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旧锦新样 | 陈平原:与《读书》结缘

陈平原 读书杂志 2021-01-23

编者按


陈平原先生是《读书》杂志的重要作者,在他看来,其人生中的三次学术转折,也都和《读书》密不可分。而他文中“以学识为根基,以阅历、心境为两翼,再配上适宜的文笔,迹浅而意深,言近而旨远”的文体描述,同样值得重视。



与《读书》结缘

文 | 陈平原

 (原载《读书》1999年4期)


结缘《读书》,对我来说,是个非同寻常的“历史事件”,因其深刻影响了我此后的学术生涯。

 

若不是为了写作本文而略做盘点,绝对想象不到,十五年间,我竟然在《读书》上发表了三十七篇文章!未曾开设专栏,也并非高产作家,竟有如此骄人的业绩,实在出乎我的意料。《读书》有许多雷打不动的名家,我还挤不进这支“铁军”;不过,就个人而言,还没在别的杂志上发表过如此数量的文章。更何况,我的三次学术转折,都与《读书》杂志密不可分。

 

一九八四年秋天,我北上求学,那时《读书》已经创办五年,基本形成自己的风格,但还说不上“名满天下”。因朋友的介绍,第一次到朝内大街参加《读书》的聚会,印象极佳。编辑见了新老作者,按照通例,都是笑脸相迎——即使对你不太感冒。《读书》的几位女将,却是不冷不热、不卑不亢,一见面就单刀直入,叮嘱“以后多为我们写稿”。一副“自家人不必客气”的样子,让你感觉挺受用的。


中山大学念书时期,陈平原(中坐者)与同学合影(来源:thepaper.cn)


让你多多写稿,但没承诺为你多多发稿,这一招进退自如,妙不可言。有很多作者因此而“上当受骗”:冲着那坦诚的目光与可掬的笑容,稿子源源不断地飞去,又源源不断地归来。据我所知,《读书》的退稿率,在国内杂志中绝对名列前茅。不只退年青人的“习作”,而且退大专家的“宏文”。如此“胆大妄为”,竟没有引起公愤,诀窍在于其善于使用挡箭牌:“文体特殊”。


我曾妄加揣测,《读书》的办刊方针,思想上追摩的是《新青年》,文体上神往的则是《语丝》。关于“语丝文体”,鲁迅概括为“任意而谈,无所顾忌”,周作人则称是“古今并谈,庄谐杂出”。这种以知性为主,而又强调笔墨情趣的“学者之文”,半个世纪后,由于《读书》的出现,而被发扬广大:以学识为根基,以阅历、心境为两翼,再配上适宜的文笔,迹浅而意深,言近而旨远。故作者之进入《读书》,不只需要“思想”的共鸣,更包括“文体”的磨合。

 



我很幸运,因一特殊机缘,未经“艰辛的磨合”,便顺利地挤进了《读书》的作者队伍。这很大程度得归功于《读书》诸君“千金买马骨”的诚意。


记得是一九八五年的初夏,照样是在朝内大街那幢老灰楼,《读书》召开座谈会,表示其介入当代中国学术思潮的意向。那时,钱理群、黄子平和我合作撰写的《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才刚刚完稿(后刊《文学评论》一九八五年第五期)文章尚未面世,但其主旨及基本思路,已在年初的中国现代文学创新座谈会上口头表述过,承热心人代为“广而告之”,在学界已略有知闻。如此“好苗头”,岂能瞒过素以敏感著称的《读书》?会议期间,主编董君出面邀请我们变换语调再写一篇,理由是:《读书》并非专业刊物,承担沟通学界与大众的桥梁,故不避“重复建设”。开始不敢答应,怕有自己抄袭自己的嫌疑。可人家说得很诚恳:希望以此为突破口,介入学界的论争。如此雅兴,不能不奉陪。三人略一商议,定了个以“对话”为“著述”的策略——那时我们正对各种文体实验大感兴趣,一心想改变学界苍白干瘪的面孔。开口前,还担心被斥为“没正经”;可话没说完,对方已经拍手叫好,说这正是《读书》的路!

