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虽然“解封”了,但我劝你不要立马“复工”
自我成长专刊
AC专栏
停下2个月的上海,终于在6月“重启”了,解封速度之快,有人戏称是“从ICU出来就进了KTV”。看着街头车水马龙,行人如织,除了地铁和其他城市安保人员都穿上了蓝色隔离服,路边三不五时出现的蓝色“亭子”,上海好像“回来了”。
然而,一夜之间恢复“常态”,我没有那种“应有”的兴奋和高兴,反而有点担心:
就这样结束了吗?
人可以这样说停下来就停下来,完全无缝衔接地进入说开工了就开工的状态吗?
作为一个心理工作者,我认为是不妥当的,这反而会引发许多负面效果。
因此,在上海“复工”恢复之际,我想和各位谈谈“复工”心理的调适要点,也希望你把这篇文章转给老板、领导、HR的负责人,请他们也意识到这个问题。
我为什么不赞成“解封”之后,立马投入“正常”状态,甚至像有些人提出的,已经浪费了2个多月,所以要加速度把之前的都给补回来呢?
主要有以下几个理由:
事实上,不仅是上海这一轮疫情,据北大陆林教授团队的研究,重大流行病,比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等会造成更普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五个人中就会有一个。
当然,上海这轮疫情也有其特殊性。
特殊性在于,由于疫情意外的原因,造成的心理伤害多得不计其数。
无论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还是新上海人,都领教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上海”,就像遭遇了一个渣男,被背叛一样,而且还是几个月中密集地反复地背叛,更重要的是,自己还没有多少力量去反抗,只能被按在地板上反复摩擦,顶多发出几声怒吼。这种无力感无疑会推升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比率。
从疫情防控本身来看,我们都是幸存者,大家都安好了。但是从心理层面来说,即便我们幸存了下来,但也终究不是过去的自己了,心中的一块已经“死掉”了:
是整整两个月的时光——对于有的人,比如被疫情影响比较早的我,差不多是近三个月了,都以居家的方式生活,无论自己为这两个多月填充了多少计划,这段春去夏来的时光,终究是错过了。
清华大学的彭凯平教授说:
疫情三年,受害最大的是年轻人,因为他们人生最美好的几年,都是在网课和校园封闭管理中度过,青春记忆,没有恋爱,没有闺蜜,没有伙伴,没有郊游爬山,没有野外冒险,没有大师公开课,没有社会实践,日子在测核酸、打游戏、网上骂战中度过……
其实,每个人都是受害者,都有各自的丧失,又岂能以年龄划分谁受的害大害小?
只是大家还没来得及算这本“账”,或者已经失去得太多太多,不愿意再算了。
是“昨日的世界”——自由自在出入各种商场、超市,如常安排自己的社交聚会、展览、培训、健身,不用扫码,也不用担心自己的核酸会过期,更不用操心会不会在除了家里以外的其他地方被“关起来”,这样的日子好像一去不复返。
是不受打扰的生活——只要遵守法律法规,在这座城市,你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去生活,不太需要顾及别人的脸色,更不要说在意你小区其他邻居、物业,甚至居委会的态度——事实上,他们是谁,在疫情之前你不关心,也不太知道,因为他们并不影响你的日常,更不会因为他们,进而影响你的生活。
是对未来的基本盼望——你有雄心壮志,亦或者只是想散淡度日,都可以,这种对未来稳定的预期,是你每天醒来的动力,也是你安然入睡的香甜,而现在。你不知道自己要不要做比较长远的计划了,因为这很容易打水漂,甚至你都不知道第二天自己是否自由。
另外,你也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未来”的象征)一直居家,到底能实际学到多少东西,未来有没有足够的竞争力与人较量。想躺平?恐怕只会不断下滑吧。
当然,那些身边有真实生命的逝去,或者遭遇过更艰难困境的人,比如收入断崖式下降,丧失感更直接、明显。
这些都不会因为“解封”,重新开工,就被抹平。
两个多月,发生了很多事,这些事,以及参与这些事的人,都会随着时间,慢慢淡去的。但是,有些东西,会留下来,不能轻易溜走。
那就是情绪。
情绪是一个人身体的本能反应,这几个月,人们最多的情绪恐怕是:
恐惧。
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就会被“封”起来,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可以获得自由,更不知道在这样的时刻,自己能否被“善待”。
就像疫情里最流行的蔬菜“盲盒”,自己的人生也变成一个随机的“盲盒”,即便此刻幸运,也保不齐下一次可能就给你发一个三无产品云集的“问题盲盒”。
这种恐惧会支配你的生活,让你无心顾及其他,同时也会成为你主要的应激源,让你草木皆兵,犹如惊弓之鸟。
愤怒。
这种愤怒首先是对各种不合理、不够人性制度和规定的不满和声张,这是正常的,然后是朝向那些不折不扣、不知变通、只管自己的执行者的不屑和反抗,这也是需要的。
但是,当这些值得愤怒的人和事并不好对付,愤怒最终会掉转枪头,朝向自己:
为何自己没有办法战胜他们,亦或者现在屈从?
