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简单粗暴地反对原生家庭和依恋理论,我反对

咖啡侍应生 一杯咖啡 2021-12-06

用生命影响生命 · 一杯咖啡公益心理团队招新(2019版)

自我成长专刊

AC专栏

囤书指南:给普通人的心理好书|值得收藏


作者 | Arthur Chen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简介:心理圈稀有性别男颜值高咨询师,长相年轻、内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铭:惜时惜人。咨询小时数:2000小时,研究方向:职场心理、婚恋两性、身心疾病、朋辈心理辅导。近期关注:要事第一、正念减压、网络时代人际沟通。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助理  企鹅



元旦快乐

大吉大利



最近在互联网上有两篇热文,一篇关于原生家庭,一篇关于依恋理论,都是心理学中与家庭有关的理论,而两篇文章的理论都是对这些理论提出“反对”,要么是表示“对中国人不适用”,要么更直接的说这些都是“伪科学”。


两篇文章都引起了很大争议,也把许多普通大众的思想“搞混”了:到底应该怎么看这些说法,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到底是怎样的?


世界著名科学哲学史著作《世界观》里提到,科学和歪理学说的重要区别在于,科学理论有着接受“证伪”的态度,通俗的说,就是科学允许他人用事实为根据来质疑,而歪理邪说往往自命“真理”,不容他人辩驳。


心理学和心理咨询本身就是一个年轻的学科,学术发展还在快速上升阶段,各项理论肯定还有待完善之处,所以面对质疑本来是应该用更宽容的态度对待。


然而我却不得不站出来反对这两篇文章的观点,因为这些“反对”都太站不住脚了,而且用了一些“标题党”的方式营销传播,对广大不知情的普通读者无疑是一种戕害,需要“排排毒”。


1

 为何我认为这些反对是“简单粗暴”的


为什么我认为他们的“反对”都不太站得住脚呢?


首先是资料收集不准确不完整。


网易浪潮工作室推出的那篇经过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安媛媛审核由贾薇薇署名的文章,对“原生家庭”的第一个批判就是说,自己没有在主流心理学教科书和中文核心期刊检索到“原生家庭”的内容,所以认为这不是科学的内容。



写过学术论文的人都知道,研究一个命题,怎么做资料收集是一个基本功,而资料收集的准确性和你的检索词用的是否准确、完整有直接关系。“原生家庭”本身就不是一个研究领域的一级词汇,甚至连二级词汇都算不上,当然光检索他是检索不出什么东西的。但是这不代表主流心理学界不关注“原生家庭”,因为研究领域的一级词汇就是“家庭”。


如果你用“家庭”、“家庭治疗”、“家庭动力”等来做检索相关心理类的文章,那么主流心理学教科书也好,中外文核心期刊都能找到许多文献。


学术问题是讲模型建构的,与家庭问题有关的模型至少有:心理动力模型、经验模型、代际模型、结构模型、策略模型、米兰系统模型、认知行为模型等。


研究者则一抓一大把,另一篇批判的对象“依恋理论”也是和“原生家庭”直接有关的重要理论。


写文章的贾薇薇作为自媒体人,每天要“炮制”大量文字,可能无暇做这样细致的资料收集工作,仅仅靠百度检索一下,就得出了这么荒谬的“学术界不关注”的结论,那么作为学者的安媛媛怎么也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呢?如果为了不是抓人眼球,那么学术态度的飘忽是更值得引起反思的。


其次犯了“稻草人”谬误,用歪曲别人的观点来“反对”别人。


学过逻辑学的朋友知道,在逻辑谬误中有一个很有名的“稻草人”谬误,指的是,在论辩中,通过扭曲对方的观点,将其变成像稻草人一样容易攻击的目标,但实际攻击的观点如稻草人一样并不存在。


事实上,这两篇文章对“原生家庭”和“依恋理论”的理解本身就有许多错误。


贾薇薇的那篇关于原生家庭的文章,首先引用了武志红和马东的谈话:


马  东我们长大以后所有的不顺心、不如意等,都和我们的原生家庭有关系,有那么严重吗?