 

于是,有了在《读书》上连载六期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一九八五年十期至一九八六年三期)这组文章影响之大,出乎我们自己的想象。直到今天,还不断有人向我提起当年阅读这组文章时的激动心情。对于如此不虞之誉,我的解释是:论题的重要性与文体的吸引力,各居其半。

 

钱理群、黄子平、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漫说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来源:book.douban.com)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一命题,已经进入历史,其是非功过,留待史家去评说。我想说的,是“三人谈”的文体实验。当初之所以引起轰动,与此大有干系。看惯了正襟危坐的高头讲章,突然间有人在那里天马行空般“畅谈学问”,而且落实为白纸黑字,感觉很新奇。从那时起,一直到今天,不时有好奇的读者追问“三人谈”的文体归属:到底是“虚构”,还是“实录”?这话不容易回答,只好将“创作过程”从实招来。

 

关于“三人谈”的文体,最初的设计是:一展现过程,二保留差异,三还原现场。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即便才华洋溢,在“豁然开朗”之前,总会有“茫无头绪”的时候。可一旦落笔为文,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必定是严整有序、逻辑严密。至于摸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歧路”、稍纵即逝的“火花”、极力回避的“陷阱”,一般都被压在纸背,不为外人所知。告诉读者我们是怎么走过来的,并非希望“金针度人”,而是让人家理解你思路的形成,同时便于重复检验。当然,还有另一种可能性,即那些被你舍弃的“火花”,比你极力保留并大加阐发的,更有价值。若如是,则希望高人点拨,免得“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2004年三人再聚,从左至右依次为陈平原、钱理群、黄子平


再好的合作伙伴,意见也会有分歧。三个性格学识均有差异的学者,凑在一起从事一项共同的事业,只能“求大同存小异”。“小异”并非都可忽略不计,或许正蕴涵着某种只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玄机。合作写专论,意见必须一致;“三人谈”则不妨放开,各说各的。当然,常在一起磋商,大的思路比较接近;可仔细阅读,三人的面貌还是相当清晰。这一点,文章刚一发表,就引起细心读者的关注。故意暴露我们在具体学术观点上的差异,目的是使这一“对话”呈现开放的状态,以便吸纳更多学者的参与。


以上两点,想通了,做起来并不困难;困难的是第三点:已经永远消逝的“现场”,可不是那么容易“还原”的。依靠录音机,完全照抄现场对话,必定杂乱不堪——朋友间聊天,谁能够、或者说谁愿意“出口成章”?可要是全靠事后编排,必定成了论文的“集锦”,不只最为精彩的“现场发挥”不见了,还会造成“前言不搭后语”的怪毛病。又要真实,又要可读,鱼与熊掌难以兼得,只好折中解决。先就某一题目各自准备,免得过于跑野马;事后根据录音整理对话时,删去过于枝蔓的地方,并补充若干当时记不周全的材料。三人中,子平对文体最为敏感,坚持借括号中的“笑”、“大笑”等形体语言,保留对话的节奏与氛围。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缘起》(《读书》1985年10期)


“三人谈”发表后,获得广泛的好评;于是,我们将其与《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等合刊,交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在这本小书的《写在前面》中,我们专门讨论了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方式的“对话”的意义:

 

思想从来都不是一种自言自语——智慧的火花只有在撞击中才会迸放出来。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新鲜的见解、大胆的假设以至神妙的隽语,是在对话中产生的。书信往来,文章商榷,都不若直接的对话来得带劲。在直接的对话中,你领略到思考的乐趣、口语的魅力和一种“现场气氛”。对话者常常会因冷不丁蹦出的几句隽语或“打通”了某个难题的关节而激动起来。这里没有任何防御的壁垒,对话者乐于“赤膊上阵”,紧张地开动脑筋,应付各种突如其来的提问,捕捉种种转瞬即逝的思绪。学术性或半学术性的对话,一点也不轻松,尽管没有任何外在的压力。“柳暗花明”时固然欣喜欲狂,“山重水复”处更有魅力。论证、说明、释疑、反驳,在对话中悄悄地拓展自己的理论设想。是围绕学术问题的讨论,更是一种智力游戏和精神散步。……中国古代文人据说曾经“清谈误国”,然而从那种品评诗文、月旦人物的方式之中,也不是没有一点可取之处。有时直截了当,寸铁杀人;有时举重若轻,画龙点睛。有风度、有情韵,千载之下,仍能想见当时的倜傥潇洒、挥斥方遒。唇枪舌剑也好,睿智幽默也好,对话必须成为一门“艺术”。聊天容易,真正聊得有“神”,就很难。我们常常觉得,在“神聊”中,“神”比“聊”本身还要重要。尽管聊的是学术,也仍然可能“神采飞扬”。

