:统一思想、整顿作风、纯洁组织、加强纪律。这次整党是全党全国的一件大事,党中央自上而下、层层组织亲自抓,这也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大规模的整党。根据党中央确定的步骤,这次整党将分三批进行:县市区机关是第一批,区乡镇干部是第二批,农村、工矿企事业单位的党员是第三批。我们撤县建区以后,恰好碰到第二批整党,对象是区乡镇干部。
面对滨海这样艰苦的条件,我们怎么搞整党。当时郑裕明同志任书记,宋锡康同志任区长,我是党群书记,也是区委整党领导小组组长,纪委书记是副组长。我们区委开会时,一致认为尽管条件是十分艰苦,但一定要把本次整党工作做好、做实。
记得这次整党,我们扎扎实实做好相关工作,的确是有成效的。根据党中央关于整党工作的要求,首先我们区委领导认真地备好四堂课:理想课、宗旨课、纪律课、滨海发展的前景课。我负责讲理想,组织部长讲组织建设,纪委书记是讲纪律的,书记、区长讲统一思想。我们在武警船艇学校召开全区整党工作动员大会。那时候滨海区下设四个区,有二十个乡镇,参加会议的乡镇干部、还有各区级机关的很多干部,都自带铺盖,来参加整党工作的相关学习培训。六大部门住在红联的供销学校,还有些睡在村里的仓库间,吃饭在供销学校临时搭起来的大食堂。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区里领导、包括下面参加整党活动的全体党员,都没有怨言和牢骚,态度十分认真,得到了市里的充分肯定。1986年1月3日,记得我所作的《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报告,后来经市委领导推荐,成为全大市整党工作中上理想课的范本。这都是我亲自写的,内容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四堂课上完后,再组织全体学员讨论谈感想,对学员中有好的典型,请他们在大会上再发言,这样集中起来用了一个礼拜的时间,学员们都受到了很深刻的教育。
接下去就是第三批了,第三批整党对象是农村和所在地的乡镇企业党员,我们区委四个讲课的同志,就到各区所在地上课,郭巨区、柴桥区、大碶区、长山区,以区为单位把区下面的党员集中在一起,也基本上首先是上好这四堂课,那时候区里只有书记有一辆车,公共汽车都没有通,我们都是乘长途汽车下去的。去乡镇上课,吃喝睡都在那里。记得那年八月份,区委召开整党阶段性的工作会议,地点在大碶供销社招待所。那晚恰遇停电,整党办工作的同志为准备好材料,忍受闷热天气,汗流浃背,任凭蚊子飞舞,浑身挠痒,在跳跃的烛光下,伏案而书至第二天凌晨二点多。等到材料交给我汇总完,已经是早晨五、六点钟天亮了。吃完早饭,七点半就开会,一夜没睡。在这样艰苦条件下,我们区委这些同志分工合作,挑灯夜战,工作很紧张、很劳累却很愉快。后来,滨海的同志们能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积极开展党的各项工作,大力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应该说这与我们滨海当时二期、三期的整党工作的成效是分不开的,我的体会是:扎扎实实肯定能抓出成果、抓出成效。
踏踏实实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滨海区委从建区开始就十分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抓好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当时的说法是,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在于最基层。那时候刚刚开始搞政社分设,撤人民公社变乡镇政府,乡镇党委的建设,我们一直牢牢掌握在手里。当时我们全区有二十个乡镇,每次换届都是区委常委、区领导联系一个乡镇,要亲自参加换届会议,加强对换届工作的直接领导和指挥。每一次农村党的基层组织换届以后,我们对全区的基层党支部书记都要进行全面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各方面素质。
记得当时培训学校就设在柴桥区区委,每次培训都是用三到五天的时间,全体支部书记住在柴桥供销社等各个地方。由我负责上课,围绕怎样当好一个村支部书记为主题,分三大块内容,第一个,你为什么要入党,党支部书记应该是怎样一个人,强调宗旨理想信念;第二个,怎样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强调民主意识和作风;第三个,怎样保证自己做到清正廉洁,强调党的纪律。其他区领导也各有上课任务和相应内容。
