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解救“现实版樊胜美”的钥匙,在反对郑爽和张碧晨的人手上

咖啡侍应生 一杯咖啡 2021-12-06

用生命影响生命 · 一杯咖啡活动组织和社群管理团队招新

公益心理科普自媒体团队招募:编辑|翻译|校对|美编


自我成长专刊

AC专栏


适合大众的心理书单(2020-2021版)

给专业人士的心理书单(2020-2021版)



作者 | Arthur Chen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简介:心理圈稀有性别男颜值高咨询师,长相年轻、内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铭:惜时惜人。咨询小时数:3000小时,研究方向:职场心理、婚恋两性、身心疾病、朋辈心理辅导。近期关注:要事第一、正念减压、网络时代人际沟通。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  

联系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96年出生杭漂女孩洛洛的悲惨遭遇,引发网友的同情。


她的父母在镜头面前表现出的冷酷无情,确实让人感到不寒而栗。一时间,众多网友声讨她的父母也是正常的情绪释放。



然而,这个被称为“现实版樊胜美”的故事中,最令我倍感心痛的地方,并不是她在钱塘江意外落水溺亡之后,被人意外发现的家庭隐秘,如她生前一直在被父母索要财产,为此让洛洛陷入抑郁,甚至曾经几度想自杀,也不是她的死亡成为父母敲诈她生前所在公司的缘由,而这笔款项,他们打算用于为洛洛弟弟买房子,而是:


为何洛洛要接受这样的命运,她又是因何没有办法说不的?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这篇文章,我会通过“现实版樊胜美”和近期热议的女性权益话题——郑爽事件和张碧晨事件为引子,谈谈我从心理学角度的理解。


一、我们每个人都是文化的产物一杯咖啡


一般说来,解答这类事件的维度无非有二:


1、这是洛洛个人性格的问题,她没办法做到与家庭分化,导致她没办法摆脱家庭的束缚。


2、这是洛洛家庭出了问题,她有一个非常畸形的家庭,而洛洛是这样病态家庭的受害者。


可以说,评点此事的自媒体大V无论是情绪激烈还是理性思考,大致的分析思路无外乎于此了。


如果从个案角度作这样的分析,也并无不妥。但是这两个维度并没有办法解释,“樊胜美现象”为何相当普遍:


从影视作品的角度,《欢乐颂》中的樊胜美、《都挺好》里姚晨饰演的苏明玉、《安家》里孙俪饰演的房似锦等女性形象,都是这种被要求为了家庭牺牲自己的女性,观众也普遍认为这些女性形象具有现实代表性。


在现实中国,这样的女性更是不计其数,广泛存在于大量的农村地区和相当一部分的城市中。



难道这些人的性格都有问题?难道这些家庭都有问题?如果都有问题,为何如此普遍?


显然,之前的解释不足以回答这个问题。


我想在这里引入一个社会科学话题很少引入的理念,为诠释此类问题增添一个更管用的维度:


文化心理学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文化的产物,我们每个人都是被自己的文化所决定的。


怎么理解“被自己的文化所决定”?


比如说,在阿拉伯国家,奉行一夫多妻制,那边的女性从出生就能接受自己要与别的女性分享丈夫,没办法想象自己一个人独占丈夫会是什么画面。


又比如,虽然是同一种族,但是在南边的韩国人没有办法理解朝鲜人为何那么忠心领袖,而在北边的朝鲜人也没有办法理解韩国领袖的结局不是水晶棺材而是冷冰冰的监狱。


再比如,在泰国,见到国王是要下跪的,而且不能说国王的任何坏话,否则要被抓起来。



樊胜美现象也是如此:


在中国,女性长期在家庭中居于从属地位,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在很多地方,结婚就是通过一笔彩礼开始的人口交易,然后女子合法地进入到另一个家庭,为这个家庭生孩子、煮饭、做菜、伺候一大家子……


在这个家庭中,女性都是为了家族的男人服务的,自然女儿外出赚钱,也是要贴补家中。


文化的厉害之处也就体现在这里:文化决定了每个人的位置,你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事情只有符合文化逻辑进行才是正常的。



《安家》中房似锦的命运和洛洛其实很接近,也是给弟弟打工买房子等。而房似锦身边的人也屡屡提醒她,不要这么做,这会是一个无底洞,但是收效甚微。


从文化心理学的视角理解,就能理解劝解无效的原因了:文化即宿命,不能做超出自己所属文化的事。


这种宿命常常是代际传承的。我们可以看看房似锦妈妈这个人。她年轻的时候,就是掏空自己,做房似锦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只是现在她老了,做不动了,所以这个“职务”交给了年轻一代的房似锦手上。



文化强大和可怕的传承性,可以牢牢地把几代人、几十代人的命运复制下去。在那些地方,不仅是这一个家庭这么做,而是几乎所有家庭都是这么做的。


为何洛洛父母面对镜头,可以做到毫不感到羞愧地把“啃女儿”这件事说出来?


