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你自己?只要简简单单的5步就好|翻译组第200篇文
自我成长专刊
本文系咖啡心理英语小组翻译的第200篇文章
作者 |特基奇·戴维斯博士,心理咨询师、作家、精通幸福科学的专家。
翻译 | 一杯咖啡英语心理编译小组 牛泽宇
校对 | 一杯咖啡英语心理编译小组 校对团队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编辑 夙儿
联系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我们的日常生活充斥着来自传媒不切实际的期待:
总爱教我们该怎样打扮自己,该怎样浪漫地恋爱,甚至该怎样与我们的伴侣共享鱼水之欢。
显然,当今媒体所塑造的形象并无法反映大家的真实生活,只是展示了人们理想中自己该有的样子。我们只是努力尝试去迎合、去得到他人的赏识,被他人接受。多数人大概会想:怕是不会有人喜欢我最本真的样子了!
所以,我们该如何跳出这些桎梏,又该如何做回自己呢?
人际关系对我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至于很多时候,任何可能伤害人际关系的事物都会令我们倍感惊慌。我们本已十分寂寞孤独,仿佛与世隔绝。既然如此,我们又为何要冒着失去朋友的风险做回真我呢?
如今,每个人都戴着面具,努力地将最完美、最明媚、最灿烂的自己展示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展示本真的自我似乎是一大冒险。但如果我们没有任何炫耀的资本,情况又会如何?展现出真实的自我真的会把别人吓跑吗?我们真的会突然被大家抛弃吗?
确实,和人们想的一样,做回自我固然有风险。也会有很多人固执地认为,人们就应该终日以特定的形象与生活风格示人。在这些人面前,如果你展示出最真实的自己,他们对待你的方式也必然会改变——这就是所谓的“风险”。但如果为了满足他们,你不得不选择隐藏最真实的自己,那你终将觉得孤单落寞、毫无自我价值可言,因为在这一过程中,你一直在潜意识里暗示自己:最真实的我一点也不讨人喜欢。同样,别的人也并不知道你的真实一面,所以你同样不会感到自己和他们有多少深情厚谊。因此,与其任由我们的恐惧与担忧支配我们展示自我的方式,我们倒不如学会接受自己,这才能帮我们真正做回自己。
下文将讨论详细做法:
接受你自己
大众传媒只会让我们觉得自己不够有吸引力,毕竟,所有的演员模特都足够迷人,朋友们在媒体上露面时,也会把自己的照片PS得无懈可击,在这种对比下,我们自然都会成为 “丑小鸭”。
许多证据表明,越是喜欢接触“星光熠熠”的媒体节目的人,越容易轻视自己。但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彻底摆脱媒体的诱惑,因为人天性依赖陪伴,向往娱乐,也珍视那些媒体带给我们的美好回忆,所以我们不会放弃媒体。而这也默默暗示我们:很多时候,我们都还不够优秀。久而久之,很多人便相信了这一心态。毕竟,媒体不会说谎,难道不是吗?
大错特错!媒体的“优秀”标准实在太高,以至于没人能够企及。因此,无论我们多么努力尝试,我们总觉得自己和那些优秀的特质还差得太远。
正视消极的内心独白
我们更容易接受自己的方式之一,就是正视并学会反驳那些负面的内心独白。生活中的我们,时时刻刻不在内心进行着自嘲的独白,借此来诠释身边发生的任何事情。多数人的内心独白都是负面的。举例来说,当你看电视或浏览社交媒体时,你经常会想“我怎么这么丑”,“我的生活真是一团糟”。又或许,当一个朋友晒出了一张享受宴饮之乐的图片,而你却没收到请柬,你可能又会想“这家伙是在存心刺激我”。很多时候,通过限制接触社交媒体的时间,我们可以避免类似的负面情绪反复出现,但同时,我们需要学会停止这些负面独白。
为自己的优点欢呼
不只是消极的自嘲,我们也很容易习惯性地关注自己的弱点,却很少为自己的优点感到自豪。对大多数的事物,我们倾向于消极地思考,这并没什么错。但如果我们持续消极对待生活,却注意不到自己的闪光点,这会很容易让我们心灰意冷。
拿我自己为例:我有时候会看轻自己,因为我并不擅长维持长期的关系。我性格内向,不擅长与别人发消息,也经常会在邀请别人见面时感到害羞。但如果长期因为自己不擅长某件事而妄自菲薄,那我们将很难喜欢上自己。所以,我们不但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弱点,也要经常想想自己的优点。只要我们愿意多想想,就会发现每个人都有很多优点——即便这些优点细小到不值一提。通过认识自己优点的过程,我们或许会明白——啊,原来那个奇怪的、独树一帜的“自我”也可以如此优秀啊!