 

当然明白将“学术聊天”整理成文发表的危险,首先是“鸡零狗碎”(此乃当年一位机智的读者的批评),其次还可能“卑之无甚高论”(对比经过刻意修饰的论文,这点尤其明显)但依然冒险前行,而且获得成功,很大程度是读者认可我们的设想:“我们渴望见到更多的未加过分整理的‘学术对话录’的问世,使一些述而不作者的研究成果社会化,使一些‘创造性的碎片’得以脱颖而出,并养成一种在对话中善于完善、修正、更新自己的理论构想的风气。

 

80年代的陈平原与夏晓虹


正事说过了,还得交代两件趣闻。首先,是关于“三人谈”的署名问题。“三驾马车”中,我年龄最小、学识最浅,为何六篇对话,都以我打头?开始是偶然,而后是老钱的提携后进。万事开头难,“三人谈”的第一则《缘起》,是由子平整理的——因谈话录音后,我和老钱就到西北开会去了。子平兄冥思苦想,希望在不违背“实录”原则的前提下,找到一个响亮的开头。最后选中我掉书袋的一段话。于是,顺理成章,第一次的“三人谈”便由我打头。第二篇是由我整理的,考虑到最早提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构想、具体阐发时主意最多的,是老钱,署名因而按钱、黄、陈排列。可老钱审阅文章时,又将署名顺序改回来,说是为了“打破论资排辈的陋习”,同时也便于编辑和读者记忆。


也不能说我在“三人谈”的撰写中没有“特殊贡献”,起码每月一次的送稿,就是由我独力承担的。开专栏必须准时交稿,可每次都手忙脚乱,最后时刻才完工。于是,我骑上自行车(那时乘出租车尚属奢侈),兴冲冲地送稿去了。从北大骑到朝内大街《读书》编辑部,紧赶慢赶,大概需要一小时十分钟。有一回,路遇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人家想跟我多聊几句,可碍于下班时间快到,只好匆匆道别。事后一直追悔莫及,要是另约时间再谈就好了,人家看我无心恋战的样子,以为故意推脱,再也不与我联系了。

 

 


第二次在《读书》上集中发文章,是在一九九二年。这组“学术史研究随想”共六则,其中《学者的人间情怀》因某种原因被压下来,第二年才得以问世。这组文章,是根据我在北大开设“中国现代学术史”专题课的导言和结语改写的,其基本思路是借反省百年中国学术,为眼下的突围寻找方向与策略。由于是从讲稿改编而成,残留一些居高临下的口气,敏感的读者会感觉不太舒服,曾有朋友当面向我表示“抗议”。实在抱歉,本意是师生一起直面困境,上下求索,没想到转身板书时,“狐狸尾巴”还是露了出来——这大概可部分归咎于那垫高了的讲台,弄得师生之间很难有真正平等的对话。

 

九十年代的前三个春天,对于中国学界来说,实在过于阴冷。尤其在北大,“悲凉之雾,遍被华林”,受到严重挫伤的学生们,颇有废书长叹,就此“金盆洗手”的。作为教师,眼看那么多昔日的好学生一脸茫然地闲逛,或一头扎进“托福”,心里真不是滋味。可是,“一脸茫然”的远不只是入世未深的青年学生,我之所以剖析章太炎“自立门户与径行独往”的学术风格,标榜“学者的人间情怀”,谈论“独上高楼”与“超越规则”,何尝不是在苦苦挣扎?

