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致因杭州杀妻案“恐婚”的人们:你要学会远离坏人,而不是爱人

咖啡侍应生 一杯咖啡 2021-12-06


用生命影响生命 · 一杯咖啡活动组织和社群管理团队招新

公益心理科普自媒体团队招募:编辑|翻译|校对|美编


婚恋两性专刊

AC专栏

适合大众的心理书单(2019-2020版)

给专业人士的心理书单(2019-2020版)



作者 | Arthur Chen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简介:心理圈稀有性别男颜值高咨询师,长相年轻、内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铭:惜时惜人。咨询小时数:3000小时,研究方向:职场心理、婚恋两性、身心疾病、朋辈心理辅导。近期关注:要事第一、正念减压、网络时代人际沟通。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  

联系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经历19天之后,杭州来女士离奇失踪案终于尘埃落定,最初报案人丈夫许某某是最大嫌疑人。本应是最亲密的枕边人却利用这种亲近关系犯下滔天大罪,实在是令人不寒而栗。


当然,这样让许多人知晓了一个刑事案件的数据事实:据联合国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UNODC)2018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7年期间,全球被杀害的女性约为8.7万人,其中58%的女性死于关系亲密的伴侣或其他家庭成员之手。“it’s always the husband”(总是丈夫下的手),国外警方的这句断言流传甚广,也令人胆寒。



当然,接踵而至的还有各地陆续曝光的“杀妻案”,就在前几天,四川安岳一名90后的丈夫也是趁着妻子熟睡之际,把27岁的妻子残忍杀害,并且谎报失踪。


这一波又一波的信息,让不少人陷入了“恐婚”情绪之中:


如果结婚之后总要提防着另一方会不会暗害自己,为何还要结婚呢?



已经身处婚姻之中的人,也有些人带着怀疑的眼光,看向另一半。据说,最近有些丈夫的“待遇”突然改善了,妻子不仅不批评,而且还诸多讨好,当然或许她们心中也犹疑:


他会不会也动过要让我彻底消失的念头?


这篇文章写给那些因为这一系列“杀妻”事件对婚姻和感情感到恐惧的你。


一、你需要知道如何识别人群中的魔鬼一杯咖啡


你应该恐惧吗?


我觉得在一定程度上,我们需要恐惧。


恐惧不是坏事。恐惧是人的一种本能,是面对威胁的自然反应,如果善加利用,对我们是有保护作用的。


但是,一旦保护过头了,就会把我们圈定在一个非常狭小的笼子里。


你足不出户,把自己关在房子里,不与任何人接触,所有的购物行为都通过网络,你自然什么病毒都不可能被传染上,但是,这样的生活无异于坐牢,这真的是你想过的生活吗?


你更需要知道的是如何安全地外出,避免被病毒染上。


同样的,你需要知道如何识别人群中的魔鬼。



发生此类恶性事件,当然是触目惊心的,而且由于一时间舆论特别关注,一些陈年旧案和最近发生的案件,也会受到瞩目,看起来好像“特别多”,但这是一个统计学上的心理谬误。这些案件如果放在全中国的婚姻家庭纠纷数量中,是极为罕见的,更不要说绝大多数的婚姻依然是幸福和睦的,被你碰上的概率极低。


人群中会作出如此激烈行为的人毕竟是极少数,他们不代表婚姻的常态,更不代表人性的常态。如果因为他们就“因噎废食”,那真是可能会抱憾终生。


对大家来说,由于这些人并不常在生活中出现,所以对他们具有哪些特点不甚了解,我倒是觉得这或许是一次契机,让你有所了解,可以预防:


一般来说,他们会有如下的性格特征:


1、顽固执拗。他们抗拒改变,固步自封,不愿意讨论和自己不同的意见。他们不接受别人的批评,对批评的人心生怨恨,拒绝承认别人的批评也有一定道理。


2、阴郁沉闷。他们经常发脾气,或者垂头丧气。


3、悲观绝望。他们总是发表悲观的看法“我是没有指望了”。《隐秘的角落》里的张东升,其实就是一个悲观主义者,所以他才会觉得“我没有机会了”。



4、对暴力的认同。他们会对其他施暴者高度认同,而且觉得这些人做得挺对。那些新闻中的暴力片段或者电影电视剧中的暴力情节、游戏中的暴力情节对他们更有吸引力。


在这次“杀妻”案后,我看到一则让我背后发冷的消息。有一个妻子和丈夫讨论此事,丈夫说了这句话:


“你要是以后凶我,我也杀了你”。



这明显是认同:如果有一方态度不好,另一方是可以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的。


这是红色警讯。请赶快逃跑。


5、不切实际的期待。总是渴望得到不切实际的晋升机会,或者要在关系中获得胜利,总要证明自己是“正确的”。


6、越界关注。他们会“监视”他人的一举一动,即便这个人跟自己没什么关系。他们甚至会记录下别人的言行,甚至可能会尾随他人。


当然,我必须提醒一句,很多事都是正反两面的,我是从一个负面的角度去叙述这些人的问题,但是如果从“正面”角度看,这些人有自己的“闪光点”,对一部分人来说,可能也就具有吸引力。


比如:


1、这些人通常都是油嘴滑舌的。但是在有些人心中,会认为这是对方能说会道的表现,有何不可?