因为在他们的文化之下,这样做是很正常的。


他们为何要感到羞愧呢?


他们恐怕还会用异样的眼光看着质疑他们的人:你们是不是脑子有病?怎么不跟我们一样呢?




二、郑爽和张碧晨事件,本质上就是一个文化冲突的事件一杯咖啡


再来说说郑爽和张碧晨。


郑爽没有自己生孩子选择代孕,感情破裂后选择流产,不能流产后考虑把孩子交给福利机构等做法,完全超过了她的反对者所处的文化,所以引发了巨大的反弹。


张碧晨未婚生子,把男方排除在养育孩子的体系之外,虽然反弹没有那么大,但是她的做法也不见容于那些她的反对者所处的文化。


很多人总是围绕法律的角度谈问题。作为法律和心理双专业背景的博主,单从法律角度我也可以谈谈,但考虑另有大神普法,同时看这篇文章的人也没准备听我普法,这里就略过一万字了。


不过,我想提醒各位读者,法律其实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不能从文化角度理解法律,那其实你只是把法律当做死板的教条罢了,这不是严肃对待法律的态度,更没办法理解法律的局限性和发展性。



郑爽和张碧晨的事之所以会成为一个大众话题,正是因为这是在中国文化下开展的讨论。


假如这两个人生活在欧美国家,她们的做法还会引发如此大的舆论吗?


可以肯定的说,不会。


他们既不会觉得有多么值得推崇,也不会觉得有多么值得反对。只会告诉爱吃瓜的你:


“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这是别人私事,与你无关)


郑爽和张碧晨事件,本质上就是一个文化冲突的事件。


“现实版樊胜美”父母和公司之间的纠纷也是一样。


如果不能看到这个本质,只是站在自己的文化立场上批评另一个文化,并把另一个文化框架下的个体痛批得体无完肤,这不仅无济于事,而且是一种文化固着的体现,因为这意味着你都没有意识到还有不同于自己的文化存在。




三、要警惕所谓的“主流意见”说一杯咖啡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人类从一个个封闭的社群走出来,变成一个地球村的成员后,不同文化便开始碰撞,这样的文化冲突也会越来越频繁。


过去,我们经常说“主流意见”、“我们(大家)认为”,我必须提醒你,在这个时代,这样的提法其实已经过时了。


多文化并存的时代,谁的文化是主流?


谁有资格认定哪个文化是主流,哪个文化是支流?


如果你觉得因为跟你同样的声音比较多,所以你自己的文化是主流,这很可能是你的错觉。


我们被文化所决定,而决定这些文化的,是推送给我们的各种信息。我们看到什么,便以为这个世界就是什么,以为所谓的“主流文化”就是什么。


而互联网科技的病症就在于,他会按照“推荐”算法给你推送你喜欢看的内容,那些你不太喜欢看的内容,也就不会推送给你。



长此以往,你就进入了一个“信息茧房”,犹如在回声室中,目之所及都是跟你相似的观点和人群,你也就认定自己的看法是主流——当然,这也会反过来塑造你的文化。


文化冲突本来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因为过于执着“主流意见”,持有“主流意见”说的人对这种冲突会有这两种解读:


1、自己是主流,所以偏离自己的是一小撮,既然是少数,就是错的。


即便确实是一小撮,这个解读也有问题。“多数”并不必然就是“对的”。曾经,女人不应该接受教育、女人就应该呆在家里不能出去、堕胎就是绝对不可以的等,都是多数人认为“对的”。然而,现在这些都变成历史的灰烬了。


而且,根据之前提到的回音壁效应,到底是不是“多数”,还不一定呢!


