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交大,为什么有两个钱学森图书馆?

小的明白 师说新知 2021-01-24

这是师说刊发的

25交大人故事。


    2020年10月31日,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已经离开我们整整十一年了。斯人已逝,风范永存

    师说特编辑刊发钱学森不为人知的几个人生细节

    纪念这位功勋卓著,可敬可爱的前辈学人

1


钱学森是浙江杭州人。1911年生于上海,3岁时随父亲钱均夫来到北京,就读于当时的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国民学校高等小学校(今北师大附小)。

钱学森儿时分别与父亲钱均夫、母亲章兰娟的合影

儿时的钱学森。

钱学森在北京师大附小的时任学校老师中,就有邓颖超。邓是当时学校的第一批女教师。

1921年9月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晨会时演唱国歌(右上角穿黑色套裙者为邓颖超老师,时年18岁)

1964年12月,在全国人大的一次宴会席上,钱学森与邓颖超同坐一桌,钱学森跟邓大姐谈起小学时候的事,邓颖超惊喜地问:“原来你在北师大附小上小学,我是师大附小的第一批女教师呀,你还记得我吗?” 


那个时代,女教师很少见,而北师大附小却聘请了几位年轻女老师,这在当时是件新鲜事,其中一位剪着新式齐耳短发,弯弯的眼睛聪慧可亲,她在集会上给同学们讲时政、讲新思想、讲爱国故事,使钱学森幼小的心灵深受震动。由于她不直接给钱学森授课,钱学森并不知道她的姓名,但她却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此,钱学森一直称邓大姐为“老师”,两人保持着温馨的师生情谊。

晚年的邓颖超与钱学森在一起。

1923年至1929年,钱学森在北师大附中学习,中学毕业后考入当时位于出生地上海的国立交通大学(今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

△身着学士服的钱学森。

1934年6月钱学森考取清华大学第七届庚款留美学生,1935年9月赴美进入麻省理工学院(“MIT”)航空系学习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

△钱学森考取清华庚子赔款通知

△钱学森赴美签证。


2


△钱学森与父亲、母亲、祖母以及女佣在杭州家中。

在杭州一带,钱家是一个颇有社会声望的家族。钱家系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王钱缪之后裔,吴越国土即为今浙江及江苏太湖流域,国都就在杭州。


到了现当代,钱均夫家族 更是出现了人才井喷,现当代史上很多声名卓著的大家都是其家族成员或族亲。

这其中包括著名军事理论家蒋百里、曾任美国波音公司工程师的空气动力学专家钱学榘、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钱永健、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分子和细胞生理系创始人钱永佑、国学大师钱穆、著名思想家钱玄同、著名外交家钱其琛、武侠小说大师金庸、近现代文教界代表人物厉麟似、新中国国际法泰斗厉声教、中国西医学教育先驱厉绥之、抗日爱国名将厉尔康、“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著名教育家钱伟长、著名作家钱钟书、民国开国名将施承志、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施锡祉、中国计算力学工程结构优化设计的开拓者钱令希、中国科学史事业的开拓者钱临照,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钱钟韩、中国科学院院士钱逸泰、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鸣高等。钱氏家族不仅在科学领域人才辈出,在军事、外交、文教、医学、法学、音乐、国学、文学、历史和工程技术等领域也都是贡献卓著,堪称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传奇家族。

其中,钱均夫与“中国西医学教育之父”厉绥之、作家鲁迅是莫逆之交。钱均夫与厉绥之早年曾一同就读于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后一同考取了“庚子赔款”留学生,于1902年同赴日本公费留学,同去的还有浙江同乡鲁迅。三人到日本后在东京弘文学院一同学习日语同班同寝室。从弘文学院毕业后,厉绥之接受了鲁迅的意见,一起学医,而钱均夫志在教育,考取的是东京高等师范学校。


3


    钱学森在国立交通大学(现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期间,有一次水力学考试,钱学森所有的试题都答对了。水力学老师金悫教授也在试卷上全都打上了对号,并准备给他满分100分。

但是,当试卷发下来以后,钱学森自己却发现了一个不起眼的小错:在公式推导的最后一步,将“Ns”写成了“N”。于是钱学森立即举手发言,指出自己的错误,主动要求老师扣分,并把试卷退给了老师。金教授一看,果然这个小错被忽略了,于是他扣掉4分,给了钱学森96分。