展示自我
还有哪些因素会动摇我们做回自己的决心呢?通常,我们会担心一旦展示出真实的自己,其他人可能产生的其他想法。例如:你身边的很多好友会对某一政治话题持有相同观点,而你却并不这么看,于是你决定不说出自己的看法。或许你的朋友们都喜欢某种题材的音乐,于是你决定不谈论你自己热爱的音乐。又或许,你的朋友喜欢在高档餐厅享受精致的晚餐,于是你决定不邀请他们去你家享受你最爱的居家美食。我们隐藏自己,只是因为害怕可能产生的后果——害怕自己因此而遭到朋友的质疑,或是被挚友抛弃。
每个人都想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这是人的天性使然;生活中,向别人隐瞒自己的观点也很有必要,这会帮助我们更加轻松愉快地处理人际关系。人是社交性动物,难免在日常的面对面交往中经历各种“自我表达”与“社交和谐”间的权衡。但如今,科技高度发达,我们也必须通过全新的方式(如互联网、短信、照片或视频)来解决类似的问题。我们没有任何模型可循,只能鹦鹉学舌般地跟着别人走,像别人一样只把自己的一小部分——也是最好的部分——公之于众。
出于很多原因,我们不会轻易展示出全部的自我。这并没有错——毕竟,没人希望让所有和自己接触过的人都对自己了解得事无巨细。但如果我们表达自我的行为会激起别人的某些特定的回应(如同公众演讲一般),我们就会遇到麻烦!结果呢?本来就没有什么人彻彻底底地了解我们,久而久之,我们自己甚至都会慢慢忘记:我究竟是谁?最真实的我又是怎样的?
所以,我们该如何来判断自己的表达究竟是公开演讲式的炫耀,而不是用新颖的方式表达真我?我们或许一直想明白:在社交媒体上裙衫华彩、身材苗条、笑颜如花的我,究竟是在模仿谁?又或许,我们早就注意到:自己在社交网站上晒图并不是为了向别人炫耀,只是想让对方注意到自己独特的一面。无论如何,我们必须看清一点:我们的这些行为究竟是为了做回自己,还是仅仅为了向别人炫耀?
展现自己的脆弱一面
想做回自己,非常关键的一步在于学会展现自己脆弱的一面。对大多数人,包括我来说,并不愿意展示出自己都不认可的一面——比如那些令我们恐惧的东西,或是令我们感到羞耻、尴尬、脆弱的特质。向别人展示自己的这些方面不是那么容易,因为我们害怕:如果别人知道这些后会改变对我的看法,会反感我,抛弃我,那该怎么办?
公开展示自己的脆弱的确非常可怕。这好比当众揭开自己的伤疤,并告诉大家这是你的死穴。但我们既然想充分展示自我,就需要时时刻刻做回自己,而不是仅仅展示出那些自己喜欢的特质,比如在社交媒体上被修图软件精雕细琢的自己——我们需要学会日常示弱。
首先,我们可以学着在社交媒体上表现得弱势一些。近来,我就在自己的朋友圈中发现了不少很好的例子。我的一些朋友发动态说自己得了疱疹等和疾病,另一个朋友则在自己最伤心、最需要安慰的时候发了动态。同样,大量的女性朋友(也有部分男性)回向我分享自己曾经被性骚扰的不堪经历,并配上了“我也是”和“为啥我不早说”这类标签。所有这些例子中,人们都分享了自己经历过的,并不美好的情感与故事——这些情感和经历都是他们脆弱的伤疤。
在我们舒服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对合适的人展示自己的脆弱一面。我们是将故事分享给所有人听,还是仅对某些关系近的人公开,这取决于我们自己——而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做回自己,哪怕一次也好!
再推荐你几篇好文章
关注本公众号,回复【会员】,加入一杯咖啡会员社群
点击阅读原文,可了解:一杯咖啡会员5大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