2、这些人通常都是狂妄自大的。但是在有些人心中,会认为这是他们有上进心的表现“对自己没有高要求,只想脚踏实地,不就是废柴吗?”


3、这些人通常缺乏同理心,不太能够体察他人的难处。但是在有些人心中,会认为这是对方不拖泥带水的表现,因为“同情心泛滥,太情绪化了吧。”


4、这些人往往喜欢说谎。但是在有些人心中,这是他们“情商比较高,懂得见人说人话”的表现。


5、这些人往往喜欢铤而走险。但是在有些人心中,这是他们拒绝单调生活,喜欢做有挑战的事情的表现。


我们就拿杭州杀妻案的被害者来说,邻居发现他们两人吵架,有问过来女士是不是许某某对他不好,她对邻居说没有,丈夫对她挺好的,每次提到丈夫,来女士都有崇拜的眼神。


我相信,她大概正是从上面这些“正面”的角度去解读了许某某的一些特点,她不知道的是,这些“正面”特点也有反面,而且会是这么可怕的结果。



如果你觉得要记住这些很复杂,或者“正面”还是“反面”解读你把握不住,那么我教你一个简单的判断方式。


具有变态人格的人,与我们以及有一些心理问题但不严重的人,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那就是他们都缺乏羞耻心。他们不知道良心是何物,普遍缺乏体验情绪反应(如恐惧、焦虑)的能力,而这正是良心的主要来源。


许某某被人“惊叹”的是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能够镇定自若,一点都看不出是个刚刚杀过人的人,很多人为“佩服”他的心理素质。其实,这些心理变态的人,都具有类似的特征,他们不是真的镇定自若,是他们没有情感,所以表现不出我们正常人会有的情感罢了。


当然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他们才下得了狠手。




二、你需要知道如何处理感情中的冲突一杯咖啡


很多人因为杀妻案“恐婚”的另一个因素,我认为是他们对如何经营感情没信心,总觉得自己肯定会与人发生冲突,而冲突的后果如果是这样惨烈的凶杀,那还不如一开始就不与人建立这样的关系。


然而,在亲密关系中,冲突其实是普遍存在的


不要说成年人之间,即便是小孩和大人之间,也是充满冲突的。据莎伦·布雷姆等人所著《爱情心理学》所述,大约每隔3.6分钟,在四岁儿童和母亲的交流中就会发生一次冲突,而有人观察家庭用餐,发现每顿晚餐都会发生3.3次争执。在各种关系中,成年人平均每天会有7次冲突行为发生。


如果所有的冲突最终的走向都是你杀了我、我杀了你,那该是多么可怕的局面?


其实,我们真正需要知道的是如何管控分歧,能够让冲突得以化解



伴侣之间,一般会有哪些引起冲突的事情呢?


心理学家彼得森经过研究,把各类具体事件分为了四个常见的类别:


1、批评,如贬低他人的言语或非言语行为。


2、无理要求,指的是别人要求你做你认为不公平的事情,包括超过你对关系的正常预期。


3、拒绝,一方请求另一方按他所希望的行动,但另一方没有如期完成。


4、累积的气恼,这是生活琐事的累积,一般不会引发冲突,但是久而久之,就会令人生气。


两性关系之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冲突来源是,有些跟性欲望是否能得到满足的问题,也会成为冲突的焦点。



一旦发生冲突,一般来说会有两大走向:升级或者谈判


冲突升级意味着:问题泛化,相互责怪,人身攻击等。通过把问题升级,一方似乎掌握了威胁另一方的权力,而这可能会导致冲突的结束。但是这只会导致另一方陷入更深的痛苦,为今后更深层次的冲突埋下祸根。


在两性关系中,经常可以看到“追-逃”模式,即一方因为问题接近另一方,而另一方的反应是回避这个问题,一般来说,男性进入回避状态的要比女性多得多。但是这种回避也只是暂时的,可能就会为一次特大的爆发埋下祸根。


所以,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冲突的另一种走向:谈判。


谈判是理性解决冲突的方式,即各自表明立场,不偏不倚地交换双方的观点,找到彼此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法。当然,谈判会有妥协,我们也需要通过妥协来尽量满足双方的目标。


当然,大多数人总希望一段关系中没有争吵,但这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也是一种缺失。社会学家戈特曼认为,冲突也是促进亲密关系一个基本因素。比如,双方都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了如何倾听,如何理解对方的观点,如何保留自己的感受。一场争吵,如果能够运用得好,其实是有助于关系良好发展的。



反之,越是不能在关系中表达不满,越是试图让冲突最小化,对关系的满意度可能是最低的。


有人问,凶案发生前的几天,许某某还和妻子散步,这样看起来关系还不错的夫妻,怎么会走到这样的地步?


