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天下午,北仑区委八届三次全会召开,全会认真总结2017年全区工作,研究部署2018年和今后工作,号召全区上下推动北仑高质量发展,加快跻身全国一流强区最前列。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由北仑区委牵头编印、区委党史办编撰整理的《在鲜红的党旗下》汇编了曾在北仑建区初期工作过的老领导、老同志的口述资料。他们叙述在这块土地上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情景,可歌可泣却又催人奋进,谈及的许多人物都栩栩如生,在言语的表达中充满了对北仑发展远景的憧憬和希望。今天,北仑发布刊登原北仑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周万明同志口述《服务大局,艰苦创业》。
服务大局,艰苦创业
周万明/口述 陈妙芳等/整理
2015年5月15日,我们来到原北仑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周万明同志居住的寓所,开始了我们的采访,他已经80岁出头了,然而,对北仑建区之初的印象仍然非常深刻,对本次采访也略作了准备,现根据他口述的录音资料整理如下:
北仑是1984年建区,当时叫滨海区。那时我在镇海县政协任副主席。记得是5月底,根据浙江省委提名,要我到滨海区负责区人大的筹备工作并作为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候选人。在中共滨海区委领导下,历时两个月,全区106个大选区、269个小选区有54766名选民参加选举。选举产生区人大代表168名,乡镇人大代表529名。到9月25日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产生了区人大常委会和区人民政府两套班子(当时区政协还没有成立),我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亚菊、张鸿宾任副主任;舒宗达同志任区长,刘根法、罗丁蛟、徐芸屏任副区长。接着,根据区委提名,把区各职能部门的局长任命好以后,滨海区就挂牌对外开展相关工作。
服从大局 踏实工作
滨海区刚刚挂牌开展工作没多久,1984年10月,市委文件下来,要在滨海区抽调三分之二的干部到位于小港的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帮助开展开发的前期工作。当时区委、区政府和区人大三套班子的指导思想很明确,这是大局,必须服从。
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位于小港的宁波开发区批准时间虽然很早,但干部大多是从市级机关和各县里抽调过来的,一共才202人,且人地两生,力量不足,开发的前期工作很难开展。当时,开发区是改革开放的新生事物,在全国范围内恐怕还不到10个,因为是国务院批准,所以说国家很重视,省委、市委也很重视。所以,为了把宁波的开放开发搞起来,滨海区的干部都积极响应,表示要同心同德,共同努力去把开放开发的工作做好。当时,滨海区抽调的三分之二干部由区委书记郑裕明同志亲自带队,去在小港的宁波开发区帮助开展工作,滨海区余下三分之一的干部来做滨海区工作,这样可以说是一人要做三人的工作,我当时是留在滨海区工作。
那时候,不管滨海区还是开发区,工作都是刚刚开始,各自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都很差,抽调到开发区工作的同志确实很辛苦,他们主要承担的工作任务是征地拆迁和劳动力安置。要一家一户地上门做工作,又要实地去丈量土地,夜以继日地工作,好在这些干部对当地的情况熟悉,那时候的干群关系也不错,工作能很快的推进。余下的在滨海区工作的三分之一的干部工作同样也是一样艰苦,家住宁波的同志交通不便,上下班只能乘公交车来去。平时工作要深入基层,当时我们是根据重点项目来划分干部下乡工作的责任区,下乡要去五个乡镇,城关、俞范、清水、青峙、新碶,当时滨海区区域面积为134平方公里,有人口10.5万人。
说说当时的办公条件吧。我们区三套班子(指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常委会)在宁波外贸局镇海招待所的仓库间,一个单位一间办公室;公、检、法租了招宝山下原来部队的破营房当办公室,其他各局都是自己想办法找地方办公。平时特别是外地的同志有时几个礼拜、甚至一年不能回家。究其原因,一个是因为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另一个是路途远、交通不便。办公室的设施更是非常简陋,每个人基本就是一张破旧办公桌椅。
当时不但工作环境艰苦,而且区财政财力困难,办公经费少。筹建区时市政府只拨下来6万元钱。分区后,因为当时国营企业都在镇海县,我们区财政没有税收,只能靠乡镇企业的一点点税收,四大项目税被市七分局收去,区财政经费严重不足。当时我们只想把滨海的开放开发搞上去,主要工作目标是支援四大工程项目和五个乡镇的乡镇企业和三农工作。一心想要把同志们团结起来,服务服从于开发开放大局,把我们的工作做好。
记得当时有个小插曲:滨海区三分之二的干部抽去了以后,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又发了一个[84]31号文件,要求滨海区余下的三分之一的干部即滨海区所有干部都到开发区去工作,要我们滨海区这里的职能工作全部由镇海县代管,可是当时镇海县又置之不理。那我们怎么办?我和舒宗达区长几次去宁波找市委领导反映我们的实际情况,并以三套班子的名义向市委、市政府报告,最后结果是这个文件没执行。就这样,我们留在滨海区工作的同志是一人顶三人的工作量,历时一年多,一直到两区“分家”。1985年10月份,根据上级文件按照土地人口来划分干部和财产,原镇海县百分之六十的干部到滨海区工作。
