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快结束,他摔死网红猫:警惕“我不好,也不让你好过”的人扯后腿
自我成长专刊
AC专栏
大家好,我回来了。
上海疫情开始时,我写过几篇心理科普的文章,后面基本上“销声匿迹”了,没有别的事情,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上海疫情严重,心理问题比较突出,作为心理咨询师,我的首要“战场”是做好心理辅导,没有太多的时间从事自媒体写作。二,更重要的是,在疫情延烧之际,说再多道理也显得苍白无力,还不如多解决点实际问题,比如给老人团购点物资等。
所以,“消失”的这两个多月,我主要在提供各种心理支持服务,帮助身边陷入困境的人,前阵子,有大半个月在一线支持抗疫,那就更是忙得四脚朝天。
能舒一口气的是,目前上海疫情已经处于“后半段”,正在向“常态化防疫”转换,大家期待的好消息相信即将到来。
然而,越是这个时候,越是不能放松心理戒备。
这不仅是因为疫情平复之后,之前被遮盖住的深层次心理创伤、关系创伤等问题可能会浮出水面,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时候很可能有人要“扯后腿”,也就是不希望大家那么顺利地疫情中走出来,亦或者会坏你努力复原的心情,而这恰恰是这个阶段十分值得警惕的一件事。
因此,“回归”后的第一篇文章,我想分享一下自己的思考,供大家参详。
我想从这两天热议的“网红鸡排猫被摔死”事件谈起。
上海某小区里,有一只流浪猫,因为偷吃了住户的炸鸡,成为网红猫。
在疫情艰难处境之下,这只猫想努力活下去的不易和坚毅,让许多人产生了共鸣,也感动了很多人:
有许多住户自发为它提供餐食,炸鸡公司还特别为它寄送物资,甚至有人自告奋勇在疫情结束后领养它……
本来是一个非常暖心的疫情新闻,可作为疫情后半段,努力向上而生的美好注脚,不曾想,却被一个自称“某高校教授”、“某研究会会长”的住户击得粉碎。
这个人趁着小区居民不注意,用狗绳把猫的脖子套住,然后活活摔死,然后“抛尸”小区!!!
被业主揭发后,他还妄言,这是怕猫伤害居民的“见义勇为”,更是引得业主愤愤不已,因为这根本不可能是事实。
愤怒的业主自然不会放过这样丧心病狂的人,他们要求“某高校”惩处这样的“教授”,结果,经过调查,他也不是自称的某高校教授,而他也迫于压力,连夜从小区“逃走”了。
明明是很美好的一件事,为何有些人就是想要无端地搞破坏?
在疫情前半段,我们很少会看到有这样的事。因为大家,包括他这样的人,都手忙脚乱,处于“不好”的状态,每日主要的劳作是让自己生存下去,也腾不出太多的心思去管其他的。
然而,疫情后半段,大家都努力从“不好”转向“好”了,有些人就会出来作妖,越是形势比较好,他们越是要搞破坏。
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让你觉得不舒服,让你感觉“吃苍蝇”。这种“不舒服”可以是:
你觉得比较美好的场面,他就要想办法去破坏掉。
你觉得是比较积极正能量的东西,他会贴上一些负面的标签。
他也可能是从中做梗,特别是当你努力恢复正常生活(比如即将开始的复产复工复学)的时候,他就要跑来“使绊子”,拖延甚至阻止你恢复常态。
这样的例子,大概最近大家也不少听闻,甚至亲身经历过。
这种人不仅在疫情后半段可能出现,在生活中也不少见,其特征就是:
当别人进入“好”的状态的时候,他们要努力让别人“不好”。
为什么这些人会有这样的心理,我们又该如何面对?
随着疫情趋缓,大家都要慢慢从疫情的冲击中逐步走出来,迎接正常的生活,像这样试图“扯后腿”、“泼冷水”、“设障碍”的事情不会少出现,与其被动等待,不妨做好提前预防。这正是我想和大家重点谈谈的。
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一个人又如何看待别人?