很严重。


武志红



就此,贾薇薇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原生家庭”理论告诉人们,你的一切问题都是原生家庭造成的。



姑且不谈能不能用武志红的言论代表整个心理学界的观点(当然是不能),仅仅武志红的发言就被曲解了。


人家马东的问题是,是不是“有关系”,人家武志红回答的意思是“当然有关系”——可没有说“就是只有这个原因,没有别的原因了”。


“有关系”和“直接的、唯一的因果关系”能是一回事吗??


那么,“原生家庭”理论到底全貌是如何的?


目前心理学界主流采用的是生物心理社会模型(biopsychosocial model),也就是认为,人的心理问题主要还是通过生物、心理、社会文化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原生家庭亦是如此。


家庭因素当然很重要,因为生物因素靠遗传,家庭又是一个小社会,从影响因子的角度,权重自然很大,但是肯定不是唯一的因果关系。就这个角度看,武志红的回答也没有太大的问题。正如武志红在这句发言之后所说:


“找原因不是怪罪家庭,而且这是可以改变的。”


这才是目前主流家庭理论的观点。


而贾薇薇用“自编、自导、自演”的方式——编出一个并不存在的理论,然后再说这个理论是“胡说八道”要反对,不知道是想证明自己的无知,还是有意为之?


再说说,那个被批评不适合中国国情的“依恋理论”。



这是一个中央高校专项基金的课题,照道理比自媒体网络文章应当更加严谨一些,至少对于“依恋理论”要反对,也要先搞清楚“依恋理论”到底是什么意思。


然而,这篇文章批判“依恋理论”是建立在认为依恋理论是认为“亲生妈妈和孩子就不能分开,孩子必须由亲生妈妈抚养长大才行”的基础上。


事实上,不管是哪个依恋理论家,都没有人说过这样“极端”的话啊!


依恋理论更多是认为,婴幼儿时期对一个人人格成长非常重要,要重视孩子除了吃喝等基本需求之外的情感需求,也就是依恋需求,如果孩子的依恋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会导致许多问题,并且这种负面影响会持续到成年期,甚至终身。


如果你要假设“依恋理论”不适合中国国情,就该去论证:中国人就是不太需要这种情感需求,或者中国家庭已经能够充分提供情感需求并不需要多此一举。如果论证有理,这才是证明不适合中国,而不是自己“编造”一套自己的“依恋理论”,然后批判一番。



再次,不求解决问题,但求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两篇文章都指出,“原生家庭”理论和“依恋理论”引起了许多人不适,对许多家庭抚育的观念产生颠覆性的影响。这也是他们反对这两个理论的一个理由。


他们认为是这两个理论导致了很多人“发现”自己家庭有问题、养育方式有问题,从而感到焦虑,甚至放大了家庭矛盾,因此否定这两个理论。


我认为这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更多是不想解决问题采用了掩耳盗铃的方式,转而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事实上,不管这些理论有没有提出,家庭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普遍存在的。这些理论只是帮助人类更好地理解并试图解决问题。其实,如何更健康地养育孩子,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认识家庭对一个人的正面负面影响,纵观中外人类历史,其实都在关注。


“孟母三迁”的故事,《弟子规》、《三字经》这些中国传统典籍,其实就是中国人的育儿心理学,是那个时空的人类文明高度所能想到的解决家庭问题、养育更健康孩子的经验总结。



当然,过去人类的智慧还没达到现在的高度,能够从家庭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待家庭,以及一些看起来和家庭没有多大关系实则有重大关联的问题。但是,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要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回避问题。


“原生家庭”理论、依恋理论就是在提出和解决当代家庭问题的大框架下不断深耕发展的,也许提出的还不够充分、解决的效果不彰,但是至少还是走在解决问题的道路上。现在有更多人重视家庭关系、重视儿童心理健康,这就是整个家庭心理理论为人类福祉作出的贡献。


