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山东打人路虎女司机事件:那些情绪稳定的人,都意识到了这点

咖啡侍应生 一杯咖啡
2024-11-28

适合大众的心理书单(2023-2024版)
给专业人士的心理书单(2023-2024版)
发出专业靠谱的心理声音:2024一杯咖啡编辑部招募
文章编号:F20240702
自我成长专刊

本文系咖啡心理英语小组翻译 第 913 篇文章

近期,在山东青岛一名驾驶路虎车的女司机,在逆行的情况下,殴打对面正向驾驶的男司机,并将男司机打得口鼻出血,视频画面中女司机的情绪之激烈,以及男司机的“过于冷静”、“打不还手”引发大量热议。

目前许多网友开始追问,这位女司机到底是什么“背景”,以至于如此嚣张。放下这些身份的探索,现实生活中,我们确实都有机会遭遇这种“情绪过激”的时刻,不是自己,就是遇到的其他人会如此情绪爆炸,以至于让人惴惴不安。

现实生活中的“情绪过激”虽然不至于这么“戏剧化”,但也很让人尴尬,比如:

前几天,我的来访者莎莎跟我讲述困扰她的情绪问题。

一直以来,莎莎对自己在工作中能很好地高效管理多项任务而自豪。但最近的一次例会上,同事不经意提到,她的一份项目报告中可能存在错误。

莎莎对同事的建议感到焦虑,起了防备,她认为自己的专业能力受到了质疑,于是,在现场立刻提高了嗓门,为自己的努力和细致工作辩解。

一顿输出后,她才注意到团队成员互相交换了不安的眼神,全场鸦雀无声让她很是尴尬。


咨询过程中,我意识到莎莎的反应不仅仅是对同事评论的回应,更是由她更深层次的情绪所触发,这些情绪源于她内心“我需要把事情做到完美”的声音,以及对批评的恐惧。

莎莎告诉我:“被否定的感受让我很不安。”

我想很多人都有过这样「情绪过激」的时刻。

根据心理咨询师鲍文(Bowen)的家庭系统理论,家庭动力和个人历史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情绪反应。

因此,本文我想和大家探讨,如何通过关注自己情绪触发点,觉察那些感知到威胁的时刻以更好地面对情绪。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触发点

每个人都有情绪触发点:指唤起强烈且令人不悦情绪的特定场景。

可能是,因为失去机会或期望落空而感到悲伤;

也可能是,因为感觉被低估或想要保护所爱的人而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

鲍文的家庭系统理论认为,这些触发因素往往植根于我们早期的家庭经历和个性特征。

当我们表现出情绪过激反应时,可能是在对过去不易察觉的情绪「触发因素」做出反应。


常见的「触发因素」又有哪些呢?

1、未解决的过往经历:

让人重复体验到过去未解决问题的事件会激起强烈的情绪反应。

2、感知到不公正:

个人感觉受到不公正对待或不被尊重的情况。

3、保护本能:

当保护自己或亲人免受伤害时,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

另外,当我们获得情感能量来源的支撑受到威胁时,也会自动采取自我保护」行为,而在别人看来可能就是一种“情绪过激反应”

比如,需要在独处中获得能量的“i”人,失去独处时间“充电”,就可能会感到精疲力竭;

再比如,需要从他人认可中获得能量的“e”人,当自己不被他人喜欢时,就可能会感到内耗......

人际冲突的持续压力,也会耗尽一个人的情感储备。



当别人情绪过激时,如何缓和局面

当我们直面他人的过激反应时,通常会感到非常不舒适,比如山东打人的路虎女,现场那么多人在场,基本上没有人能够掌控局面,只能任由她“激情”。

下面这两个建议,或许能帮助你应对:

建议一:
接纳情绪触发因素

1.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潜在情绪激发因素,思考哪些情绪被激发以及被激发的原因。

2.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让自己可以不带任何评判地表达这些情绪。

3.通过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来了解情绪出现的根本原因。

4.学会控制自己对他人情绪过激而产生的情绪反应。

建议二:
应对情绪性威胁的方法

1.识别对方是因为什么受到了威胁所以情绪爆发,比如对方是否感到不受重视或不堪重负?

2.了解对方此时此刻需要什么,确认对方的感受并提供支持。

3.及时结束对话,有些人需要比其他人更多的时间来冷静,如果对方的反应仍然不理智,请先行离开,等到对方冷静下来再主动聊聊。

理解过激反应能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影响我们行为的复杂情绪和经历,这种觉察也可以让我们建立更健康的人际关系。


    

创造相互尊重的环境


回到开头莎莎的故事中,如果她的同事可以带着更多的理解,注意到莎莎对被认可的需求,他们或许可以夸奖她做得好的部分。

肯定莎莎的感受,帮助她恢复心理平衡。

值得一提的是,在他人反应过激时,我们需要保持冷静、为情绪表达留出空间,并带着同理心给予回应,而不是试图控制对方。

明确地沟通可接受的行为和越界的后果,有助于创造一个相互尊重的环境。

如果你发现对方的反应越来越强烈,甚至出现辱骂、暴力等伤害行为时,我们需要严划清界限,避免牺牲个人的情感健康和安全。


End

作者 |艾琳·科恩(Ilene S. Cohen)博士是一名心理治疗师和博客作者,在巴里大学(Barry University)心理咨询系任教。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进行修改和增删。

翻译 | 一杯咖啡英语心理编译小组 侯Q (220)

校对 | 一杯咖啡英语心理编译小组  校对团队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编辑  Neko

联系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再推荐你几篇好文章

围绕咨询师“转行”带货主播的讨论,不要发展为“何不食肉糜”

时间真的能治愈一切创伤吗?

为什么大家的戾气越来越重?你该如何在大环境下“适者生存”?


几个很可能适合你参加的活动

9月线上心灵聚会报名:共情练习,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线上心理研修|5位来访者的心理治愈历程《早安怪物》

如何帮助有自杀倾向的人:《自杀干预实用技术》线上系列研读报名


一杯咖啡会员社群加入攻略(2024年度目标版)
我想找个人聊聊:一杯咖啡换一次心理咨询(2024)
关注本公众号,回复【会员】,加入一杯咖啡会员社群

点击阅读原文,可了解:一杯咖啡会员5大社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一杯咖啡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