这两个终极意义上的问题,基本上决定了一个人如何与人相处、与这个世界相处。
知名心理学家艾瑞克·伯恩在他的名著《人生脚本》中提出,每个人对这两个终极问题的回答,都可以概括为如下4个心理地位:
1、我不好,你好: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2、我不好,你不好:觉得大家都不好
3、我好,你不好:觉得自己比别人好
4、我好,你好:觉得大家都挺好,也应该过上好的生活
一般来说,每个人的心理地位是比较稳固的,不会轻易改变,但是在巨大的变故之下,如当所有人被禁锢在一个城市,衣食冷暖都成问题,惶惶不可终日,这种心理地位就会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
无论之前的心理地位为何,那些觉得“我好”的人,也会认为自己“不好”。
正如,彭于晏也要顶着窝棚头,百亿女王也不得不在群里团食物,之前的物质、社会地位、心理优势造成的落差,在此刻是被磨平的,大家都被抛掷在一个“我不好”的状态下。
这种磨平在一定程度上,反而会给那些原来持有“我不好”的人一定的心理宽慰:
看看吧,他们也从“好”到“不好”了,大家都一样:“我不好,你不好”!
甚至有些人在一定情况下,还能把自己的心理地位从“我不好,你不好”转为“我好,你不好”,比如他们可能获得了某种“特权”、“优势”,可以在这个时候“发号施令”,那么很容易完成这种转变,虽然这种优越感,说到底是为了遮盖自己的“我不好”。
但是,如果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这种被抛掷的“我不好”就是暂时的,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转为“我好”的。
然而,恰恰就是在这个要恢复“精神面”常态之际,那些依然固着在“我不好”状态的人,会感到恐惧:
大家都“好”了,那我的“不好”不是很容易被发现了嘛?
大家都“好”了,我依然还是“不好”,那岂不是我被抛弃了嘛?
大家都“好”了,我还是“不好”,岂不是之前被磨平甚至获得的“优势”,又要不复存在?
而在这种复杂情绪作祟下,这些人便会发挥自己的“破坏力”,“拖后腿”还是好的,比较极端的状态下,他们甚至会破罐子破摔:
反正我不好了,那么大家都别想好!
李钟硕和朴信惠主演的大热韩剧《当你沉睡时》中,最终的大boss,就是一个看起来文弱但是杀害了许多人的女性,她因为自己得病住院,看到别人都逐渐康复了,但是自己病势尪羸,几无回天之力,便心生恶意,从医生那偷取了药物,把这些病人逐一毒死……
因此,这种“我不好,便不能让你好”的心理地位,在疫情趋缓之后,就尤为值得大家警惕。
今天可以摔死一只猫,那么明天呢?
这是令人细思恐极的。
与艾瑞克·伯恩同期的心理学家卡普曼,对这些心理地位的形成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理解。
他认为,人们在玩一个“心理戏剧”,这个戏剧是以“受害者”这个角色为出发点的,也就是认为自己是“受害者”,当然,有“受害者”,就会出现“迫害者”,继而会有“拯救者”,这是一个三角关系。
很多时候,这些角色并不固定,往往会发生轮转,也就是“受害者”也会变成“迫害者”,“拯救者”也会变成“迫害者”,等等。
如果用这个视角去看待我们之前提出的心理地位,会更加清晰地理解这些人到底是怎么理解自己、理解他人的:
因为“我不好”,所以我是“受害者”,亦或者因为我是“受害者”,所以“我不好”,因此你们比我好的,要么成为“拯救者”来拯救我,要么就是“迫害者”,是你们害我变成这样,否则怎么会我不好,你们好呢?
而当大家都“不好”的时候,所有人都变成了“受害者”,这时候,这个戏剧的功能无法正常被激发,因此来自“受害者”会保持“静默”。
但是,一旦当这个戏剧三角转动起来,即有人摆脱了“受害者”的命运,那么有些“受害者”会受不了。
在他们看来,这些解脱了的“受害者”,要么需要成为“拯救者”,尽快帮助自己也脱离苦海,要么就是“迫害者”实锤。
比如,这只网红猫,本来是“受害者”,但是它获得了大家的拯救和关注,从而摆脱了“受害者”的命运,这样在正常人看来皆大欢喜的事情,在那个自称“教授”的人看来可能就变了样:
为什么这些人(“拯救者”)宁愿拯救猫,不救救我(“受害者”)?
连人(我)都很难体面地活,凭什么你一只猫(“迫害者”)活得比我好?