2

原生家庭理论和依恋理论的价值


其实也要感谢这两篇文章,让我们意识到,任何学术成果要成为普遍共识,并被大众接受,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甚至会伴随着相当长时间的质疑。


事实上,整个原生家庭理论和依恋理论的发展,就是伴随着争议。这些理论能不断发展,正是许多认真做学问、站在临床工作一线的先驱者的接力努力。


至少在上世纪初,人类对于家庭对个体的影响,特别是心理影响是不明确的。当然,必须指出,那个时候的人类对于自己内心世界的认识本身就是非常有限的,弗洛伊德提出的精神分析才刚刚在欧洲站住阵脚,此时距离冯特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研究心理学的实验室——这被心理学界认为标志着心理学从此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也才刚刚过去20多年。


然而,就在这个时刻开始,就有一代代的心理学人开始了“家庭与心理”相关性的艰辛探索。


与弗洛伊德齐名的阿德勒,早20世纪的头10年,就在维也纳创立了儿童指导运动,目前流行全球的育儿理念“正面管教”中的许多基石就来自于他当年的成果。



人类学家贝特森获得洛克菲勒基金资助,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庭的观察,于1956年发表论文,介绍了“双重束缚”这个家庭治疗中的关键概念:当个人(通常是孩子)接受了一个和他有着重要持续关系的同一个人不断重复的冲突性命令时,“双重束缚”的情况就发生了,而这种状态会引起孩子的许多心理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精神病理学并不认为家庭问题是引起精神分裂症的最主要因素,这恰恰是科学理论是可以被“证伪”,并不断发展的一个例证。


与此同时,利兹在美国东海岸的耶鲁大学等研究精神分裂症,并假设“婚姻扭曲”和“婚姻分裂”是孩子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原因。


同时期,“依恋理论”的创始人鲍尔比正在研究44个少年盗窃犯的性格及家庭生活,此后他写了一篇调查报告,深刻地揭示了家庭环境对青少年人格形成的影响。



和鲍尔比一同工作的年轻社工詹姆斯·罗伯森,是一个心理学界并不知名的人物,但是,在讲述依恋理论发展过程的《依恋的形成》一书中,他绝对是一个令人不能忘怀的人物,不仅是他和鲍尔比那种用现在的流行语说来很有男男CP感的“革命感情”,更是他为了儿童心理发展做出的独创性努力以及曾经背负的压力。


那个时候的欧美,儿童住院,为了避免交叉感染,父母都是不能陪护的。而在一家医院工作的罗伯森,觉得这种情况会引发很多问题。他做了大量细致的观察,认为小孩子长期离开父母的陪伴,对其心理影响非常大。然而,此时的医学界和心理学界,谁都不相信。


既然说的没用,那就给你看看“真相”。


罗伯森拍了一部电影,拍摄一个2岁5个月大的女婴劳拉。


这个劳拉因病住院,在住院期间,她从一开始天真烂漫,到焦虑不安,以及反复地问“我妈妈到哪里去了”,孩子悲伤、绝望的神情令人哀伤。



这部电影耗资仅80美元,却引起巨大反响。


在“首映”的时候,在座的300个业内人士却出离愤怒,因为在他们的传统意识里,不让家长陪护是为了孩子好,而且他们认为孩子都很快乐的,不应该这样。


而因为这部电影,原来在医院颇受欢迎的他,不再被人欢迎,同事和家属都谢绝他到病房。因为他的电影,让人感到极度不适。


虽然鲍尔比很称许他的研究,并且和他提出的“依恋理论”相互印证,但是罗伯森因为出身贫民家庭,远没有贵族出身的鲍尔比“高贵”,所以想攻击“依恋理论”的人也捏软柿子,把对鲍尔比的攻击都加诸于他。