 

《学者的人间情怀》(《读书》1993年5期)


“时代思潮”云云,不好信口开河;至于我自己,九十年代之所以转治学术史,有学术发展的内在理路(八八年起即追随先师王瑶先生承接“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课题)但突然的政治变故,更是重要的触媒与动力。与个人气质与志向有关,本就不是什么“政治人物”,所谓“议政”不成、转而“论学”的概括,对我并不适用。但大谈“学术史”,确实是蕴涵着对于读书人安身立命的思考。没有现实的刺激,不会如此果断地搁下正在兴头上的小说史研究,也不会有如此强烈的“切肤之痛”以及由此派生的“体贴入微”。

 

表面上,关注的主要是晚清与五四两代学人,但问题意识的形成,受制于当下寻求突围的思考。对比同时期我发在《读书》和《学人》的文章,前者的“现实感”几乎不加掩饰。从专业角度看,这组文章没有惊人之论,具体观点甚至招来某些高人的非议;可立说的姿态,尤其是文章中难以明言的“那一股气”(并非“凛然正气”,也不是“灰心丧气”,更接近读书人平日所说的“骨气”与“傲气”),令许多年轻学生大为感动——这可是大学以外的专家们很难料想到的。


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来源:book.douban.com)

 

迄今为止,《学者的人间情怀》是我的文章中被引用及转载次数最多的。引用有“正面”“反面”之分,转载也有“精选”“史料”之别,但不管别人怎么看,我对这则非专业的短文颇为偏爱。不在于文章是否精彩,而是因其真实地记录了我在大转折年代的脚步。不管你持何种观点,九十年代初中国读书人的精神走向,都是必须认真对待的“历史”。若干年后,生活在另一天地的“新锐”,很可能对我辈踉跄的脚步大不以为然;可我不想掩饰自己(大而言之,则是“这一代”)窘迫的思想困境与拙劣的突围策略,为的是见证这“伟大的时代”。

 

从在乱世中寻求安身立命的初始动机,到将“学术史”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这一转变,在我,是在九一年初春完成的。一年后,我正式在北大开讲“中国现代学术史”。不用说,课讲得不算好,因准备很不充分,可同学们(包括许多进修教师)反映非常强烈。第三教学楼容纳百人的大教室,常常座无虚席。说实话,我很感动,没有他们的鼓励与支持,这课能否按原计划讲完都成问题。等到邓小平南巡讲话传达下来,北大的舆论环境开始宽松,我和我的学生们方才喘过气来。

 

邓小平南巡(来源:zgdsw.org.cn)


《读书》杂志面向全国,不会将自己与一所大学的师生的精神状态捆绑在一起。可我相信,类似的情况,其他学校也都存在。这也是我这组学术性不太强的文章,在高校的反映远较社会为好的原因。

 

 


第三回大量占用《读书》的宝贵篇幅,是九七至九八年的“老北大的故事”。这次是七则,可头两篇是一分为二构成的——可见,仍是“六六大顺”。知道《读书》稿挤,原本不好意思过多打扰,没想到最后还是作了“回头客”,似乎真的“姻缘前定”。

 

写完《北大旧事》的“前言”,说实话,颇为得意。于是,送给京城里一家常来约稿的大刊物。不久,责任编辑一脸尴尬地找我商量:能否删去“紧挨着皇宫的大学”一节,因其提及老北大学生“闹学潮”。责编是北大毕业生,当然明白这一节的意义,也曾据理力争,可主编的态度异常坚决,说是为了顾全大局,文章中无论如何不能出现“学潮”二字——不管是谈历史还是说现实。我当然不会如此委屈自己。稿子要回来了,翻开折叠的那一页,真的吓了一跳。以下引录的这段话,划了两道粗大的红杠,还连打了三个惊叹号:

 

不满足于寻求新知,更愿意关心天下兴亡,这一自我定位,使得闹学潮成为北大的一大景观。很难想象,没有学潮的北大,能否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据如此重要的位置。作为一所大学,北大固然以培养了大批成就卓著的专家学者而骄傲,可北大影响之所以超越教育界,则在于其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而在某个特定时期,闹学潮几乎成为争民主的同义词。

 

任凭我推敲再三,还是看不出这几句大白话有何违碍之处。谈的是北大的历史,而且是从晚清、五四一直理下来,不谈“学潮”那才怪。可这位严格把关的主编,还是决定“忍痛割爱”——这话是他请责编转达的,我相信并非虚情假意。

 

陈平原《“太学”传统——老北大的故事之一》(《读书》1997年4期)


