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能静被忽悠帮卖灵修课,为何他们更愿意信“邪”不信专业帮助?
自我成长专刊
AC专栏
作者 | Arthur Chen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简介:心理圈稀有性别男颜值高咨询师,长相年轻、内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铭:惜时惜人。咨询小时数:2500小时,研究方向:职场心理、婚恋两性、身心疾病、朋辈心理辅导。近期关注:要事第一、正念减压、网络时代人际沟通。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助理 企鹅
最近,许久没有上新闻的著名歌手、影星,因为主演《人间四月天》而在大陆家喻户晓的伊能静上了头条新闻。起因是,她在微博发布了一个推广课程的信息,而这个课程主题是关于心灵成长方面的灵修课,三天要价上万元,伊能静表示这个课她自己在人生困顿的时候也上过,觉得非常好,所以免费的推荐给广大网友。随后,洞悉真相的网友们表示,这种课程其实是一场骗局,甚至涉嫌“洗脑”,“传销“,”邪教”。在网友的集中炮轰之下,伊能静删除了微博,并做了道歉。
许多从事心理咨询等专业服务工作的朋友在知悉这一事件后,纷纷感慨,为何这些人更愿意相信这些对解决他们问题没什么帮助、甚至可能有害的灵修课,而不愿意选择更靠谱的专业支持?
我记得,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经说过,如果对方不买我们的东西,可能是因为我们做的还不够好,我们要解决遇到的问题,首先要站在他们的立场去理解他们。
我非常同意他的观点,所以我也想尝试来理解这些更愿意信“邪”而非专业帮助的人们。
首先是,他们更有“资格”被骗。
有朋友说,这种课程我绝对不会去上,根本骗不到我。确实如此,这样的课程是有特殊受众的。
首先是,确实有相当严重程度的心理困惑,否则不会想到要花大价钱去解决自身问题。一万块买个iPhone不好吗?
其次是,他们确实也有这个经济实力消费。穷人当然也有很心理困惑,但是“骗子”是没兴趣勾搭穷人的,因为没什么值得骗的。
但是,再有经济实力消费的人,也希望能“明明白白”消费的。也就是:自己所付出是能够计算的,我花了多少钱,可以得到什么。
而这是大多数专业服务不太能做到的,因为一是没人能保证治愈,二是没有哪个专家能够说得清解决问题到底要多久——虽然这才是更符合实际的说法。但是也因此,很多人也会担心,选择专业服务,更像是一个无底洞。不断地往里面投钱,但是又不知道到底能得到什么。相比之下,三天课,一万元,是一个可以被量化的标准。所以,更多人宁可选择自己“看得见“的支出,那么损失了,也能知道到底会损失多少,而不会选择”看不见底“的支出,特别是专业服务都号称需要很久时间的情况下。
有钱人缺的不是金钱,其实是时间。
其次是,他们其实更“好骗”。
有人说,伊能静这样的演员,大概从小没有读过什么书,所以比较好骗。确实,有不少艺人文化水平不高,这些年来艺人上当受骗的新闻也屡见不鲜。
但是,至少伊能静还真的不能归类到“不学无术”那类。今年50虚岁的伊能静,算得上是有名的“才女”。她出身政治世家,因为复杂的家庭环境,精通中文、日语,能写文学造诣很高的文学作品,对西方文学有比较高的欣赏品味,自己写歌,和前夫庾澄庆合唱的《春泥》就是她写的作品。要说这样的人“没有文化”,文化大概也不会答应。
事实上,据我所知,近些年来参加这类灵修课的,倒是不乏接受过良好教育的白领阶层。一来,确实他们也更有经济实力进行此类消费。二来,一个人会更关注内心世界,本身就是需要接受过一定教育为前提。
更重要的是,这些人从小接受的教育里不曾出现过,在社会底层生活中更常见的尔虞我诈、为了个人私欲出卖他人、人前一副模样人后另一副模样。
他们接受的教育,都是主流得不要再主流的,关于:如何做个好人,如何帮助他人。因此,他们的脑海中,都不太会去提防那些看起来说得头头是道的所谓“大师”可能是个大骗子,不会怀疑有人会做昧着良心利用一个人的心理困惑赚取不义之财。所以,当伊能静们帮助这些人“卖课”的时候,还很虔诚地以为自己是在帮助更多人脱离苦海。
我们的教育教人做好人的同时,往往也过滤掉很多需要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积累起来的“社会通识”,这是教育工作不可避免的悲剧所在,也是许多有文化的人在社会生活中饱受欺骗、摧残的主要原因。
再次是,痛苦的人都想尽快摆脱痛苦。