但是,他并没有气馁,依然坚信自己观察的结果,并且到处播映这部片子。


这部《两岁儿童就医》在没有网络的时代,通过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传播,终于让更多人意识到“住院创伤”的存在,进而推动了“儿童医改”,自此以后,儿童生病住院期间,父母终于可以陪护在身边。


正是这些先驱科学家的科学研究和忍辱负重,一步步地向人类揭示了父母的婚姻和家庭养育,是如何深刻地影响了自己的子女。



仅仅从人格心理学可窥一斑。


现代心理学就认为,家庭关系是造成人格障碍的重要原因。


比如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父母更多控制、更少关心。边缘型人格障碍回忆早期经历时候,更有可能把他人描绘成恶意的,而父母可能会伤害他们或无力保护他们。


与边缘性人格障碍相似,童年期的虐待、父母的忽视或缺乏父母的养育都是导致成年后形成反社会人格障碍的重要风险因素。


可以说,正是因为原生家庭和依恋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我们才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懂得什么叫做“家庭”,更懂得“家庭”是如何影响个人又是如何对整个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


而20世纪人类文明的瑰宝如系统论、控制论、后现代建构论等,也帮助人们更好理解家庭。从这个意义上看,有关家庭的科学理论,数不甚数。作为人类文明的成果,这些理论值得被更好地珍视,为全人类的根本福祉所用。



深圳宝安的虐童事件,女孩在家中被父母施虐,视频曝光后,之所以会引起巨大的公愤,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家庭心理理论这些年的普及,以至于不太有人继续支持“打孩子是对孩子的爱”这种传统的错误观点了。


“家庭治疗之父”阿克曼曾说:异常的人来自异常的家庭,帮助患者不如帮助他的家庭。


关注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并不是要把罪责都加在家庭之上,给父母套上沉重的心理负担,而是找到了一个更好的帮助个体的入口。


从这个意义上看,原生家庭和依恋理论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3

为何会产生这些质疑


这些年,关于科学理论有许多“奇谈怪论”冒出来。像这次针对原生家庭和依恋理论的“反对”也属一例。为何有些人会对这些理论如此不满?


我认为,首先是普遍浮躁的心态,导致的“反智主义”。很难静下心做学问,看到一篇文章,简单看看标题,大致粗略瞄两眼,就发表高见,这些浮躁的心态,导致根本不去仔细研究别人到底说了些什么,仅仅从自己的理解出发,就开始批驳。这两篇文章都号称是体制内的学者撰写,如此做学问,而且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实在是令人难过。


其次,是知识领域“盲目自大”,为了独树一帜而独树一帜的倾向。其实,我是非常支持做一些民族性、当地化课题研究的。至少在国内,作为对心理和反垄断都有一点了解的人,我是第一个写出有关“反对心理领域国外理论垄断一切”文章的人(警惕心理治疗行业的“全球垄断”)。然而,我也非常反感部分人为了自成一体,硬是要和国外理论做切割的做派。做学术需要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也要警惕自以为是,用高级“杠精”方式来反对。反对不是不可以,当地化应用也是很好的事情,但是这都建立在扎扎实实的消化、吸收之中,绝不是翻两页文献,就开始夸夸其谈的。这么做的人,我多少觉得,他们可能连什么是“国情”也搞不太清楚,就开口谈他们理解中的“国情”了。


再次,围绕原生家庭的理论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议,有其特殊性。心理类问题都会涉及人的基本情感,所以我一直认为,比起其他的学术问题,心理类问题学术讨论的时候,很容易被情绪所影响。特别是原生家庭问题,其实大多数的子女都有保护父母的本能情感,都不想诉诸于父母,这当然也是原生家庭理论的一个结论之一。因此,面对原生家庭理论多少带有一点“父母要负责任”的味道,他们是很难心甘情愿地接受的,所以往往会通过“理性”包装成“理论”来体现。然而,这恰恰又再次证明了,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深远,深远到以至于影响自己对一个科学理论是否接受了。


