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子佼事件心理复盘:“不要就这样算了”,到底该怎么算?

咖啡侍应生 一杯咖啡
2024-11-26

适合大众的心理书单(2022-2023版)
给专业人士的心理书单(2022-2023版)
2023一杯咖啡编辑部志愿者招募


自我成长专刊

AC专栏

在豆瓣平台,有一部今年问世的台湾地区电视剧“查无此剧”,那就是由著名演员谢盈萱主演的女性觉醒题材作品“????”(抱歉,没办法打出来,打出来你也看不到的)。在这部电视剧中,诞生了一句此刻正掀起一场剧烈风暴的台词:

“我们不要就这样算了,好吗?”


电视剧中,遭遇职场性骚扰的女配角,在女主角谢盈萱鼓励下,勇敢站出来面对他人给自己造成的伤害。

电视剧的激励作用,让许多台湾女性和男性“觉醒”,勇敢站出来控诉在自己人生历程上遭遇的那些性骚扰。此刻,一场轰轰烈烈抓性骚扰犯的“Me too”运动正在台湾地区火热进行,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明星跌落神坛,成为万众唾弃的对象。

台湾地区知名节目主持人、小S前男友黄子佼就是最近被控诉的那一位。

和一般人选择道歉、接受“社死”不再发声所不同的是,黄子佼录制了三段视频,在非常简单的承认自己确实性骚扰他人并表示道歉后,他大有延续“我们不要就这样算了”之势,花了大量篇幅控诉在他生命中出现的其他人,历数这些人的“劣迹”以及给他造成的伤害。

从他的生母,到日本动作片女星,再到前女友小S,以及演艺圈的男人女人,不下30多人,都在此列。不是认为自己变成今天这种样子,都是拜这些人所赐,就是认为在自己被大众羞辱之际,其他人的“丑事”也应该被大众知悉和审判,否则是不公平的。

在这一番惊天的“毁灭式”发言后,他挥刀自伤,经送医后脱离危险。

一时激起千层浪,不少吃瓜群众从黄子佼转移到被他爆料的咖位更大的明星身上,历数他们的斑斑劣迹,也有一部分网友对黄此番爆料表示不齿,认为这是一种转移视线的做法,“我过得不好,那就谁都别想过好”的掀桌子并不值得称道,更不是什么正义揭弊之举。

我仔细看了黄子佼这三段“自杀式”的视频,内容确实很令人震撼,也非常发人深省。不论在他当时的精神状态下,这番言论的真实性要打多少问号,他自我解剖的深度和角度,都是一篇很值得拿来剖析的心理病患案例,足以警醒世人。


受伤的人,总是困在过去


黄子佼的这番言论的起点,是他不能忘怀的10岁。


他谈到自己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和别的叔叔在一起,而且还带他一起去见这个叔叔。


母亲和这个叔叔亲热的时候,也没有避讳他的存在。


此情此景,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


按他的说法,自此之后,他对于性,对于异性的态度,就开始“变态”了。



青春期时期,他喜欢看日本动作小电影,欲望比较旺盛,对于许多异性都有幻想……


和小S等人的交往过程中,他也受到过种种伤害……


很多人指责黄子佼,为何把自己人生的错误和失败,归咎于母亲,归咎于已经分手20多年的前女友,甚至是八竿子打不到的日本动作女星身上?他们认为,这是一种非常牵强附会、推诿责任的做法。


然而,这并不是黄子佼这个当事人的视角。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也是依据这个内心世界来解读这个大千世界的。当我们进行心理分析的时候,还是要回归当事人本位。


细看黄子佼的人生,就会发现,他可能始终都没有走出过童年,走出母亲给他带来的重大震撼:


先是妈妈对不起我,后是和我接触的别的女性对不起我,再到后来是身边的人都对不起我……


这种“别人对不起自己”的信念不断扩张,而将不幸归罪于他人的信念也随之根深蒂固。



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会觉得这种归因何其荒谬,为何一个成年人要把人生的主导权和方向盘,全部扔给自己周遭出现的人?怎么就没半点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然而,站在当事人的立场,特别是一个受过严重伤害的当事人的立场,或许就不难理解:


他的人生,一直都在不断重复创伤性的关系,生命中出现的人,特别是女性,可能都是母亲的“翻版”,即便一次次努力地想和这些女性建立起“正常的”关系,最终收获的是一次次又被她们“伤害”,这又再次验证了自己认为别人对不起自己的“信念”是多么“正确”。


