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胡鑫宇案的通报,道出中国家庭不太能接受的三大真相

咖啡侍应生 一杯咖啡
2024-11-26

自我成长专刊

AC专栏


2022年10月14日,在江西上饶读书的高一男生胡鑫宇“离奇”在校园里失联,至今已超过80多天,依然杳无音信。这段时间以来,围绕“胡鑫宇到哪里去了”这个话题,网友们,特别是各年龄层父母们讨论热度不断增高,人们都迫切期待尽快找到这个男孩,也缓解大家的安全担忧。

最近,江西上饶有关方面发布了长篇通报,向公众介绍目前案件的进展,也澄清了一些网络上的“奇谈怪论”。


△ 胡鑫宇最后出现的监控画面

目前,警方得出的结论是:未发现胡鑫宇在校内被害、自杀、意外的痕迹证据,胡鑫宇更大可能是自行“离校出走”。

这个结果,让网上不少想要“破案”的网友感到“失望”,因为这里并没有什么离奇、惊悚、恐怖的细节,他们的“推理能力”没有得到应验。

当然,胡鑫宇的父母,似乎也不太能接受,他们依然倾向于认定孩子就是在学校里被害了,而不是自己离开了学校,离开了他们。


△ 胡鑫宇的双亲

由于没有找到胡鑫宇,“争议”大概率还会继续下去,很难一锤定音。但是,详细阅读了这份案情通报后,我发现了一些值得大众,特别是有青春期孩子的家庭高度关注的细节,因为这里其实委婉地道出了一些中国家庭常见但是并不太能被接受的真相


第一大真相:

当外部原因很难成立时,必须承认内部原因了


围绕胡鑫宇为何离奇失踪,人们的焦点往往放在他是“被动”的,不是受到欺负,就是被人害了,否则一个大活人怎么会消失不见

然而,任凭网友从校长、校长亲属,再到班主任、同学,所有胡鑫宇身边“可能”犯案的对象,都怀疑了一遍,警方都没有发现那些怀疑成立的蛛丝马迹。


当所有的外部原因都很难成立之时,人们是时候低头承认,大概率是存在内部原因了,也就是,胡鑫宇的“离奇失踪”,很有可能是他自己选择的结果。

但是,这恐怕是中国家庭最不太能接受的结果了。

因为孩子的问题,如果不是外人造成的,那就是自己的问题了!

这里的“自己”,当然,不仅仅是指孩子本人,更是指向孩子的父母。

毕竟孩子的问题,父母肯定难逃“干系”。

事实上,胡鑫宇当然是有很多“问题”的。

这份通报很隐晦地表达了这点,如:

1、胡鑫宇的书本、笔记本中,发现他写过失眠、失落、想回家等内容。

2、胡鑫宇也曾向老师、同学表示:自己学习压力大,注意力难以集中,有睡眠问题,想回家等。

3、胡鑫宇甚至也向父母表达过。

他在9月底,就与母亲三次通话,哭诉不想读书,想回家。

△ 胡鑫宇和母亲

4、国庆节期间,也就是距离他“离奇失踪”前不久,其母亲、哥哥还专门从外地到学校来安抚他的情绪。

这些信息,足以表明,胡鑫宇当时面临了比较严重的心理压力,他作出一些“出格”的举动,反而不是“离奇”的。

然而,这些信息,至少在一开始,并没有为社会大众所知,大家只是知道一个男孩在校园内离奇失踪,也就循着这个的路径展开猜想,没去想过,孩子可能是遭遇的未必是外界风波,而是内心风暴。

我想,这主要是因为,父母也不太能接受这一点,所以他们有意无意之间,“忘掉”了这些事实,并没有第一时间告知公众。

不愿意看见明显的“内部原因”,是许多中国家庭常见的问题。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不少因为家庭原因前来的来访者,都会痛苦地表达,自己的家人往往对自己比较明显的心理问题、家庭中的问题“视而不见”,认为是他们“想多了”,甚至是被一些“网上的言论”所“蛊惑”,这导致他们很难跟家人沟通,去处理这些他们之间的问题,更不要说获得来自家人的支持,去面对自己的困境。