4

怎么运用这些理论指导实践


有一点,我还是比较认同两位作者的,即现在很多人持有“父母皆祸害”的观点,并且用原生家庭和依恋理论来回避面对自己的问题,以此作为逃避自己责任的借口。



当前,我们的心理市场上,确实也有一股不良的暗势力存在,他们以“专业”自诩,通过各种培训班、学术组织把自己包装成“专家”,迎合社会对于家庭教育的高度重视以及最容易变现的客观现状,到处“兜售”自己的家庭养育理论,把自己从一些课程中听到的一些观点“片面”地、“歪曲”性地做传播,并且信誓旦旦地主张这些观点不容置疑。因此,我们可以在各种自媒体文章、各种号称“专业”的家庭教育课程里,确实听到了一些过度夸张家庭作用的论调,也给这些文章的读者对家庭极大的负面情绪,并让为人父母者产生了非常大的内疚感。


如同权健保健一样,他们也是一种“毒瘤”,而且从对人类文明更长远的发展看,这种戕害人类心理和家庭关系的知识“传销”,对社会的危害更大。


这两篇文章掀起的波澜,以及这些实实在在在发生的现状,多少也值得心理工作者引以为戒。


我个人有几点建议供参考:


首先,必须承认所有科学理论都是可以被修正和更新的,专业工作者不要说满口的话,认为自己所持的理论绝对正确,不容推翻。当年哥白尼不提出日心说,谁会相信地球围绕太阳转呢,明明我们感觉上是太阳围绕地球转啊!对科学要敬畏,也要有基本的质疑精神。并且这种质疑精神,也会有助于我们的传播对象更客观看待我们所传播的知识。


其次,要多共情“父母”。必须承认,原生家庭和依恋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共情到“父母”这个角色,相反,确实给他们造成了相当大的精神负担。一个理论有道理是一回事,能否被人更容易接受是另一回事。在传播科学的道路上,我们有理,但是也要更有情,要更多顾及方方面面的感受,这也是心理工作者的特殊使命之一。



再次,要培养真正懂科学,也有责任心的科学传播者。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成为了一种重要资产,很多人都在通过传播知识变现,发家致富,因此“传播伦理”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个命题。如果传播者别有居心,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恶意夸大、贬低、歪曲一些大众其实并不了解的理论,其实是很容易办到的事情。甚至有些传播者,其实不是真懂,而自以为自己很懂,在自己也没搞懂的情况下,也会做许多错误的传播。而知识的传播路径是很长的,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往往影响就会很大。所以,在这个时代,对科学传播者的培养是亟待关注的命题,既要培养真正懂科学的人才,也要形塑具有高度责任心的传播人才,而这是确保科学知识不变形,真正为人类福祉所用的根本所在。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


《依恋的形成》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家庭治疗概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异常心理学》 人民邮电出版社


以下系参考文献购买链接,供进一步了解参阅,

也推荐给两篇文章的作者阅读


再推荐你几篇好文章

“是时候分手了”:亲密关系中7个该考虑分手的迹象

同龄人不仅没能抛弃你,而且还跌了大跟头

不要让“纵容式”育儿成为一种“公害”

40人中就有1个:关于强迫症,你和家人至少需要知道这些


几个很可能适合你参加的活动

公益心理坊招募,2019仅一次|OH卡心理图卡理论及应用

2019上半年仅此1期|朋辈咨询:普通人学习、帮助身边人的心理课

在上海,寻找30名愿意公益付出的讲师

在上海,寻找50名愿意公益付出的咨询师

手机升级换代了,旧手机何处去?这里就需要TA来当“志愿者”




一杯咖啡会员社群加入攻略(2018最新版)

关注本公众号,回复【会员】,加入一杯咖啡会员社群


点击阅读原文,可了解:一杯咖啡会员5大社群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