他没有走出伤害,始终被困在过去。

事实上,许多遭遇重大伤害的人,大都是用这种方式归因的,而他们也会在自己的人生中,一次次重复类似的关系模式,并且遭遇类似的伤害。


“我们不要就这样算了”——有时候,还真不是你自己就能说了算,自己想算了就算了的。



站在更大的视角看问题,我们会发现,有一些人就是一直在一个圈子里打转,一直都没有走出自己人生的迷雾森林,当他们想要走出自己的世界却发现到处碰壁的时候,对他们来说,能让自己好过一点的方式,或许是怪罪他们生命中出现的那些人,怪罪是他们导致自己深陷其中,而不是自己没有能力,走出这片迷雾森林。

而这正是他们自己都不愿意看到的人生悲哀。


未曾遭遇较大创伤的我们,不能轻佻地认为受过较大创伤没有走出的他们是在“装”、“推诿”,他们是真的受到了伤害,而靠他们自己的能力,是真的走不出来。而我们,也只是相对比较幸运,可能没有受到什么伤害,亦或者受到的伤害比较小,亦或者被伤害后有人及时支持我们和帮助我们而已。

在各界非常关注“Me too”运动的同时,我也想呼吁大家,帮助各类创伤事件的当事人走出伤害,与帮助性骚扰事件的当事人走出伤害,是同等重要的事情。



莫忘世上苦人多,这些都是严重的创伤,都需要高度关注。


黄子佼事件提醒我们,想要从源头上减少性骚扰事件的发生,就有必要帮助各类创伤事件的当事人走出伤害。


这其实可能是一回事。





我不好,你也不好


我猜,认为黄子佼这样的人也需要心理援助的人比较多,认同他这种“大家都不要好好过”的做法人估计应者寥寥。


黄子佼在人生走入困境之际,拉了很多人下水,该如何看待这种做法?


如果我们不双标,认为“正义是需要伸张的”、“假如自己受过伤,就要大胆表达出来,不要就这样算了”,我们会发现,他的这番乖张言行好像有那么一点情有可原。


否则,凭什么同为“有罪”的人,可以躲在后面做好人?



否则,凭什么一部分人可以通过陈述自己的委屈,就获得受害者身份,而隐忍自己委屈的人,在其他事件中就成了加害者?


不是说要摒弃“受害者有罪论”吗?他这个受害者,有点罪又算什么呢?


不是只要成为受害者,就可以获得“免死金牌”吗?


那么他表达出来,成为受害者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以上质疑,如果不能说出令人信服的理由,不仅黄子佼会不服气,很多跟他有一样想法只是没有付诸行动的人恐怕也不会服气。


另外,用当你揭发了其他人的罪恶,可能会遭到别人报复,冤冤相报何时了这种说辞“恐吓”,碰到黄子佼这种吓大毕业不怕吓的,显然是不顶用的。


黄子佼这番言论,真正的问题,除了四面出击,伤及他人,把自己的痛苦扩大化,于人于己都未见得有利之外,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他坚持“我不好,你也不好”的思维,恰恰是人生走向绝境的原因。



面对人生,有四种基本态度:


我好,你好。

我不好,你好。

我好,你不好。

我不好,你不好。


上者,自然是“我好你好”,大家都能和平共处,并且彼此欣赏,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我不好你好”,和“我好你不好”,都是一种仰视的视角,前者是自卑,后者是过于自傲,显然这两者都有可以改进的空间,要么多肯定自己,要么多一些谦卑。


最末,莫过于“我不好你不好”,在这种心境下,人趋向于毁灭,不仅毁灭自己,也会认为别人毁灭了也无所谓。


如果一个人以这样的方式生活,那么看到的自己、看到的世界便全是灰暗的。



黄子佼因为性骚扰被人指摘,那么是否就意味着他的人生就此黯淡?真就不好了呢?


黄子佼口中所述的母子关系、恋爱关系、友情关系,是否真的那么不堪入目?


他之前与他们的交往,难道都是眼瞎了?都是在自找苦吃吗?

还是他用“我不好你不好”的视角,所以加了一层阴暗滤镜所致?


在我看来,“我不好”“你不好”,但凡有一条有点松动,他都不至于用这种毁灭式的方式自暴自弃。


“我们不要就这样算了”——人生的得失,人性的善恶,并不是一道道对错题、选择题,是非常复杂的大题目,到底怎么写,是一个大学问。


更不能总是以“负分”计。




走出“Me too”到“You too”的困境


黄子佼的出现,让“Me too”运动在中国社会走不下去的困境直白地体现出来。


因为黄子佼的此番言论,从“Me too”变成了“You too”,以单纯的性侵受害者勇敢直面过去,变成了揭发内容、揭发缘由的扩大化,受害者随时可能会变成加害者,普通人随时可能变成被声讨的对象,让整个局面变得人人自危,第二个第三个黄子佼保不齐会出现……


另外,这段时间,还有不少人利用了对女性的同情,把“Me too”作为打击报复他人的工具,比如,近期发生了广州地铁某大学生在查证偷拍不存在的情况下,依然在社交媒体大放厥词,把“Me too”运动变成流量变现的法宝。



凡此种种,都揭示了过往的做法已经难以为继,至少再进一步推进下去,取得的正向效果可能大大缩水,反而会引发更多的社会矛盾。


那么,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我们继续回到“不要就这样算了”。


黄子佼是“不要就这样算了”,他揭发了,也把自己的人生伤疤给人看,但是,那又怎样呢?