对乡镇党委建设主要是抓班子的建设,班子的建设关键是要团结。要让乡镇党委领导班子能为当地的老百姓谋福利,关键是要发展经济,那时候主要还是发展集体经济。当我们了解到什么地方的班子有矛盾,闹不团结,我作为党群书记就到什么地方去做思想工作,常常工作到深夜,及时沟通,说服教育,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当时我们的区委书记和区长都是外地调来的,有的乡镇干部不太敢跟他们说真话,我是从当时镇海县共青团工作开始做起的,后来又担任过乡镇、区的主要领导,这批人很多我都是熟悉的,再加上我做过农村、农业、农民这“三农”工作,本人又是农民出身,共同语言比较多,话就好说了。那时,农民老百姓来反映情况,乡镇干部都会认真听取,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会拍拍他们的肩膀,叫他们耐心等待,很亲切。可以说,对乡镇干部培训教育抓得紧,抓得牢,乡镇干部的工作作风也就好。
从区到乡镇再到村这样三级组织建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我认为我们区委对三个层次党的组织建设工作做得还是比较好的,好多村都被评为省、市级的文明村或先进单位,如柴桥的穿山、后所,三山的慈东,白峰的小门等。
切切实实搞好机关干部作风建设
如何发挥好区级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问题,我们是做了大量的工作。因为撤县建区之后,相比之下,滨海的条件实在是太差了,连个办公室都没有。当时国务院批准的区址是在大碶,不是在新碶,后来我们四套班子成立以后,就想在红联过渡。当时老书记找我谈话,问我有什么想法。因为我是副书记,我就提出可否把区址设在红联,我提出几个理由:第一,从长远的城市发展规划来看像武汉三镇一样,红联的对面就是镇海,红联向江东发展,镇海向江北发展,那时候宁波还有轮船,沿着三江,轮船开进来能看到两岸城市。第二,有利于干部安心工作,摆个渡就到家了。另外干部房子的建设,办公用房的建设压力也可以稍微减轻一点,因为镇海县分过来六百名干部,这六百名干部都住在城关镇,这样,干部住房的压力也不会很大,暂时借用办公用房过江就是。第三,能与小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相互带动,加快开发建设。第四,沿江沿水筑城,可以大量节约基础公共设施和建房的成本。就这样我们四套班子就想在红联过渡。谁知规划还没开始落实,这件事被葛洪升书记知道了,他带了市里的一批人过来,经过比较决定区址选择新碶。现在看起来葛书记功不可没,但这个决策是绝对不可能再复制的。
就这样,我们区委、区政府都搬到了新碶。那时候新碶的条件也相当差,都是石子路。干部每天上下班也很辛苦,记得那时候我们的干部用当时的电影名字来形容上下班的情形,如《半夜鸡叫》要起床了,《雾都蒙蒙》出门天还没亮,《渡江侦察记》就是过渡,再是《车轮滚滚》,从码头乘大客车到新碶也要三刻钟,到了晚上《归心似箭》,回家已是《万家灯火》。当时从镇海分过来的干部有些家庭确实有困难,他们有思想,该如何发挥区级机关干部的整体作用,齐心协力,这对北仑的社会经济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如何调动广大干部特别是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凝聚我们北仑区干部的精神力量,当时是摆在我们区委面前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经过区委研究,我们决定首先从抓思想建设开始,那时候我们就提出了机关干部的“十字作风”建设。
1987年,随着区级机关绝大部分已搬到新碶,干部队伍不稳,很多人要求调离北仑,思想问题十分突出。针对这一实际,我们在港埠公司的会场召开干部大会。提出了十字作风建设,就是“诚信、务实、开拓、创新、进取”,我在大会上作了专题报告,即什么是十字作风、为什么要提出十字作风、怎样实践十字作风等。动员大会之后,还要求区级机关组织干部进行讨论,每个党组织要联系自己单位工作的实际谈体会,每个党员要按照十字作风要求,提出自己应该怎么做。干部大会上,号召全区全体党员干部,为了北仑港的建设,为了北仑临港大工业的发展,为了加快北仑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为了美好的明天,我们一定要按照这十个字去做。
因为十字作风建设的提出是针对北仑的,所以学习贯彻比较容易结合实际,效果也较为显著。例如,当时区级机关全体干部在“双夏”期间要用三天时间去帮助种粮大户割稻插秧。干部下乡,在食堂用餐,要交二角钱、四两粮票。在压缩文山会海上,也出了不少的规定和探索。