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日本飞机的肆虐,使钱学森深感发展航空工业的重要性。这使钱学森做出了人生的第二次选择——他要改学航空工程。


怀着“航空救国”的远大理想,四年级时,钱学森选修“航空工程”课,还发表了《火箭》等多篇相关的论文。

1935年9月,钱学森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一年后顺利取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在冯·卡门的指导下,年仅27岁的钱学森提出了“卡门—钱近似”公式,解决了当时航空界的一大难题,很快成为当时世界航空理论方面的顶尖科学家。

1944年10月,由于在空气动力学和超音速飞行方面的卓越成,钱学森就被授予美军上校军衔,并佩戴上可以参与最高机密的金色证章,出入美国国防部。其间,他曾随美国空军顾问团去考察纳粹德国的导弹技术。

△1945年4月,钱学森(上图右四)随冯·卡门飞赴战火纷飞的德国进行考察。

1940年代,时任美军上校钱学森。

4


1950年11月,钱学森在美国移民局的听证会上。就在钱学森积极筹划回国的时候,厄运不期而至。钱学森被美国司法部移民局指控为美国共产党员,继而受到种种不公待遇。五年后才辗转回到中国。

钱学森回国后,再没去过美国。1986年,美国政府邀请钱学森访美,试图以民间方式弥补过去对他的不公正待遇,但政府不愿作出表态。钱学森回复说:“我们中国人有国家的尊严,美方既不能为过去对我有不公正待遇表态,那我就不能再去美国。”


当时的领导人胡耀邦还劝过他。一次开科学技术大会,他就坐在胡的旁边。胡耀邦对他说:“钱老,你在国际上影响很大,一些国家邀请你,我建议你还是接受邀请,出去走走。你出去和别人不一样,对推动中外科技交流会有很大影响。这也是今天改革开放的需要啊!今天,世界在变,中国在变,美国也在变。几十年前的事,过去了就算了,不必老记在心上。你去美国走走,对推动中美间的科学技术交流,甚至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都会有积极意义。”


5

5

1955年,钱学森辗转回到祖国,他做出了人生的第四次选择——从学术理论研究转向大型科研工程建设。这是钱学森撰写的《导弹概论》手稿,被誉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之作。

1956年10月8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被任命为院长。在周恩来总理、聂荣臻元帅的领导下,钱学森肩负起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重任。

1966年10月,钱学森协助主抓军工的聂荣臻元帅组织实施了我国首次“两弹结合”试验,获得圆满成功,把国防现代化建设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这是钱学森(右一)与聂荣臻(右二)自试验现场。

不为很多人所知的,钱学森除了是卓越科学家,最重要的另一个身份是一名共和国文职军人。为了国家,书生投笔从戎,穿上军装也是英气逼人。

1970年6月,中央军委任命钱学森为国防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主任由聂荣臻元帅兼任。尽管没有军衔,他却成为指挥国防科技战线千军万马的将星北斗!这是知识的力量!也是知识分子报国情怀的写照!

△钱学森戎装照。

△1980年6月5日,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的钱学森登上中国航天远洋测量船,看望慰问刚刚从南太平洋执行中国首枚洲际导弹发射测量任务凯旋的船员们。这是迄今为止,钱学森留下的唯一一张敬军礼的照片

△随着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的发射成功,航天员大队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每次载人航天任务圆满完成后,执行任务的航天员都会去看望钱学森。图为2004年元宵节,飞天归来的杨利伟探望钱学森。

    钱学森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1958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但是钱学森很谦虚谨慎。他提出他是火箭专家、导弹专家,但核导弹中,他提供的是导弹部分,核研究是钱三强搞的。对此,钱学森曾经收到过一封信,问他中国核武器的研究问题,他回了四个字:“问道者盲”。


对“航天之父”这个名词,钱老也很反对:“导弹研制成功是集体的力量,不是哪一个人能够办到的,千万不要称我‘之父’。



6


其实在特殊年代,作为科学家,钱学森也说过“很不科学”的话。

1964年12月26日,71岁生日宴会招待劳模,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带头人邢燕子、董加耕,大庆“铁人”王进喜和大寨党支部书记陈永贵,当时他们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正在参加第三届全国人代会。上图中为“农业学大寨”典型陈永贵,后曾任国务院副总理。