家人本来应该成为坚强的后盾,但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往往会成为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愿意承认问题存在,恐怕是这些问题很难得到真正解决,甚至最后问题变得一发不可收的重要因素之一。

胡鑫宇“失踪”的案情通报,值得所有凡事从外部找原因的父母深思:

千万不要继续装聋作哑,以为所有的问题都是别人造成的,亦或者是孩子“想得太多”,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孩子的问题来自内部,是孩子和这个家庭共同的问题:

为何孩子陷入了那么严重的心理问题?

为何孩子哭诉“想回家”?

孩子的问题,有多少来源于家庭的压力?


回答这些问题,恐怕这些才是理解胡鑫宇“失踪”的关键所在。


第二大真相:

“父不知子”的悲剧经常发生

这份通报,也隐晦地透露出一些非常重要的信息,如:

2015年至今,这个学校已经发生了8起学生“走失”求助的事件。

这8个人,都是自己出走,然后被找回的。

另外,2022年7月,有一名女生在校外居住的小区“坠亡”,排除刑事案件。

这些信息透露了什么?

1、这个学校曾经有不少人都选择“走失”。

在智能手机发达的年代,他们会因为“迷路”找不到学校,才“走失”吗?显然,他们是主动“走失”的。只是,他们被找到了,胡鑫宇比较决绝。

2、这个学校今年内,就已经有人“自杀”——经常看此类通报的小伙伴,应该明白,“排除刑事案件”的坠亡,又不写明是“意外”,其实就是隐晦指向自杀。

△ 胡鑫宇学校外

人们不禁要问:

孩子们碰到了什么困难,会被逼得“离校出走”,甚至走上绝路?

这当然值得这个学校,当然也包括现在很多学校的有关负责人、老师细细思量。

这显然并不是极个别学生自己的问题,具有一定共性。

从这个意义上,确实需要检讨,需要反思,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检讨和反思,比找到胡鑫宇重要得多。

因为,即便胡鑫宇将来完好无损地回来了,如果这些共性问题不解决,谁能保证没有下一次?谁能保证没有下一个胡鑫宇,王鑫宇,张鑫宇?

对于家庭来说,同样值得思量,不能“甩锅”给校方了事。

事实上,父母对孩子的不理解,甚至都没有察觉孩子的“异样”,恐怕已经是个很大的问题。

作为心理工作者,我经常也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孩子,明明已经被父母和学业折磨得想要一死了之,父母还在那里觉得孩子“不够努力”、“抗压能力弱”,对孩子可能有的悲观念头,完全没有察觉。

对于孩子可能有的轻生念头,他们会非常惊讶,觉得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事情,是不是有人怂恿导致?

这种“粗心”,令人心惊!这种“麻木”,令人后怕!

还有,一些孩子可能已经出现比较明显的抑郁倾向,但是父母并不觉得这些有什么问题,拒绝带孩子去诊断,即便诊断了也认为是医生或专业工作者在“夸大其词”、“为了赚药费”。

事实上,根据胡鑫宇身边人的描述和其自述,他也有一些比较明显的抑郁表征,如长期失眠、经常哭泣、注意力不集中等,很遗憾的是,我没有在通报中看到,他的亲属和校方有安排其接受专业人士辅导。

△ 胡鑫宇

孩子明明已经陷入困境很久,情况已经很危急,但是父母等长辈还是“气定神闲”,试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此种“父不知子”,是中国家庭另一种常见的真相。

而这样的真相,怎么不会让孩子感到无力,感到绝望?