更不要说,还要直面痛苦。
伊能静痛苦不痛苦,我相信她曾经是深度痛苦的。
你看看她非常复杂的原生家庭和人生经历就会明白:
不被祝福的出生:她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父亲希望有一个儿子继承衣钵,但是父亲和母亲一直生的都是女儿,直到生到第七个,也就是伊能静自己,还是一个女儿。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父亲和母亲在她出生后不久就离婚了。她母亲小时候经常给她灌输这样的思想“要不是你是女儿……”,让她对自己的出生感到非常羞愧。
动荡不安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父母离婚后,她母亲和一个日本人再婚,她随母亲到日本居住。小学又随母亲回台湾,后来母亲独自回日本,她被交给了大姐、姐夫。姐夫有躁郁症,经常虐待她,还给她喂狗粮。
重大创伤:回台湾发展后,她加入歌坛发展,那个“抛弃”自己的父亲意外支持她这样传统家庭长大的孩子进入演艺圈,让他们的关系得以修复,可是就在不久之后,父亲就出了车祸,不幸去世,让她受到重大打击。
不被祝福的婚姻:和庾澄庆的感情,不被庾澄庆的父母接受,主要是觉得伊能静的家世不配,所以两个人相恋12年,才在美国秘密结婚。结婚那天,伊能静的家人没有一个在场,甚至连结婚戒指都没有准备。
可是这段婚姻也在2009年她40岁时,人近不惑的年纪,终告破裂。婚姻破裂后,她长期吃不下、睡不着,暴瘦……
伊能静在微博博文中吐露,自己参加那个灵修课程是在10年前,“在生活最困顿的时刻”,虽然没有直说,但是倒推一下,就是她刚刚离婚的2009年。
谁都不会知道,镜头前光鲜的伊能静,背后有着这么多痛苦的经历。同样,朋友圈里那些看似活得潇洒的朋友们,也都有各自不能对人言说的烦扰。
我想没有人是主动愿意生活在痛苦中,以苦为乐,内心都有一种希望尽快摆脱痛苦的愿望,而且从内心深处,也最好是有个人,而不是自己,帮助自己摆脱痛苦。
而这份期待,那些灵修课主办人,不仅心领神会,而且很主动承接了。
困顿中的人,都想抓住一把救命稻草,往往是不太会有理智去分辨,这是不是一把“毒草”的。甚至,有一把“毒草”也总好过对着空气,什么都抓不到。
“给我三天,换你一个新的人生……”
在痛苦中的人,可能心里也没有那么相信这样的说辞,但是,总好过一天到晚,呆在阴霾看不到一点阳光的世界里。
这些三天上万灵修课程的价值,与其说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不如说,给了这些痛苦中的人,一丝希望。
作为专业人士,我知道,像伊能静这样有着严重创伤经历、原生家庭复杂的人群,往往是需要非常长期专业服务才能有所改善的。
请注意,我没有用痊愈,只是用改善。因为能够改善已经不容易,痊愈几乎是不太可能的,甚至她的这些创伤,已经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可能对她的文学和艺术创作是有助益的。
然而,要参加长期的专业服务,不仅是金钱、时间准备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有勇气直面这些痛苦,甚至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要“重温”这些痛苦的经历,这是大多数人所不乐见的。
即便他们知道,这种方式,可能更彻底、更有效。但是,毕竟付出的“代价”也并不低。
到底,号称能“立马解决”,也不太用“掰开揉碎”的课程,更能投其所好。
还有一点,是专业服务做不到的,就是这些课程往往都提供一种“家人”般的关怀。
你不要以为他们就是简单的上完三天课就走人了,这些课程服务者的服务态度其实“很好”的,往往很“粘人”。
去翻看那些执迷不悟的灵修课程参加者的相关报道,这样的描述比比皆是:
他们像“家人”一样“关心”参加者,甚至推动参与者彼此成为“家人”。
他们“理解”你的痛苦,“同理”你的遭遇,总有“家人”会成为你的免费”心理医生“,开导你。
参加者往往会体验到,在自己原生家庭里体会不到的“家人”般的关怀。而缺少这种“家人”的陪伴,往往又是导致他们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伊能静能够为自己10年前参加过的一个课程,卖力地宣传,你就可想而知,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推课了,而是为了“家人“——为家人做事,哪里还会计较什么呢?