这时候,《读书》的胆识与胸怀,自然显示出来。我主动说明文章被拒的原委,希望他们从严审查,免得留下后患。责编吴女士与我一样愚钝,看不出有什么不轨图谋,于是大笔一挥,将文章裁为两截,其他的只字未改。据我有限的消息来源,直到今天,还没有人就这两则短文的“倾向性”提出批评。

 

可是,别高兴得太早,另外两则自以为做得很不错的考据文章,倒是确确实实惹了大麻烦。《北京大学:从何说起?》一文,第一次利用《申报》光绪二十四年十二月初六日《学堂纪事》里保存的大学堂总办告示,确认大学堂创立于戊戌年的十一月十八,转换成西历,即1898年12月30日。将近一个世纪的悬案,一旦揭开,喜不自禁。可后来不少谈论大学堂创立的文章,信口开河,让我大失所望——考据文章,讲求的是史料坚实、论证严密,而不是“政治正确”。在拙文面世后的一年里,报刊上时有关于北大生日的考辨文章发表,只有两位先生使用了那则关键性的“告示”。这其实很可悲。对新资料不敏感,也不希望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想当然地发表高见——以此态度考史,实在不敢恭维。

 

民国时期北京大学校舍(来源:国家图书馆)


同是考据文章,考大学堂时不受重视,考新北大又太受关照。《北大校庆:为何改期?》发表后,国内外传媒引述发挥的甚多,以至引起某些要人的反感。在我的所有文章中,对于此文的评价,分歧最大,而且产生“实际效果”。在我,其实并无多么高深的“用意”,只是遵循学者寻幽探佚的本心,力图以我所学,去解释一个悬而未决的“故事”。对此文可能产生的震荡,不能说毫无意识;原本以为只要严守史家的界限,点到即止,不做过多阐发,便可避免不必要的冲突。看来还是不行。或许,这题目本就属于禁区,怎么做都可能“添乱”?

 

考辨“老北大的故事”,并非出于政治讽喻,可也不是纯粹为了好玩。“老大学”,当然是有感于近在眼前的“新大学”;至于选择北大作为研究个案,自是因其性格鲜明、身份复杂,可说之处甚多。考证北大校史上若干疑案,只是文章的切入口,我所真正关注的,其实是蕴藏在“故事”背后的思想史线索。熟悉风云变幻的“百年中国”的学者,对我从学术史转入教育史,进而抓住“老北大”大做文章,想必不会有任何惊讶。

 

陈平原《老北大的故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来源:book.douban.com)


倒是“故事”二字,容易引起误解。在《老北大的故事》(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一书《小引》中,我对此略有说明:

 

既然着眼点是学术,为何题为“故事”?除了借阐释“故事”展现历史图景这一写作策略外,更希望沟通文与史、雅与俗、专家与大众、论著与随笔。

 

以我的体会,变化文体的追求,很容易获得《读书》的支持——这也是我将这组文章主要交给《读书》刊发的原因。

 

 


从“文学史”到“学术史”,再到“教育史”,十五年间,我的学术兴趣时有推移;每次转折,《读书》都曾慷慨地提供篇幅,让我留下雪泥鸿爪,真是感激不尽。可三回《读书》上的集中表演,既与笔者学术思路的转移相关,也与文体实验不无干系:第一次是“对话”,第二次是“演讲”,第三次则是“故事”的考辨。

 

记得《读书》创刊号上有一名文:《读书无禁区》。当年争论不已的口号,如今变成了老生常谈,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进步”吧。回首二十年的风雨历程,我想狗尾续貂,为《读书》的宗旨再补上一句:学术探索与文体实验,同样也应该“无禁区”。

 

《读书》二十周年纪念,自有高手为其“回眸”与“展望”。在此等“宏大叙事”旁边,点缀若干“私人叙事”,可再次印证“红花也需绿叶扶”的俗语。同时,以叙述个人琐事,来为当代中国最重要的杂志“祝寿”,也算一种不太离谱的尝试,而且恰好呼应了本文开头提到的《读书》之“文体特殊”。

 

1999年2月2日于京北西三旗


* 本文图片未注明来源者均转载自“论文衡史”公众号



文章版权由《读书》杂志所有,转载授权请联系后台


 

相关精彩文章



April


长按二维码

购买杂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