他们本来就是希望用这样一些“症状”表达自己忍受不住了,非常希望得到来自父母等外界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不要“逼迫”自己等。

但是,真当他们发出这些信号之后,得到到却是“什么都没有得到”,这是多么令人心碎啊。


第三大真相:

很多时候,是父母逼着孩子“离家出走”的


“离家出走”,是目前官方给出的解释,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善意的解释,也是更接近真相的解释。

善意的地方在于,这个说法,至少没有给胡鑫宇的人生一个很悲观的走向,反而给人一个遐想的空间:

他可能远遁江湖,在一个不知名的地方,隐姓埋名,继续自己的新生活。

这个说法,更给人以希望——理论上,他一直活着,只是不想回来,这样家人至少还可以有盼头。


但是,显然这个说辞,很难说服其家人接受。他们也确实没有接受。

为何这个明明是想要宽慰家人,也让家人继续保有希望的说辞,反而不被接受呢?

我想,是因为“离家出走”,对一个家庭来说,是一个极具羞耻的事情。

这直接说明这个家庭有严重问题,是对父母教育和养育的否定。所以,父母的自尊心让他们很难接受这样的说法——即便其初衷是为了他们好。

△ 胡鑫宇所在学校依然张贴着“寻人启事”

他们更“愿意”接受的,恐怕还是孩子是被外人所害——虽然,随着调查的深入,那些潜在的嫌疑人被一一排除在外,这样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弱了。继续坚持这个观点,其实是自欺欺人的。

这就是家庭问题的悖论:

对许多孩子来说,正是因为家里让人窒息,所以他才想要寻找一片自由的“净土”,让他得以喘息。

事实上,有很多成年子女,就是通过远离父母——在一个大城市工作、生活,极少联系和回家,用这样的“离家出走”,在疗愈家庭带给自己的创伤。

“离家出走”往往是他们自我拯救的一种方式,并不全然是负面的,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然而,这样的做法,又极大地刺激到父母。因此,他们无论如何都不愿意相信这点,也更不希望给孩子以空间,生怕孩子一有空隙,就会“逃离”——这种紧紧抓住,不肯放手,又会让孩子进一步体会到那种难以名状的窒息感,最终导致他们无论如何,都要挣脱

终极意义上的“离家出走”,往往就是一心求死:

我都不在这个世上了,你还怎么抓住我不放呢?

许多悲剧,恰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事实上,这些年,有不少青少年自杀事件,就是这样发生的——而且,以中国青少年目前对网络和科学知识的熟知程度,他们是完全可以做到不被你找到的。请不要低估他们的决心和能力。

社会大众关注胡鑫宇事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于对未成年群体的关心,这个出发点很好,但是我们还是需要真正关心到位,关心到实质,去理解他们内心的痛苦,去肯定他们自救的努力,去积极帮助他们面对困境。

假如可以在事发之前,就给予更多胡鑫宇们以理解,假如可以直面这些常见但是不太容易被接受的真相,或许有些事的结局,就会不太一样。


△ 胡鑫宇


End

作者 | Arthur Chen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简介:心理圈稀有性别男颜值高咨询师,长相年轻、内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铭:惜时惜人。咨询小时数:4000小时,研究方向:职场心理、婚恋两性、身心疾病、朋辈心理辅导。近期关注:要事第一、正念减压、网络时代人际沟通。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  

联系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再推荐你几篇好文章随时警惕:新冠疫情下的创伤后应激障碍
刘鑫虽被永久“禁言”,但是她留下的四个问题依然需要解决
重塑心态的16句话:只要重复一些东西,就会得到积极的结果

几个很可能适合你参加的活动早鸟倒计时!<心理治疗师的成长>30年经验笔记研修课招募
早鸟倒计时|心理研修课<12个普遍心理问题的自我疗愈>


一杯咖啡会员社群加入攻略(2022年度目标版)

关注本公众号,回复【会员】,加入一杯咖啡会员社群


点击阅读原文,可了解:一杯咖啡会员5大社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一杯咖啡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