在讨论这件事的网友帖中,我们不乏看到类似的观点,也说明持有类似心态的人,其实并非极端案例,也是有其市场的,这也是我们需要引起警惕的地方。
最近很多网友也很关注美国的校园枪击案。
一位18岁的少年,在枪杀了其祖母之后,跑到一所小学,把20多名师生残忍地杀害了。
我在翻看这一案件细节的时候发现,这名18岁的凶手,其实也有非常悲惨的身世,小时候因为口齿不清和家庭经济困难而遭受欺凌,也因奇异的穿着遭到嘲笑,是妥妥的校园霸凌受害者。
如果用“戏剧三角”去理解,就不难理解他的心境,以及他最后成为凶手的心理动因:
这些学生能够得到家长们的关爱照顾(因为“你好”,所以你是“迫害者”),而我则一直被人嘲笑(因为“我不好”,所以我是“受害者”),因此,我要么应该获得你们的拯救(然而并没有),要么我要作出反抗……
现实中,有很多“恶龙”,就是在“戏剧三角”模式下,由“受害者”转化为“迫害者”的,这也是我们需要引起警惕的地方。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些时候,有些“受害者”也会转化为“拯救者”,但因为这个“拯救者”的角色很难维持很长时间,他们最终可能会转化为我们角度出发的“迫害者”。
如疫情下,有些人是属于既得利益群体,他们从疫情防控中是获得“好处”的——这里的“好处”可能是经济利益,更可能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比如原来不被人关注,但是现在获得了关注。又比如,原来没有人听自己的,但是现在掌握了小区进出的大权等等。
这都让他们从原来“受害者”的心理状态转变为“拯救者”。
但是,这种“拯救者”的角色是很难持续下去的,因为疫情一旦好转,这些“好处”就会失去,而他们就又要回归到“受害者”可怜的角色中。
此种落差,弄不好还不如一直在“受害者”角色中不出来。
一旦很难做好角色落差的心理调适,这些“拯救者”很容易就滑落到“戏剧三角”的另一头,再次成为自我体验中的“受害者”——
我明明对你们那么好,你们竟然“迫害我”、“抛弃我”(比如不听他们的“安排”,甚至只是想过上正常的日子),这不行,我一定要反抗……
所以,你以为是他在搞破坏,其实从他的出发点来看,他是在捍卫自己,捍卫自己那个原本被虚幻的疫情衬托出来的“我好”。
如果不理解这一点,停留在谴责这些人是“见不得别人好”,所以“扯后腿”,往往收效甚微,而且没有看清问题的实质。
疫情已经对很多人的身心造成了伤害,大家实在经不起重蹈覆辙了,因此,即便为了你自己,我们也要尽量防止这些人成功“扯后腿”。
在此种情况下,有以下几点是我们可以做的:
1、不要陪着他们玩“谁是受害者”的游戏。
站在局外看,他们有自己的可怜之处,但是可怜之人往往也有可恨之处,而且这类“扯后腿”的人往往是面目可憎的,在这场“谁是受害者”的游戏中,我们很容易判定,自己才是“受害者”,并把他们当做“迫害者”。
然而,这种想法恰恰正中他们下怀。这样的话,这个“戏剧三角”游戏就永远有参与者,不会停止了,而且我们也很容易从“我好”的状态转变为“我不好”,这岂不是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另外,他们永远不会认为自己是“迫害者”的,在他们的心中,自己才是那个“受害者”,这是不以你的视角为转移的。
因此,你可以做的,就是停止参与这个“游戏”,不要持有“受害者”心态,更不要被激怒,就让他们对着空气挥舞拳头吧,做一个堂吉诃德式的人物,其实是很可悲的,这已经是对他们最残忍的惩罚了。
2、必要的时候,可以指出其本质。
这些人的本质,始终是觉得“我不好”,然而这个状态肯定是令人沮丧和羞愧的,为了遮掩这一点,他们要么想办法把你拉下水,让你也体验到“我不好”,让他们获得一点楚楚可怜的尊严,要么就是努力否认“我不好”这一点,佯装“我好”。
为何那个“教授”残害了猫,竟然可以大言不惭地说自己是“见义勇为”?
