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NSE新观点 | 王勇: 产业升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房地产金融 Author 刘本迪

 编者按 

本文原稿为王勇教授参加2017年11月在上海举办的第六届金砖论坛中国年会期间接受的记者采访。1月8日采访内容在中国房地产金融杂志上刊登。本文作者刘本迪,首发于“中国房地产金融”杂志。原标题为“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研究中心王勇: 产业升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产业升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王勇


2017中国经济表现突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前三季度GDP增长6.9%,高于市场预期。10月,IMF将2017年中国经济的增速从6.7%调高到6.8%。

 

在已经到来的2018年,中国经济会持续这种强劲的表现么?中国社科院在12月表示,预计2018中国GDP增长6.7%。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王勇对《中国房地产金融》表示,自己对于中国经济的未来持以“谨慎乐观”的态度。


要素市场改革:改革“深水区”

对于中国经济的机遇,王勇表示主要有两点,其一是经济增长的动能还在,“整个经济的态势还在往前,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地融入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体系。”

 

其二是依然存在很多改善空间,“如果改革做得好——特别是几个要素市场的改革,可以进一步释放经济活力。”

 

有机遇就有挑战,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数据显示,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2014年12月我国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如何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这个课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紧迫。

 

在王勇看来,挑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国内和国外。就国内而言,要素市场的改革是很关键的挑战。

 

他表示,要素市场(包括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等)的改革是“深水区”,不再像过去那样,仅凭单个地方政府就能推进,涉及到要素市场的全国一体化。“我们要改变增长方式,改变整个的官员结构、激励体系,可能需要做更大的调整。”

 

就国际方面的挑战而言,王勇表示,“1978年刚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我们的人均收入不到非洲的三分之一。即便到了1994年,我们的人均收入都不如非洲的平均水平。可是现在完全不一样了,去年(人均收入)是八千多美元,已经是中等收入的上等水平。这个时候,中国会对现有的世界体系形成一定冲击,很多问题不再只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还涉及到政治、外交、军事等等。”


产业升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根据世界银行对于中等收入经济体的定义——人均收入在1000美元到12000美元之间,1960年全球有101个中等收入经济体。2008年,按照同样的标准,101个国家当中只有13个成为高收入经济体,其余(占87%)仍处于中等收入水平。

 

“我和林毅夫老师合作研究发现,很多经济体之所以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是因为没有实现足够快的、健康的产业升级。”王勇说。

 

在他看来,产业升级的重要意义之一,就在于避免中等收入陷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在产业升级的过程当中,创新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模仿的空间越来越小”。

 

与此同时他表示,产业升级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为政府和业界明确改革方向、提供改革抓手。“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如果资金不足,就要切实地发展金融市场;如果劳动力技能不足,就要发展教育和培训;如果土地的配置不合理,就要推动土地市场的改革。总之它(产业升级)是一个指挥棒。”

 

对于2018年的中国经济,王勇表示,“存在潜在的制约因素——比如要素市场的改革等等,但是总体来说,我的看法是谨慎乐观。”


相关新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