这种愤怒,包含着深深的无力感,很多时候还包裹着深深的悲伤。
沮丧。
当自己做的一切努力并没有得来预期的结果,人会陷入抑郁和失望之中。
这时候,说得再好听,什么“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要相信未来”都无济于事,毕竟眼前的事实说明了一切。
这种沮丧慢慢会腐蚀一个人的心智,让人丧失活力,抱着混一日是一日的心态,甚至消极厌世。
很多人都听到过这个心理学实验:
将一只跳蚤放进杯里,开始跳蚤—下就能从杯里跳出来。然后,心理学家在杯口上盖上透明盖,跳蚤仍然会往上跳,但碰了几次盖后,慢慢就不跳那么高了。
这时,心理学家再将盖拿走,却发现那只跳蚤已经永远不能跳出杯子。
一直被“封”住的人们,也犹如这只被杯口加盖的跳蚤,即便不加盖,都很有可能跳不出来了,因为已经不抱希望。
这些情绪,可能之前表达过,但是还很不够。更多人,因为埋头去抢菜,以满足日常所需,所以都没有太多机会去表达。
这些没有表达充分的情绪,就会弥散在血液里,渗透入骨髓中,成为自己可能都意识不到的存在,肆意地主宰日常生活。
因此,疫情之后,我们会看到更多惊慌失措的人,更多脾气暴躁的人,更多郁郁寡欢的人,请不要试图用道理说服他们,请先尝试理解他们,并允许他们有机会把这些情绪发泄出来。
请注意,我不是谈那些通过“疫情”大发横财,亦或者获得过去不曾有的关注度、“权力”的那批人,就是指普通人。
我们每个人都生过病,生病自然是痛苦的,但是生病也并非一无是处。
小时候的生病,可以让你正大光明地“逃学”,长大后的生病,可以让你不需要摇尾乞怜就得到他人的“关心”,这就是“继发获益”。
如果疫情是一场病,也存在这样的“继发获益”:
许多害怕见的人,终于有了正大光明的理由不见,许多害怕做的事,终于了有理所当然的借口不做。
对于收入暂时不受影响,又不太喜欢自己工作的人来说,这或许是非常难得的逃避面对工作中人和事的机会。
当然,还有许多属于自己的问题和错误,可以推给疫情。
许多当下需要作出的决定,也可以就此拖延下去。
当然,对很多人来说,疫情下的生活,也已经逐渐适应形成了一定的规律,现在这种规律要被打破,又不知道是否一定会形成一个新的既定的规律,也会让人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
只是,当疫情结束,上述这些就好像一场梦,梦终有醒来的一天,这些终究还是要面对。如果贸然面对,那可能不亚于另一场大病。
因此,不要贸贸然提恢复正常,更不要提加快恢复正常,这不仅不科学,而且往往会弄巧成拙。
实际上,武汉疫情以后,各地心理问题大爆发,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过快推动“正常”,没有看到,疫情之后,人们就是有一大堆的“不正常”客观存在,这些问题不解决好,是很难“正常”的,反而会适得其反。
这里给大家几点恢复生活阶段的建议:
1、请安排一个仪式,与这段岁月道别。
上海封城很仓促,解封也很“迅速”,没有给人留下足够时间去消化,这就很容易导致心理“消化不良”。
人是需要一点仪式感的,否则很容易导致“未完成事件”,疫情是结束了,大门是敞开了,但是疫情导致的心理影响,心门却还是关闭的。
因此,请安排一个适合你自己的仪式,不要庆功,不要唱赞歌,不要做任何言不由衷的事情,即便是去岸边走一走,即便是哭一场,都可以,让自己与这段岁月做个道别,好好地进入下一程。
当然,如果能够组织一个集体的仪式,让大家有机会发言,共同道别,效果会更好一些,当然前提还是不要强迫,不要言不由衷,因为这就意味着,还没有真的结束。
2、给自己一个缓冲的阶段,用于“打扫战场”。
这个阶段,我强烈建议不要是那种完全恢复如初的“复工”,好像这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这种刻意的遗忘,只会导致疫情的心理影响更加漫长。