可能会发生的是,大小S等人也开始他们的人生滑铁卢,但是,这样黄子佼们就能好起来吗?


然后,大小S继续如法炮制,把人生历程中伤害过他们的人也揭发出来,那么,这样就能好起来吗?

当“不要就这样算了”变成简单化的“清算过往一切”,我看最有可能的结果是“洪洞县里没好人”。



只是单纯的叙事,只是讲述自己的人生悲苦,只是单纯地控诉,或许能够发泄一部分压抑情绪,但不见得具有什么心理治愈作用。


甚至有些时候,在不恰当的场合、不加以节制的叙述,只会适得其反。


只讲痛苦,却没有对痛苦情绪的适恰回应,也没有对讲述进行提炼、剖解的升华,这样的讲述可能是无效,甚至可能是有害的。


另外,随着不断的讲述,不断的“开盲盒”,势必会造成一种紧张、敌对的气氛,好人随时会变成坏人,也要盯着不要被人打成坏人,最后大家都要防着彼此。


大家彼此设防,可能会减少一些明面上的“伤害”,但是最终会破坏整个社会的良性互动,严重制约我们享受幸福生活的空间。


真的不能就这样算了,坐视“不要就这样算了”的本意被恨意、敌意吞噬,成为让别人身败名裂的武器,变成毁天灭地的正当性。



我们真正需要不要就这样算了的,其实是:


1、要更为丰富、立体、朝向未来、朝向希望的叙事。

要让讲述者从受害者、复仇者这样的被动身份,转变成自己人生的主动构建者,并且从这个角度重新看待自己的人生和过往、未来。

这个叙事,才能让他们,包括黄子佼们,真正走上人生的正轨。


2、要否定不良的行为,也要探究这些行为产生的深层原因。

要从深层治理的角度推动改变,黄子佼也好,其他人也罢,显然不是从小在娘胎里就是坏胚子。

黄子佼的自白至少让我们看到一个性侵犯者产生的复杂家庭社会因素,这是非常有价值的,不要浪费了这份自白。


只要看到这些,才能更有章法,更系统地能处理,否则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最终无济于事地喊喊口号而已。



3、要警惕“一棍子打死”,拉开“我们与恶的距离”。


“不要就这样算了”等同于“一棍子打死”(目前基本上都是这样,大事小事,最好把当事人吊死了事),那么黄子佼这种人“狗急跳墙”,导致乱棍挥舞,社会秩序受到影响,是完全可以预期的事情,这不是黄子佼们“疯了”,而是这一套“一棍子打死”逻辑的必然结果。


说到底,“一棍子打死”,本身就是一种“恶”,要警惕屠龙少年变成恶龙,凝视深渊最终被深渊吞噬。


“不要就这样算了”只是开始,更重要的是“该怎么算”,这里的算也包括如何谅解、如何宽恕,并且最大可能促进这个社会整体向良善方向发展,而不是我过不好,所以大家也别想过好了。



所以,黄子佼的“搅局”,从这个意义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的思考,推动大家一起,真正面对这些“不要就这样算了”的事情。


End

作者 | Arthur Chen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简介:心理圈稀有性别男颜值高咨询师,长相年轻、内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铭:惜时惜人。咨询小时数:4000小时,研究方向:职场心理、婚恋两性、身心疾病、朋辈心理辅导。近期关注:要事第一、正念减压、网络时代人际沟通。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  

联系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再推荐你几篇好文章
总是陷入反复忧虑?试试这四种解决办法
音乐有使人感动的力量,但能帮我们睡得更好吗?可以!
“明知道应该离开这段关系,可我就是舍不得”|创伤性联结的力量

几个很可能适合你参加的活动

活动报名| 上野千鹤子《厌女》线上系列读书会招募中

早鸟倒计时!6月端午:打卡新晋网红蟠龙古镇,来一场漫步疗愈

早鸟倒计时!招募:咨询师水平精进团体督导线上小组,每月1次



一杯咖啡会员社群加入攻略(2023年度目标版)

关注本公众号,回复【会员】,加入一杯咖啡会员社群


点击阅读原文,可了解:一杯咖啡会员5大社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一杯咖啡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