2、对持有相反看法的人,要么排外,要么认定他们有阴谋。


以郑爽事件为例。其实,有很多人并不赞同所谓的“主流意见”,反对不加甄别地批评郑爽,也反对污名化“代孕”这一科技手段。


而所谓持有“主流意见”的郑爽反对者,往往认定提出这些观点的人,不是郑爽的粉丝,就是收了钱来“洗白”的。


主动把“粉丝”踢出“主流”之中,同样的手法还有认定别人是“外部干扰”等,都是用排外的手段来确保自己是“主流”。同样的,也通过认定别人就是因为利益所诱,而不是跟自己真的相反,来确保自己是“主流”。



们就是无法理解,别人跟自己的文化就是不一样的,自然想的也不一样。


“现实版樊胜美”的妈妈便是如此。在她的文化背景下,包括自己在内,人就是工具化的,既然女儿“卖身”给公司了,女儿出了事就应该公司负责,而女儿是承担家庭重担的人,公司自然应该负责把她的家庭重担接下来。


公司怎么能够在这个时候“推诿卸责”?是不是存心想抵赖?


在我们看来,这家人太利益熏心,太无理取闹,但是站在她的文化视角,这些主张就会变得异常逻辑自洽。


因此,请从自己的文化中走出来,看到还有与你不同的文化存在,对文化的多样性多一些谦卑。


否则的话,我们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又有什么差别呢?



四、要抵制文化种族主义一杯咖啡


什么叫文化的种族主义?


文化种族主义者知道这个世界上存在不同的文化,但是在他们看来,只有自己的文化才是对的,是符合道德的,是合法的,而其他的文化是错的,是有问题的。


道德,合法,都是非常沉重的政治正确标签,一旦一个人被贴上非法、不道德的标签,会背负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社会压力。因此,我们要警惕,不要让自己变成种族主义者,粗暴判断和你不一样的文化就是不道德、不合法的。


郑爽和张碧晨事件中,很多人就是用了这样的种族主义视角在看待他们的行为。


我仅仅以郑爽事件中备受争议的“代孕”举例。


“代孕”是上世纪科学家为了解决生殖困难研发出来的科学技术,但是如何评价代孕却不是一个简单的科技问题,而是一个文化问题。


在反对郑爽的人看来,代孕是物化女性,所以他们反对。


“物化”在目前国内文化现实中是客观存在的。所以他们举出的例子往往也是:如果代孕合法化了,那么女性在马路上走着走着就会被人抓去代孕,丈夫也会让妻子去代孕,妈妈会让女儿去代孕给弟弟买房……


你看,这就不是代孕技术的问题了,而是文化心理学的视角。


代孕本身是一个技术手段,它没有办法直接导致物化女性,但是文化会。


他们的抵制代孕背后,恰恰是在说,在这个物化女性的文化下,不能再让代孕来进一步物化女性了!



然而,如果可以不那么文化种族主义,就会发现,在不少代孕合法化的国家,代孕和物化女性其实没有什么关联:


为了更好理解代孕,我看了美国采访代孕妈妈的相关纪录片。这些女性是如何看待做代孕妈妈这件事的?


她们并不是为了钱。在郑爽反对者的文化下,代孕和贩卖是一个概念,但是在美国,不是你穷就有资格去做代孕妈妈了,他们对经济条件、家庭情况均有一定要求,代孕妈妈必须有做妈妈的经验才能做代孕妈妈,这也就意味着对方至少有养育孩子的实力以及相关生产经验。


这些人之所以选择做代孕妈妈,更主要是两个原因:


1、非常喜欢孕育生命的过程。


对她们来说,自己已经有小孩,所以不想自己再多一个孩子增加家庭负担,但是她们喜欢生育的过程,而帮别人代孕可以达到这个目的。


2、能够帮助不孕不育者,让她们获得比较大的满足感。


在这样的文化框架之下,代孕不是压迫,相反是一种道德高尚、身心愉悦的过程,根本就没有物化女性的问题。



由此可见,一个人不是不能有自己的道德判断和主张,但是一定要区分清楚,这是具有普遍性的道德问题(如在任何文化下,强迫他人发生关系都是不可以的),还是陷入了文化种族主义之中,把自己的看法和做法当做唯一正确的选项。


五、从郑爽到洛洛,其实都是文化冲突的牺牲品一杯咖啡


文化碰撞或者文化冲突,无论道路如何曲折,其最终的结果总是朝向进步的方向迭代。


从郑爽、张碧晨到“现实版樊胜美”洛洛,这些事件的文化核心在于女性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掌握对自己生活和身体的自主权。一般认为,这种自主权应该朝着越来越自主的方向发展。