我建议给自己两周到一个月左右的缓冲阶段,做好疫情后心理调整和逐步迈入正常生活的调适期。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打扫战场”。
一是我之前提到的种种,是需要有时间去处理的。在疫情之下,每天忙于处理应付大量事务性工作,不会有功夫去关照这些精神层面的“调理”,现在才刚开始。
二是疫情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也有一些“未完成”需要接续,也需要给接下去的生活,留出一点空白,用于谋划和调整。
各位老板、领导,请不要仓促督促员工加足马力,这种“打扫战场”不仅他们需要,你更是尤其需要。
一定要警惕的是好像若无其事,一定要警惕的是立马投入工作,这其实都是回避深层次矛盾的表现,迟早会来个总爆发给你吃药的。
3、一定要表达出来,一定不能阉割自己的表达能力。
疫情对人摧残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你说话的总量是减少的,很多人甚至很长一段时间,没有面对面和人说过话了。表达,是一个人宣泄情感的重要途径,千万不要允许别人阉割,亦或者自我阉割掉。
在恢复阶段,你终于可以见到一些人了,亦或者终于有了一些表达的时间。在这个时候,请你重视表达,可以是书写,把这一切写下来,亦或者见面聊天,甚至画画、涂鸦都可以。
大量的表达,不用去担心你表达的准确不准确,好听不好听,也不要担心说多了别人嫌烦,就是把你心中积压的话说出来,说出来就会好受一些。
坊间有一句传播很广的话:幸运的人,用童年去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去治愈童年。套用在疫情下,亦是如此:
我们可不能成为那一批不幸的人,用一生去治愈疫情创伤,而要做到这一点,请先从妥善应对疫情恢复期开始。
当然,也请给你身边的人一些时间。
End
作者 | Arthur Chen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简介:心理圈稀有性别男颜值高咨询师,长相年轻、内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铭:惜时惜人。咨询小时数:3500小时,研究方向:职场心理、婚恋两性、身心疾病、朋辈心理辅导。近期关注:要事第一、正念减压、网络时代人际沟通。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
联系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为什么我劝你不要压抑自己的愤怒?重申你对愤怒的权力
疫情快结束,他摔死网红猫:警惕“我不好,也不让你好过”的人扯后腿
表扬孩子“聪明”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如何用科学的方式表扬孩子?
家庭中的“索引病人” | 孩子抑郁厌学、叛逆厌世,不过是在替父母生病
几个很可能适合你参加的活动【上海本地版】我想找个人聊聊:一杯咖啡换一次心理咨询心理问题也告急,请站出来做大家的心灵“团长”|公益志愿者招募【六月线上心理研修】年少便识愁滋味:儿童青少年抑郁心理普及课心理咨询从0到1的关键技能:《助人技术》系统培训招募(线上)为后疫情时代做准备:创伤治疗经典《创伤与复原》线上读书会报名让心理学更好看更好听:一杯咖啡剪辑&声优志愿者招募中(2022)
关注本公众号,回复【会员】,加入一杯咖啡会员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