而专业服务,往往是不会与服务对象“纠缠”在一起的,结束了就是结束了,一切都是在服务框架下进行的,相比,显得有点“不讲情面”。
因为专业服务更希望你回到自己的生活中,也能和其他人而不是只和课程参加者好好相处,能够学会不依赖专家自己也能解决问题,取得真正意义上的“变化”,而不是在一个特殊的场合,和一群特殊的人在一起,才觉得生活得”充实“。
当然,这和直接提供“梦寐以求”的“家人”肯定不能比。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很多专业帮助其实也很“水”。
很多求助者,总是多处寻求帮助,一般也不会只抓一个“稻草”的。
我需要补充一个信息,至少伊能静并不是只参加了那个课程,据她早年采访透露,她婚姻失败后的那些日子,其实有找过心理医生,并且是在心理医生的开导和帮助下,逐渐恢复体重和睡眠节律的。
然而,很多人最终也没有选择专业帮助,往往和他们其实也不太能找到靠谱、专业、负责的专业帮助不无关系。
事实上,现在要找一个靠谱、专业、负责的专业帮助,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许多打着“靠谱”、“专业”旗号的很多心理服务,有不少人其实也只有半桶水,不仅解决不了问题,甚至比那些三天灵修课程打打鸡血还要不如。
而靠谱、专业、负责的专业帮助,受限于时间有限,往往可能“客满”,要排队很久才能轮到自己。
所以,专业人士与其抱怨这些人不愿意寻求自己的帮助,不如更好地打磨专业技能,提高服务水平,改善服务口碑更实在。
这也是我理解的华为任正非所述“做好自己”的题中之义吧。
那么这些不愿意接受或者目前还没办法享受到专业服务的人,该怎么解决自己的苦闷呢?
我还是来说说伊能静。
10年前的课程到底对她有多大帮助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一段美满的亲密关系对一个早年有过严重创伤的人会有很大帮助。
伊能静在和庾澄庆离婚后,结识了影帝秦昊。秦昊比伊能静要小10多岁。
我个人觉得她和秦昊的两性关系对她的“疗愈”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仅仅举两个他们婚前的例子说明之。
他们刚刚结识一个月的时候,有一次秦昊上伊能静的家。伊能静看着秦昊,比自己小10多岁,心中想着自己已经经历过一次失败的婚姻,很想找一个负责任的男人,但是眼前的这个男人比自己小10多岁,到底靠不靠得住?想着想着,不禁悲从中来,一个人坐在沙发上,大哭了起来。
秦昊见状,大惑不解,追问后,伊能静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本来伊能静期待秦昊来宽慰自己,没想到,秦昊穿上了外套,准备走出去,告诉她,自己本打算跟她结婚,但是看到这样,也准备“耍流氓”了。
他直接告诉目瞪口呆的伊能静:
你这是有病,要治。
我是个普通人,只是想要一个简单的婚姻,两个人相爱,有一个健康的孩子。
而你这样的,只有两种人会吸引你:
要么,跟你一样有病的,你们两个在演悲情剧,都觉得自己很可怜。
要么,想当你的医生,从此你的人生有我了,我会对你怎么样。
一语惊醒梦中的伊能静。
还有一件事,是在他们决定结婚的时候。
伊能静的“闺蜜”们都反对她嫁给年纪那么小的秦昊。
他们的理由是,再过几年,你人老珠黄了,他还风华正茂,你到时候怎么办?
当然,这也是她自己的担心。
她把闺蜜们的担心转述秦昊的时候,秦昊告诉伊能静:
你的闺蜜都是有问题的人。
你们都对人生都有太大的控制欲。
就是不想顺着生活,看看会发生什么。
再次惊醒梦中人。
秦昊说的都是“常识”,但是这些“常识”对于长期深陷原生家庭和个人遭际痛苦中的伊能静来说,却又是如此“新鲜”。
因为,她之前的生命中,有着太多不太“正常”的人,太多希望救赎他人的人,就缺一个正常一点的人来点醒自己,唤醒自己本该知道的“常识”。
而“伊能静”们的生命中,大概就是需要这样一个出生在“正常”家庭、能够用“普通人”思维思考问题的人。这恐怕比哪个尊者,哪个大神,都要更管用一些。
希望那些还沉迷于灵修课不能自拔的人们,也能遇见自己生命中的“秦昊”。
再推荐你几篇好文章
2019上半年仅此1期|朋辈咨询:普通人学习、帮助身边人的心理课
关注本公众号,回复【会员】,加入一杯咖啡会员社群
点击阅读原文,可了解:一杯咖啡会员5大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