我作为党群书记,记得每年过年的时候会议要安排半个月,组纪宣、工青妇、侨办、侨联,几条线工作会议,这样,我要作近十个报告,作为党群书记是必须要作报告的。本来组纪宣每年都要各自安排开会,一年要办好几次学习班,到了1987、1988年以后,我把组纪宣的会议合并了,进行力量整合,为的是提高质量,提高效率,节约成本。我要求组纪宣三家把当年培训的次数、参加的人数等资料统统提供给我,那时候纪委书记是陈旭,组织部长是江强国,宣传部长是励慧芳(后来是吴亚能)。三个部门把讨论好的会议内容上报给我,我看了以后把他们三位同志叫到一起,跟他们共同商量,尽管对各块工作,大家积极性都非常高,考虑到我上课的内容有重复,要进行力量整合。就这样,由我牵头召开全区党建工作会议,组纪宣全部参加,乡镇机关书记、副书记都要参加,来了之后上午我作一个主报告,就是怎样加强党的建设,包括组织、思想、作风三个方面建设。下午讨论这个主报告。第二天上午,各部门部长、书记讲话。组纪宣本来要开三个会议,现在合并成一个会议。工青妇原来也是三个会议,后来也合并成一个会议,开群团工作会议,开完就好了,不需要讨论。我统筹安排,三个会议并成了一个会议,早上来下午回去,就吃一餐中饭,缩减了会议经费,各种矛盾也少了,这种做法也得到了市里领导的肯定,现在回想起来也是党群工作中的一项创新吧。
最后说说我自己
我是农民出身,1964年考入杭州商业学校,当时我志愿报考农业学校,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立志要做一个第一代有知识的农民。我初中的时候还挂着红领巾就入团了。初中毕业时,一颗红心,两手准备,考进就读书,没考进就做农民,走董加耕和邢燕子的道路。
因为当时家里穷,读高中成本高,就选择读中专,报考农业学校,准备为农业生产服务。但是却被杭州商业学校录取了,放榜那天,我跟老师说我不想读书了,第二天就去生产队参加劳动,学校的领导和班主任给我做了两天两夜的工作,因为商业学校要求是在8月30日前报到,超过日期就算自动放弃,我是9月1日才去,又通过学校与教育局和商业学校联系,讲了我的有关情况后也接收我入学读书,还被选为班级劳动委员。
这期间,老师带我们去西湖边参观学习。杭州是很好,老师教育我们的目的就是在新的学校就要有新的打算。可是我就认为学校是好的,但是我不爱,杭州是美的,但是我也不爱。入学的第二个礼拜我就打了一份退学报告,同时,我给家里写信,告诉家里我不想读书想回家。学校老师再三给我做工作,因为家里困难,学校还给我二等助学金,饭钱基本能用助学金解决。学校不同意我退学,拖着没给我处理。我一个月没给家里写信,我母亲让我哥哥来学校看我,老师就让我哥哥做我的工作,我却让我哥哥做老师的工作,最终我于10月28日退学回家,29日,我就去生产队参加劳动了。
我那时候是共青团员,团员关系转到了村里,村里就我一人在解放后考上中专,又是团员,相对来说文化程度比较高,能说会道。所以,一回到村里我就当了大队团支部支委,1965年当了大队团支部书记,那时候还要扫盲,办了扫盲班、初小班、高小班,我就成为老师。1966年在八个样板戏的年代,我不会京剧,就用绍兴高调、五更调、紫竹调等唱腔,扮演郭建光、李玉和,杨子荣等,每夜去各大队演出,获得好评。
1966年我写了入党申请书,大队、工作队马上通过了,上报到公社。不久,公社的工作组长找我谈话,因为我姐夫是庄市大佃农,要入党就要我和姐姐断绝关系。我在庄市读书的时候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我就住在姐姐家,每天吃青菜萝卜羹念完书,我怎能与我姐姐断绝关系。工作组副组长后来又找我谈话,我还是坚持不变,于是党组织就不让我入党,那公社的团委书记也不让我当了。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来让我去骆驼镇当了团委副书记。大队革委会成立后担任革委会的副主任,抓生产。这期间我又写了入党申请书,大队马上通过,公社党委又开始讨论。1972年,找我谈的话题还是让我与姐姐断绝关系,我仍然不同意,最后党委的一些老同志说话,这次就让我通过了。入党之后第二年就让我当了大队副书记,第三年当了大队书记。1966年到1978年,时隔十二年,我当了骆驼镇团委书记,第二年就当了镇党委副书记,这时候组织推荐我去省委党校干部培训班学习。回来后不久任团县委书记;建立滨海区就来到滨海区委工作。
现在回想一个农民的儿子的成长过程,也是深有感触啊!
(北仑发布综合编辑,文字来源:《在鲜红的党旗下——宁波北仑区域老领导、老同志口述资料选》,配图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猜你喜欢
向所有为北仑发展付出心血汗水的人致敬!你刚来北仑工作时印象最深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