许某某事后就表示,自己和妻子在许多方面都有矛盾,自己也是因为矛盾无法调和,所以痛下杀手。


我认为,他们并不是因为冲突导致了最后的悲惨结局,因为冲突本身不可避免,而是双方可能都在回避冲突,因为回避冲突,从而最终以如此激烈的方式作了了断。


这再次说明,学习如何化解冲突的重要性。


三、你需要的是修炼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一杯咖啡


有一个问题,恐怕是许多人都忽略掉的,我们都在说,要躲开许某某这样的人,可是我们怎么知道自己不是许某某,自己就不会成为许某某这样的人?


毕竟,许某某没有成为许某某之前,他跟我们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两样,甚至在不少人口中,还有着不错的口碑。


危险识别专家加文·贝克尔曾提出“人性的八个支点”:


1、每个人都渴望和他人建立关系。

2、失去令人悲伤,所以我们竭力避免失去。

3、没有人喜欢被拒绝。

4、所有人都希望得到认同和关注。

5、为了追求快乐,我们会努力,但为了避免痛苦,我们会不遗余力。

6、不喜欢被嘲笑或羞辱。

7、在乎他人的看法。

8、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控生活。


在他看来,正是这八点支撑起了一个人的人生,适用于任何一个人,包括那些心理变态。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人性中的八个支点普遍是稳定的,因此他们的行为模式也是正常的,能符合社会规范。


但是,对那些危险分子来说,由于这些支点很不稳定,甚至很多的支点都失去了支撑,一旦这些支点坍塌,就会导致危险行为。



从这个角度看,其实这些人也没有那么“坏”,只是一些非常重要的心理需求他们没有得到满足。


当然,你可以用这些支点去评估一个人,以预测他们的危险性,但是,我希望你首先用来修炼自己,看看自己是否在哪个支点上还有不足?


我不反对一个人单身,但是我必须要强调,一个人是单身也好,还是进入选择婚姻,都需要和他人建立比较亲密的关系。


事实上,加文·贝克尔通过对这些凶残的杀人犯进行研究后,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


他们都缺乏健康的亲密关系。


当然,这个结论并不意外。从“人性的八个支点”的角度,拥有一段健康的亲密关系,其实也是放在首位的。


因此,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拒绝与他人建立深度亲密联结的状态,就意味着这个人就有走向危险的可能。


我们需要与人建立关系,需要与人进一步建立健康的关系,如果大家都可以建立起这样的关系,才是保证我们都能安全的关键。



当然,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当我们与人保持比较密切联系的时候,我们就不太害怕“被失踪”。


因为你的突然消失,会马上引起别人的注意,大家会“开足马力”去寻找你,这样假如有一个人有对你下手的念头,他也要迟疑这么做,是否真的有效。


这次杭州杀妻案后,我们看到来女士的家人,从女儿到侄子,都发动了各自的人脉,联系媒体和网络,以至于发动全民寻找她,这对于该案尽快查破起到关键作用,在舆论的监督下,也让案犯许某某没有逃离现场的任何可能。



假设来女士选择单身,或者即便结婚,也不太与人往来,她的整体存在感比较低的话,又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我想,她弄不好是更容易“被失踪”的对象。而且,她“失踪”后,人们要过很久才会发现,而且估计也没有那么强的动力去寻找她。


李昌钰在介绍被誉为完美犯罪的“锯木机杀妻案”时,提到过,凶手是在杀害第三任妻子的时候被人发现的,而他的前两任妻子也是离奇失踪的,这三位妻子有一个共同点,她们都是外国人,在当地没有什么朋友,也不会有亲戚来关心他们的下落。



因此,无论从防止你自己“被失踪”还是防止你就成为“许某某”的角度出发,也请你务必修炼你和他人的关系。


总之,我们要学会的是远离坏人,也不成为坏人,而不是远离爱人,以及远离爱自己。


延伸阅读

推荐你几本可用于深度认识

变态心理的好书

(排名不分先后,内容互不重复)







END



都看到这里了,请动动手指给本文打个分


一杯咖啡读者调查时间


您还想看到“婚恋两性”、“社会热点事件心理分析”什么方面内容?或者,想看一杯咖啡编辑部推送关于其他什么方面、主题的文章?

也欢迎底部留言告诉我们(我们会保护您隐私,不会公开出来,请您放心留言。)

再推荐你几篇好文章

三十而已,做一个乐观现实主义者

回答汪海林、徐明朝和Yamy:被骂不是任何人工作的一部分

《隐秘的角落》:请不要抛弃走上自我救赎之路的朱朝阳们

杭州女子离奇失踪破案:没有奇迹,“张东升”现实版却不断上演

30岁三浦春马选择死亡:今夜请给他发条消息,问问他“累吗”

不安全依恋如何让我们变得易怒


几个很可能适合你参加的活动

用生命影响生命 一杯咖啡活动组织和社群管理团队招新
按图画影视组要求,增加声优和戏精招募

开启夏季阅读计划:《熙琄叙语》了解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成长历程

2020夏秋版:职业生涯发展有困惑?来一次专业平价的咨询




一杯咖啡会员社群加入攻略(2020最新版)

关注本公众号,回复【会员】,加入一杯咖啡会员社群


点击阅读原文,可了解:一杯咖啡会员5大社群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