这不仅是为自己开脱的借口,究其实质,也是为了表现出“我好”——只要我是在为大家好,我的立意是高尚的,那么我就不是“不好”的。
这种佯装的“我好”,在现实中更为常见。他们往往会抬出一个让人很难反驳的理由,佐证他们的“扯后腿”是有理据的。
面对这种情况,如果你跟他们正面battle,反驳他们的理由,是没有什么胜算的,不妨直接点破其本质,也就是他们的“我不好”。
比如,面对这个教授,就可以这么说:
你一直以来觉得自己没有受到优待和关照,这让你面对这样的情况,很难情绪自控,从而把情绪发泄到猫身上。
这样的说法,一来完全出乎他们本来的“套路”,二来并没有把全部责任归于他们,而是还原,并部分共情了他们内心的感受,三来相对客观的表述,不容易激化矛盾,并且可以让事情继续回到他本人的身上,而不让他有机会“扯后腿”。
解铃还须系铃人。本来问题就出在他们自己身上,因此无论他们说多少漂亮的理由,都还是要回到他们本人身上找原因才行。
3、做一个成年人,示范如何打破他们的“强迫性重复”。
面对重大的灾难,我们的心理状态会明显受到影响,在这个状态下,会发生“退行”,也就是说,会变得没有那么理智,行事作风、情绪管理、理性判断会有所退化。在这种时候,很容易跌入“我不好”的心理地位,亦或者进入“戏剧三角”游戏之中。
但是,正因为我们是一个成年人,具备一定的心理复原能力,让我们可以从这种状态中逐步恢复过来:
一个成年人,会逐步接纳生命中的丧失,有能力哀悼这段逝去的岁月,并且努力让生活向前发展,而不是继续停滞不前。
一个成年人,会明白需要自己接纳和处理这些情绪,而不是任由情绪掌控自己,作出自己也无法向历史向未来交代的事。
一个成年人,会知道什么才是自己真正需要去做的事情,不会因为他人的想法和情绪左右自己,成天活在虚幻的“与人争斗”、“迫害-受害”游戏之中。
在重大的灾难过后,我们尤其需要唤醒自己体内本身就有的成年人“元素”,让这些力量成为接下去应对灾后重建和迈出新生的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我不好,也不让你好过”的人之所以很难走出困境,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他们过去真的是创伤经历的受害者,他们赞美苦难,实际是受虐倾向的表现,他们认同苦难,实际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发作,他们捍卫苦难,实际上是维护自己“我不好”的心理地位。
对他们来说,只有创伤不断重复,才能让他们体验更加兴奋的感觉,肾上腺素才会被激发。根据研究,战争创伤受害者,就更希望见到如车祸等比较惨烈的现场,这会让他们更来劲。这是心理学上典型的“强迫性重复”表现,这也是他们悲剧人生的真正来源。
因此,当你展现这些与之不同的成年人特质的时候,他们即便还是自命“受害者”的“扯后腿”状,也会感到自己除了继续这种“强迫性重复”生活方式以外,还是有别的人生选择的。
当然,如果自己再不转变,恐怕这场游戏,将成为独角戏。
最后,祝愿大家都不会被“扯后腿”,都能顺利地迈入更光明的未来!
End
作者 | Arthur Chen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简介:心理圈稀有性别男颜值高咨询师,长相年轻、内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铭:惜时惜人。咨询小时数:3500小时,研究方向:职场心理、婚恋两性、身心疾病、朋辈心理辅导。近期关注:要事第一、正念减压、网络时代人际沟通。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
联系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为什么伴侣之间谈论彼此的价值观如此重要?|520特刊
表扬孩子“聪明”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如何用科学的方式表扬孩子?
家庭中的“索引病人” | 孩子抑郁厌学、叛逆厌世,不过是在替父母生病
几个很可能适合你参加的活动【上海本地版】我想找个人聊聊:一杯咖啡换一次心理咨询心理问题也告急,请站出来做大家的心灵“团长”|公益志愿者招募【六月线上心理研修】年少便识愁滋味:儿童青少年抑郁心理普及课
5月线上工作坊报名:成为靠谱心理咨询师职业规划课
心理咨询从0到1的关键技能:《助人技术》系统培训招募(线上)为后疫情时代做准备:创伤治疗经典《创伤与复原》线上读书会报名让心理学更好看更好听:一杯咖啡剪辑&声优志愿者招募中(2022)
关注本公众号,回复【会员】,加入一杯咖啡会员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