显然,洛洛所处的文化是最缺乏自主权的。


而对洛洛遭遇表达质疑的人,其自主权要大一些了。洛洛可以看成是走得过慢的牺牲品。


而郑爽和张碧晨,她们的自主权显然比很多网友更大。


如郑爽,已经到了女性不用自己生孩子,也不用因为失败婚姻所累去养育孩子的阶段。在欧美文化下,这两者都是被允许,被视为女性自主权的一部分。


当然,这一步跨得太快了,有些人还没有办法接受,这也注定了她的悲剧性命运。



相比之下,张碧晨虽然走的也快,但是由郑爽在前面压阵,而且女人不用跟男人结婚就可以生孩子,也可以不跟男人一起养孩子,至少还是可以想象的,所以对她的批判力度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大了。


走得太快导致成为牺牲品的悲剧,也不少见。


2008年“艳照门”中的陈冠希,以道歉、退出娱乐圈告终。


当时的“主流意见”认为他是玩弄女性,破坏女性贞洁,有一位娱乐圈大佬甚至发声“他这样,以后这些女孩都不纯洁了,怎么嫁人呀?”


以现在的眼光看,情侣拍照留念并不是什么大逆不道和道德低下的事,真正有问题的是窃取隐私的人。


这几年也有演艺圈的明星有自己的“艳照门”,他们都没有遭受多大的抨击。可见文化是有进步的,此一时彼一时。



当然,比起同时期的一位印尼国民歌手阿里尔,他还是幸运的,这位在印尼地位堪比周杰伦的人,最后被送到监狱去了,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放出来。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牺牲品,主要原因是:


1、多元文化时代,各种文化大糅杂,到底该以谁的文化作为“基线”?


不会取最落后的,也不太会取最前面的,只能取平均值、中位数(不见得是多数)。当然,有些地方可能更加保守一些,那就更靠近落后的文化。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以走在最前面的人为标准,这就是文化和现实的局限性。


法律作为文化的一个外部表征,总是滞后于最先进文化的。否则的话,走得太快,很多人都跟不上,没办法治理。


2、颠覆他人的角色认同,会引致报复性对待。


文化的背后,蕴含了我们对自己的角色认同。


在这个文化下,我是谁、我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既定的。只要符合这些,我才是我。


然而,一旦引入一个新的文化,这种角色认同就会被动摇,会让一方,特别是相对落后的一方感到迷茫、害怕,为了抵御这种颠覆,他们自然会发起攻击,甚至是猛扑。


所以,走在最前面的人自然容易成为牺牲品。


因此,“现实版樊胜美”能否得救,并不取决于目前反对“樊胜美”妈妈的人的态度,而是取决于反对郑爽的人进步的速度。


如果她们走得慢了,那些更落后的人也可以有喘息的机会。


如果她们走得快点,那么跟在她们后面的人会发现,竟然世界已经发展到这样的境地了,自己的脚步是不是要加快一些了?


郑爽事件在先,张碧晨事件在后,让更多人能够接受张碧晨,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所以,我们必须感谢她们站出来,走在前面。只有她们站出来,我们才知道,其实还有很多不一样的文化形态存在。而且,总有一天,所有人都会跟着她们的脚步一点点往前进,从而带动整个社会往前进步。


总有一天,历史会对这些牺牲品给出更加公正的评价。


六、面对文化冲突,作为个体我们需要做些什么?一杯咖啡


1、通过文化视角,理解自己、理解他人。


当你用文化的观点看问题,就会发现,在很多时候,不是你出了什么问题,也不是父母或他人出了什么问题,而是文化本身的问题。


像洛洛这样的人,很难真正摆脱家庭。血浓于水的家人,让她从情感上去厌恶他们,这很不人道,而且她也不希望自己是那个不被爱的孩子,这也是很痛苦的。


所以,当她用文化视角看待父母的所作所为以及自己的附和,就会发现是他们所处的文化框定了他们、局限了他们,这会让她更能站在悲悯的角度去理解父母。那些陷于落后文化的人,其实也是可怜的人。而且他们很难看到自己的落后,当你能够看到这点,反而不会想跟他们较劲了。