7


作为科学家,钱老晚年也干过牛顿炼丹的事情。


人体科学,俗称“气功”,八十年代全民练功,火遍大江南北,钱老也不幸卷入其中。


8


    然而伟大的人物,并不因为瑕疵而影响其伟大。钱老除了航天事业功勋卓著,对科学和产业的前瞻一直有着不同寻常的远见。以几十年大火但当时不为人知的风电和新能源汽车为例



1986年山东荣成风电场的成功并网,我国风电开发建设大幕正式拉开。2009年,《新能源产业规划》正式颁布,确定了6个省区的7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积极有序推进河北、蒙东、蒙西、吉林、甘肃、山东、江苏、新疆和黑龙江等9个大型风电基地建设。当年,我国风电装机一举突破2000万千瓦。2012年,我国正式取代美国,成为全球风电市场的领头羊。2015年,我国风电行业迎来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正式加入“亿千瓦”俱乐部。


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

这是一封1992年的信,是当初钱学森写给时任副总理的邹家华的,在信中钱学森大力推荐国家跳过燃油汽车而直接发展新能源汽车。

 在当初看这种“天马行空”的想法,到现在来看,不可谓先知的想法。



9


为了纪念这位卓越的前辈学长,1995年5月,经中宣部批准及钱学森本人同意,西安交通大学将图书馆命名为钱学森图书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同志为之题写了馆名。


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的前身为1896年创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藏书楼,1956年随交通大学整体西迁之西安兴庆宫新校址。(图片摄影:寒月安南)


     多年后,上海交通大学方面向总装备部钱学森办公室和亲属提出,要在上海交通大学也建一个馆,展示钱学森一生的求学历程和光辉业绩,弘扬这位老校友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


        在讨论馆名的时候,考虑到钱老还健在,叫“钱学森纪念馆”不太妥当。有人便提议,不妨参照美国历届总统卸任后,在其家乡盖一座纪念性质的图书馆这一做法,叫“钱学森图书馆”。


     2011年12月11日,钱学森诞辰100周年之际,坐落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的钱学森图书馆,正式建成对外开放。

于是,上海交通大学也有了自己的“钱学森图书馆”。


10


除了倾心航天事业一辈子,钱学森对中国的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也一直高度关注。


因为他自身受惠于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北师大附小、附中,尤其是交通大学的良好教育,得以成才。深知教育对于一个人,一个国家,整个社会的至关重要!

△钱学森晚年所列的对他产生深刻影响的17位长者名单。其中钟兆琳和陈石英为交通大学杰出教授。



交通大学学长学弟合影:1934届机械系毕业生和1947级电机系毕业生亲切交流。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2005年3月29日,钱学森最后一次跟秘书们系统谈话。钱学森说,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是我们国家长远发展的一个大问题。他说,“今天,党和国家都很重视科技创新问题,投了不少钱搞‘创新工程’、‘创新计划’等等。这是必要的,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问题在于,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都是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一直是这个样子。



11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因病在北京逝世。

新华社发布的钱学森生平中,代表官方这样评价:钱学森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学习的一生,是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不懈奋斗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的逝世,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重大损失。他为中国科技事业、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建立的卓越功勋将永载史册!他的崇高品德和革命精神将永远铭刻在全国人民的心中!

今天,我们再次缅怀钱学森,学习和反思他留给我们时代的遗产

关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家国情怀。。。


2020年,这个特殊的年份,

更加弥足珍贵


    

钱学森(1911-2009)“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

应用力学、航天与系统工程专家。空气动力学家。

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国立交通大学1934届机械工程系毕业。

2010年获评“西安交通大学最受崇敬校友”。

这是师说刊发的

25交大人故事。

了解更多“交大人”的故事:


王兆安  张迈曾 杨晋柏 阳 虹 方蔚豪 

汪应洛 肖 楠 蒋文定 郑守淇  沙 雁 

杨 进  王慧炯 任正非 赵康宁 汪建平

彭翼捷 余建军 陈桂林 黄庆怀 邢咏新 

傅文斗...





师说新知

一个关于教育与未来的深度号

教育|未来|观念|现代化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