克服困难 艰苦创业
分区以后,滨海区(后来改称北仑区)作为国家级开放开发的前沿,面对的是困难重重。所以,当时区委领导也很着急,尽管当时条件很艰苦,也要千方百计、加快步伐把开放开发搞上去。
当时的经济情况是这样的:分区后的滨海区,企业的规模都很小,区属企业只有亏本的即将下马的下邵的化肥厂,上阳的啤酒厂,柴桥的砖瓦厂、酒厂和大碶的制药厂。要发展经济、扩大开放,开发滨海确实难度很大。当时区委、区政府甚至提出,谁能引入外资,谁就能根据投资多少给以一定比例的奖励。这样一直到1988年7月份,才引进第一家外资企业,称宁波申洲织造公司,是由上海针织厂出设备和管理人员,澳大利亚方出资和负责出口销售,北仑出土地,三方合资。可是后来我们好不容易引进的这家公司的澳大利亚投资方,终因我们投资环境差而中途撤资。原因是我们的投资环境实在太差,条件不好。当时的实际情况真的是这位老板所说的那样:一是供电不足,老百姓说“北仑发电厂,电灯不能亮”,当时,因乡镇企业大发展和区级机关新增加,但供电计划没有增加,申州公司没办法生产,开工只能停三开四,甚至停四开三,即一星期只能做三四天,乡镇企业也这样。二是交通不便,路不好走,路上运输单一,他要负责外销没办法完成任务。当时北仑虽有两个码头,一个是矿石码头,是专运矿石的,另一只是算山原油码头,为炼油厂服务的,要出口,海上运输是没有的,陆上运输也是很困难的,只有329国道,从宁波到郭巨,经过大碶,是很狭窄的黄沙路;另一条是省道骆霞线,从骆驼经过镇海摆渡到霞浦,而这两条路都被当时北仑电厂施工、北仑港一期码头施工的大货车压得一塌糊涂;新碶与大碶之间,当时也只有一条弯弯曲曲的乡道。外面有句话说“北仑区,不能去”,主要是指交通道路问题。当时我们区领导想要建造明州路,由于缺乏资金,只建了500公尺长,还不能过河,因为没钱造桥。供电、交通、通讯及各项社会配套服务的滞后,这些都成为我们开放开发的瓶颈,所以说,创业难,就要从一样一样的实事做起。
1989年在我退休前,市委副书记陈勇找我谈话:“退休应按中央文件办,但区委书记宋锡康和区长潘朝阳要求你留着工作,再帮他们几年”。我想我应该多帮助区委、区政府开展工作,分担一些困难。宋书记和潘区长要我帮张嘉樑副区长工作和联系支重办、协作办、老干部局、老龄委、关工委等。
若要富,先修路,搞好交通是大事。因为我原来担任过镇海县副县长,张嘉樑同志当时是北仑区政府的常务副区长,分管工交,我可以帮助他去做些事情,解决一些交通问题。于是,我和张嘉樑同志一起组织力量,分两个工作小组,一个造路造桥,另一个去搞电。先去市交委争取到一点资金,这笔资金用在两个地方,在明州路造了个公交站和公交办公室,部分用去修建新大路。当时我们还把柴桥镇的镇长调来当经理,另外再配备三个人当副经理,这样建立起公交公司班子,把公交公司房子造起来,把新大路修造好。
记得当时我和张嘉樑同志一起去看的长途客运公司,在329国道旁的大碶有个站,里面有十几个职工,包括驾驶员,还有12部破旧车,经过我们的工作,把它全部移交过来。当时支重办同志也很得力,我们一起跑了攀枝花路桥公司,叫他们带资造桥造路,再向浙江省火电安装公司、北仑港一期矿石码头借了几十万钱买了十辆客车,车的条件没有现在那么好,大概六、七万一辆,这样一共有20多辆公交车,我们就开设了10路公交线路,包括通往宁波市区、义乌、上海十六铺码头。为了这些,我们确实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进上海的班车,因为当时上海市区车辆已经很拥挤了,外地大客车平时不准进入。我们想办法,和几个同志一起去找当时的上海市庄晓天副市长。他是北仑小港人,我们是去他家里请他帮助我们做工作。另外我们还去了华东政法学院见了两个人,华东政法学院院长史焕章是北仑柴桥人,副院长金程远是北仑白峰小门人,和我是师兄师弟。主要通过他们疏通关系,去了几趟,总算解决了问题。另外骆霞线上,有两段路,我们是做了很多工作,请浙江火电安装公司和北仑港矿石码头公司把坑坑洼洼的地方修好,至少勉强可以说得过去。后来在国家支持下,329国道也修了也拓宽了,当然这是以后的事情了。
朱省海摄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供电问题。我们到镇海电厂与他们商量,当时他们还有一台机组空着,我们要请他们加工,这首先需要煤。于是,我们组织了协作办,支重办成立电煤公司,多路分工。一路到山西大同组织煤,一路到秦皇岛煤码头,还有一路我亲自负责,到镇海浙江省电煤公司驻镇海办事处,那里有个煤码头,因为用煤全省分配,会有一部分计划以外的煤。经过我们多方努力,一共筹集了30多万吨煤。把这些煤给镇海电厂,让他们开机发电,给我们居民和企业供电。以后虽然仍旧还有停电现象,但停电时间大大减少,到后来北仑电厂建造起来后供电问题就基本解决(因北仑电厂一、二号机组发电时,直供萧山大电网,没有向宁波市供电)。
现在回忆起来,建区之初的条件是艰苦的,但是看到今天改革开放的成果显著,心里也是很高兴的。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x0313gygqqy&width=500&height=375&auto=0
(北仑发布综合编辑,文字来源:《在鲜红的党旗下——宁波北仑区域老领导、老同志口述资料选》,配图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猜你喜欢
向所有为北仑发展付出心血汗水的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