同时,这样的视角也可以让她获得更多自主权,自己要做的不是虚妄地和父母展开斗争,而是帮助全家去打破文化的禁锢,让家族不再延续文化的悲剧。



2、提倡包容性文化。


各种文化可以同时存在,不要变成谁消灭谁。一旦有消灭的念头,就是文化种族主义了,也不符合世俗社会的标准。


《今日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概括世俗社会的特点时就说,那些以宗教或者类宗教建构的社会,往往只允许一个唯一正确的理念存在,其他的都是不正确的。而世俗社会正与之相反,尊重各种文化,只要不影响别人,就应该尊重别人的选择。


这种不影响他人,除了不给他人造成伤害以外,主要就是指,对方不强迫你一定(不)要做什么,你也没有资格去强迫别人一定(不)要做什么。


你能够理解,任何的选择背后,都是别人对自己文化的认同,以及在这一文化下的身份认同。


你又有什么资格去评断别人的认同呢?



3、落后文化是一定会迭代的,必须看到这个事实,但是也要努力推动改变


黑人可以成为其他种族的奴隶,被迭代掉了。


女性就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可以任由打骂,也被迭代掉了。


落后文化一定会被迭代的。


但是,文化迭代的过程并不是轻松的,也会有牺牲,没有什么事是从天而降的,数落一下洛洛的父母无非过过嘴瘾,什么都不可能改变。


你必须看到,落后文化也有很强大的市场,他们也有可能会回归,“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也会发生。所以,千万不要坐视落后文化的蔓延,特别是针对涉世未深的年轻人蔓延,一定要拿出力气,跟他们抗争。



4、要理解人性,保护好自己,但还是要支持那些愿意走在前面的人。


我们没有必要去挑战人性——这里的人性是指基于社会平均水平的文化观,更是指那些远远落后于社会平均水平的文化观。越是落后,越是害怕被淘汰,越是会用一切办法保卫自己的文化观,这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力量,不可小觑。


诚如我之前所言,那些反对郑爽和张碧晨的人,实际上掌握着“现实版樊胜美”能否摆脱命运的钥匙。我们期待这些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但是这种改变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要有足够的耐心,也要做好受委屈的准备。


个人力量终究有限,一个普通人更是改变不了许多人的想法,不必做这样的高期待。所以,在没有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无论你的内心真实想法如何,先请保护好自己。


像郑爽和张碧晨,也不是主动选择走在前面与落在后面的文化抗争的。


郑爽选择在国外代孕,意味着她没有试图去挑战人性,是有人利用了两种文化的落差,把在其他文化下正常的行为放置在一个会引起广泛争议的文化背景下去讨论,从而导致她的社会性死亡。当然,这种被动走在前面,也加重了她的悲剧属性。



但是,对那些走在前面的人,我们还是应该报以尊敬的态度,至少不要落井下石。


他们正在打破落后文化的沉重枷锁,这个过程肯定是困难的。但是,当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整体文化的水平就会往前推进,最终会使整体获益。


为此,需要你我共同努力。



END


都看到这里了,请动动手指给本文打个分


一杯咖啡读者调查时间


您还想看到“自我成长”、“社会热点”什么方面内容?或者,想看一杯咖啡编辑部推送关于其他什么方面、主题的文章?

也欢迎底部留言告诉我们(我们会保护您隐私,不会公开出来,请您放心留言。)
再推荐你几篇好文章8000字深度长文,探究“叛逆型”孩子行为背后可能的三类原因
新墨茶之辩:传说中“被饿死”UP主死因的第三种可能
张碧晨华晨宇生子引发争议:爸爸的首要任务是让自己“活下来”
66个抑郁症康复者告诉你:抑郁是怎样的体验,怎样才能好起来
为什么最后一次心理治疗至关重要
生活的意义:自我实现是答案吗?
几个很可能适合你参加的活动

用生命影响生命 一杯咖啡活动组织和社群管理团队招新
中国性学会线上认证学分课:荷兰专家教你做好性教育

“不要浪费一场危机”|一杯咖啡重启系列·危机干预公益培训报名

按图画影视组要求,增加声优和戏精招募

一个深入认识自己的机会:专业心理测试“罗夏墨迹”公益申领

2020夏秋版:职业生涯发展有困惑?来一次专业平价的咨询



一杯咖啡会员社群加入攻略(2020最新版)

关注本公众号,回复【会员】,加入一杯咖啡会员社群


点击阅读原文,可了解:一杯咖啡会员5大社群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